黄州[1]
局促常悲类楚囚[2],迁流还叹学齐优[3]。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听赤壁终陈迹[4],生子何须似仲谋[5]!
[注释]
[1]黄州:地名,故址在今湖北黄冈。
[2]楚囚:春秋时楚人钟仪被晋人所俘,称为“楚囚”,此指处境局促之人。
[3]齐优:指齐国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地位很低。孔子在鲁国做官时,齐人送乐女给鲁国。孔子认为优人来,政治清明无望,于是辞官离去。诗人在这里以齐优自比,暗慨处境尴尬,不受欢迎。
[4]赤壁:三国时吴蜀联军大破曹操的地方,故址在湖北省赤壁市。苏轼有《赤壁赋》,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陆游从其说。
[5]仲谋:即孙权。
[点评]
黄州赤鼻矶原不是三国时赤壁大战的地方,但历代诗人总喜欢把它与赤壁大战的古战场联系在一起。杜牧在黄州做刺史时写过《赤壁》诗,咏史抒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冷静客观的笔调表现了杜牧的史识。苏轼在贬官黄州时,除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外,还写过前、后赤壁赋,诗情激**文采斐然,抒发了对壮丽江山和风流人物的仰慕之情。陆游这次入蜀途经黄州,缅怀历史,放眼现实,心情显得异常激愤。于是借题发挥,通过对赤壁陈迹的议论,坦陈怀才不遇的政治牢骚。
与杜牧、苏轼不同,陆游这首诗没有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对三国历史和江山人物的吟咏上。甚至对三国赤壁大战中的风云人物,如曹操、周瑜诸辈都不作任何正面描写。诗人只是从自己的处境写起,以自身遭遇观照历史。诗人自叹身如“楚囚”、“齐优”,处境局促狼狈,行事拘束动辄得咎。诗人以“楚囚”自比,自有满腔的怨恨,因为自隆兴任上被撤职回乡后,投闲已达五年之久。乾道五年,朝廷再次起用时,他已“贫不自支,食粥已逾数月”(《通判夔州谢政府启》),这种处境与“楚囚”又有何异!至于“齐优”,也是地位低微不受欢迎的人。陆游此次为谋生计,携儿带女到夔州去赴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职,感觉也好像齐优到鲁国去卖笑献艺一样,根本不可能有所作为!滔滔长江之水,流不尽的是古今英雄失意的遗恨。天地无私草木又秋,寄托的是岁月蹉跎、人生虚老的感慨。诗人在“万里羁愁”的气氛中迎着秋日的寒风,孤只一帆黯然路过黄州。回看赤壁陈迹,不由兴感万分大声喟叹:“生子何须似仲谋!”赤壁是群英逐鹿、豪杰竞雄的战场,曹操当年在巡视江东的军阵时,见东吴舟船器杖井然,军营整肃威武,不禁叹赏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对孙权才干由衷的赞服。孙权在曹操眼里不仅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也是他拥兵南下最为顾忌的强劲对手。当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兵临东吴时,在东吴阵营中亦有主和、主战两派。是孙权最后斩几决断,力排众议决定抗曹,才有了周瑜赤壁之战以弱胜强的辉煌战果。如今,南宋朝廷亦面临着同样的挑战。朝廷上下一片主和之声,投降派当道,北伐无望,志士虚老受挫。在这个和戎已成定势的年代里,已不再需要孙权式的英雄豪杰!陆游典故反用,既有对朝廷投降政策的抨击讽刺,也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深沉悲慨,诗人愤世嫉俗,牢骚之中却包含着忧世伤时的一片衷情。与前人的赤壁诗相比,更富有浓烈的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