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二十四 宋纪六 (公元442年—446年,共5年)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
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
1 春,正月七日,北魏主拓跋焘备法驾,到道坛接受符箓(道教的符书),旗帜一律青色。从此,北魏每位皇帝即位时,都要接受符箓。寇谦之又奏请建造静轮宫,一定要高到听不到鸡犬之声,欲以上接天神。崔浩也劝皇帝兴建,功费万计,经年累月,也不能完成。太子拓跋晃进谏说:“天道和人道,不是一条道,卑贱和高贵,各有定分,不可相接,这是理之必然。如今虚耗府库,疲敝百姓,为此无益之事,有什么用!如果真像寇谦之说的那样能上接神仙,东山有万仞之高,登上山去接就行,省事多了。”皇帝不听。
2 夏,四月,沮渠无讳率领一万余家,放弃敦煌,向西投奔沮渠安周。还未抵达,鄯善王比龙就很畏惧,率其部众投奔且末,其世子投降沮渠安周。沮渠无讳于是占据鄯善,其士卒经过沙漠,渴死者超过三分之二。
李宝(唐契的外甥,之前和唐契一起逃到伊吾,见公元423年记载)自伊吾率众二千返回,占领敦煌,修缮城府,安集故民。
沮渠牧犍灭亡时,凉州人阚爽占据高昌,自称太守。唐契(沮渠牧犍的晋昌太守,之前据郡反叛,兵败后逃亡伊吾,被柔然封为伊吾王)为柔然所逼,拥众向西趋赴高昌,想要夺取高昌土地。柔然派大将阿若追击,唐契兵败身死。唐契的弟弟唐和收集余众,投奔车师前部王伊洛。当时沮渠安周屯驻横截城,唐和攻拔横截城,又攻下高宁、白力二城,遣使请降于北魏。
3 四月二十八日,刘宋皇帝刘义隆因为病愈,大赦。
4 五月,刘宋龙骧将军裴方明等抵达汉中,与刘真道分兵攻武兴、下辩、白水,都攻取。杨难当派建节将军符弘祖守兰皋,派他的儿子、抚军大将军杨和率重兵为后继。裴方明与符弘祖战于浊水,大胜,斩符弘祖;杨和退走,裴方明追至赤亭,再次击破杨和。杨难当逃奔上邽;裴方明俘获杨难当哥哥的儿子、建节将军杨保炽。
杨难当任命他的儿子杨虎为益州刺史,守阴平。杨虎听说杨难当逃走,引兵回来,到了下辩,裴方明派他的儿子裴肃之邀击,生擒杨虎,送到建康,斩首,仇池平定。
朝廷任命辅国司马胡崇之为北秦州刺史,镇守其地;立杨保炽继承杨玄王位,镇守仇池。北魏派中山王拓跋辰把杨难当接到平城。
秋,七月,刘宋朝廷任命刘真道为雍州刺史,裴方明为梁州、南秦州二州刺史;裴方明推辞不拜。
七月二十二日,北魏主拓跋焘派安西将军古弼督陇右诸军及殿中虎贲禁卫军,与武都王杨保宗从祁山向南开进;征西将军、渔阳人皮豹子与琅邪王司马楚之,督关中诸军从散关向西开进,在仇池会师。又派谯王司马文思督洛、豫诸军南趋襄阳,征南将军刁雍东趋广陵,移书徐州,声称为杨难当报仇。
5 七月三十日,日食。
6 唐契攻打阚爽时,阚爽遣使诈降于沮渠无讳,想要和他联合攻击唐契。八月,沮渠无讳率其部众前往高昌,抵达时,唐契已死,阚爽紧闭城门,拒绝他入城。九月,沮渠无讳部将卫兴奴夜袭高昌,屠城,阚爽逃奔柔然。沮渠无讳占据高昌,派他的常侍汜隽奉表到建康。皇帝下诏,任命沮渠无讳为都督凉州、河州、沙州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河西王。
7 冬,十月六日,北魏立皇子拓跋伏罗为晋王,拓跋翰为秦王,拓跋谭为燕王,拓跋建为楚王,拓跋余为吴王。
8 十月十一日,柔然遣使到建康。
9 十二月九日,北魏襄城孝王卢鲁元去世。
10 十二月二十四日,皇帝刘义隆下诏,命鲁郡修孔子庙及学舍,免除孔子墓侧五户人家赋税差役,命他们负责洒扫坟墓。
11 李宝派他的弟弟李怀达、儿子李承奉表到平城。北魏任命李宝为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四品以下官员都由他全权任命。
12 刘宋雍州刺史、晋安襄侯刘道产去世。刘道产善于为政,人民安居乐业,户户丰衣足食,由是民间有《襄阳乐歌》。一向躲在山里,不可制伏的蛮夷,都自己走出山来,沿着汉水,定居为村落,户口殷盛。刘道产去世时,蛮夷追送至汉江口。不久,群蛮骚乱,征西司马朱修之征讨,作战不利;皇帝下诏,由建威将军沈庆之接替,斩杀及俘虏一万余人。
【华杉讲透】
刘道产善于为政,有他在,无论是汉族还是蛮夷,都能安居乐业,高唱《襄阳乐歌》;刘道产死,就发生骚乱,征讨斩杀俘虏一万多人。就这件事来说,好官难得!而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国家要搞好,很难很难!好的政治,好的政府,好的治理,都是奢侈品!能赶上好时代,就是幸运。
13 北魏主拓跋焘派尚书李顺评定群臣等级,赐以爵位。李顺受贿,所定等级不公平。这一年,凉州人徐桀告发他,拓跋焘怒,并追究之前李顺包庇沮渠氏,当面欺君误国之事,将李顺赐死。
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
1 春,正月,北魏征西将军皮豹子等进击乐乡,刘宋将军王奂之等全军覆没。北魏军进至下辩,刘宋将军强玄明等战败阵亡。二月,刘宋北秦州刺史胡崇之与北魏军战于浊水,胡崇之被北魏所擒,余众退走回到汉中。将军姜道祖兵败,投降北魏,北魏于是占领仇池。氐王杨保炽逃走。
2 二月五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恒山南麓;三月二十日,还宫。
3 三月二十二日,乌洛侯国遣使入北魏。当初,北魏居于北方蛮荒地带时,在乌洛侯西北,凿石为庙,以祭祀其祖先,高七十尺,深九十步。等到乌洛侯使者到北魏,汇报说石庙还在,北魏主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到石庙致祭,刻祝文于石壁而还,石庙离平城四千余里。
4 北魏河间公拓跋齐与武都王杨保宗分别驻守雒谷两侧,杨保宗的弟弟杨文德游说杨保宗,要他闭险自固以叛魏。有人向拓跋齐报告,夏,四月,拓跋齐诱捕杨保宗,送到平城,斩首。前镇东司马苻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遂举兵立杨文德为主,占据白崖,分兵占据各据点,进兵包围仇池,自号为征西将军,秦州、河州、梁州三州牧和仇池公。
5 四月二十四日,刘宋立皇子刘诞为广陵王。
6 四月二十七日,北魏大赦。
7 四月二十九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阴山。
8 五月,北魏安西将军古弼征发上邽、高平、岍城诸军攻击杨文德,杨文德退走。征西将军皮豹子督关中诸军至下辩,听闻仇池解围,准备撤回;古弼派人对皮豹子说:“宋人耻于兵败,必将再来。你军队撤回之后,再举兵就难了,不如练兵蓄力以待之。不出秋冬,宋师必至;以逸待劳,战无不克。”皮豹子听从之。北魏任命皮豹子为仇池镇将。
杨文德遣使来建康求援。秋,七月十四日,皇帝下诏,以杨文德为都督北秦州、雍州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德屯驻葭芦城,以任朏为左司马;武都、阴平氐人多归附他。
9 七月二十五日,前雍州刺史刘真道,梁州、南秦州二州刺史裴方明,被控攻破仇池时侵吞金宝及善马,下狱处死。
【华杉讲透】
名将分钱分得好,人人愿意为他死战!
皇帝刘义隆以私吞战利品的罪名诛杀两员名将,好没道理。前方军队在打败仗,后方他在跟之前打胜仗的将军算经济账,而且判死刑,这既是心胸狭隘,也是糊涂!
战斗取得胜利,皇帝得到土地和人民,将士们得金银财宝,这也是一种战争的潜规则。因为国家拿不出那么多官爵和钱财去赏赐将士,只能赏赐主要有功人员,其他人就靠打下敌人城池后自己发财。将军往往在攻城前许诺城破之后允许部队抢掠三日,这也是一种激励措施。刘备取成都,就许诺城破之后,所有城内府库钱财,由将士们自取,他一分钱不要。
但是,像刘备这样公开许诺,只是一小部分情况。多数情况下,就是一种只能做、不能说的潜规则。攻下一国国都,怎么可能没有钱呢?皇帝心知肚明,并不计较。但是,朝中其他大臣要搞事,他嫉妒你的功勋,就要找你的罪名。怎么办?所以,很多将军经常在攻下城池之后,就一把火把它烧了,毁灭抢掠证据。
大圣人王阳明平定宸濠之乱,灭了一个诸侯王,朝中的锦衣卫眼红钱财,要来清查,王阳明也是一口咬定,一分钱没有!朝廷问钱,这没有道理,南昌城中不管有多少钱,攻城之前已经许诺给将士们了。
曹操说:“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没有赏赐,就没有人奋力作战。没有“分钱兵法”,就没有兵法。所谓裴方明、刘真道私吞战利品,他们不可能自己吞了,而是和将士们分了。具体他们怎么分的我不知道,但是,历代名将瓜分战利品,也有一个潜规则,就是主帅自己不拿,下面的将士分。
主帅自己为什么不拿呢?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有皇帝的赏赐,其他人就不一定有。所以他拿皇帝赏赐,加官晋爵,其他人在战场上发财,这样做公平合理。其二,只要是分钱,肯定要闹矛盾,分钱分不公平,下一次仗就不好打。而每个人都有不公平的感觉,都觉得自己拿少了。怎么办呢?负责分钱的人不拿,就是一个办法。你分得再少,主将一分钱没拿,又不是他装自己兜里了,你有什么话说?
记住,名将不一定是因为会打仗,往往是因为他分钱分得好,所以人人愿意为他死战!
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难能可贵。皇帝也不能认为当兵打仗,为国捐躯是理所应当,岂能和浴血奋战的军队计较钱财!刘义隆此举,自毁长城,在和北魏的战争中,他就要落入下风了。
10 九月三日,北魏主拓跋焘前往漠南。
九月六日,魏军舍弃辎重,以轻骑突袭柔然。分军为四道:乐安王拓跋范、建宁王拓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拓跋丕督十五将出西道,北魏主拓跋焘出中道,中山王拓跋辰督十五将为后继。
拓跋焘抵达鹿浑谷,与敕连可汗遭遇。太子拓跋晃对拓跋焘说:“敌人想不到我大军突然而至,应该趁其不备,速进攻击。”尚书令刘絜坚决谏止,认为敌营中尘土飞扬,人数必多,出到平地,恐怕反而被包围。不如等各路军队会合之后,再行出击。拓跋晃说:“尘土飞扬,是军士惊怖扰乱之故,军营上能有此尘土吗!”拓跋焘犹疑,没有马上攻打。柔然遁去。追到石水,没有追上,撤退。既而俘虏柔然侦察骑兵,说:“柔然不觉魏军骤至,上下惶骇,引众北走,过了六七天,知道没有追兵,才放慢速度,徐徐行进。”拓跋焘深为悔恨。从此军国大事,都与太子商量。
【华杉讲透】
《孙子兵法》讲侦察,有望尘之法: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尘土高而尖的,是战车来了。
“卑而广者,徒来也。”若尘土低而宽广的,是步兵来了。战车是排成一行前后走的,所以扬尘比较窄。步兵列队比较宽,所以扬尘也宽,但人步行扬起的尘土,没有车扬得那么高。
“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尘土分散而成条状的,是敌人在砍柴。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尘土很少,有来有往,时起时落,那是在扎营。
柔然军中尘土飞扬,但是,北魏军与他们遭遇时,他们并非在行军途中,而是一座营地。军营上空尘土飞扬,那就是惊慌扰乱,不是大部队在前进。这就是拓跋晃的判断。
11 司马楚之另率一军督运军粮,镇北将军封沓逃走投降柔然,游说柔然人,让他们突击司马楚之,以断绝北魏军粮食供应。不久,军中有人报告,一只驴耳朵被人割掉了,诸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司马楚之说:“这必定是敌军派间谍入我军营侦察,割驴耳回去作为信物。敌人很快就会杀到,火速准备战斗!”于是砍伐柳树,围为城垒,上面浇水,令它结冰;城垒刚刚完成,柔然兵到,冰坚滑,不可攻,于是退走。
12 十一月,刘宋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合众二万人攻打北魏浊水据点,北魏皮豹子、河间公拓跋齐救援,姜道盛兵败阵亡。
13 十一月二十七日,北魏主拓跋焘南下回京,到了朔方,下诏令皇太子拓跋晃协助总管全国日常事务,总统百官。并说:“诸功臣勤劳日久,皆当保持爵位,退休回家,随时出席朝会,与朕欢宴,论道顾问而已,不宜再担任具体职务;另选贤俊,以备百官。”
十二月一日,拓跋焘回到平城。
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
1 春,正月三日,刘宋皇帝刘义隆亲耕,大赦。
2 正月六日,北魏太子开始总管百官,皇帝拓跋焘命侍中、中书监穆寿,司徒崔浩,侍中张黎、古弼辅佐太子,裁决政务,上书者皆称臣,用臣子礼仪。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曾经认为上谷苑囿太广,请求减少三分之二,把土地赐给贫民,入见北魏主拓跋焘,准备上奏其事。拓跋焘正与给事中刘树下围棋,心思不在古弼身上。古弼侍坐良久,还得不到机会说话。忽然起身,抓着刘树的头发,把他拉下座位来,揪住他的耳朵,殴打他的脊背,骂道:“朝廷不治,都是你的罪!”拓跋焘大惊失色,放下围棋说:“不听奏事,是朕的过错,刘树何罪?放了他!”古弼汇报了上谷苑囿的事,拓跋焘都批准了。古弼说:“为人臣无礼至此,其罪大矣!”出宫就前往公车门,脱下鞋帽,披头散发,光着脚请罪。拓跋焘再召他进宫,对他说:“我听说,修筑神坛时,困顿颠蹶而筑之;建好之后,端衣冠冕而事之,神灵就会给他降下福分。然则卿有何罪?请戴回帽子穿上鞋,继续就职。有什么可以利于社稷、便利百姓的,竭力去做,不要有顾虑。”
太子考课百姓农耕,让没有牛的人能借别人的人牛以耕种,然后为牛的主人除草,以作为报偿,凡耕种二十二亩,就为牛主人除草七亩,大略以这个比例。又命人民在自己的田头标注姓名,以知道他是勤劳还是懒惰,禁止饮酒和游戏。于是垦田大增。
3 正月十二日,北魏主拓跋焘下诏:“王、公以下至庶人,有私养和尚、巫师于家者,应将他们全部遣送到官府;过了二月十五日没有送出来的,沙门、巫师死刑,主人满门诛杀。”正月十四日,又下诏:“王、公、卿、大夫之子皆到太学读书,其余百工、商贾之子,当各自学习父兄之业,不得私立学校;违者,老师死刑,主人满门诛杀。”
4 二月六日,北魏中山王拓跋辰、内都坐大官薛辨、尚书奚眷等八将被控在对柔然的军事行动中,没有按期抵达约定会师地点,在平城南郊斩首。
当初,北魏尚书令刘絜,长期主掌机要,恃宠自专,拓跋焘心中对他已经很厌恶。等到准备袭击柔然,刘絜进谏说:“蠕蠕迁徙无常,上次出师,劳而无功;不如推广农耕,积蓄粮食,等他们自己来。”崔浩坚决劝拓跋焘出兵,拓跋焘听从。刘絜耻于他的建议不被采纳,想要设法让北魏军失败。拓跋焘与诸将约期在鹿浑谷会师,刘絜故意修改诏书上的会师日期。皇帝到了鹿浑谷,准备袭击柔然,刘絜谏止他,让他等诸将到齐了再出击。拓跋焘在鹿浑谷滞留六天,诸将还没到,柔然于是远遁,追之不及。
大军撤回,经过沙漠,粮尽,士卒多死。刘絜秘密派人惊扰魏军,劝拓跋焘抛下军队,轻骑还都,拓跋焘不听。刘絜又以军出无功,请治崔浩之罪。拓跋焘说:“诸将没有按期抵达,我遇上敌人又不出击,崔浩何罪!”
崔浩将刘絜篡改诏书的事向拓跋焘报告,拓跋焘走到五原,逮捕刘絜,囚禁。拓跋焘北行时,刘絜私底下对亲信说:“如果车驾不返,我当立乐平王。”刘絜听说尚书右丞张嵩家有图谶,问他说:“在魏国之后,刘氏应王,有我的姓名没有?”张嵩说:“有姓无名。”拓跋焘听闻,命有司彻底调查,抄张嵩家,得到谶书。事情牵连到南康公狄邻,刘絜、张嵩、狄邻都被夷灭三族,死者一百余人。
刘絜得势掌权时,好作威福,诸将破敌,所得财物都要分给他。死后,抄他的家,财产有巨万之多。拓跋焘每次谈到这事,都恨得咬牙切齿。
二月八日,乐平戾王拓跋丕忧郁而死。当初,拓跋焘修筑白台,高二百余尺。拓跋丕梦见自己登上白台,四顾不见人,命术士董道秀占卜,董道秀说:“大吉。”拓跋丕默不作声,面有喜色。等到拓跋丕去世,董道秀也被连坐,斩首弃市。高允听闻,说:“卜筮者皆应当依附爻象,劝之以忠孝。乐平戾王问道秀时,道秀应该回答说:‘穷高为亢。《易经》曰:“亢龙有悔。”又说:“高而无民。”都是不祥之兆,大王不可以不警戒。’如此,则王安于上,身全于下矣。道秀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他该死之处。”
【华杉讲透】
君子如履薄冰,小人什么都敢干
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所忌惮。君子如履薄冰,小人什么都敢干。
君子、小人对待自己前途命运的区别,就在一个侥幸心理。
刘絜居然要问谶言书上有没有他的名字,拓跋丕也认为自己有机会当皇帝,这都是侥幸心理作怪。这也是培根所说“人类理解力的共性缺陷”,其中有一条是:“人类很容易被正面的东西激发,但是很难被反面的东西激发。”只要是自己所期待的,他就会相信。而如果是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反例,再怎么证据确凿,他也会找理由把证据排除。
侥幸心之所以这么坚定,是因为人性的缺陷。了解到这是一种人性缺陷,就能在自己坚定地相信侥幸的时候,提醒自己。
刘絜还有一个丑恶的心理,就是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的时候,他就恨不得自己的国家失败,皇帝死了他才高兴呢!再加上他无所忌惮的小人性格,就能干出篡改诏书的事,故意把军队引向失败。当他劝拓跋焘不要出击的时候,其用心是阻止皇上取得胜利,难怪拓跋焘之后每次提到他都要咬牙切齿了。
不过,刘絜的这种坏,并不稀奇,而是非常普遍。会议讨论,如果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而是采纳了别人的意见,我就乐见其败,这是非常普遍的心理。领导者如果不能分辨这种心理,就容易被误导,因为别有用心的人很多。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有自己的用心,或者以自己的用心为主。所以才有“纯臣”之说。纯臣,就是毫无保留,毫无私心,一心为主的人。纯臣难得,崔浩也不是纯臣。所以皇帝不好当啊!
5 二月十五日,北魏主拓跋焘抵达庐。
6 二月二十四日,刘宋江夏王刘义恭进位为太尉,兼领司徒。
7 二月二十五日,任命侍中、领右卫将军沈演之为中领军,左卫将军范晔为太子詹事。
8 二月二十六日,立皇子刘宏为建平王。
9 三月九日,北魏主拓跋焘还宫。
10 三月十八日,北魏主拓跋焘派司空长孙道生镇守统万。
11 夏,四月十一日,北魏侍中、太宰、阳平王杜超为帐下所杀。
12 六月,北魏北部居民杀立义将军、衡阳公莫孤,集结五千余篷帐,向北逃走。朝廷派兵追击,在漠南追上,杀其渠帅,将其余的人迁徙到冀州、相州、定州三州为营户(军营户口,直属军方,生活比民户更苦)。
13 吐谷浑王慕利延哥哥的儿子慕容纬世与北魏使者密谋降魏,慕利延将他处死。本月,慕容纬世的弟弟慕容叱力延等八人逃奔北魏,北魏封慕容叱力延为归义王。
14 占领高昌,接受刘宋封爵河西王的沮渠无讳去世,弟弟沮渠安周即位。
15 北魏入主中国以来,虽然颇用古礼祭祀天地、宗庙、百神,但是还延续他们过去的风俗,所祭祀的胡神很多。崔浩建议,只保留符合祭祀礼仪的寺庙五十七所,其余重复的及一些小神,全部撤销。北魏主拓跋焘听从。
16 秋,七月十日,北魏东雍州刺史沮渠秉谋反,伏诛。
拓跋焘赞叹古弼为“社稷之臣”
17 八月三日,北魏主拓跋焘在河西打猎,尚书令古弼留守。拓跋焘下诏,命古弼将肥马拨给打猎的骑兵,古弼全部给弱马。拓跋焘大怒说:“笔头奴敢裁量朕!朕还台,先斩此奴!”古弼的头长得尖,所以拓跋焘说他像个笔头。古弼的官属惶怖,害怕被连坐诛杀。古弼说:“吾为人臣,不使人主沉迷于游猎,这是小罪;不防备,不准备,万一发生事变,让军事物资短缺,那才是大罪。如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况且这都是我自己的主张,和你们没关系,诸君无须担忧。”
拓跋焘听闻,叹息说:“有臣如此,国之宝也!”赐给古弼衣服一套,马二匹,鹿十头。
有一天,拓跋焘又在山北打猎,猎获麋鹿数千头。下诏给尚书,征发牛车五百乘以运之。诏使已去,拓跋焘对左右说:“笔公必定不给我牛车,汝辈不如自己以马运送。”于是出发。走了一百余里,收到古弼奏表说:“如今秋天谷穗已经金黄下垂,桑麻、大豆满布原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雨所耗,早上收割比晚上收割能多出三倍。请暂缓运鹿,先保秋收。”拓跋焘说:“果如吾言,笔公可谓社稷之臣矣!”
【华杉讲透】
拓跋焘赞叹古弼为“社稷之臣”,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这个词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思想,则几乎失传了。社稷之臣,源自孟子。孟子把臣分四等:事君之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最低下的一等,是事奉国君个人的,事君之臣,皇上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事坏事都干。
在干坏事方面,还分两等,“长君之恶”和“逢君之恶”。长君之恶是什么呢,是君有过,你不能谏,那就助长了他的恶。逢君之恶呢,更坏,君有过未萌,想干点坏事,但还干不出来,因为有良知,知道这样不对啊!这时候呢,你体贴地编出一套理论来,让他理直气壮地去干,这就是逢迎上去,把他送上邪路,逢君之恶。
比事君之臣上一等的,是社稷之臣。他不是国君之臣,是社稷之臣,以安社稷为己任。小人之务悦其君,大臣之计安社稷,皆眷眷于此而不能忘也。
张居正说,小人悦君,是为自己谋身,谋富贵。大臣安社稷,是谋国,谋功名。谋国之臣,一则匡正君王,务使君德无阙,保国运于荣昌;二则济弱扶倾,务使民心不摇,而奠邦基于巩固。以一身任安危之寄,决大疑,戡大难,而劳怨不辞,以一身当利害之冲。事求可,功求成,而险阻不避,殚精竭虑,眷眷焉唯社稷之安是图,必社稷安而后心始安,就如小人务悦其君一般,没有一刻一息能放松释怀。他的志向在于功名,专注在于报国,富贵不足以累其心也。
拓跋焘说古弼是社稷之臣,这就恰当了。
但是,还有更上一等的。孟子说,社稷之臣固然忠正,但他的格局,也不免为一国之臣,还有更上一等,叫“天民”。民,没有官位就叫民。天民呢,是能全尽天理之民,其人品既高,自任甚重,固然也想大有作为,但是,因其重道之心,若不能行道,他必不肯轻易一试。如果不到兴道致治的时机,一般的功名不在他的眼里,宁肯遁世读书,也不参与政治,没世不为人知,也不后悔。
天民,是上天之民,不是一国一君之民,必能全尽天道,他才出手,不能全尽天道,他就不参与了。其人品之高,又更甚于社稷之臣。
不过,天民还不是最上一等,为什么呢?天民虽然要以道济天下,全尽天理,但毕竟还要计较出不出山、出不出手。最上还有一等,叫“大人”。什么是大人,大而化之之人,就是大人。大而化之,不是大大咧咧,是其道之大,把全天下都教化了,化育天下。大人身修道立,只是自尽正己之功,而德盛化神,其感化人之速,上而正其君,而不必形之讽议,下而正其民,而不必申之禁令。其功在社稷,但他又没为社稷操劳;其道济天下,而他也无意于行藏之迹。这就是大而化之的大人!
大人,是端正了自己,天下万物,君臣上下,就都随着他而端正的人!就是《易经》里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谁是大人呢?孔子是,孟子是,耶稣也是,特蕾莎修女也是。
18 北魏主拓跋焘派员外散骑常侍高济来刘宋报聘。
19 八月六日,刘宋皇帝刘义隆任命荆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任命南谯王刘义宣为荆州刺史。
当初,皇帝认为刘义宣没有才干,所以不用他;会稽长公主屡次替刘义宣说话,皇帝不得已,这才任用。先赐中诏,教导他说:“师护(刘义季)在荆州时间已久,上表要求回京,如今我批准他的请求,由你去替代他。师护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勋,但是洁身自好,勤俭节约,待人诚恳,不欺凌群下,所以声著西土,为士庶所安,舆论都不认为他会调动。这次调换,也是因为你与师护同一辈分,想要让你们各试其能。你去之后,如果有一事做得不如师护,既伤害荆州人民,又让我承担换人不当的责任。交代给你的事,都不难做到,不要让人议论纷纷!”刘义宣到了荆州,发奋勤政,政事也都办得不错。
八月十八日,会稽长公主去世。
20 北魏归义王慕容叱力延等请求北魏出师讨伐吐谷浑王慕利延,北魏主拓跋焘派晋王拓跋伏罗督诸军出击。
21 九月十二日,刘宋朝廷任命沮渠安周为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和河西王。
22 九月十五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漠南,准备袭击柔然,柔然敕连可汗远遁,于是停止。敕连不久去世,儿子郁久闾吐贺真即位,号称处罗可汗。
23 北魏晋王拓跋伏罗抵达乐都,引兵从小道袭击吐谷浑,挺进到大母桥。吐谷浑王慕利延大惊,逃奔白兰,慕利延哥哥的儿子慕容拾寅逃奔河西。北魏军斩首五千余级,慕利延的堂弟慕容伏念等率一万三千篷帐投降北魏。
24 冬,十月十七日,刘宋朝廷任命左军将军徐琼为兖州刺史,大将军参军申恬为冀州刺史,迁徙兖州州府到须昌,冀州州府到历下。申恬,是申谟的弟弟。
25 十二月,北魏主拓跋焘回到平城。
26 本年,北魏沙州牧李宝入京朝见,北魏朝廷将他扣留,任命为外都大官。
刘劭率何承天撰《元嘉新历》,刘宋推行新历
27 太子率更令(掌管计时,主东宫值宿事)何承天撰《元嘉新历》,上表汇报。认为以月食时日月对冲的关系,可以测知太阳的位置。又以中星推测,可以知道尧帝时期冬至日在须女星十度,如今在斗星十七度。又测量日影,校正冬至和夏至时间,发现误差三日有余。于是,肯定当前的冬至日,应在斗星十三四度。重新修订历法,冬至往前移动三天五个时辰,太阳的位置,也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四度。又认为月亮运转有快有慢,用从前的历法对照初一、十五,发现月食都不在初一、十五。现在考察每月天数多寡,推断闰月,修正初一、十五到正确日期。
皇帝下诏,命有司讨论。太史令钱乐之等奏:同意何承天的见解,但是新历有接连三个月都是大月,又有接连两个月都是小月,比旧历更怪,这方面还是应该用旧历。
皇帝下诏同意。
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
1 春,正月一日,刘宋开始推行新历。
当初,西汉京房(参考公元前37年记载)认为十二音律中中吕向上生出黄钟,不满九寸,遂扩充为六十律。刘宋太史令钱乐之再将之扩展为三百六十律,以一日配一管。太子率更令何承天认为,“上下相生,三分损益其一”,乃是古人简易之法,犹如古历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而京房在这方面没有领悟,误以为六十。于是重新制造新的音律,“林钟”长六寸一厘,则从“中吕”上升“黄钟”,十二旋宫,声韵没有偏差。
2 正月二日,刘宋朝廷任命武陵王刘骏为雍州刺史。皇帝刘义隆想要收复关西、黄河地区,所以让刘骏镇守襄阳。
3 北魏主拓跋焘派散骑常侍宋愔来建康报聘。
4 二月,北魏主拓跋焘抵达上党,西至吐京,讨伐叛变的胡人,把他们发配到各郡县。
5 二月十四日,刘宋立皇子刘祎为东海王,刘昶为义阳王。
6 三月一日,北魏主拓跋焘还宫。
7 北魏下诏:“所有有疑问的案件都交付中书,以经义裁量判决。”
8 夏,四月二十二日,北魏主拓跋焘派征西大将军、高凉王拓跋那等,击吐谷浑王慕利延于白兰,秦州刺史、代人封敕文和安远将军乙乌头攻击慕利延哥哥的儿子什归于枹罕。
9 河西灭亡时,鄯善人认为他们的国土已经与北魏相邻,大惧,说:“如果和他们通使,让他们知道我国虚实,那必然是自取灭亡。”于是关闭边境,截断道路,使者往来,则抄掠抢劫,由是西域不通数年。北魏主拓跋焘派散骑常侍万度归征发凉州以西部队,攻击鄯善。
10 六月五日,北魏主拓跋焘北巡。
11 刘宋皇帝刘义隆计划讨伐北魏,撤销南豫州,并入豫州。任命南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为豫州刺史。
12 秋,七月二日,刘义隆任命尚书仆射孟为左仆射,中护军何尚之为右仆射。
13 武陵王刘骏将要前往襄阳就任雍州刺史,当时沿沔水诸蛮夷部落犹为贼寇,水陆交通都有阻碍;刘骏分军,派抚军中兵参军沈庆之掩击,大破之。刘骏抵达襄阳,蛮夷截断驿道,想要攻打随郡;随郡太守、河东人柳元景募得六七百人,邀击,大破之。于是平定诸蛮,俘虏七万余人。涢山蛮族最强,沈庆之讨平之,俘虏三万余人,迁徙一万余人到建康。
14 吐谷浑枹罕守将慕容什归听闻北魏军将至,弃城夜遁。八月一日,北魏秦州刺史封敕文进入枹罕,迁徙部分居民一千家回上邽,留乙乌头守枹罕。
15 万度归抵达敦煌,留辎重,以轻骑五千穿过沙漠,袭击鄯善。八月六日,鄯善王真达面缚出降。万度归留军屯守,与真达回到平城,西域复通。
16 北魏主进入阴山之北,发诸州兵三分之一,各于其州戒严,等候命令。迁徙各族杂民五千余家于北部边境,令他们就北畜牧,以引诱柔然攻击。
17 八月十六日,北魏高凉王拓跋那率军抵达宁头城,吐谷浑王慕利延拥其部落向西穿过沙漠。吐谷浑慕之子慕容被囊率军逆战,被拓跋那击破;慕容被囊遁走,中山公杜丰率精骑追击,穿过三危山,追到雪山,生擒慕容被囊及吐谷浑什归、乞伏炽盘之子成龙,全部送到平城。慕利延于是向西进入于阗,杀于阗王,占据其地,死者数万人。
18 九月十七日,皇帝刘义隆在武帐冈为衡阳王刘义季饯行。出发前,下令皇子们不要吃饭,到宴会的地方再一起吃。抵达之后,已到日暮时分,宴席还没有摆上,皇子们面有饥色。皇帝于是对他们说:“你们从小生活优裕,不见百姓艰难。今天让你们也知道饥饿之苦,才知道节俭。”
【裴子野论曰】
善哉太祖之训!奢侈兴于有余,节俭生于不足。要他们自我约束,不如让他们处于贫贱。习惯了险阻艰难,才能有所担当;要了解虚情不实,就要亲自躬身入局。太祖如果能用这个训导,让皇子们的志向和操守得到磨炼,即便待遇受到压抑,但教育成功了,他们的品德也立起来了,然后再交给他们政事,则没有懈怠,没有荒唐,可以播之于天下。
高祖想要坚固根本,就让皇子们还在襁褓之中就得到分封;后世遵守,让皇子们分据方岳重任。到了泰始之初,及升明之末亡国时,亲王幼小,在乳娘怀抱中被扼断咽喉的,就有数十人。国之存亡,并不系于那些孩童,却让他们早早就居于万民之上的高位,太祖对皇子们的这番教导,也没有什么意义。
盖吴聚众反于杏城,自号天台王,置百官
19 北魏民间讹言“灭魏者吴”,卢水胡人盖吴聚众反于杏城,诸胡人部落争相响应,有部众十余万,派他的党羽赵绾来建康上表自归。
冬,十月三日,长安镇副将拓跋纥率众讨伐盖吴,拓跋纥战败阵亡。盖吴部众更加盛大,百姓躲避战争,都渡过渭水,逃奔南山。北魏主拓跋焘征发高平敕勒骑兵奔赴长安,命将军叔孙拔领摄并州、秦州、雍州三州兵屯驻渭北。
20 十一月,北魏征发冀州百姓造浮桥于碻磝津。
21 盖吴派别部将领白广平向西抄掠新平,安定诸胡人部落都聚众响应。又分兵向东抄掠临晋以东地区,被北魏将军章直击破,溺死于河者三万余人。盖吴又派兵向西,一路抢掠到长安,将军叔孙拔与变民军战于渭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
河东蜀(指客居于河东郡的蜀人)薛永宗聚众响应盖吴,袭击闻喜。闻喜县没有士兵和武器,县令忧惶无计;本县人裴骏率县乡豪杰出击,薛永宗引兵撤退。
北魏主拓跋焘命薛谨之子薛拔(薛谨之父任河东太守事,见公元419年记载)纠合宗族、乡里,在河岸修筑壁垒阵地,以截断二寇往来之路。
十一月十五日,拓跋焘派殿中尚书拓跋处直等率二万骑兵讨伐薛永宗,殿中尚书乙拔率三万骑兵讨伐盖吴,西平公寇提率一万骑兵讨伐白广平。
盖吴自号天台王,署置百官。
22 十一月十六日,北魏主拓跋焘还宫。
23 北魏选六州骁骑二万人,命永昌王拓跋仁、高凉王拓跋那分别率领,分为二道,掳掠淮河、泗水以北,迁徙青州、徐州百姓以充实河北。
24 十一月二十八日,北魏主拓跋焘西巡。
孔熙先促成范晔谋反,事败,党羽皆伏诛
25 当初,鲁国人孔熙先博学文史,兼通数术,有纵横天下的才能和志向;为员外散骑侍郎,不为时人所知,愤愤不得志。孔熙先的父亲孔默之曾任广州刺史,因为贪污获罪,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出手援救,得以免刑。等到刘义康迁到豫章,孔熙先密怀报效之心。并且自以为根据天象和图谶,都显示皇帝必定死于非命,而且原因是骨肉相残,江州应出天子。又察觉范晔也不得志,想要拉他同谋,而孔熙先一向不为范晔所看重。太子中舍人谢综,是范晔的外甥,孔熙先倾身结交。谢综引孔熙先与范晔相识。
孔熙先家财富饶,数次与范晔赌博,故意输给他。范晔既贪其财,又爱其文艺,由是情好款洽,两人关系亲密起来。孔熙先于是从容对范晔说:“大将军(刘义康)英断聪敏,人神攸属,失职而被贬到南部边陲,天下愤怨。小人受先君遗命,以死报大将军之德。最近人心**,天象乖错,这是时运到了,不可推移。如果顺应天人之心,结英豪之士,表里相应,发于肘腋,然后诛除异己,崇奉明圣,号令天下,谁敢不从!小人请以七尺之躯,三寸之舌,立功立事,而归功于诸君子,大人以为何如?”
范晔突然听到这一番话,惊恐愕然。孔熙先接着说:“当年毛玠尽节侍奉曹操,张温全心全意为孙权评议官员,这二人,都是国之俊杰,岂是因为言行不当,就遭到祸辱吗!(毛玠同情崔琰冤狱,被曹操逮捕下狱,参见公元216年记载。张温弹劾官员不当,被孙权免职,参见公元224年记载。)都是因为廉直劲正,不得长久被包容。您在本朝,并不比毛玠、张温更受皇帝宠爱,而在舆论中得到的赞誉,却超过两臣,进谗言的小人对你侧目而视,为日已久,你想跟他们比肩竞逐,怎么能够办得到呢!近来殷铁一句话,刘班就粉身碎骨,他们之间,有什么父兄之仇,百世之怨吗?不过是争夺荣名势利,谁先谁后而已。等斗到最后,唯恐陷害对方还不够深,动手还不够早;杀戮一百口人,还觉得不够出气。这真是令人寒心、哀悼、恐惧,岂能只是坐在这里读书,就以为可以远离是非呢!如今,我们建立大勋,尊奉贤哲,把难事改为易事,用安全来替代危险,享厚利,收鸿名,一旦包举而有之,岂可弃置而不取呢!”
范晔犹疑未决。孔熙先说:“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原因,我不敢明说而已。”范晔问:“什么原因?”孔熙先说:“您家世清白显赫,却不得联姻帝室,人们把您家看作猪狗,而您不以为耻,还打算为皇家效死,不是太糊涂了吗!”范晔家族有伤风败俗的丑闻,所以孔熙先以此激他。范晔默然不应,反意乃决。
范晔与沈演之同为皇帝所知,每次进宫,如果范晔先到,一定等沈演之到了再一起进去,而如果沈演之先到呢,却往往得到皇帝单独召见,范晔以此为怨。
范晔担任过刘义康的府佐,中间获罪于刘义康。谢综及父亲谢述,皆为刘义康所亲厚,谢综的弟弟谢约娶刘义康的女儿为妻。谢综为刘义康记室参军,从豫章回来,替刘义康向范晔致意,要求化解彼此之间的不愉快,重修旧好。
大将军府史仲承祖,有宠于刘义康,听闻孔熙先的阴谋,密相结纳。
丹杨尹徐湛之,一向为刘义康所宠爱,仲承祖因此结交徐湛之,告以密计。
道士法略、尼姑法静,都感激刘义康旧恩,并与孔熙先往来。
法静的妹夫许曜,在宫廷担任禁卫军领队,许诺为内应。
法静到豫章,孔熙先交给她笺书,陈说图谶。于是密相署置,并开列他们不喜欢的人的名单,准备政变成功后全部处死。
孔熙先又派弟弟孔休先作檄文,称:“贼臣赵伯符肆兵冒犯皇帝,大祸延及太子。徐湛之、范晔等不顾性命,奋戈反击,即日斩赵伯符首级及其党羽。今遣护军将军臧质奉玺绶迎彭城王正位辰极。”(这是准备刺杀皇帝、太子,然后连同皇帝禁卫军首领赵伯符一起杀死,之后将罪名推给赵伯符。)孔熙先认为举大事应该以刘义康的旨意来命令众人,范晔又伪造刘义康给徐湛之的信,令他诛君侧之恶,并把这封信向同党宣示。
皇帝在武帐冈为刘义季设宴饯行时,范晔等就密谋以其日作乱。许曜侍奉皇帝,手扣在刀柄上,目视范晔,范晔不敢仰视。一会儿工夫,酒宴就散了。徐湛之担心事情不能成功,向皇帝告密。皇帝派徐湛之调查事情本末,徐湛之得其檄书,以及参与政变的人士名单,呈给皇帝。
皇帝命有司全部逮捕,彻底调查。这天夜里,传唤范晔进宫,事先已经于外逮捕谢综及孔熙先兄弟,全部招供。皇帝遣使诘问范晔,范晔还隐瞒抗拒;孔熙先听闻,笑道:“所有行动计划、符檄、书疏,都是范晔所造,今天还抵赖什么呢?”皇帝把范晔墨迹拿给他看,范晔才交代事情本末。
第二天,武士将范晔押送廷尉。孔熙先侃侃而谈,辞气不桡。皇上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派人慰勉他说:“以卿之才而埋没于集书省,理应有异志,这是我辜负了你。”又斥责前吏部尚书何尚之说:“如果孔熙先年将三十还只做一个散骑郎,他能不做贼吗!”孔熙先于狱中上书谢恩,并上陈图谶,让皇帝警戒骨肉之祸,说:“愿不要遗弃我这封奏折,存之于中书。我死之后,或许还可以翻阅思考,那我在九泉之下,也能稍微减轻大祸的责任。”
范晔在狱中,写诗说:“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虽然做不到像嵇康那样在法场上弹《广陵散》,但至少像夏侯玄一样从容就义,面不改色。)范晔本想着入狱即死,而皇上因为需要彻底调查,拖了二十天,范晔有了求生的欲望。狱吏戏弄他说:“外面传说,你可能叛无期。”范晔听闻,惊喜。谢综、孔熙先嘲笑他说:“你当初攘袂瞋目,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如今扰攘纷纭,还怕死吗!就算留你一条命,人臣图主,又有何颜面可以生存!”
十二月十一日,范晔、谢综、孔熙先及其子弟、党羽皆伏诛。范晔母亲到刑场,涕泣斥责范晔,以手击打范晔的脖颈,范晔毫无愧色;妹妹及妓妾来告别,范晔悲涕流浪。谢综说:“舅舅,你终究还是比不上夏侯玄。”范晔收泪而止。
谢约没有参与逆谋,见哥哥谢综与孔熙先交游,常劝谏他说:“此人做事轻率,喜欢出奇制胜,不修正道,进取心太强,果敢锐利,又从不检讨自己的行为,不能和他走得太近。”谢综不从而败。谢综的母亲因为子弟自蹈逆乱,不肯到法场探望。范晔对谢综说:“姐姐今天不来,胜过他人多矣。”
抄范晔家,乐器服玩都非常珍奇绚丽,珠宝翡翠多到妓妾们都戴不过来。而母亲住房单薄简陋,只有一个厨房,堆满柴火;侄子冬天没有棉被,叔父冬天只有单衣。
【裴子野论曰】
有逸群之才,必思一飞冲天;有超越世俗的抱负,就愤然不愿久居人下。这样的人,如果能守之以道,将之以礼,恐怕是太难了!刘湛、范晔都因为心志骄傲,而贪图权力,自负其才,而不惜叛逆,多少代积累下来的家业,毁于一旦。之前所谓的智慧才能,无非是自杀工具而已。
【华杉讲透】
谢约说孔熙先:“此人轻事好奇,不近于道,果锐无检,未可与狎。”几句话就说透了。
轻事,是不怕事,敢举事,天大的事,别人要思前想后,他想到就干,而且进取心极强,绝不安于现状。民间土话叫这种人“尖屁股”,他没法在一个地方坐下来,总要搞事情。
好奇,就是好奇害死猫,你说这事太危险,不能干,他好奇,就要试一试,看看到底有多危险。
不近于道,就是不守正道,因为他的原则是出奇制胜,不相信有什么是自己不能干的。
果锐,果敢锐利,无所忌惮,啥都敢干。
无检,是从不吸取教训,同样的错来回犯,上次已经认识到是自己太蠢,这次照样蠢蠢欲动。
这就是一种作死的性格,干的是一次荒唐的谋反。搞到那么多人参与,那么长的时间,怎么可能不走漏风声?怎么可能没人告密?而且发动计划是在野外酒宴刺杀皇帝、太子和皇帝卫队,这怎么可能做到呢?
皇帝的话也是荒唐,怎么能说孔熙先怀才不遇,就该造反呢?还说是自己辜负了他。可见人的所谓“才华”,真的可以迷惑好多人。人贵在守正道,干出这些荒唐事,他能有多大才!
26 徐湛之告密,但是他所陈述的事,还有很多隐瞒,而范晔等人的口供多有牵连到他之处,皇上赦而不问。
臧质,是臧熹之子,之前为徐州、兖州二州刺史,与范晔亲厚友善;范晔败亡后,任命为义兴太守。
有司上奏,削除彭城王刘义康爵位,收付廷尉治罪。十二月十三日,皇帝下诏,把刘义康及其子女皆贬为庶人,注销皇室户籍,流放于安成郡管束。任命宁朔将军沈邵为安成相,领兵防守。沈邵,是沈璞的哥哥。
刘义康在安成,读书,见淮南厉王刘长事,放下书叹息说:“自古就有这样的事,我却不知,活该犯这罪。”
十二月二十六日,任命前豫州刺史赵伯符为护军将军。赵伯符,是孝穆皇后弟弟的儿子。
【华杉讲透】
性格和修养决定人的行为和命运
徐湛之为了保护自己,没有全部招供,刘义隆不予追究,这是对的。如果因为他告密却没有说出全部情况,就治他的罪,以后参与谋逆的人,就会一条道走到黑,没人告密了。不仅不应该问他的罪,还应该给他加官晋爵。这样,以后再有谋逆之事,入伙的人就有一条升官发财的大道——告密。
刘义康感叹,恨自己读书太晚。读书与不读书,是两个世界。不读书的人,只有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而读书的人,则能获得前人的所有经验。不过,刘义康就算读书,知道前人有这样的事,他也未必不犯这样的错,因为决定人的行为和命运的还有一个东西——人的性格和修养,比如范晔。
范晔不仅读书,而且写下了一部光芒万丈的《后汉书》,他应该熟悉前代的所有历史教训了,但还是会被卷进这样的荒唐事中。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读书和著述,也是一种“玩物丧志”。范晔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思虑精巧,总之你把一切有学问、有才华和聪明绝顶的词儿都用在他身上,就恰如其分了。范晔在刘宋时尚界也是一面旗帜,《宋书》说他聪明细腻,思虑巧妙,遇到每一件器物,都会想出修饰整理的办法。他穿的衣裳、用过的工具,无不改变原来的尺度和样式,当时的人都向他效法学习。他所著的《后汉书》结构精密,论述精当,文采飞扬。但是这都如同后来抄他家时发现的珍奇绚烂的乐器服玩,以及有戴不完的珠宝翡翠的妓妾一样,都是他的玩物。
范晔和姬妾们生活富贵优雅,却让他的母亲、叔父和侄儿居于贫困,这是他的无德。他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玩家,游戏心态,音乐是玩,服装设计是玩,读书写书是玩,谋反篡逆也是玩。到了最后,监狱里,法场上,也留下一大堆名人逸事,玩物丧志,玩成了玩物丧命,把自己玩死了。
《资治通鉴》的主旨,是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读书关键在于进德,磨炼自己的性情,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是我们从范晔身上要吸取的教训。
曾国藩说,读书能改变人的性格,甚至能改变人的骨相,改变骨相,就是改变命运了。性格即命运,改变性格为最难。人成功,是因为有优良的性格,失败,也往往败在一些性格弱点上。成功之后,性格优点已经进入“自动巡航”,而防范自己的性格弱点就变得尤为重要。此事为至难之事,读者宜熟玩焉。
27 当初,晋朝南迁之后,南郊祭天,北郊祭地,都没有音乐,皇家祖庙虽然有升堂奏歌,但是没有文、武两种舞蹈。这一年,南郊才开始设登歌。
28 北魏安南、平南府移书兖州,说刘宋侨置诸州,多滥用北境名号;又想要到具区游猎。兖州答书说:“如果必定要因土立州,那你们立徐州、扬州干啥,那是你们的土地吗?如果你们要到具区游猎,观看南国教化,我们有旅馆和招待所,由有司管理。呼韩邪单于进入汉朝的礼仪,如今还在,我们的馈赠和宴席,也一向丰厚。”
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
1 春,正月六日,尚书左仆射孟罢官。
2 正月十四日,北魏主拓跋焘率军抵达东雍州,逼近反叛的“河东蜀”变民军薛永宗营垒,崔浩说:“薛永宗不知道陛下亲自来,军心松懈。如今北风迅疾,应该即刻出击。”拓跋焘听从。正月十六日,包围其营垒。薛永宗出战,大败,与家人皆投汾水自杀。其族人安都之前据守弘农,弃城投奔刘宋。
正月十七日,北魏主拓跋焘向南前往汾阴,渡过黄河,抵达洛水桥。听闻另一变民集团首领盖吴在长安北,拓跋焘认为渭北地无谷草,想要渡到渭河南岸,顺着渭河河岸向西。问崔浩意见,崔浩说:“击蛇先击首,首破则尾不能掉。如今盖吴大营去此六十里,轻骑奔赴,一日可到,到则破之必矣。击破盖吴,南向长安也不过一日,一日行军,对军队也没有什么伤害。如果走南道,则盖吴从容进入北山,短期内就平定不了了。”
拓跋焘不听,从渭南向长安。正月二十六日,抵达戏水。盖吴部众听闻,全部散入北山,北魏军一无所获。拓跋焘为此非常后悔。
二月二日,拓跋焘抵达长安。二月十二日,进入雍城,再到陈仓,然后还军,再入雍城。所过之处,诛杀汉民和蛮夷中与盖吴通谋者。乙拔等诸军大破盖吴于杏城,盖吴再次遣使到建康,上表求援。
皇帝刘义隆下诏,任命盖吴为都督关、陇诸军事、雍州刺史、北地公;派雍州、梁州二州发兵屯驻边境,为盖吴声援;又遣使赐给盖吴印信一百二十一纽,让盖吴可以代表朝廷给部下加官晋爵。
3 当初,林邑王范阳迈,虽然遣使入贡,但是寇盗不绝,所进贡的贡品也廉价简陋。皇帝刘义隆派交州刺史檀和之讨伐他。南阳人宗悫,家族世代都是儒生,唯独宗悫喜好武事,常言“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等到檀和之讨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从军。皇帝下诏,任命宗悫为振武将军,檀和之派宗悫为前锋。范阳迈听闻刘宋军出,遣使上表,请求归还所掳掠的日南人民,并呈上金一万斤,银十万斤。皇帝下诏给檀和之:“如果范阳迈真有款诚,就允许他归顺。”
檀和之抵达朱梧戍卫据点,派府户曹参军姜仲基等去见范阳迈,范阳迈将他们逮捕。檀和之于是进军包围林邑将领范扶龙于区粟城。范阳迈派部将范毗沙达救援,宗悫潜兵迎击范毗沙达,击破之。
4 北魏主拓跋焘与崔浩都信重寇谦之,信奉其道教。崔浩一向不喜欢佛法,拓跋焘信任听从他。
诏书说:“当初东汉昏君,不近人情,在衰落的时代,让人迷惑心窍。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天下之大,全成丘墟。朕承受天命,欲恢复伏羲、神农之治。”
太子拓跋晃一向喜好佛法,屡谏不听,于是缓宣诏书,使远近的人预先接到消息,各自为计。
【柏杨注】
历史上,佛教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流血迫害,因执行迫害的皇帝谥号或庙号,都有一个“武”字(拓跋焘谥号太武皇帝),所以称“三武之祸”。本年,是第一祸。
5 北魏主拓跋焘迁徙长安能工巧匠二千家于平城。
班师途中,抵达洛水,分军诛讨李闰叛羌。
6 刘宋太原郡人颜白鹿私入北魏国境,被北魏人抓获,将要杀他,颜白鹿为了活命,诈称是刘宋青州刺史杜骥派他来洽谈归降投诚事宜。北魏人把他送到平城,北魏主拓跋焘喜道:“杜骥是我外婆家人嘛(拓跋焘的娘亲姓杜)!”命崔浩写诏书给杜骥,并且命永昌王拓跋仁、高凉王拓跋那率军去迎接杜骥,又攻打冀州刺史申恬于历城。杜骥派他的府司马夏侯祖欢等率军救援历城。北魏人于是入寇兖州、青州、冀州三州,一直到清水以东才退;烧杀抢掠甚众,北边**。
皇帝刘义隆以魏寇为忧,咨询群臣。御史中丞何承天上表,认为:“凡备匈奴之策,不过文武两条:武夫尽征伐之谋,儒生讲和亲之约。今天,我们如果要追踪卫青、霍去病,走武道,就非在淮河、泗水一带大量屯田不可,让青州、徐州粮库充实,人民家里有盈余积储,野外还有粮食储备,然后发精卒十万,一举**平夷人,则不足为虑。如果只是遣军追讨,报复其侵暴,那敌人必定轻骑奔走,不肯会战。我们白白消耗军事巨费,敌人却没什么损失,报复之役,将没完没了。这是最下策。安边固守,才是长久之计。臣私底下认为,曹操、孙权能够各霸一方,是因为他们才均智敌,江、淮之间的真空地带,各数百里无人居住。为什么呢?因为斥候出没,不是耕种放牧之地,所以都坚壁清野,防备敌人来;又整甲缮兵,随时准备找对方的漏洞出击。保民全境,不外乎就是这个办法。归纳其要点,有四条:一是移远就近。如今青州、兖州旧民及冀州新归附的人民,在边界一带的有三万余家,可以把他们全部迁徙安置在大岘山之南,以充实内地。二是多筑城邑,以安置新迁徙来的人家,由官府借贷给他们生产资金,春夏耕种放牧,秋冬入城自保。敌寇来的时候,一个城池有一千户人家,能担任战士的,不下二千人,其余老弱,还能登城鼓噪助威,足以抵抗敌虏三万人。三是将各家各户的牛车编队成组,可以运载粮食和军械。计算一下,一千户人家的资源,不下一千头牛、五百辆车,经过周密组织调配,足以保护自己;即使城池守不住,也可以撤退到险要地形,让敌人不能干扰,有紧急征发,一个晚上就可以聚集。四是计算战士人数,配置武器。凡战士二千,随其习惯和才能,各有兵器,平时加强练习,兵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保存在武库,出战前,拿出来自己磨砺。弓箭和精铁,民间不容易得到,官府应逐渐补充。数年之内,军用粗备矣。京师附近各郡部队,远屯清州、济州,功费既重,士兵怨气也深,在臣看来,不如就用当地民众,更为便利。如今因民所利,引导而率领他们,兵强而敌人没有戒心,国富而人民并不辛劳,比之于坐食皇粮的军队来讲,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7 北魏金城人边固、天水人梁会,与秦州、益州杂民一万余户占据上邽东城造反,攻逼西城。秦州、益州二州刺史封敕文将他们击退。氐人、羌人一万余人,匈奴休官部落、屠各部落二万余人都起兵响应边固、梁会,封敕文攻击边固,将他斩首,余众推举梁会为主,与封敕文相互攻击。
8 夏,四月一日,北魏主拓跋焘抵达长安。
9 四月二十四日,刘宋大赦。
10 仇池人李洪聚众,宣称他应该当王。梁会求救于氐王杨文德,杨文德说:“两雄不并立,如果要我救你,先杀李洪。”梁会引诱李洪,将他斩杀,送首级给杨文德。
五月十一日,北魏主拓跋焘派安丰公闾根率骑兵奔赴上邽,还未抵达,梁会放弃上邽东城,逃走。封敕文先前已经在城外挖掘重重壕沟,严兵把守,格斗从夜晚到天明。封敕文说:“贼知道没有生路,与我死战,多杀伤士卒,不易制伏。”于是竖起白虎幡宣告梁会部众,投降者赦免,梁会部众于是崩溃;再分兵追讨,全部平之。
略阳人王元达聚众屯驻松多川,封敕文又把他们讨平。
【华杉讲透】
《孙子兵法》说:“围师必阙。”包围敌人,一定要留一个缺口给他们逃跑,然后在后面追杀,如果全部围死,他们没有生路,就成了“置之死地而后生”,拼死作战,就算最后你把他们杀光了,自己人死伤也会极大,往往超过敌人的死伤。所以,封敕文竖起白虎幡,开一条生路,敌人军心就散了。
11 盖吴收兵屯驻杏城,自号秦地王,声势又振作起来。北魏主拓跋焘派永昌王拓跋仁、高凉王拓跋那督北道诸军征讨。
12 檀和之等攻陷区粟,斩守将范扶龙,乘胜进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战,出动象阵,大象身披铠甲,前后看不到边际。宗悫说:“吾听说外国有狮子,威服百兽。”于是制造假狮子,与大象相拒,大象果然惊走,林邑兵大败。檀和之于是攻克林邑,范阳迈父子逃走。缴获说不出名字的宝贝,不可胜计,宗悫一无所取,还家之日,衣服和梳头用具,还跟过去一样。
13 六月一日,日食。
14 六月二日,北魏征发冀州、相州、定州三州兵二万人屯驻长安南山诸谷,以防备盖吴窜逃。六月四日,又征发司州、幽州、定州、冀州四州十万人修筑京畿外围防御要塞及工事,起自上谷,西至黄河,长度及纵深都有一千里。
15 刘宋皇帝刘义隆筑北堤,立玄武湖,筑景阳山于华林园。
16 秋,七月二十日,任命散骑常侍杜坦为青州刺史。杜坦,是杜骥的哥哥。
当初,杜预之子杜耽,逃避晋乱,居于河西,在前凉张氏政权做官。前秦攻克凉州,子孙才回到关中。高祖刘裕灭后秦,杜坦兄弟跟从刘裕过江。当时江东王、谢两大家族势力正在鼎盛时期,北方人渡江较晚的,朝廷都把他们当“伧荒”(南方人讥贬北地荒远、北人粗鄙的一个歧视性的词,就像北方人称南方人为“猲獠”一样)对待,就算他们有才干,也不让他们进入高官阶层。皇帝刘义隆曾经与杜坦谈论金日磾,说:“只恨如今没有这样的人!”杜坦说:“金日磾如果生在今世,养马来不及,岂能得到知遇!”皇帝变色说:“你怎么把朝廷看得这么浅薄!”杜坦说:“就以臣来说吧:臣家本是中华高族,因晋氏丧乱,播迁凉州,一直从事官宦,没有更改;只因为南渡时间不早,便被视为‘荒伧’而隔阂。金日磾是个胡人,身为马倌,而能超登内侍,齿列名贤。圣朝就算再能举拔人才,臣看恐怕也未必能做到。”皇上默然。
拓跋那俘盖吴二叔,陆俟用计使盖吴被杀
17 八月,北魏高凉王拓跋那等击破盖吴军,俘虏了他的两个叔叔;诸将想要将他们押送平城,长安镇将陆俟说:“长安险固,风俗强悍,平时尚且不可忽视,何况正是在战乱之后呢!如今不斩盖吴,则长安之乱无法结束。盖吴独自潜窜,不是他的亲信,谁能抓获他!如果停军十万以追一人,又非长策。不如私底下许诺盖吴的叔叔,赦免他们的妻子儿女,让他们自己去追捕盖吴,必定可以擒获。”诸将都说:“如今贼军党众已散,唯盖吴一人,他能做什么?”陆俟说:“诸君不见毒蛇吗!只要不砍断它的头,它就还能为害。盖吴天性凶狡,如今逃脱,必自称王者不死,以惑愚民,为患更大。”诸将说:“您说得对。但是抓到贼不杀,还把他们放了,如果一去不返,责任谁担?”陆俟说:“我担。”高凉王拓跋那也同意陆俟的计策,于是释放了盖吴的两个叔叔,与他们约期回来。约定日期到了,两个叔叔没来,诸将都怪罪陆俟,陆俟说:“他们还没找到机会下手罢了,必定不会辜负我们的。”后来又过了几天,盖吴的叔叔果然提着盖吴的首级来了;于是将首级传送到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