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阿里生态圈:马云在互联网的谋篇布局

大手笔推行“移动战略”

  

  我个人觉得手机将来会成为数据消费器,它真正改变了的是生活方式,无线互联网是生活方式的变革,中国未来会因为无线互联网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云

  阿里巴巴在移动端这一块儿的业务从未停止过运作,因为马云对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看好。

  阿里巴巴曾经推出过一款通信软件——来往,其与腾讯推出的微信其实是同一时期的产物。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微信火了,来往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微信本身对阿里巴巴没有造成威胁,但当微信作为一个载体,接入移动支付功能之后,马云立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力推来往,并通过一系列收、并购行为,如美团、丁丁优惠、UCWeb、湖畔、来往、淘宝地图、友盟、陌陌等,希望以此来完善自身在移动端的产业链短板。

  相关人士就来往与同性质的微信做了一番比较:目前微信早已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来往要想与微信抢市场,就必须玩出新花样。但就目前来往的实际情况而言,更像是在亦步亦趋地模仿微信,而且在用户体验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之后,无线淘宝又推出了一款类似于微信的产品——微淘,并将其定位为阿里系电商未来阶段实现SNS、移动购物流量入口等重要依托。此外,支付宝在移动端的卡位也十分成功,并有意将线上线下打通,进而构建O2O与LBS等众多商业模式的闭环。

  阿里巴巴为什么如此大手笔地推行“移动大战略”?原来,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融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爆炸式的增长对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吸引力是持续而有效的,这能够为移动电子商务源源不断地吸纳资金。截至2013年年底,移动商务消费已占到整个零售电子商务的15%。

  正因为有着非常光明的未来,马云才会在来往与微信之争上铆足了劲儿。在阿里巴巴内部的一次分享中,马云说了如下一段话:

  “这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帮助来往,别告诉我你不可以,除非你不愿意。别看今天在无线互联网中微信那么强大,其实与2003年的互联网格局差不多,那时候的新浪、搜狐、网易也不是高不可攀,无线互联网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然而,马云提出让来往与微信竞争,其目的并不纯粹是要与微信一争高下,而是想通过竞争的方式,让其中一个变得更强,从而做大移动支付市场这块蛋糕。互联网的每一个细分行业都不应该只存在一个巨头,需要其他的对手与其竞争。来往正是在充当这样的挑战角色,“就算最后成不了气候,也能促进微信的创新和发展”。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马云认为,仅仅依靠关心,来往必然是要失败的。正确的状态应该是“宁可死在来往路上,也决不活在微信群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