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高手控局:中国历史中的殿堂级处世智慧

南文子:洞悉礼物背后的暗操作

  

  送礼有三大原则:第一,人走茶凉,没有实权的不要送;第二,天高皇帝远,不是直接管咱的不要送;第三,近水楼台先得月,谁离咱最近咱就给谁送。

  《战国策》中记录了这么一则史料: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君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百,白璧一,此小国之礼,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君子也,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智伯闻之,乃止。

  智伯,就是智襄子,晋国的执政官。晋国是个大国,自从晋文公称霸天下后,晋襄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四代君主,维持了百年的霸业。无论是秦国,还是楚国、齐国,都不是晋国的对手。晋国三次击败楚国,三次击败秦国,齐国只被捅了一次屁股,就再也不敢和晋国争锋了。清代史学家全祖望认为,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是实至名归,另外三个都是冒牌货,应该用晋国三君(襄公、景公、悼公)替代。

  晋国如此之强,与它有很多优秀的政治人才有关,智襄子就是其中之一。他想吞并卫国,便使出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老套路。他派人送给卫国君主400匹野马和一块上等的由白玉雕琢的璧。

  收到这样丰厚的礼物,卫国国君高兴得不得了,大臣们也高兴得纷纷向国君祝贺,只有大臣南文子愁眉不展。他对国君说:“未曾有功劳而得到赏赐,没有花力气就获得礼物,不能不郑重对待啊,400匹野马(未经驯化的马)和一块白璧,如果小国送给大国还合理,如果大国送给小国可未必是好事啊,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

  卫国国君认为南文子说得有道理,因而派出将领率军队在边界上做好防御。智伯本以为卫国收了礼物,会对晋国产生信赖而麻痹大意,没想到偷袭的晋军到了边境,就发现卫国严阵以待。智伯叹息着说:“晋国有高人呀,识破了我的计策。”于是,只好撤军回去。

  智伯退兵后,依旧对卫国不死心。他又想出一条计谋,假装驱逐本国的太子,让他逃亡到卫国。

  南文子得知晋国太子来奔的情报后,对国君说:“晋国的太子颜,那是一个君子,智伯对他爱戴且崇敬,太子没有犯下大罪,为什么突然逃亡呢?只怕其中有蹊跷……”

  卫国国君认为南文子的话有道理,便让他负责晋国太子的事。南文子便让本国的将军们在边境严加警戒,如果太子是一个人逃来的就收留他,如果兵车超过五辆就要谨慎对待。果然,晋国太子身后跟着的兵车不少,被卫国人拒绝入境,只好又回去了。智伯得知后,知道自己的计策又被识破了,从此放弃了灭卫的打算。

  著名的贤人吴国公子季札访问列国,经过卫国时,先后与卫国的贵族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等交流,事后感叹道:“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到了战国时期,卫国成了一个末流国家,却能在大国争雄、风雨飘摇之中屹立不倒。秦灭六国时,似乎把奄奄一息的卫国给忘了。直到秦二世时,他才将卫国国君废为庶人。卫国也成了周代分封诸侯中国祚最长的国家。

  “卫国多君子”,就连孔子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南文子大概就属于这一类。

  那么,南文子是如何识破智伯的阴谋的呢?他洞悉人性。没有白送的礼物,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古来的真理。香饵之下,往往有钓钩。

  作为一个老牌政治家,南文子很清楚,像晋国那样的大国,根本不会放低身段去结交卫国这样的小国。

  同样的套路,前篇中的蜀王上了钩,而卫国国君却能避免厄运。换一个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看,结果就大不同。

  同样是做局,秦惠文王成功了,智伯却失败了。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才是真正的智者?那些洞悉人性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现代商业竞争也是如此,它考验的是人性。有了智者领航,胜负在没有开战时就已经决出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