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释之:领导临时起意,看我从容化解
做正确的事,不仅能体现有本事,而且能说明这是有本事的人才有资格做的事。
张释之,西汉著名法官,最初担任骑郎,也就是皇帝出行时的车骑随从。他从骑郎起家,累迁公车令(秩六百石的官员)、中大夫、中郎将(秩比两千石,负责皇帝禁卫)、廷尉,以尊重法律、量刑得当著称。
张释之任谒者仆射(负责传达的官员)时,一次陪伴汉文帝到上林苑去看老虎。上林苑是皇帝私人的野生动物园,汉文帝向管理这个庞大动物园的园长(上林尉)询问园里动物的情况。园长不善言谈,口齿不灵便,回答得磕磕绊绊。汉文帝十分不高兴,又问旁边的啬夫,也就是小职员。这个小职员对答如流,很对汉文帝的胃口,也获得了汉文帝的赞赏。事后,他让张释之写一道诏书,罢免上林尉,让那个啬夫代替。
张释之没有听从,而是向汉文帝提出几个问题。他问:“绛侯周勃怎么样?”
文帝答:“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又问:“东阳侯张相怎么样?”
文帝答:“也是个有才干的人。”
张释之说:“周勃和张相都不善言谈,但是他们很有才能。陛下您因为啬夫善于言谈,而不考虑他其他方面的能力,就让他代替上林尉,这是鼓励夸夸其谈的作风啊。这样一来,上行下效,只怕会举措失当。秦国就是这样败亡的。”
汉文帝听后只说了一个字“善”,啬夫升职的事就不了了之了。在回去的途中,汉文帝向张释之咨询了很多秦国兴亡之道,并将他升为公车令。张释之对于汉文帝的一时心血**没有无脑地去执行,而是耐心解释,使得汉文帝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张释之担任廷尉时,一次和汉文帝、汉文帝宠爱的慎夫人,以及满朝大臣到霸陵视察。那天汉文帝的心情很好,登上了高大的山陵,眺望北面的新丰道,对慎夫人说:“你看那条路,就是通往邯郸的路。”汉文帝刘恒没有当皇帝前,被封为代王,对赵、代等地非常熟悉。他这是在回忆早年的生活,有点儿怀旧的味道。他命令慎夫人弹奏瑟,自己唱歌,唱着唱着,他的心情开始低落,感到人生转瞬即逝,指着霸陵说:“用北面山上的石头做椁,在棺椁的缝隙里填上切碎的苎麻丝絮,再涂上漆,就打不开了吧。”汉文帝说这话,实际上是将霸陵指定为自己的陵墓所在地。其他大臣对皇帝说的话,当然是齐声附和,各种花式的彩虹屁,但张释之却说:“如果棺椁里有吸引人的东西,即便封铸整个南山,也还有缝隙;如果棺椁里没有吸引人的东西,即便没有棺椁,也不必忧虑吧。”
汉文帝认同了张释之的说法,将他升迁为廷尉。后来,汉文帝驾崩,遗诏只用瓦器陪葬,不允许用金银器皿。一直到五代,后周皇帝郭威还对周世宗柴荣说,自己经过汉代诸帝的陵时,发现大多被盗掘了,只有汉文帝的霸陵,因为里面没有值钱的东西,没有使盗墓贼产生兴趣,所以完好无损。这是汉文帝接受了张释之劝谏的结果。
汉文帝出行到中渭桥上,突然从桥底下窜出来一个人,惊了汉文帝骑乘的马,差点儿将汉文帝摔下来。卫队抓住了那个人,将他交给张释之处理。张释之判定:“冒犯法驾,罚金四两。”(此处罚金指的是铜。)张释之将审理结果上报给汉文帝后,汉文帝非常不满意,认为惩罚得太轻了。张释之回答道:“已经定下的法律,天子和百姓都应该尊重它,不能有所偏私。如果不按照法律规定,量刑过重,以后还怎么取信于百姓呢?我担任廷尉,是天下法官的首脑,如果不按照律令审案,地方官也会不按照律令办事。这会导致老百姓们惶恐不安,国家就危险了。”
汉文帝认可了张释之的处理意见,不再过问。
有个窃贼盗取汉高祖庙里祭祀用的玉环时,被守卫抓住了,并交给廷尉处理。张释之对这个人判了死刑。高祖庙是汉文帝父亲的祭祀神殿,偷这里的东西无疑是从老虎嘴上拔毛,惹得汉文帝大怒,要求张释之灭他族人。张释之上奏说:“盗窃太祖庙的物品判死刑,已经是极致了。如果因为这个灭族,以后有人挖了高祖陵墓的土,该判什么罪呢?”
汉文帝和母亲商议了很久,认为张释之判得合理,便不再追问。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面对领导的一时兴起或不合理要求,张释之每次都能轻松应对,而且有理有据,还能得到汉文帝的认可和赞赏。张释之堪称古代向上管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