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自然与诗系列(套装共8册)

  

  那是六月的一个下午,在磨坊溪源头附近的一家农舍,我们三人告别团队,带着背包,准备在黄昏时穿过森林,翻越山脉,抵达托马斯湖。我们雇用了一个脾气好但较为懒惰的年轻人做向导,他正巧在这座农舍逗留,带着一个联邦军的背包,指引我们在林中行进了几千米,以免我们一开始就走错路。找到托马斯湖似乎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并且根据说明,这一片的地形非常简单,我确信我们能够在天黑前抵达那里。“沿着这条小溪走到山这边的源头,”他们说,“涵盖那个湖的溪谷就在山的另一边。”多么容易走啊!但经过进一步的询问,他们又说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应该“沿着左边的路走”。在陌生的树林中“沿着左边的路走”是一个不确定的指引。如果我们一直向左走,可能会招致麻烦。但是,如果湖就在正对面,为什么还要向左走呢?哦,湖不是在正对面,而是偏左一点儿,穿过两三个山谷都可以抵达,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其中一个。但是,为了确保路线准确,使我们能有个好的开始,带领我们走到那个“沿着左边的路走”的地点,我们雇用了一位向导。去年冬天他去过那个湖,知道路线。

  在最初的半小时里,我们沿着一条不起眼的林路而行,这条路是人们在冬天从山上往山下运白蜡树用的。林中有一些铁杉树,但大多是枫树和桦树。在茂密的树林中行走,根本看不到矮小的灌木,地势缓缓上升。一路上我们几乎一直能听到右侧传来潺潺流水声。有一次,我靠近溪流,发现溪水里满是鳟鱼。正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溪水冰凉。不久,山势变得陡峭,小溪变成了细流,从散布山坡、被苔藓覆盖的大块岩石和小石头下面流出。我们喘着粗气,艰难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前行。我安慰自己,每座山山顶附近都有段最陡峭的路,这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山路越来越陡,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到达一片水平、平缓的圆形空地上,那是上古冰神打磨的杰作。

  我们发现这座山的背面有一片巨大的洼地,地面松软、湿润。那里生长着一些高大的蕨类植物,几乎都快高达我们的肩膀。我们还路过了几片生长着泽地忍冬的林子,泽地忍冬正盛开着红色的花朵。当路面开始像另一边倾斜时,我们的向导终于在附近的一块大岩石上停了下来。他确定自己走得够远了,我们眼下可以自己找到那个湖。“湖就在那边。”向导指着一个方向对我们说。显然,他自己也不是特别确定方位。在登山途中选择路线时,他有过几次犹豫不决,并且在翻过山顶向左前进时,他还曾经失足摔倒。不过,我们根本没有留意。我们满怀信心,辞别了向导,沿着山坡向下走,我们相信沿着一条小溪就能走到那个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