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绿鹃
六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带着警惕、探险的精神前往目的地,寻找比糖更甜美、比黑莓更美味、比钓鳟鱼更有趣的游戏。
六月是鸟类学的学生观察鸟儿的最佳时机。这时,鸟儿都在忙着修建巢穴,这个月是它们歌唱最响亮、羽毛最华美的时期。哪儿有不会唱歌的鸟呢?我们是在等待陌生人开口说话吗?对我而言,我只能通过歌声来认识鸟儿;然后我靠近它一些,它像有灵性一样也对我很感兴趣。
有一次在林中,我有机会将一只灰颊鸫捧在手心,但我没有认出它。而沉默的雪松太平鸟始终给我一种神秘感,它漂亮的羽毛以及偷吃樱桃时狡黠的动作,也无法消除我的这种感觉。鸟儿的歌声包含着生命的线索,在它和听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同情与理解。
我从陡峭的山路下来,穿过糖枫林,刚刚到达距离铁杉林一百米远的地方,红眼绿鹃带着悠长颤音的歌声就传入了我的耳朵,歌声中洋溢着兴奋,如同放学儿童吹响的口哨。红眼绿鹃是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鸟。五月至八月,在美国的中部和东部,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天气,只要是在森林里,红眼绿鹃的鸣叫声总能第一个传到你的耳中。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午前还是午后、在森林深处还是村庄树丛旁,鸫类鸟觉得天气炎热时,莺类鸟觉得天气寒冷时,红眼绿鹃从来不计较表演的时间和地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
在阿迪朗达克山脉深处,很少能听见鸟鸣,但总能听到红眼绿鹃的歌声,它的歌声并不是特别出色,但是它片刻不停、充满喜悦的歌声总是能打动我。它的歌曲总显得它忙忙碌碌,它的表演也不悲伤或充满韵律,但却可以完整地传递出喜悦之情。在我看来,大部分鸟类的歌声对人类意义重大,我认为可以从歌声中找到快乐。刺歌雀的歌声表达着快乐,麻雀的歌声表达着忠诚,蓝鸲的歌声表达着爱情,灰猫嘲鸫的歌声表达着骄傲,白眼翔食雀的歌声表达着羞涩,隐士夜鸫的歌声表达出一种灵魂的安宁,而红腹知更鸟的歌声表达着军人般的肃穆。
有些作家把红眼绿鹃划分到翔食雀类,但它更像食虫莺,从它身上几乎找不出任何鹟科或纯种莺的特征。它和歌绿鹃很相似,粗心的观察者总是分不清它们。这两种鸟的鸣叫都很欢快,只是歌绿鹃的鸣叫节奏感更强一些。红眼绿鹃身材更大一些,也更长一些,它的头上有青色的冠,眼部有淡淡的花纹。并且红眼绿鹃整天在树上跳跃,翻腾着树上的枝叶,左瞧瞧右看看,不停地飞,几乎一刻也不肯停止鸣唱。如果你听到它的声音变得细弱,那代表它已经飞到较远的地方。当它在树上看到美味的虫子时,它会纵身扑去,先啄伤虫子的头部,然后吃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