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主动地实践礼的要求,就是行仁。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走在人生正途之上。走上人生正途要靠自己努力,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希望您指点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事不看,不合乎礼的事不听,不合乎礼的事不说,不合乎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
【注解】
克:能够、胜任。《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复:实践、履行。《国语·楚语下》:“复言而不谋身,展也。”展,诚实。如《诗经·邶风·雄雉》:“展兮君子。”
归:属于,归之于。
目:条目、纲目。
请:请求。“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意义。一是请你做某事。如《左传·隐公元年》:“若弗与,则请除之。”二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如“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在古汉语里,第二种情况比较常见。
【导读】
颜渊问仁,孔子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不要违背礼法的要求,不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够如此已经不错了,但是还不够,还需要由消极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第二,“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认为,发挥个人的主体性才是行仁的关键。如果一个人能够主动实践礼法的要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能长久地走在人生正途之上,也就不至于功亏一篑或者半途而废了。《易经·大壮·象传》曰:“君子以非礼弗履。”可供本文参考。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在外面做事要像接待重要宾客一样恭敬;使唤百姓要像承办重要祭典一样谨慎。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之国服务,没有人抱怨;在大夫之家服务,也没有人抱怨。”仲弓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话。”
【注解】
仲弓:即冉雍,鲁国人,孔子弟子。详见(6.1)注解与导读。
大:重大的,被尊崇的。如“大家风范”。
【导读】
如果说上一章“颜渊问仁”,孔子回答的重点是如何自我要求,本章“仲弓问仁”,孔子回答的重点则落在人我关系的实现上。他认为,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行仁”,即遵守社会规范,努力做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其次要了解对方的状况和期许,尽量为他人着想,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再配合真诚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努力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如果从更为积极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行仁,孔子还有更为精彩的论述。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意思是:“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可供本文参考。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行仁的人要言语谨慎。”司马牛再问:“言语谨慎,就可以称得上是行仁吗?”孔子说:“行仁是很难做到的,谈论它能不谨慎一点吗?”
【注解】
司马牛:即司马耕。姓司马,名耕,又名犁,字子牛。相传为宋国大夫司马桓魋的弟弟。
讱:言语迟滞、话不轻易出口。
得无:能无、能不。如张九龄《感遇》:“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导读】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提到司马牛,说他“多言而躁”。孔子一向主张因材施教,所以司马牛问仁,他回答说:“仁者,其言也讱。”意在告诫司马牛,言语谨慎合宜是人生的重要修养之一。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1.3)“刚、毅、木、讷,近仁。”(13.27)均可供本文参考。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请教怎样才算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也不恐惧。”司马牛再问:“不忧愁也不恐惧,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能够内心反省而没有任何愧疚,又有什么忧愁与恐惧呢?”
【注解】
忧:发愁、担心。
疚:内心痛苦、忧伤。
【导读】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29)他还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二十章》)走在人生的正途之上,心安理得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忧愁和烦恼,也可以增强对于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所以孔子认为,能够通过学习和修养做到“不忧不惧”的人,也就基本具备了“知”“仁”“勇”三种德行,堪称君子。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很忧愁,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各有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态度认真而言行没有差错,对人谦恭而往来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的人都可以称兄道弟了。’君子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
【注解】
四海:也称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滨海,所以称全国为“四海”“海内”。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当今世界”。
【导读】
关于司马牛有没有兄弟,历史记载中有两种说法:第一,认为他有个哥哥,就是名声狼藉的宋国大夫司马桓魋。后来司马牛因为其兄的叛乱行径而被迫逃往鲁国,为此其愧疚懊恼之情可想而知,所以他赌气宣称自己没有兄弟。第二,认为司马牛真的没有兄弟,是独生子。司马牛为此很忧愁。子夏安慰他说,如果能够做到“与人恭而有礼”“敬而无失”,那么四海之内都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怎么会觉得孤单呢?如果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赴使命,尽心竭力之后,生死富贵也就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了,又何必过多地忧虑呢?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张请教明见的道理。孔子说:“日积月累的谗言与急迫切身的诽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就是有明见了。日积月累的谗言与急迫切身的诽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就是有远见了。”
【注解】
谮:诬陷,说坏话诬陷别人。
愬:同“诉”,诉说、诉苦。本文引申为诽谤、进谗言。
【导读】
黑格尔说:“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所以,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知识和能力,进而能够明辨是非真伪,积累人生智慧。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明智的人能够理性地判断客观形势,理解他人的所作所为,也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不应该相信什么。所以,日积月累的谗言与急迫切身的诽谤在他那里都是无法立足的,所谓“流言止于智者”,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百姓信任赖政府。”子贡再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那么应该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那么再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难免一死的,但是百姓若不信赖政府,国家就无法生存了。”
【注解】
食:本文指粮食。
兵:兵器,武器。本文指国家的军备。
【导读】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认为政治应该首重诚信。如果人民不相信政府,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国家又怎么能够长治久安呢?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或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做人又有什么尊严可谈呢?在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把诚信作为个人修养的目标,还应该通过各种制度化的措施来强化社会层面的信用机制,使其能够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简化机制,方便你我,造福社会。子夏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19.10)可供本文参考。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犹犬羊之鞟。”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质朴就够了,要文饰做什么呢?”子贡说:“先生这样谈论君子,真是可惜啊!须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文饰就像质朴一样,质朴也像文饰一样,那么去掉文饰的话,虎豹的皮就像犬羊的皮一样没有文采了。”
【注解】
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对大夫也称为夫子。
驷不及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指四匹马拉的车。
鞟:同“鞹”,指去了毛的兽皮。
【导读】
本文探讨的是“文”与“质”的关系问题。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8)意思是:“过于质朴就会显得粗野;过于文饰就会流于虚浮。质朴容易保存真实,文饰容易产生美感,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修养的完美展现。”在孔子看来,文质彬彬是一种中和之美,也是中庸之道,它几乎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超越,都包含着“质”与“文”两个方面。例如,就人的性格而言,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的君子之风;在文学创作方面,孔子欣赏文质彬彬、尽善又尽美的情调和风格;在言辞表达方面,孔子主张“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文的言语之美。总而言之,凡事既不要失其质朴真实,也不要文过饰非,才会展现出真善美的高超境界。子贡所言,深得孔子之意。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鲁哀公问有若:“今年收成不好,国家财用不够,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收呢?”哀公说:“现在抽税十分之二,我都嫌不够用,十分抽一怎么能行呢?”有若说:“百姓够用的话,您怎么会不够用呢?百姓不够用的话,您又怎么能够用呢?”
【注解】
饥:谷物不熟,荒年。
彻:周代的田税制度。指国家从耕地的收获中抽取十分之一作为田税。如《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孰与:何如。表决择,倾向于肯定后者。如诸葛亮《后出师表》:“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导读】
本文表述的是有若的富民思想。有若认为,百姓富足才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所以他反对国君与民争利。他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后来的孟子甚至把百姓的富足与国家的强盛和统一天下的大业联系在一起。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可供本文参考。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子张请教如何增进德行和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原则,认真实践该做的事,这样就能增进德行。喜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得久一些;厌恶他时,又希望他早点儿死去,即要他生,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注解】
徙:迁徙,本文可理解为转移、变化。如《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崇:提高、增长。《左传·成公十八年》:“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
【导读】
苏格拉底说:“知识即是德行。”其实,德行也是知识和理性的展现,是人类之于宇宙的意义所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类是宇宙的光辉,也是宇宙的渣滓。”人类的理性和德行就是宇宙的光辉,可以引领宇宙的发展方向;而人类的愚昧无知甚至是轻举妄动则会给宇宙带来灾难,需要戒除和防范。那么,人类依靠什么来彰显德行而戒除愚昧呢?答案就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思想和理性的力量。人类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而且只有理性可以使人类达到自由幸福的彼岸。尽心竭力之谓忠,言语真实之谓信,二者都是人们崇尚的美好德行。在孔子看来,增进德行的关键是努力实践忠信的道德原则;而去除迷惑的关键则是增加学识和提高能力,以便能够理性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子张向孔子问“崇德辨惑”,让我们看到了几千年以前的人们探索人性光辉的努力和艰难。孔子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几乎可以概括全部的人生道路和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努力奉行。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询问政治的做法。孔子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齐景公说:“说得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就算粮食再多,我有办法吃得到吗?”
【注解】
齐景公: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姜姓,吕氏,名杵臼。公元前547年至公元前490年居国君位。
【导读】
本章涉及孔子的“正名”思想。当时,鲁昭公被季氏等三家大夫击败而奔齐,孔子也自鲁至齐,为齐大夫高昭子家臣。时齐大夫陈僖子专政,他用“大斗出,小斗入”的办法收买人心,阴谋篡权。而齐景公好色,内宠甚多,欲废太子阳生而立少子舍,此可谓君臣父子均失其道。所以,当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国时,孔子针对齐国的现状作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回答。由此可见,孔子特别肯定礼法对于治国理政的重大作用和意义。而早于孔子的管仲则从反面论述过君臣父子之礼对于维系朝纲和家庭的重要作用。《国语·齐语》记载:“桓公召管子而谋,管子对曰:‘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他还说:“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管子·形势》)总而言之,礼乐制度的设立可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以礼治国,则国泰民安,不以礼治国,则国运衰败。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孔子说:“根据一面之词就可以查出实情、判决案件的,大概就是仲由吧。”子路对于承诺过的事从不拖延。
【注解】
片:原指木头分成两半中的一半。本文指单方面。
折:判断、决断。一说通“哲”,因聪明智慧可以决断、裁决。
狱:诉讼案件。
宿诺:本文指久不履行的诺言。如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言不宿诺,行不苟从。”
【导读】
子路性情率真勇武,富于正义感,能够取信于民,所以根据受害者的一面之词就可以了解实情,判断对错;反之,如果断案者自身不正,心怀叵测,就容易混淆是非,制造冤假。所以孔子感慨地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12.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与别人差不多。如果一定要有所不同,那么我的愿望就是使诉讼案件完全消失!”
【注解】
听:审理、处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兼听万事。”
讼:官司、诉讼。
无讼:不再申诉。本文强调的是以公平正义为原则处理案件,以便使人满意而不再申诉。也可理解为没有诉讼。孔子说:“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孔子家语·五刑解》)可供本文参考。
【导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诉讼也是化解恩怨、追求正义的有效手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犯罪学家指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与“犯罪”有关,除了公检法系统的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军警治安人员、律师、罪犯、保安与监狱系统等,可见其对民众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孔子的理想则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他希望人人能够重礼守法,避免犯罪,这样诉讼案件就会减少,既有利于减轻社会发展的负担,也可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其实,人的社会不可能没有竞争,而竞争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演变为各种纠纷和争斗,诉讼也就在所难免。所以无论什么时代,“无讼”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尽量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而已。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在职位上不要懈怠,执行职务时要尽心竭力。”
【注解】
居: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导读】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13.1)子张问政,孔子同样告诉他:要勤政,不要懈怠。《尚书·无逸》记载:周公告诫成王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意思是:“君子在位,不要贪图安逸。先要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才能处于安逸之中,才会知道百姓的疾苦。”周公不但告诫成王不要贪图安逸,而且还列举了殷王中宗、高宗和祖甲以及周太王、王季和周文王等贤明天子的勤政事迹。其实,周公本人就是勤政无逸的典型。《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于是周公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为就封于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践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阐释了忧劳勤政可以兴国的大道理。可供本文参考。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有志成为君子的人,广泛地学习文献知识,再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也就不至于背离人生正途了。”
【注解】
畔:通“叛”,背叛、叛乱。如《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导读】
《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坤卦·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见,理想的人生首先源于勤奋的学习,同时也源于道德力量的约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君子,可以依靠学识和德行理性地选择适宜的人生道路,也就不至于背离正途了。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19.7)他还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9.6)都强调了学习之于人生修养的重要性。可供本文参考。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帮助他人成就善行,不助长他人成就恶行。小人则正好相反。”
【注解】
美:好。本文指善行。成语有“美不胜收”“美中不足”。
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成语有“恶贯满盈”“恶语中伤”。
【导读】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与人为善,就是成人之美,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一起成就德行,走向成功。所以苏格拉底说,“坏人没有朋友”,因为坏人的目标是邪恶的,而志同道合的君子则能够相互勉励,共同步入人生正途。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2.24)可供本文参考。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政的意思就是正。您带头走上正道,谁敢不走正道呢?”
【注解】
帅:同“率”,率领,带领。如《孟子·万章上》:“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
【导读】
在古代的等级社会里,百姓没有太多的读书机会,有官位的人往往成为百姓和属下效法的榜样,所以孔子特别强调官员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3.13)均可供本文参考。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因为盗贼太多而烦恼,向孔子请教治理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如果您自己不贪求财货,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去做。”
【注解】
患:担忧,忧虑。
【导读】
东汉思想家荀悦《申鉴·政体》说:“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所以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理盗贼的方法,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意思是,如果为政者自己不贪求财货,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去做。强调了领袖人物对百姓及属下的道德示范作用。孟子说:“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据此,有人总结说:一官之廉,十吏效之,百民随之;一官之腐,百吏必从之,千民必附之。可供本文参考。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yǎn)。”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做法,他说:“如果杀掉为非作歹的人,亲近修德行善的人,如何?”孔子说:“您负责政治,何必要杀人?您有心为善,百姓就会跟着为善了。政治领袖的言行像风一样;一般百姓的言行像草一样;风在草上吹,草一定跟着倒下。”
【注解】
欲:心之所求,想要。
偃:向后倒、倒下。
【导读】
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儒家主张人性向善,除了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的行为以外,更希望统治者能够以身作则并以仁义之道教化百姓,使之走上人生正途,如此则可以避免残酷。孟子还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只有行仁的人应该居于高位。不行仁的人居于高位,就会把他的邪恶传播给大众。在上的不用正道来衡量事理,在下的不用法度来约束自己,朝廷不相信正道,官吏不相信制度,有官位的违反义行,一般百姓触犯刑律,国家如此还能存在,那是侥幸啊。所以说,城墙不坚固,军队不充足,不是国家的灾难;田野没开辟,财物不积聚,不是国家的祸害。在上的不守礼义,在下的没有教育,作恶的百姓越来越多,国家的灭亡也就快了。”可供本文参考。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张请教:“读书人要怎么做,才可以称为通达?”孔子说:“你所谓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在诸侯之国任官一定成名,在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成名。”孔子说:“这是成名,不是通达。通达的人,品性正直而爱好行义,认真听人说话与看人神色,凡事都想以谦逊自处。这样的人,在诸侯之国任官一定通达,在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通达。至于成名的人,表面忠厚而实际行为是另一回事,以仁者自居而毫不怀疑。这样的人在诸侯之国任官一定成名,在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成名。”
【注解】
达:通,通达。指遇事可灵活变通。
闻:闻名,有名声。
下人:对人谦下。
【导读】
孔子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强调了真诚正直、谦虚谨慎是道德之本,爱好义行是天下通行的正路。孔子还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5.6)意思是:“说话真诚守信,做事踏实认真,即使到了南蛮北狄这些外邦,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诚而无信,做事虚浮而草率,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可以行得通吗?”可供本文参考。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tè)、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fèn),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陪孔子在舞雩台下游憩时说:“敢问如何增进德行,消除积怨与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工作然后再想报酬的事,不是可以增进德行吗?责备自己的过失而不批判别人的过错,不是可以消除怨恨吗?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了自己的处境与父母的安危,难道不是迷惑吗?”
【注解】
修:治理,整治。本文可理解为消除。
慝:恶,邪恶。本文可理解为差错、错误。
攻:抨击、指责。
亲:父母,双亲。
【导读】
苏格拉底说:“知识即德行。”人类只有在学习知识和运用理性的基础上才能够彰显德行并有效地化解不良情绪。所以说,理性是最终成就德行、化解怨恨、解除迷惑的利器。子张问崇德辨惑,孔子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12.10)樊迟问崇德、修慝、辨惑,孔子虽有不同的回答,但其主旨是一样的,都是告诫人们要反躬自省,严于律己,理性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修养德行,也会减少生活中的怨恨和烦恼,使人生逐渐步入主体澄明的境界。《易·乾卦·文言》说:“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意思是:“防范邪恶以保持内心的真诚。”“修饰言辞以确保其诚意。”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2)都为我们提供了益于崇德辨惑的根本之道,可供本文参考。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xiàn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樊迟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爱护众人。”请教什么是明智,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没听懂。孔子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者之上,这样就可以使偏曲者也变得正直。”樊迟退出房间,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向他请教什么是明智,他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者之上,这样就可以使偏曲者也变得正直’。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啊!舜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自然就疏远了。汤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自然就疏远了。”
【注解】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鲁国人,孔子弟子。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乡:刚才,先前。
皋陶:相传为舜的大臣,掌管刑法,亦称“咎繇”。
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伊尹:名挚,夏末商初人。尹为官名。相传他是商汤之妻有莘(shēn)氏的陪嫁奴隶,因为善于烹饪被汤看中,后来辅佐商汤攻灭夏桀,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华烹饪技艺的不变之规。作为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导读】
仁爱与正义是儒家政治理想的核心原则。在上位者有仁爱之心固然重要,但是有没有能力和智慧践行仁义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樊迟同时向孔子“问仁”与“问知”,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二者的关系问题。其实,“爱人”与“知人”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在上位者富有智慧,能够秉承正义的原则而做到“知人”善任,“举直错诸枉”,就是对社会和百姓最大的仁德;反之,如果在上位者缺乏对百姓的仁爱之心和责任感,就会自私自利,任人唯亲,那么社会也就没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了。长此以往将危及自身的统治,如此又怎么能算得上是明智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两汉兴衰的教训时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供本文参考。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贡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如果朋友有了过错,就要真诚相告且委婉劝导,若他不肯听从,就不要再说了,以免自取其辱。”
【注解】
辱:受委屈,屈辱。
道:劝导,引导。
【导读】
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朋友之间需要真诚相待,一旦对方有了过错就要坦诚相告、委婉劝导,但是需要把握分寸,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考虑或选择,不可强求一致。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君子以谈文论艺与朋友相聚,再以这样的朋友帮助自己走上人生正途。”
【注解】
文:文艺,有关文章与写作方面的学问。
辅:帮助、协助。
【导读】
苏格拉底说:“坏人没有朋友。”因为坏人的目标是邪恶的,而志同道合的朋友则能够相互勉励,共同步入人生正途。《易·兑卦·象传》曰:“丽(成对,依附)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南宋诗人杨万里由此受到启发并解释说:“两泽相丽,则水泉相益而不涸;二友相讲,则义理相益而不穷”(杨万里《诚斋易传》),如若不然,则“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受《易经》思想的影响,儒家也主张君子要结交益友,以便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实践经验。曾参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无非是希望人们能够以仁义相互期许,并且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