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共和国教育学70年 比较教育学卷

第三节 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特点与原因

  

  这一时期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质量不断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对国外经验的引介成果丰硕又不乏批判和思考,着眼国际又不乏立足本国。比较教育学者们心系教育、同心协力,共同勾勒出比较教育学的繁荣画卷。

  一、学科发展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比较教育学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积极服务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产出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成果;三是课题资助力度加大,助力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四是学科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五是中外教育交流与互动更趋常态。

  (一)积极服务国家教育发展需要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与基础的方针。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战略”,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中国比较教育在“科教兴邦”“人才强国”等战略指导下,以服务教育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全面研究不同国家的教育发展经验,参与国家重大教育政策的制定,并为之提供了大量的调查资料与咨询服务。

  21世纪初,中国比较教育依然担当着教育改革先锋的时代重任。

  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启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此外,为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出现的人才紧缺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也亟须变革。比较教育学积极从国外的人才培养经验中寻找有利于中国人才培养和建设事业的路径,展开了对国外中小学基础教育、西方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学位制度、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等多项专题研究,在服务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推进学科发展,实现学科的时代创新。

  (二)创建中国特色比较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比较教育学再一次推进学科向高一级转型,在理性借鉴中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科体系。

  一是学科分析框架的时代转型。以1996年顾明远先生等人的《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和2008年冯增俊等人的《当代比较教育学》为标志,中国比较教育实现了从描述性研究到经验性研究再到原理性研究的发展,使理性辩证的比较教育研究分析框架更能把握未来教育的整体战略发展。①

  二是研究方法的本土化。比较教育在研究方法上试图摆脱过去简单描述和介绍的“译本”模式,建立起注重深层次原因分析、与中国社会情境兼容的真正意义的“比较”模式。鉴于此,比较教育学者们对西方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引介和对比较教育方法论的探讨不断增多。单纯翻译国外教育的文章大量减少,对国外教育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解释受到重视;更加注重批判性,将所引介的内容完整叙述后,加以“缺陷和不足”的客观评价环节;立足自身,研究别国教育后得出对于中国的“启示”几乎成为比较教育学者的共识。除此之外,中国的少数学者开始致力于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智慧,汲取对比较教育有益之处,甚至自主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体系。

  众多比较教育学者加强对学科领域的反思研究,在引入大量国外比较教育学家理论和思想的基础上,对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以及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呈现出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对学科自身根基问题的严谨反思,表明中国比较教育又进一步发展成熟,也只有如此,比较教育才能继续成长壮大,继续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三)课题资助力度加大,助力比较教育学科发展

  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比较教育类国家重点课题和国家一般课题为例,2001年至2005年共有4项课题,2006年4项,2007年6项,2008年2项,2009年10项,2010年8项,2011年3项,2012年6项。

  2001年至2012年全国教育科学比较教育类国家重点课题和国家一般课题,主要关注以下内容:①教育政策与制度:既有宏观的教育政策与战略,如2006年的“全球视野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及2010年的国家重点课题“主要国家民族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也有微观的教育机制与制度,如2007年对中、印、美、日、俄五国中等教育的考试制度研究,2009年与2010年对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的研究等。②教育与国家发展:研究教育的强国功能,如2007年的国家重点课题“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国教育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比较研究”。③一流大学建设: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排名机制、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等,介绍国外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模式与实践经验。④教材设计:研究主要针对国外中等教育中的教材设置,如2010年的国家重点课题“主要国家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和2012年的国家重点课题“中小学理科教材国际比较研究”等。⑤学生能力养成:重点关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学生个体的均衡发展与素质养成,研究国外学生国际理解能力、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等的培育模式。

  (四)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日益明显

  比较教育学尽极大可能将“实用”和“实践”导入视野之中,其基于比较视野对国际教育整体性发展的研究可以说是独有的,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后现代理论群影响的不断加强,比较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文科学的联系日益紧密,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性。哲学在方法论上给予比较教育学指导,现象学、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解释学、话语伦理学等无不影响了比较教育学的发展,高亚杰、饶从满的《现象学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朱旭东的《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评柯温的后现代比较教育理论》、孙振东的《略论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倾向问题》等文章都体现了相应的思考与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学深深渗透进了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每一个角落。一方面,比较教育学重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以经济学的理论做支撑,倡导教育与经济互动的服务型发展模式,在教育服务社会、促进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引介国际教育经验。另一方面,比较教育学者在面对国外的教育财政问题时,经常运用经济学模型解释和分析其财政投入与支出、教育投资的正反效果及作用机制等问题。

  除哲学、经济学之外,比较教育学还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从中借鉴吸取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教育学者将教育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考察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在跨学科领域中以多种视角透视教育。从改革开放后中国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实践和发展趋势来看,可以说比较教育学应该并且正在成为教育研究的高级形态。①

  (五)中外教育交流互动加强

  改革开放深入阶段,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使命之一仍是积极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一系列的精品丛书,如“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比较教育丛书”“亚洲‘四小龙’教育研究丛书”"20世纪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丛书”“比较教育论丛""比较教育译丛”等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各大高校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积极组织各类区域性、国际性教育会议,与相关国外院校建立起包括派遣访学队伍、邀请国外专家讲学等在内的学术联系,还在专业发展和课题研究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广泛深入的合作。

  此阶段比较教育还致力于推进中国教育的国际化,不仅学习借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还高度重视印度、古巴、菲律宾以及肯尼亚等非洲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经验,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也开始有所关注。中国比较教育不断丰富其国际性和包容性,其焦点逐步从原先的以“一点”为中心向“多元”领域扩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二、学科发展原因分析

  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稳定的政治局面,持续向上的经济态势,逐步开放的文化心态。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维护教育公平的进程中,中国比较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一)改革开放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理论,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办法”。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江

  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改革开放深层次推进也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并明确将坚持教育的改革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将“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作为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

  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确立了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纲要与改革开放的精神一脉相传,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精神,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努力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

  教育要对外开放,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这是从新中国成立数十年的摸索与建设经验中提炼总结出的成果,同时也是改革开放思想的结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比较教育学服务教育对外开放的责任与使命得以彰显。中国比较教育学者积极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义务,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吸取世界先进办学治学的经验,引进有借鉴意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政策制度、改革实践建议,为中国的教育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二)经济体制持续市场化发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五大支柱”构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2002年,党的十六大宣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在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动态性对劳动力和人才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对教育层次结构、科类结构、专业结构等提出新的要求。人力资本观、人才资源观下,人才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教育产业观下,教育增添了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生产性属性;效益观和质量观下,学校办学不得不考虑人力、物力、研究等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市场经济体制在各个方面深刻影响教育发展,自由择业、人才流动等伴生现象使教育系统变得更加复杂。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包揽办学的局面发生改变,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新体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无论是在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新生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都是世界性的新课题。面对市场经济影响下教育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需求,中国比较教育学者们提出建设“面向21世纪的比较教育”的议题,将目光投向国外,介绍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制度、学校行政制度、人才培养方式乃至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一系列微观层面的经验,并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招生制度、收费制度和私立学校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以期通过检视国外走过的路,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意见。

  (三)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本土化思考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敞开国门面向世界的同时,也开始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认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正式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标志着中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和明确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并进一步指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改革开放的精神赋予了中国对外开放、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生机与活力;持续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亦使得文化自信渗透进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文化自信、教育自信,就是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外国经验,兼收并蓄,以他山之石攻我教育之玉;又要坚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教育之路。有鉴于此,中国比较教育学者们在对世界先进的教育经验进行广泛吸收,将比较教育建设成为中国取长补短、交流借鉴的平台和窗口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与教育自信,积极开展自我反思与创新,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改造和发展国外的教育经验,并进一步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一系列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比较教育思想和理论,在为中国教育改革服务的同时也为解决世界教育问题贡献出东方智慧。

  (四)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民主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提出要适应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及其定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必须遵循的正确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中国坚持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教育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教育的公平、民主、效能等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更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比较教育学顺应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关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教育话题,围绕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稳步前进。在此背景下,中国比较教育学者深入研究了世界各国提升教育质量与维护教育公平的政策和实践经验,国外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城乡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薄弱学校改进等成为这一时期比较教育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寻求中国教育问题的本土解决方案提供国际化的参考与借鉴。

  (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深中国对外联系

  1995年7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全方位的巨大影响。就对教育的影响而言,一是拓展了中国的教育市场。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贸易开放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三个方面,教育服务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受到《服务贸易总协定》若干条款的约束。二是增加了社会对教育的人才需求。一方面,经济发展刺激人才需求的增加,在就业机会增加的同时,不同行业间的转岗流动也变得更加频繁,由此也增加了再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的需求;另一方面,受教育机会转向全体人群,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掌握国际语言成为一种需求和优势。三是改变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全球性的人才流动与国际化的人才标准使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方法、观念和制度等方面也发生相应变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为中国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比较教育作为连接中外教育的桥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提供新的国际教育视野,引进新的教育经验,参与和推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在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中国比较教育更加深入地融入国际比较教育大家庭,通过举办国际性学术论坛、参加国际学术活动、联合开展科研与人才培养等举措,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其次,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中国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得以拓展,国际人员流动、合作办学、教育对外援助等主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最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使得包括比较教育学者在内的中国教育学者们更加关注国际组织的运作与职能,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开始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给予极大热情,从而提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构建教育全球治理体系这一时代命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