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有些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不理解,他们认为,好教师是“做”出来的,是“说”出来的,哪是“写”出来的?为什么总是要逼着教师搞研究?那么,“做”“说”与“写”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做”和“说”带有较多即时的、随意的、感性的成分,它不能使我们从当下、具体、零散的事实中“抽离”出来,进行反复、持续的“深思熟虑”,因而难以很好地达到“澄清”和“认识”的目的。一些优秀教师在“说”的时候口若悬河,一旦请他把发言“写”成文章,往往觉得困难。表面上看是“文笔不行”,实则是认识和思考还不够清晰、成熟、深刻。写作,可帮助我们将随意的做法和散乱的思绪条理化、系统化,在描述现象与解释意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践行为与思想理念之间找到联结点。可以这样说,只有当动笔“写”的时候,人的深层次思维才真正开始。关于教师要不要做研究的问题,钱伟长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透彻:“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1]
一、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顾明远先生将教师分为4个类型:深入深出、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浅入浅出。这4个类型中,最高境界当为深入浅出。若此,就必须对教育教学有研究,通过研究吃透教材中知识的关键点、问题的兴趣点、文本的疑难点、思维的发散点、内容的矛盾点、认知的模糊点。这样,才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没有研究便只有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甚至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浅入深出。
二、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名师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领导树得起来的,他必须有能为同行认可的成绩——教学有质量、研究有成果。二者中,课讲得好,影响可达一县一区。然而,全国千余万教师中,课讲得好的绝不只是李吉林、斯霞等人,但为什么就他们影响大?原因就在于另一方面:研究有成果,影响可能是整个教育界,典型的如李镇西、窦桂梅等。
三、教育科研是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际需要
2002年基础教育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课堂发生了深刻变化,那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学生要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首先应是一个研究者,如果教师对研究的基本流程、常用方法都不知道,他如何能把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教给学生?
四、教育科研是保持教师旺盛职业生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不重视研究,每年重复以前的内容,机械、乏味,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一个教师在工作的前五六年,热情很高,也是业务能力提高最快的时候,五六年后,工作热情开始减退,业务能力进入高原期。有些校长要求教师每学期写教案,与教师之间展开检查与应付检查的“较量”。其实,这是不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理论,与其硬压,倒不如提倡教师搞研究。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1926年在《为教师的研究》一书中指出:“教师有研究的机会,如果抓住机会,这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通过研究,探求未知,可赋予教师以生命力,每一天都如“旭日东升”,如“新荷出水”。
哲学家加缪在《西西里弗的神话》中说:希腊神话中的西西里弗,因得罪神灵而受罚,每天背一块大石头上山,可是背到山顶,石头就滚下来,于是又下山去背,就这样日复一日,背上去,滚下来,滚下来,又背上去。加谬说,很多人都是这样,工作繁重、重复、机械,毫无乐趣可言,生命毫无质量可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1] 李雪林:《钱伟长: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载东方网,201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