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学校教育学

第二节 课堂管理

  

  教学和课堂管理密不可分,课堂管理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教学常常发生在管理好的课堂中。没有管理几乎不可能有教学。马格里特等人通过专项研究后指出:“在影响学生学习的二十八种变量中,课堂管理是作用最大的直接变量之一。”[1]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掌握课堂管理技术。

  一、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的含义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完成“教”的任务外,还要承担“管”的任务,即协调师生、生生关系,维护好课堂纪律,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课堂中各种因素成为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从而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绝不能把课堂管理看成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自己只要把课上好就行,课堂一旦出了问题就找班主任或者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处理。其实,课堂上的教学和管理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良好的管理,就不能提供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就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不恰当的教学设计等也会增加课堂管理的难度。教师只有研究课堂,掌握了课堂管理的策略,才可能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有效、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发挥,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1.学校管理水平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方面。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课堂管理的质量。教师是课堂管理的主体,同时又是学校管理的对象,领导的管理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专制型管理可能导致教师对领导产生依赖性,缺少主见,课堂上的管理也比较专制,多采用权威命令,缺乏人情味,气氛压抑。民主型的管理则有助于教师积极、自觉、主动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和管理。放任型管理必然导致教师对学校事务不闻不问,工作态度消极应付,课堂常处于失控状态,秩序混乱,管理效果较差,工作绩效不显著。

  2.班集体的特点

  课堂管理实际就是在上课时间内对班集体的管理,因此,班集体自身的特点也是影响课堂管理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班集体的规模不同,课堂管理方式也不同。对于规模较大的集体,学生内部之间交往频率较小,师生之间关系相对冷淡,不容易形成统一的课堂规范,已有的课堂规范也不容易被真正地遵守。同时,大班集体中的学生由于交往时空的限制,往往容易形成固定的小集团,这些小集团如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通常会产生一种离心力,甚至形成破坏力量,影响整个班集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规模较大的班集体更需要高超的管理技巧。

  其次,班级性质也会影响课堂管理。不同性质的班级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性质决定其管理方式。有的班级本来就比较优秀,对于这样的班级,教师可以利用其固有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侧重于让学生自控自理。而对于那些纪律相对涣散的班级,教师则要更多地使用权威作用,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监督和指导。

  3.教师的素质

  课堂管理的主体是教师,管理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学能力、管理经验等直接影响着课堂管理效果。教师如果讲课有艺术,能通过教学内容深深地吸引学生,课堂管理就容易得多。实践中,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上甚至不存在管理问题。此外,教师个性特点也会影响着课堂管理。教师性格外向、应变能力强会有助于课堂管理。相反,性格内向、不苟言笑的教师在课堂管理上可能相对困难些。

  4.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学生既是课堂管理的对象,也是课堂管理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强、行为习惯良好、学习自律性强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规范,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反之,课堂就容易混乱,难以管理。

  5.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的个性特质。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学校的人际关系,学校一切规章制度、教风、学风、领导风格乃至学校传统等,都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意识、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从而影响课堂管理的效果。

  (三)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为本原则

  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潜能,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创设适合学生的课堂环境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个别学生的特点,予以个别化的指导。

  2.规范性原则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场所,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有一个统一而稳定的课堂规范,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迟到了要征得老师同意方可进入教室,上课时,不得无故大声喧哗,发言要举手等基本的行为准则。

  课堂规范应是课堂管理的依据,制定规范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及对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性。课堂规范一旦形成,就对集体成员产生了普遍的约束力。学生入学时起,教师就应让学生了解规范及其必要性,使学生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仅用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还用规范来评价别人的言行,通过班级舆论以纠正偏离规范的其他人的行为。

  3.科学高效原则

  教师在解决课堂问题时要有方法,讲策略,追求高效率,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和最少精力解决课堂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因为处理课堂问题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好的课堂管理应该关注班级的大多数,关注课堂的整体情况,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问题而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

  4.教育性原则

  好的课堂管理具有教育功能。有效的课堂管理要与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课堂管理行为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步骤、课堂中人、事、物等各种因素的组织与安排等都要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另外,课堂管理行为本身应发挥教育作用,课堂中教师所有行为都应该具有表率作用,并将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限定在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5.安全性原则

  这里的“安全”包括学生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

  教室的布置上要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室尽量不要放置容易破碎、有毒、尖锐等有危险性或者可能伤到学生的物品;悬挂物品要牢固,避免掉落伤人。

  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教师对课堂问题的处理要有助于营造安全、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避免让学生产生焦虑、恐惧和孤独感,使学生能精神饱满、专心致志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实现高效课堂。

  二、课堂常规管理

  课堂需要规则,有秩序的课堂环境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以恰当的课堂常规为基础。缺乏规则就缺乏对学习活动应有的约束力,就不会有良好的课堂秩序。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要管理好课堂,就必须首先建立好课堂常规。

  (一)课堂常规含义

  课堂常规是指教师和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适当、积极地处理影响课堂教学的诸因素为前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的学生在教室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使学生明白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课堂常规不同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所制定的班级公约,它强调的是课堂上对学生学习行为及相关行为的规定。通过培养,课堂常规被学生接受、内化,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学生养成了良好习惯,就可能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二)良好的课堂常规的特征

  良好的课堂管理首先要让学生的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其次,良好的课堂应该始终让学生持续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个学校几百上千学生,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台湾学者方炳林认为,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教师、学生以及师生、生生关系;物的因素——教室里一切的物质环境与设备;事的因素——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活动。[2]课堂常规的制定就是要有效地处理好这些因素,使课堂教学平稳、有序、高效运行。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认为,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鼓舞人心的”,这样的课堂可以观察到以下5种品质。

  (1)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

  (2)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

  (3)自主性:学生们作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

  (4)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

  (5)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

  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会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制定课堂常规的目的不是一味地约束学生的行为,把学生“管住”,甚至“管死”。在课堂上一味地对学生约法三章,把学生管得没有生气,没有灵性,这本身与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真正良好的课堂常规管理应该能促进学生专心于课堂活动,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表现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课堂常规的内容

  课堂常规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几乎涵盖课堂所有方面,通常有以下分类方法。

  (1)依照课堂常规的活动性质不同,课堂常规可分为:出入课堂、点名、上下课、值日生等内容。

  (2)依照适用常规的项目性质不同,课堂常规可分为:礼貌、秩序、整洁、勤学等几方面。

  (3)依照常规所适用的场合不同,课堂常规可分为:教室规约、上下学规约、集会规约、运动场所规约等。

  中小学设置的课堂常规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缺课;

  因特殊原因迟到者要向教师报告,因事因病无法上课者应请假;

  听到上课铃响,立即进教室,准备好书籍用具,静待上课;

  按排定的座位入座,不可私自随意调换座位;

  上课和下课时随班长或值日生的口令而起立、问候,向教师表示敬意;

  提问和回答问题要先举手,经允许后起立发言,语言要清楚、简洁;

  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

  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仔细观察,不看无关的书籍,不做无关的事情;

  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思考,书写整洁、字迹清楚、格式规范;

  离开座位、走动要轻声,不妨碍他人;

  保持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注意用眼卫生;

  保持课堂内外整洁,不乱丢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

  课前课后,值日生做好教室清洁卫生,要擦净黑板,整理好讲台;

  尊敬教师,注意礼貌,关心同学,相互帮助;

  进出课堂要依照次序,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学习;

  在教室和走廊只能走,不能跑、跳、追逐、游戏或大声喧哗;

  不能打人、推人、撞人或伤害别人。

  (四)课堂常规的制定

  课堂常规应该由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共同协商制定。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自然形成法。就是将原来已经存在并被广泛认可的常规加以具体化,形成课堂规则,一些自然形成的良好行为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加以强化,就形成课堂常规。

  (2)引导制定法。可以先由教师设计某些常规,交由学生讨论后形成课堂常规;也可以先由部分学生发动并建议,经学生讨论和教师许可后形成课堂常规;还可以在师生共同的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些具体的情形、问题讨论制定,形成课堂常规。

  (3)参照指定法。指教师或者学生发现其他班级的某些良好行为规范,而这一规范正好是自己所缺乏的,于是师生共同讨论,参照制定为课堂常规。

  (4)移植替代法。就是将其他课堂中好的常规直接移植过来,作为要求本班学生遵从的课堂常规,或者用来替代原来不合理的常规。

  (五)课堂常规的执行

  课堂常规一经制定就要持之以恒地加以执行,并定期对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在常规执行过程中要保持公平性和一致性,确保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好的课堂常规可以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常规的内涵,并以积极的态度接纳、遵守常规,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1.运用恰当的方法给学生讲解课堂常规的内涵及行为要求

  研究者发现,有效的管理者在开学的初期花大量的时间教学生如何做,最初的指导过后,他们会继续花大约三星期的时间复习和强化这些规则。教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应该告诉学生课堂的规则要求以及如何做的程序,如怎么传递上交作业、如何参与小组讨论、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等,并对他们在执行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确保课堂常规执行的持续性、一致性和公平性

  教师对学生执行课堂规则的要求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前后一致,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厚此薄彼,确保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一开始发现学生违规就要及时制止,并提醒学生注意规则。对那些有意考验教师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处理违规行为来展现执行规则的坚定性。

  3.争取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支持

  执行课堂常规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外,还应该取得班主任和家长的支持。班主任老师要与任课教师多沟通,了解各自的课堂规定,避免规则相冲突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与家长的联系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告诉家长课堂规则要求,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和要处理的问题及时向家长反馈,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内化规则。

  相关链接

  课堂常规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关于常规的制定[3]

  1.课堂常规必须符合4个标准:明确、合理、可行、简单。

  2.不可以一次规定太多规则,一般以5~10条为宜。等学生学会一定规则后,再继续增加。

  3.每一条规则表明一个具体行为。

  4.常规内容必须以书面形式呈现,文字不得含糊。

  5.学生可以讨论规则,也可以提出修正意见。

  6.不成问题的行为,不必制定规则。

  7.学期一开始就制定课堂常规,第一天是定常规的最好的日子,以后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加以制定并修改。

  8.如果学生需要调整的行为很多,应该先从最重要的1~2个开始。

  9.课堂常规和校规应分别制定,不宜重复。

  10.有效的常规是:描述清晰、正面措辞、简短扼要、数目不多。

  11.课堂常规可以在全班张贴,或制成小卡片分发给学生。

  12.一时办不到或较困难的行为标准,暂时不要制定,或将其分解成数个次级常规,分层实施。

  二、关于常规的执行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始执行常规时,要切实把握,有效运作。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常规的执行。

  3.选拔优秀班干部,强化课堂组织功能,再予以适当授权,可以迅速有效地建立课堂常规。

  4.良好常规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有耐性,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使之有效地、扎实地养成遵守常规的习惯。

  5.通过班干部和任课教师,及时了解、跟踪常规执行情况。

  6.让学生明白遵守常规可以获得的奖励和违反常规可能受到的惩罚。

  三、课堂时间管理

  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一)课堂时间浪费现象分析

  从目前课堂教学状况看,有些教师时间观念不强,存在课堂时间显性和隐性浪费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显性时间浪费

  现象一:上课铃声响过之后,不见教师身影,教室里乱哄哄的,空耗30秒至1分钟。有的教师未听到打铃,有的忘课、误课,由课代表到办公室提醒,耽误3~5分钟。

  现象二:距下课还有几分钟,教师提前回办公室休息,让学生自习,时间失控1~3分钟。

  现象三:教室后站(蹲)一排违纪的学生,有的站在教室门外。教师点名批评学生,维持课堂纪律,累计占用时间1~3分钟。

  现象四:教师忘带教具、挂图、小图板,上课之中临时派人去取,耽误1~2分钟。

  现象五:教师往黑板上抄写例题、习题,全班学生观看等待,每次占用时间1~2分钟。

  现象六:第一次实验没做成功,又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实验,耽误时间1~5分钟。

  现象七:录音机、录像机带子未事先倒好,等到用时才临时倒带,费时半分钟左右。

  现象八:投影仪等电教仪器未事先摆好、调好,投影片顺序乱,放置颠倒,课堂临时调试,耽误1分钟左右。

  现象九:学生做完分组实验,由实验室回教室上自习,这段时间失控,学生到处乱跑,并影响别班的教学秩序,浪费时间5~10分钟。

  现象十:教师讲完新课,习惯留3~4分钟让学生看书,消化理解所学知识,本来是件好事,但由于教师监控不力,学生实际并没有去看,时间白白流失3~5分钟。

  现象十一:多数学生已做完课堂练习,等待个别未做完的学生,耽误大多数人的时间30秒~3分钟。

  现象十二:教师,主要是老教师,讲课途中忘记了某些教学内容,或者对有关解题步骤、答案、数据记不准,临时翻看课本或教案,每次耗时20秒左右。

  2.隐性时间浪费

  现象一: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差,课堂秩序混乱,讲课无人听,或少数学生听,多数学生不听,造成实际上的时间浪费。

  现象二:教师上课一盒粉笔、一本书、一本教案,一讲到底,不与学生交流,不作信息反馈,发现不了问题,课内损失课外补,属较大的隐性时间浪费。

  现象三: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机、投影仪而不使用,本可以节省的时间却没有得到节省,相对浪费了时间。

  现象四:一两个学生演板,其余学生观看,多数学生不动脑、不动手,实际是在耗费多数学生的时间。

  现象五:教师课堂提问,点名请个别学生作答,其他人被动听答,实际上占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时间。

  现象六:教师在全体学生面前解答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如讲评课讲少数学生出现的错误,占用了大部分学生的时间。

  现象七:教师启发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抢答踊跃,课堂气氛看似热闹,实则教学目标并未达到,也属于隐性的时间浪费。

  现象八: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启而不发,或者出示的例题、习题梯度过大,学生反应不过来,造成教学时间的白白流失。

  现象九:某些教师生怕学生不懂,习惯在复习巩固、强调重点时,将新课内容再重述一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现象十:习题课、复习课,简单重复已学过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及原例题、习题,因讲课缺乏新意,学生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浪费时间。

  现象十一:课内练习的题目过于简单,有的练习题目一字不变,重复出现多次,有的老师让学生将字词、拼音当堂抄写几遍、十几遍,还美其名曰加深记忆。这种机械式的重复,既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又人为造成课堂时间的严重浪费。[4]

  (二)课堂时间浪费的原因

  不论是显性的时间浪费,还是隐性的时间损耗,都可以归结到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责任心不强

  一位称职的优秀教师,爱岗敬业,克己奉献,责任心、事业心很强,即使教学条件不具备,也会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上好每一节课。反之,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备课,不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根本不考虑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甚至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如此等等,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备课不充分

  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备课不充分,教师讲课就不流畅,吞吞吐吐,课堂节奏松散不连贯,客观上浪费的是时间,实质是降低了工作效率。

  3.教师组织教学不力

  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经验不足,对课堂监控不得力,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和其他问题时,不得不占用教学时间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4.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也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课堂时间管理效率的措施

  要科学管理好课堂教学时间,必须明确: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不成正比; “一张一弛”“疏密相间”是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损耗

  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职业品德修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把珍惜课堂教学时间视作热爱学生、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从而增强紧感和责任感。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充分准备。包括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所用教具、实验仪器等,以免因准备不足而造成时间的浪费。

  (2)准时上课,不迟到早退、不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生。

  (3)适时安排自学讨论,要注意效果,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以免学生处于失控状态。

  (4)精心提问。问题不过易过难,既具有思考价值,引导学生思维处在“最近发展区”,又要紧扣重点关键发问,纠正串问和以齐答如流衡量教学效果的倾向,并注意培养学生自疑、解疑能力。

  (5)精心设计板书。要提纲挈领,克服冗长烦琐,对实在需要大量板书的内容要提前写在黑板上。

  (6)讲究语言艺术。要提炼语言,不拖泥带水,速度适中、表达明白,要讲在“点”子上,即重点难点处,揭示规律处,重在引导点化,不要全盘授予。

  2.把握学生注意力变化的规律,让核心问题在关键时间段来解决

  据研究,学生在课堂45分钟里注意力是会变化的,一般来说,开始5分钟,由于刚刚结束课间休息,学生注意力还不能很快集中或转换到课堂上来,需要教师用精彩的开头(导入),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6~2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稳定期,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应尽量在这段时间内完成;21~3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讨论、互动、板演、小故事等来过渡;36~4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反弹的时间,可以用来对学生学习的巩固、检测和反馈。这样安排使课堂教学保持合理的节奏。

  3.一堂课信息量要适度,做到张弛有度

  课堂上,信息量过少,环节松散,松松垮垮,是时间的浪费,会降低学习效率。但反过来,一节课里,快节奏、大容量,教师不停地翻PPT,讲解例题一道接一道,不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也会导致学生烦躁、疲劳,降低学习效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课内不放过一分钟、一刹那,一直要学生积极进行脑力劳动——在教育人这样细致的工作中,还有什么能比这么干更为愚蠢的呢。教师对工作抱有这样的目的,简直就是要榨干儿童全部的精力。”[5]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是一个获得并加工信息而不断调节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信息的单位是“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项公式、一条定律……一个学生在一节课能掌握4~20 个“组块”。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量限。信息过量,密度过大,学生疲劳加重,学习效率会下降。

  另有研究表明,人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会丧失头脑的清醒和独创性,而暂时的放松则利于消化、利用、沟通已有知识,有利于冷静回味以往的得失和忽略掉的线索,也有利于缓解大脑的疲劳,使之再度兴奋投入战斗。因此,课堂45分钟一定要科学安排,合理设计,张弛有度,使学生始终保持活跃情绪和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

  4.创设条件,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课堂的实际效果其实不在于教师的讲,而在于学生有效地学。在课堂时间管理中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改变课堂教学节奏,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来提高全体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1)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充分利用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在要求学生解决问题时尽可能选择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一定的成就。

  (2)教学节奏要有变化。呆板的教学节奏将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停滞或精力的分散,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或课堂问题的发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学生进行及时、充分地交流来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教学节奏的调整,使课堂教学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3)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提高学生专注于课堂的能力。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教育学生。

  ①用心思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

  ②保持良好的自我情绪。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较为开朗的心境,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有精神。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③能排除干扰,通过对自身的优势、缺陷等的深刻认识,培养“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只有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才能让手和脑与课本交流,收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不同声像媒体的有效组合使各种感官通道得到充分利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应充分而适宜地用应用传统教学设备和现代教学手段,体现出教学技术应服务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表达与重点、难点的揭示以及思考题、例题和作业题词的出示或提供等能用设备手段辅助的,就通过设备手段来快速实现,以减少不必要的语言描述,板书和学生书写时间。总之,在课堂教学中 ,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都可以使用,从而刺激学生的眼、耳、手、脑并用,真正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让不同感官上激发起来的兴奋点,像“接力棒”一样彼此衔接,创造课堂教学时间最经济最有效的价值。

  6.注重处理课堂问题的时机和方式

  课堂问题的出现会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损耗。解决课堂问题的关键是要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以此来防止课堂问题的发生或扩大。

  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

  课堂问题行为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违反课堂教学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6]

  鉴别学生某个行为是不是课堂问题行为,主要看3个要素:在课堂上发生的(课外发生的属于班主任管理范畴的属于违纪问题);是由学生发出的;对教学具有破坏性、干扰正常教学的。

  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过程千变万化,课堂上各种预想不到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哪里有课堂,哪里就有问题行为;无论哪种类型的学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消极性,会干扰教学秩序,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师处理问题行为会耗费教学时间,也影响学生本人的学习情绪,最终降低全班的学习效果。对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多种多样,国内外学者对之从不同角度作了分类。

  1.奎伊将问题行为分为品性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1)品性性问题行为带有神经质特征,表现为退缩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忧心忡忡,不信任教师,害怕教师提问及批评;有的学生坐在教室里焦虑不安,心神不定,常常手无措,答非所问等。

  (2)性格性问题行为主要具有对抗性、攻击性和破坏性等特征。如有,的学生缺少耐心,容易冲动,不能安静;有的学生多嘴多舌,交头接耳;有的学生坐立不安,乱涂乱画,传送字条,扮怪相逗人发笑等。

  (3)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主要是由于学生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多变而导致社会障碍的问题行为。例如,有的学生漫不经心,冷淡漠视,态度忸怩;有的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同学,不敢自作决定,不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胆小怕事,害怕失败,不敢举手发言等。

  2.坎吉罗西将中小学最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不合时宜的讲话和不合时宜的活动(1)不合时宜的讲话包括过多的讲话、不按顺序的讲话、不必要的讲话等。

  (2)不合时宜的活动包括搞笑、离开座位等。

  3.鲍立奇把课堂问题行为按不同程度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类

  (1)轻微行为包括没举手发言、离开座位、上课睡觉、上课吃东西等。

  (2)中等程度的问题行为包括擅自离开座位、侮辱他人、打架等。

  (3)严重的问题行为包括偷窃、占有或者变卖他人的财物、逃学等。

  4.我国学者把问题行为分为严重破坏行为、中等程度的问题行为和轻度问题行为三类(1)严重破坏行为是指严重干扰课堂秩序致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的攻击性行为,如对老师进行身体或语言上的攻击、同学之间打架、大吵大闹、武力威胁同学、因身体不适突然昏厥等。

  (2)中等程度的问题行为是指影响周边同学正常学习的言行不当行为,如恶作剧、轻微的语言和身体侵犯、离开座位乱窜、乱扔东西、随意打断教师上课等。

  (3)轻度问题行为是指与集中注意力和完成学习任务有关的不影响他人的隐蔽性问题行为,以及只影响同桌或前后桌的干扰性行为,如上课看其他书籍、吃零食、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打瞌睡、坐立不安、乱写乱画、讲悄悄话、敲桌子或发出声音、打断别人的发言、同桌小摩擦等。

  课堂问题行为以轻度为主。那些较不严重的“课堂干扰”“游手好闲”等问题行为在教室常遭遇到的问题行为中占99%。我国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纪律问题轻度的占84%,比较严重的占14%,非常严重的仅占2%。[7]

  (三)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受到来自学生、教师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学生方面的原因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心理需求。包括想要逃避、寻求注意和报复等。想要逃避是指一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业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教学要求的不适应等,而产生挫折感,并引发紧张、焦虑、惧怕甚至愤怒等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反应就可能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寻求注意是指,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报复是指一些学生在班上遭到了实际或假想的伤害,会故意制造事端以向同学或老师实施报复。

  (2)性别差异。在小学阶段,男孩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喜欢探究,但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比同年龄的女孩普遍要低些,因而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女孩。

  (3)人格因素。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也有联系。例如,内倾化的人格,常表现出抑制退缩行为,不愿与人交往,自我意识强,易受暗示。而外倾化的人格,则喜欢交际,迎合热闹,胆子较大,善于接受新事物,自制能力较弱,违反纪律的情况相对较多。一些容易冲动的学生更容易引发课堂问题行为。

  (4)生理因素。生理上的不健康(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发育期的紧张、疲劳和营养不良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这方面因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被忽略。另外,还有些学生的过度活动是由于脑功能轻微失调(MBD)造成的,教师对这些学生要更热情地关心,帮助他们掌握控制冲动的方法。

  2.教师方面的原因

  课堂里的有些问题行为是由教师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以下因素。

  (1)教学不当。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常见的教学不当有教学要求不当,如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学组织不当,如教学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讲解不当,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笨拙,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死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

  (2)管理不当。这是教师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因素。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作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产生“病源体传染”效应。还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3)丧失威信。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威信的教师是很难管好课堂的,丧失威信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前面提到的教学不当、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教师威信下降。一般说来,以下行为的教师容易在学生心目中丧失威信。

  ①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不好。

  ②对教学不认真负责,上课懒懒散散。

  ③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说了以后不检查。

  ④向学生许愿,但总是不兑现。

  ⑤不关心学生,待人冷漠。

  ⑥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

  ⑦带有偏见,处事不公。

  3.环境方面的原因

  包括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班级人数与课堂座位编排方式、教学环境的温度和色彩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的课堂行为都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有的研究发现,在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家庭教养方式有问题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冲突也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制度、人际关系、管理状况等精神环境层面的因素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如果教师之间相互信任,师生关系和谐,教师敬业负责,学校上下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就会感化学生,课堂上的师生对抗也会减少许多。

  另外,教室墙壁和家具的色彩过于强烈和鲜艳,容易使儿童在课堂上兴奋好动,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教室内温度过高,通风不好,光线灰暗,用具摆放杂乱,则容易使学生烦躁、倦怠,课堂上的不友善行为和冲突性行为随之增加,课堂秩序不易维持。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人数较少的班级课堂纪律往往较好,教师用于课堂管理的时间也较少。而人数较多的大班中,学生的个人活动空间相对受到他人挤占,这往往成为诱发学生好动争吵和产生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的一个主因。此外,座位安排摆放的方式也影响学生的行为,坐在中间或前排的学生与教师距离较近,交流更经常、更积极,而坐在后面或角落的学生,因离教师较远,更容易产生问题行为。所以教师上课不要一直站在讲台上,应尽量多走进学生座位中间,与更多的学生产生近距离的交流。

  (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策略

  针对不同的问题行为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遇到的一般都是轻度的问题行为。

  1.正确对待课堂问题行为

  要处理问题行为首先要对问题行为有个正确的认识,即一方面教师要看到问题行为对教学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不能过分夸大问题行为的严重性,更不能把问题行为与学生品德败坏等同起来。教师应该明确,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使一些优秀的学生也可能产生问题行为。不是说课堂越安静越好,学习效率就越高。对待问题行为教师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急中生智,巧妙应对,切忌惊慌失措、冲动恼怒,最重要的是体谅、宽容、尊重和帮助,不能忙于责难、歧视,更不能讽刺、挖苦、嘲笑和恐吓。毕竟学生是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自制力差,教师应该体谅、理解学生,做到不谩骂,不恶语伤人,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侮辱学生的人格,用温和的语气说话,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只有不是消极地承认所发生的一切,而是自己去积极地影响它们,创造它们,他才能成为对学生个性发生积极作用的力量,他的劳动才具有创造性。”[8]实践表明,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

  在处理问题行为时,教师要注意的是:你要处理的是学生的这个“行为”,而不是学生这个“人”;要处理的是发生问题行为的“这个”学生,而不是“株连”全班同学;对不同学生发生的相同的问题行为或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发生的相同的问题行为,处理的方式要一致和公平,避免给学生留下老师偏心和喜怒无常的印象。

  2.预先建立课堂常规,让学生明确课堂行为标准

  对待课堂问题行为与其处理在后,不如预防在先。教师应该从上第一堂课起就给学生制定课堂规则,使学生明白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能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使问题行为没有出现的机会。

  3.善用一些基本的处理技巧

  (1)忽略:对一些小小的、转瞬即逝的、对课堂教学不构成威胁的问题行为,教师可以忽略不计。

  (2)非言语提示:当学生作出违规且无法忽略的行为时,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非言语提示”来使其行为终止或转移,如用眼神注视、摇头、运用脸部表情、做手势、走近或接触等。接触的部位可以是背、肩、手臂等,不可以是脸、脖子、头、大腿等,接触的时间应是短暂的,不能长时间接触。

  (3)细小停顿:教师在讲话时运用细小的停顿可以隐秘地提醒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

  (4)言语提醒:当非言语提醒无效时,教师可以使用正面、积极或幽默的语言提醒学生。言语提示的内容不要纠缠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而应是学生应该怎样做的正面提示,清晰地告诉学生要改进的地方,不可含糊其词或者反面提醒。教师也可以用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列举一些正面的引导语言和反面的引导语言的对比。

  正面的语言 反面的语言

  关门要轻一点。不要“砰”地一声关门!

  自己多想方法试着做。不许抄袭同学的来骗人!

  看谁坐得好。不要没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

  如果你能回答问题就举手。怎么不举手?

  你尽最大的努力就能进步。你怎么老是这样不争气!

  你完全可以考得更好些。你怎么这么笨!

  如果你能把东西收拾整齐该多好啊! 为什么总是乱丢东西!

  (5)口头警告:当言语提醒无效时,教师可以运用清晰、坚定和强硬的语态来警告学生。清晰,即要清楚地指出学生哪儿做错了;坚定,即要明确表达“我的意思是……”;强硬,即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表达自己的愤怒。

  (6)暂停:对一些侵犯、敌对、攻击性行为,且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教师可以将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请离学生集体或不让他参加他感兴趣的活动。教师要注意的是:暂停只在教室里,不能把学生请出教室或隔离到其他教室;暂停的时间要短,一般5~10分钟,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也影响学生的学业;暂停的区域应该是安全且便于教师监督的地方,如教室的角落或讲台旁;要求学生为因为暂停而缺失的功课负责,并利用其他时间补上。

  (7)惩罚:当教师遇到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而暂停又无效时,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只能采取严重的惩罚措施。惩罚的方法可以是剥夺学生的课间休息或某些权利如停止学习一节课、让学生放学后留下或请家长来。教师要注意的是:惩罚不能滥用;惩罚要及时,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适合学生的惩罚办法,及时阻止问题行为;所用的惩罚的方式与要惩罚的行为在逻辑上应该是相关的,并与学生所理解的惩罚是一致的。例如一个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写得很差,合理的做法是让他重写,而不是让他放学后留下来或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又如,数学课上让一个经常搞破坏的学生站在走廊上,对于一个不喜欢数学的学生来说是奖励而不是惩罚。[9]

  4.增强教学魅力吸引学生

  这是最根本、最持久,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听你的课,那在听你的课时,他的精神状态肯定是最好的,也就会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教师最大的失败是学生不爱听你的课。因此,教师要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注意变化规律及思维特点调整学生的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疑和激趣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讲授的吸引力;要精神饱满,以**感染学生,增强教学的魅力。

  五、课堂环境管理

  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其对学生的行为以及学习效率有很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教室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学生花费在学习上的实际时间、课堂中的学习氛围与信息传递、学习小组的构成以及学生中的相互联系。良好的空间安排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安全感。良好的课堂物理环境可以减少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甚至可以消解许多潜在的问题行为。比如教室的墙壁最好是白色、淡蓝或淡绿色,使教室显得素净淡雅,令师生心境开阔。墙面装饰要简洁、朴素,色彩搭配要和谐,给人以书斋学舍之感。除了正面黑板两侧分别贴课程表和值日表之外,在不分散学生听课注意力的原则下,教室里最好能有一张世界地图、一份放大的《学生守则》、几张哲理名言条幅。走廊的墙壁可以挂古今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的照片或画像,并在上面写上这些学者、科学家的国籍、出身、生卒年份和主要成就等,这些布置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

  所谓课堂心理环境,通俗地说就是课堂气氛,它是指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生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式和思维等心理状态。[10]

  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3种类型。[11]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统一;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表现为学生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表现出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话、故意捣乱等行为状态。

  教师要采取积极的课堂管理行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努力营造安全、积极、健康、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课堂上的紧张、焦虑、害怕、恐惧等负面情绪,给学生以安全、安心、放松、信任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正如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所说,“学生只有具有安心感和稳定感,才能走向本质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处于自己原本的状态,不用紧张,无须伪装,以自己的步调自自然然地参与其中”。

  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

  1.科学合理地安排座位

  研究表明,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情感,坐在前排的学生一般对学习持积极态度,而坐在后排的学生则对学习持消极态度,对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力也缺乏信心。当儿童被任意重新安排在新座位上时,坐在前排的学生是全班最专心的;在重新分配座位时移向前面坐的学生更受到教师的喜爱,而那些移向后排的学生觉得不大受到教师的喜爱。因此,通过对学生课堂座位的分配和调整,能达到调节课堂气氛的效果。例如,当纪律不良学生有所进步时,教师马上给他换个座位,调到前排或中间位置上,以示他受人欢迎,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并让新近出现的纪律不良者补其空缺。

  此外,教室里全班座位的编排型式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习活动的需要灵活安排。以下介绍几种座位编排型式的优缺点,供教师选用时参考。

  2.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机能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里是有差异的。大脑最敏捷、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间是上午,运动能力最佳的时间是下午,所以,主要学科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上午,下午多安排各种课外活动。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持续学习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地,6~8岁为30~40分钟,9~12岁为40~50分钟,13~15岁为50~60分钟。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和节奏,变换活动方式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的疲劳度。否则,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疲劳等都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既关心、爱护学生,又与学生保持一种“礼节性”的距离;既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又摒弃一言堂和居高临下,发扬民主风范,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意见的机会。通过多种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例如,及时记住每位学生的姓名以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心理需求,在课堂上多讲正面鼓励的话,用真诚的态度表扬表现好的学生,用正面积极的方式处理事务,诚恳积极地帮助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差生”或“后进生”给予积极的帮助和个别指导,多创造一些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以坦诚的、可亲的态度接纳学生、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等等。

  4.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中如果师生之间能达到情感的共鸣就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有意地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附加情感色彩,使所传授的知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教师的情感和爱心去打动学生。

  拓展阅读

  评价课堂气氛的维度[12]

  ● 安全而有序的环境: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及其文化差异;规则和程序的界定明确,并能清楚地沟通。

  ● 合作制定决策: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制定目标、制定规则和运行程序的过程,师生都有一种分担责任和共同掌权的意识。

  ● 对所有学生都寄予厚望:关键是对学生的学习和他对责任的承担抱有很高的期望;所有学生都认为能够成功地达到学习目标。

  ● 鼓励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提供给学生自我组织活动的机会,并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选择(如选择感兴趣的主题、选择如何展示自己所学的内容)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 容纳问题的不同观点和方案:教师并不总是权威,而是与学生共同分享专业知识;对独特的观点持宽容态度,承认复杂问题的相对性并作出示范。

  ● 尊重情绪和观点:应当接受和尊重学生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和观点。

  积极课堂气氛的指标

  ● 凝聚力——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之间很友好

  ● 多样性——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 正规性——行为受正式规则的引导

  ● 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 满足感——学生喜欢课堂上进行的活动

  ● 关心——学生一起来做决定

  ● 目标导向——班级目标清晰

  消极课堂气氛的指标

  ● 偏爱——教师对一些学生明显不如其他学生好

  ● 难度过高——班级活动对学生来说太难

  ● 摩擦——学生之间经常出现关系紧张和争吵现象

  ● 竞争——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

  ● 社会控制——教师不考虑学生的需要,以绝对的权威方式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学生

  相关链接

  教师应掌握的十种课堂效应

  1.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年轻国王,他倾注全部的感情和心血,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希望雕像能够成活人,他的长期热情使象牙姑娘获得了生命,成了他梦寐以求的爱侣。心理学家用这种效应说明:只要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这种效应,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肯定应多于否定,方能达到希望的效果。

  2.马太效应。马太效应一词,始于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他用这样一个名词来概括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荣誉。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部分教师眼里只有优生,充分肯定并不断强化优生的成绩,而忽视甚至看不起中间生和差生,对他们的闪光点和取得的成绩不予肯定,这正是“马太效应”的表现。因此,教师应防止“马太效应”,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

  3.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指一样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需要的程度成正比,这就是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之所在。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洞悉学生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满足其需要、解决其困难、排解其忧难,这样就能使学生更信服老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相容效应。心理相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教育学生时,必须先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认可你,才能使学生消除心理戒备,坦诚相告,推心置腹,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努力寻找并且主动创造条件,使双方处于“相容”的情境中,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5.威信效应。威信是相互之间提高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威信的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教师的威信来自于教师的职业本身和教师的人格力量,特别是后者。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德、才、识,树立教师的威信。唯如此方能发挥“威信效应”作用。

  6.相长效应。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教师应开放自己,广交同行朋友,交流教育、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另外,教师应利用教学相长规律,向学生学习,以提高、丰富自己。

  7.异性效应。曾有一位心理学家从一次实验中得出: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时要比单单男性就餐时要文明得多,因为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形象。“异性效应”能使青少年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中积极进取,充分发挥内驱力,树立超常的良好形象。教师应适当运用“异性效应”,发挥“异性效应”的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净化力等作用,从而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8.首因效应。在处理关于他人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上,输入信息的顺序性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最先接收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起较大作用。这就是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正是首因效应的结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影响教师的威信建立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因而教师要特别注意和同学的第一次见面,上好第一课堂,充分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

  9.定式效应。定式是指在过去经验影响下,心理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在人际知觉中常有一定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定式效应”有积极消极之分。它可使认知过程更加简捷、迅速;但由于在定式影响下,人们常根据过去经验来判断眼前的人或事,因而常形成知觉中的偏见。教师在教学时,要防止定式的消极效应,树立发展的观念,因人、因事、因时具体处理教学进程中的问题。

  10.从众效应。从众是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引导或臆想的压力,而在认知及行为表现出来的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从众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和维护群体的规范、秩序和价值。但其负面效应常使人良莠不分、人云亦云,缺乏创造性,教师应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因素,建设好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对消极的从众行为要加强预防、控制或制止。

  [1] 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六卷,李进等译,22页,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2] 方炳林:《普通教学法》,306页,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76。

  [3] 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87~8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 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园网。

  [5]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3卷,16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崔允漷:《有效教学》,21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 彭小明、郑东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03、204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 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67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 彭小明、郑东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10~213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0] 崔允漷:《有效教学》,20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398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 崔允漷:《有效教学》,208~20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