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遗失在西方的杭州记忆:城记·杭州(1793—1937)

1795 西湖风景画

  

  英国特使团刚走,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派出了一个特使团,于1794-1795年间前往北京,去谒见登基即将满60年的乾隆皇帝,并为他祝寿。该特使团的正使是一位名叫德胜(Isaac Titsingh)的荷兰外交官,副使是荷兰驻广州洋行的大班,即美籍荷兰商人范罢览。

  在中国为期一年多的旅行途中,范罢览画下了大量的速写,以记录荷兰特使团的行程。回到广州之后,他雇用了当地两位不知名的广州籍画家,让后者将他的速写重新加工成为风格独特的中国外销画。除此之外,他显然还购买了许多其他题材的中国外销画,因为他在1796年离开中国时,随身带走了总数达1800幅画的《中国画册》,其中有不少画的内容和主题跟荷兰特使团的行程无关。回到美国后不久,范罢览便从自己的藏画中挑选了350多幅作品,在他位于费城的家中举办了一次表现中国风情的绘画展览,该画展轰动了全城,被誉为“精美绝伦,是美国历史上最美的一次中国画展”。

  然而退休后的范罢览在美国并没有风光多长时间,由于生活花销过于阔绰,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在经济上陷入了困境,只是因为朋友出手相助才避免了负债入狱的命运。但三年之后,范罢览还是不得不宣告破产,自己也被迫逃往荷兰。又过了三年,范罢览在阿姆斯特丹病逝,他的绘画收藏在伦敦的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之后这些画便销声匿迹了。大约一个半世纪之后,这批画又重新出现在拍卖市场上。1943年,位于塞勒姆的埃塞克斯学会,即如今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的前身,以143英镑的价格拍下了其中十二本用丝绸作为封面的画册,里面共含有249幅画。作为买主的埃塞克斯学会显然当时并不清楚这批画的出处和价值,因为它们被买来之后,就一直躺在菲利普斯图书馆的地下室里,无人问津,直到2000年才重新被发现。当时有一位在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充当志愿者的艺术品收藏家斯特罗尔(William Strohle)在地下室里看到这批画后,开始怀疑它们就是当初曾颇负盛名的范罢览的《中国画册》。

  此事引起了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副主任麦志明(Bruce Maclaren)博士的关注。此后,他便开始着手对这批绘画作品的来源和内容进行调查。他了解到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阿尔伯特艺术博物馆也藏有范罢览《中国画册》的作品之后,便将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所藏画作的一些绘画风格和画作特征跟那些已知的作品进行了比对,基本上确定了它们属于同一批作品。因为它们的画幅大小和风格基本相同,都是在画的右下角写有中文的题名,而且在画的背后另有篇幅较长的法语说明文字和注释。麦志明博士已经以这些画作为题目撰写了两篇论文。

  在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所藏范罢览《中国画册》的249幅画中,共有11张表现杭州西湖风景的精美图片,画的右下角写有中文的题名,而且在画的背后另有篇幅较长的法语说明文字和注释。从它们在整个收藏作品数量中所占的比例来看,杭州西湖在范罢览的《中国画册》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荷兰特使团在从北京归来的途中,于1795年3月24—29日期间在杭州停留了整整六天的时间。这就使得范罢览有充裕的时间来游览西湖的风景,并且绘制相关著名景点的速写。

  就这些画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知道,范罢览几乎走遍了西湖周围的各个角落,从西湖东面的武林门和钱塘门,到西湖南面的柳浪闻莺和万松岭,再到西湖中间的三潭印月、湖心亭和苏堤,西湖西面的六和塔、上下中三天竺和玉泉,以及位于钱塘江上游富春江的严公(严子陵)钓鱼台等。湖、山、泉、树、船、塔、寺院、城门、城墙等杭州西湖景点的基本要素在这些风景画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六和塔(范罢览,1795年)

  六桥烟柳(范罢览,1795年)

  钱塘门(范罢览,1795年)

  上中下三天竺(范罢览,1795年)

  塔水泉(范罢览,1795年)

  万壑松风(范罢览,1795年)

  武林门(范罢览,1795年)

  柳浪闻莺(范罢览,1795年)

  西湖心亭(范罢览,1795年)

  严公钓鱼台(范罢览,1795年)

  跃龙泉(范罢览,1795年)

  从绘画的基本技法上来分析,由于经过两位不知名广州籍画家的艺术加工,范罢览的这些西湖风景画从本质上来说尚未脱离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无论是人物画里的各种线描法,山水画里的各种皴法,花鸟画里的各种勾法、点法、染法,以及表现亭台楼阁的界画线条,等等,我们都可以在这些画中找到相应的表现。然而这些西湖风景画的水墨语汇中也明显糅合进了一些西画的技巧和风格,例如把透视、点面等素描造型技巧和色块、光影等油画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显得更加雄浑、自然,而且更富有真实感。就整体而言,这些风景画的画家笔法娴熟,挥洒自如,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在上述荷兰东印度特使团中,范罢览并非唯一一位画了西湖速写的成员。至少还有另外一位成员,即特使团的法籍翻译克里斯蒂安·德经(Chrétien-Louis-Joseph de Guignes,俗称小德经),也曾经画过杭州西湖的风景。小德经的父亲约瑟夫·德经是法兰西学院的东方语言专家,曾写有大量有关中国的论著。小德经从小就在父亲指导下学习汉语,1784年来华后,担任了法国驻广州领事馆的随员。1794年到1795年间被聘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特使团的汉文翻译,因而也随特使团来到了杭州。他有一张反映岳坟的速写流传了下来,它可算是迄今所能见到最早的外国人画杭州岳王庙的写生画。

  小德经画的岳坟速写显示,在岳飞和岳云的坟墓与坟墓前面的那些石雕人像和动物之间,原本是有一道墙和一个三重门的石牌坊来隔开的。由于该场景跟岳庙现况相差较大,所以刚看到这张画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张真实反映实景的画。但是当后来找到了一张20世纪初拍摄的老照片之后,才证实小德经确实是如实描绘的。他的画跟100多年后的那张老照片有着出奇的相似之处。

  杭州岳王庙(小德经,1795年)

  杭州岳王庙(约1920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