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比尔·盖茨如何做生意

10.用刚柔相济之计留住人才

比尔·盖茨如何做生意 吕涵 3449 2024-10-22 04:14

  

  人才是最难得的一种资源。因此,一旦发现了人才,不光要留住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他,重用他,给他创造充分施展才华的环境。

  1981年,法尔康电脑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马上要停产。这家公司的老板,就是人称“DOS之父”的帕特森。

  帕特森万般无奈,打算把无偿出售DOS操作系统的许可权卖了,用卖的所得来抵债。

  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就有一家外国电脑集团约见帕特森,要购买这个许可权。

  当初,盖茨从西雅图电脑制造公司购买DOS的专利权时,考虑到和帕特森的特殊关系,曾经同意帕特森可以出售DOS软件,而不用向微软公司交费。

  现在,由于DOS已经成为行业标准,出售DOS的利润非同一般。那家外国公司看到了这一许可权的无穷升值潜力,愿意出价购买。

  盖茨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因为当初并没有说过可以转让这种许可权。

  他让谢利把帕特森找来了。

  帕特森告诉盖茨,他现在欠了几十万美元的账,债主盈门,没有办法,只好出此下策了。

  盖茨没办法,只好和帕特森谈判。最后同意付给帕特森一百万美元,让他去还账,微软则收回许可权。但是附带一个条件,帕特森把自己的法尔康公司关了,到微软来工作。

  多年以前,盖茨就看中了帕特森,想要他到麾下效力。但帕特森本来也不是等闲之辈,自视甚高,一直没有同意。现在,受制于人,帕特森只好同意了。

  乘人之危,手段虽不那么光彩,但盖茨对帕特森一点也不亏待。

  专门负责微软人才招募工作的鲍默尔,曾经在一次酒会上对另一家公司负责人才工作的人说:“对,好小子,千万不要错过。一旦发现,就要下决心,不然就会失之交臂。”

  确实,凡是真正的人才,只要被微软看上了,很少有被放过的。

  西蒙、谢利、维格尼尔、奥里尔……各路高手,齐集于比尔·盖茨麾下,令人不得不佩服盖茨的“慧眼”和“手段”。

  欺哄吓诈、引人上钩入伙也是盖茨网罗干将常用的“伎俩”。

  1982年8月,微软为了与可视公司争夺应用软件这块大市场,向市场推出了“多元计划”软件。但是,创立不久的莲花公司先于微软一步推出了“Lotus1-2-3”,由于“Lotus1-2-3”的功能比“多元计划”更完善、运行速度更快,所以在美国市场上,“多元计划”的销售形势非常不妙。

  办公室里,比尔·盖茨双眉紧锁,不停地走来走去,想要找出一个挽救的办法来。

  思谋再三,他打电话把谢利、汉森,还有负责欧洲事务的奥里尔叫到了办公室。

  “各位老兄,‘多元计划’情形不妙,你们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谢利他们三个人一进门,盖茨就迫不及待地把问题端了出来。

  “恐怕要在功能上改进一下。”汉森说。

  “东方不亮西方亮。‘多元计划’能不能考虑销往海外市场?”谢利思忖片刻,转身问旁边的奥里尔。

  “这个……”奥里尔迟疑了一下,“可以考虑,不过要下功夫。因为欧洲最畅销的是‘辛克莱’电脑,‘苹果’第二。我们可以考虑考虑说服‘苹果’,把‘多元计划’加在‘苹果’上一起销售。此外,还要在欧洲各国成立几个分公司……”

  “嗯,这主意不错。”盖茨一边点头一边说,“奥里尔,你和莱克斯今天就到巴黎,找苹果公司在那儿的代表谈一下。谢利,你调配一下,让西蒙、克朗德他们修改‘多元计划’的欧洲语言,要快!”

  第二天,奥里尔和莱克斯在巴黎和苹果公司的代表坎皮谈判成功。坎皮同意把“多元计划”作为苹果Ⅱ型的附属软件,和主机一起出售。

  在随后的两年中,“多元计划”在欧洲市场,尤其是法国市场销量大增;单是法国,1985年的总销量就达到2.8万套。

  在国内受挫的“多元计划”,在海外,尤其是法国,旗开得胜。微软名声大振,以至于美国的电脑人士到法国,问法国同行最畅销的软件是什么?十有八九的法国人都回答:“多元计划”。

  “多元计划”在法国的成功,维格尼尔功不可没。

  说起维格尼尔效力微软,还有一番故事。

  就在盖茨同意奥里尔的建议后,奥里尔开始委托欧洲的一些猎头公司,帮助微软物色一些适合做分公司负责人的人选。

  1982年12月,正在莫迪康普公司工作的维格尼尔,接到马拉猎头公司一位高级职员克鲁科的电话,问是否可以同他见个面?

  3天后,双方在香榭丽舍大街边的一家露天酒吧碰了头。

  克鲁科告诉维格尼尔,有家微电脑公司有个合适的空缺,问他有没有兴趣?

  维格尼尔在莫迪康普负责销售,生意做得正红火,收入也不错。所以,他只有礼貌地回答克鲁科:

  “我不了解这家公司,说不上有兴趣。”

  “一家软件公司。”

  “那就算了,我对软件是外行,也没有感兴趣。”

  “机会难得!”

  “我可不可以知道公司的名字?”

  “这个……”

  “那就算了。”

  “是微软公司,总部在美国。”克鲁科只好实话实说。

  “没听说过。”维格尼尔摇了摇头。

  “他们的国际业务主管星期六要来巴黎,你们见个面,怎么样?”

  “好嘛,不过我有言在先,只见面,其他事情不谈。”维格尼尔态度很坚决。

  克鲁科把维格尼尔的情况告诉了奥里尔,特别说维格尼尔是个不错的人选。

  奥里尔和盖茨商量,怎样把维格尼尔挖过来。

  “先逼他一下,再哄他一下。”盖茨说。

  “好!”奥里尔点头赞成。

  3天后,奥里尔派斯科特去会见维格尼尔。

  “你一直推销的是硬件,又是小型电脑,现在我们开发的是微电脑软件,又建立了零售网,恐怕对你来说是有点儿困难。况且你对软件又不感兴趣,我们就不说这个了。不过,顺便告诉你一句,你的老板似乎已经知道,你准备‘跳槽’。”

  斯科特在和维格尼尔临分手时说。

  “好嘛!”维格尼尔忐忑不安地回答说。

  几天以后,维格尼尔突然打电话告诉斯科特,说他决定加入微软。原来,和斯科特分手后,维格尼尔心里也有点儿拿不准自己该不该去微软。回到办公室,翻了几本电脑杂志,发现微软比他工作的这个公司有前途多了。而且,他又害怕老板先炒他的“鱿鱼”,于是他便决定先走为妙,到微软去。

  “你搞个产品销售计划给我们看一下再说。”

  斯科特现在摆谱了。其实他心里头对维格尼尔印象相当不错:熟悉法国当地的情况,英语流利,充当微软和法国电脑界的搭桥人,再合适不过了。

  过了两天,维格尼尔交来了一份市场发展计划,斯科特非常热情地邀请他到美国微软总部和盖茨等人见面。

  1983年5月,微软欧洲分公司成立,维格尼尔以总公司副总裁身份主持欧洲方面的业务。微软开始在欧洲大展拳脚。

  在维格尼尔的努力下,“多元计划”在法国大获成功。

  1983年4月,微软在康迪斯电脑大展上展出自己的第二套应用软件“微软词”。年底,盖茨决定把“微软词”推向市场。

  这时的法国电脑市场,尽管微软已有自己的销售网,但市场上群雄割据,山头林立。微科普公司的“词星”、IBM公司的“Vision”、法国泰勒公司的“Textor”,早已经在这儿出售了。

  微软想要在这块厮杀激烈的战场上夺下一块儿地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于是,维格尼尔亲自出马,在全国东奔西跑,培训经销商,和生产激光打印机的厂家谈判,说服他们接受“微软词”作为支持软件,甚至以白送“微软词”软件作为诱饵,把经销商请来参加观摩会……

  于是,法国的“Textor”在微软的连番攻势下,首先败北。紧接着IBM的“Vision”、微科普的“词星”纷纷落马。

  到1987年,“微软词”高居榜首,在法国市场销量高达2.87万套,比第二名“Vision”高出1.57万套。

  在维格尼尔等人的努力下,微软在法国简直是抢到了一大块肥肉,让其他公司垂涎欲滴。

  盖茨“哄一下,逼一下”的刚柔相济之计,为微软收伏了一员员干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