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685—762年),出生于东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音乐家。死后庙号玄宗。
开元盛世的开创者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祖母是女皇武则天。李隆基从小就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童年、少年时代,李隆基目睹了父亲被废除皇帝之位,以及祖母的强势、一家人所经历的种种政治风波与迫害。
武则天去世后,李隆基的伯父唐中宗即位,仅仅过了五年,就被自己的皇后韦氏与女儿合谋毒死。韦皇后也想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李隆基果断决定发动政变。政变前夕,有人劝李隆基先请示父亲李旦,李隆基慨然说道:“这件事如果成功,功在社稷;如果失败,我愿为忠孝而死。怎么可以先请示父亲,让他担心呢!”等消灭韦皇后势力后,李隆基才去向李旦请罪。李旦激动地抱住李隆基,称赞他平定祸乱,立了大功。不久,李旦即皇帝位,是为唐睿宗。李隆基由于之前的功劳,被册封为太子。
两年后,唐睿宗传位于李隆基,是为唐玄宗。玄宗的姑母太平公主,也和母亲武则天一样热衷于权力,企图谋反。玄宗先发制人,消灭了太平公主及其同党。
此后,唐玄宗完全掌控了朝政。当时,因为国家内部频频发生政变,朝廷元气大伤,吏治腐败。玄宗想要拨乱反正,大展宏图,当务之急就是任命一位贤明能干的宰相。为此,他专门召见了曾经两次担任宰相、后来被贬为地方官的姚崇,经过深入交谈,决定任命他为宰相。但姚崇迟迟不肯谢恩表态,玄宗感到十分诧异。姚崇说:“臣向陛下报告十条施政方针,陛下如果觉得不可行,恕臣无法从命。”玄宗当即痛快地表示:“朕全部能够实行。”姚崇这才同意走马上任。
有一次,姚崇向唐玄宗请示官员任免,玄宗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谈正题。姚崇十分惊恐,再三请示,玄宗都一言不发,只好退出来。宦官高力士对玄宗说:“陛下刚刚即位,大臣有事请示,应该表态。”玄宗却说:“我把朝政委托给姚崇,军国大事固然需要我参与处理,像任免官员这种小事,还需要麻烦我吗?”高力士将玄宗这番话告诉姚崇后,姚崇这才放心大胆地处理起朝政来。正是由于唐玄宗给予姚崇充分的信任,让他放开手脚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整顿吏治、提拔人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姚崇之后,唐玄宗先后任命宋(jǐng)、张说(yuè)、张九龄等人为宰相,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施改革,使唐朝的综合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开元盛世”。
725年,群臣请求唐玄宗封禅泰山,向上天报告自己的辉煌成就。在历史上,只有秦始皇、汉武帝等功高盖世的皇帝才有封禅泰山的资格。玄宗再三推辞后,才答应群臣的请求,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他问礼部官员:“前代帝王封禅玉牒(dié)上的文字,为什么都秘而不宣呢?”玉牒就是用来书写祷词的玉片。礼部官员回答:“前代帝王要么祈求长生不老,要么祈求得道升仙,因此不想让外人知道。”玄宗说:“朕封禅泰山,是为天下苍生祈福,没有私心,应该将玉牒公之于众。”玉牒公布后,果然都是为苍生祈福的内容。
当了几十年太平天子后,唐玄宗晚年逐渐骄傲自满,每天与宠爱的杨贵妃嬉游玩乐,不再亲自处理朝政,而是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处理,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离开京城长安,逃往蜀地(今四川省)避难,大唐王朝也由盛转衰。
唐玄宗不仅富有政治才能,还精通音律。他曾在宫中教坊——梨园教授歌伎,并且创作了著名的《霓裳(nícháng)羽衣曲》,被后世尊为梨园行的祖师。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重新回到长安,郁郁寡欢地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于762年病逝,终年七十八岁。
后世评价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乐章,开元盛世就是这个乐章中的最强音。”
【原文】朔望车骑至朝堂,金吾将军武懿宗忌上严整,诃排仪仗,因欲折之。上叱之曰:“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则天闻而特加宠异之。——摘自《旧唐书?卷八》
【译文】李隆基每月初一、十五日乘车到朝堂,金吾将军武懿宗忌恨他的仪仗威严整齐,厉声责备仪仗队的人马,想要压制他。李隆基斥责他说:“这是我家的朝堂,关你什么事?胆敢欺压我的随从!”武则天听说后更加宠爱李隆基,觉得他异于常人。
词语积累
绿衣使者: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虚有其表: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