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处州府青田县(今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
刚正不阿的开国谋臣
刘基从小聪慧,热爱学习,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
刘基十四岁跟随老师学习《春秋》,《春秋》是一部隐晦艰涩、内容深奥的儒家经典,一般人根本不懂什么意思,刘基很快就能倒背如流,还能根据文义阐发出精深奥妙的道理,提出前人不曾提过的观点。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没有不通晓的,尤其爱好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潜心钻研之后,十分精通。
刘基二十三岁时,一举考中进士,由于元末战乱频繁,三年后才担任高安县(今江西省高安市)副县长。他刚正不阿、执法严明、体恤民生,为官五年间,不仅严惩当地几个劣迹斑斑的豪强恶霸,并且大力整治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改善了社会风气。
此后,刘基几次任官而又辞官,每次任官时间都不长,但均忠于本职,不事权贵。最终因为对黑暗的政治环境不满,辞官还乡,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1360年,已经攻下应天府(今南京市)的明太祖把时年五十岁的刘基请来做谋臣。此时,明太祖虽然在应天府站稳了脚跟,但西边有陈友谅,东边有张士诚,东南有方国珍,南边有陈友定等反元起义军,他们都对应天府虎视眈眈。面对这一局面,刘基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方针,太祖欣然采纳。
不久,实力最强的陈友谅与张士诚相约,东西合击应天府,企图一举消灭明太祖。消息传来,人心大震。太祖召集众人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唯有刘基沉默不语。太祖知道刘基心里有见解,跟他单独商量。
刘基分析说:“陈友谅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必须要斗争到底;这一仗十分关键,凡是主张投降或者逃跑的人,应该杀掉以免扰乱军心;况且他过分骄傲,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应该利用这一点把他引诱到伏兵之地,以奇制胜。”太祖采纳了刘基的计谋,果真消灭了陈友谅。
明太祖平定南方后,制定灭元计划,也十分重视刘基的意见,甚至让他筹划全局。刘基为太祖谋划军机,前后共八年。
明太祖建国后,因为刘基明于法律,刚正不阿,让他主管制定法律。刘基鉴于宋、元两朝灭亡的教训,认为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下令御史检举弹劾违法行为,无论是谁,只要犯了错,必须依法惩戒。
当时,明太祖的重臣李善长私宠官员李彬,李彬犯事,他请求从宽发落,刘基拒绝,将李彬斩首。从此李善长对刘基怀恨在心,便状告太祖,其他人也趁机诬陷刘基,刘基主动请求辞官还乡。太祖追忆刘基的功劳,多次要论功进爵,刘基都推辞不受。
后来,李善长辞去丞相之职,明太祖想任命杨宪做丞相。杨宪与刘基关系很好,可刘基却极力反对,说杨宪没有做丞相的气量,无法公平公正地裁决事务。
太祖又问汪广洋和胡惟庸怎么样,刘基详细说明他们不适合做丞相的原因,表示否决。太祖说:“看来朕的丞相,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辞谢,说自己嫉恶如仇,不耐烦剧,也不适合做丞相。后来,那三个人果然都因事获罪。
刘基还是元明之交一位举足轻重的文学家,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他的诗、词、文及寓言文学,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1375年,已经辞官在家的刘基得了风寒,明太祖知道后,派去御医探望。刘基按照御医的药方服药,感觉并未好转,于是在觐见太祖时委婉说明情况。太祖听了之后并不以为意,刘基似乎懂了太祖的意思,回家后便不再服药,任由病情恶化。
刘基自知时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说:“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最后的心意,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失势,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密奏吧!”不久,刘基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刘基一生成就颇多。有人评价他说:“不曾见过有像刘伯温刘公这样既建立了开国的勋业,又作出传世文章的人,他可以说是千古以来的人中豪杰了!”
【原文】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biǎn)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摘自《明史?卷一百二十八》
【译文】等到李善长被罢官,明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和刘基的关系向来很好,刘基却极力反对,说:“杨宪有做丞相的才能,但没有做丞相的气量。宰相,保持心境像水一样清明平正,用义理作为标准,而不掺杂个人私见,杨宪却不是这样。”太祖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气量狭小,几乎超过杨宪。”太祖又问胡惟庸怎样,刘基说:“好比驾车,害怕他掀翻车辕。”……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出事被杀。
词语积累
阐幽发微:阐发精深奥妙的道理。
不以为意:不在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