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褒(yǔ)(513—576年),字子深,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北朝文学家、书法家。
羁旅北方的南朝才子
王褒出生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先祖是东晋宰相王导,祖父、父亲都是南梁的高官,很有名望。
王褒的家庭文化氛围浓厚,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七岁时落笔成章。长大后学识渊博,志趣高雅,仪表堂堂,特别有风度。加之性格开朗,喜欢谈笑,深受众人喜爱。
王褒的外祖父是当朝大臣,曾对宾客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我们家的宰相。”
王褒的姑父萧子云是著名的书法家,特别擅长草书和隶书。王褒自幼跟随萧子云学习书法,得到真传,名气仅次于萧子云,被当时的人推重。
王褒二十岁时被举荐为秀才,成为太子萧纲的僚属。萧纲身边有一个阵容豪华的文学团体,鼎鼎大名的文学家庾(yǔ)信父子、徐陵父子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王褒与前辈同侪交流学习,文学造诣逐渐提升。梁武帝特别欣赏王褒的才华,将侄女嫁给他为妻。
后来,王褒成为萧纲的大儿子宣城王的幕僚。有一次,宣城王新建了一栋书斋,让著名学者、画家顾野王绘制古代圣贤像,王褒题写赞文,挂在书斋中,被誉为“二绝”。
548年,“侯景之乱”爆发,南梁都城建康被叛军占领。梁元帝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后即位,王褒和梁元帝早有交情,因此受到重用。但他并不恃宠而骄,为人谦虚谨慎,受到朝臣称赞。
建康城毁于战火,破败不堪,梁元帝想将京城迁到自己的封地江陵,他的旧臣纷纷赞同。
王褒认为在哪里定都应该以人心向背为依据,不应该以皇帝的喜好、旧臣的利益为转移,显然旧都建康更符合民心。他深知梁元帝生性多疑,不敢当面反对,便私底下找机会劝阻,但梁元帝并没有听从。
梁元帝也热爱文学,经常与群臣诗酒唱和。王褒创作了一首题为《燕歌行》的七言歌行,将西北边塞寒苦之状描绘得如在眼前。这首《燕歌行》对七言歌行的体式进行了改革创新,使它成为自由换韵、平仄相间的一种诗体,更加灵活多变,为音节流畅的唐代七言古诗打下了基础。梁元帝、庾信等人写了和(hè)诗,但都无法和王褒的原作媲美。
梁元帝的政权只维持了三年,被北方的西魏政权消灭,梁元帝被杀,王褒等几十名文人被掳到西魏首都长安。
西魏丞相宇文泰因攻破江陵而一下子得到这么多人才大为高兴。宇文泰的母亲姓王,因此对王褒等王姓文人格外礼遇,并授予官职。
三年后,宇文泰去世,他的儿子周孝闵帝代西魏称帝,建立北周。王褒由于家世显赫,文学、书法造诣高深,很快得到重用。
孝闵帝去世后,哥哥周明帝即位,每次游宴都让王褒作陪,一起讨论诗赋。后来继任的周武帝对王褒更加信任,让他负责起草诏令,担任太子的属官。
王褒来长安以前,赵文深是北方最有名的书法家,石碑、牌匾都请他题写。王褒到后,贵族子弟争相学习他的书体,赵文深竟无人问津。
赵文深倍感耻辱,怒形于色,但后来也被王褒的书艺所折服,转而向他学习。可惜赵文深始终学无所成,被嘲笑为邯郸学步。王褒非常尊重赵文深,每当有人要题写碑文,都推让给赵文深。
王褒最大的成就在于文学。他的诗歌清丽圆转,抒情细腻,格律精严,内容丰富:既有边塞诗、游仙诗,也有到北方后创作的思乡诗。盛唐大诗人李白的一些名句,便是化用王褒的诗作,他对后世的影响可见一斑。王褒的骈文典雅庄重,文辞富丽,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王褒与另一位同样由南梁进入北周的大文学家庾信齐名,合称“王庾”。他们为北朝文学注入了新颖的南国之风,有力地促进了南北文风的融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王褒也受到北方文风的影响,创作出一些骨力刚健、慷慨尚气的作品。
576年,王褒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令人惋惜的是,王褒的文集已经失传,根据各类选本只搜集到诗歌四十七首,文章二十五篇。
【原文】褒与王克、刘(jué)、宗懔(lǐn)、殷不害等数十人俱至长安,周文喜曰:“昔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摘自《北史?卷八十三》
【译文】王褒与王克、刘、宗懔、殷不害等几十个人一起来到长安,北周文帝宇文泰高兴地说:“从前曹魏平定东吴的好处,仅得到了陆机、陆云两个人才而已。现在我们平定楚地的功绩,是大批贤才都来了,可以说超过平吴之利了。”
词语积累
群贤毕至:贤,贤才;毕,全;至,到。贤能的人都汇聚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