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541—604年),鲜卑姓普六茹,小字那罗延,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死后庙号高祖,谥号文帝。
隋朝开国之君
杨坚出身于名门望族,先祖是有“关西孔子”之誉的东汉名臣杨震。父亲杨忠是西魏的大将军,北周建立后升任柱国大将军。
当时,北周的权力掌控在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核心的关陇集团手中,因此杨坚生来就具有丰厚的政治资本。
杨坚性格沉稳有威仪,进入最高学府太学学习,文武双全,十五岁时被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官看中,聘为僚属。北周文帝宇文泰见到他后赞赏地说:“这个孩子的相貌气质非同凡响。”
十七岁时,柱国大将军独孤信将女儿独孤伽(qié)罗嫁给杨坚,就是后来的独孤皇后。此后,杨坚的官位逐步提升,担任随州刺史。
后来,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周武帝选中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周宣帝,他的地位更加尊崇。周武帝的弟弟认为杨坚怀有异志,对武帝说:“杨坚相貌非同寻常,臣每次看到他都会怅然自失。恐怕他不会甘居人下,请早点铲除他。”
武帝却认为杨坚不过是一个将才,并未在意。面对可能带来杀身之祸的传言,杨坚感到惶恐不安,行事更加低调。
周武帝去世后,儿子周宣帝继位,杨丽华被册封为皇后。但宣帝荒**无道,随后又册封了四位皇后,她们与杨丽华争宠,多次跟宣帝说杨丽华的坏话。
有一次,宣帝愤怒地对杨丽华说:“朕要灭你的族!”随后召杨坚进宫,对侍卫说:“如果杨坚神色有变,立刻杀死他。”杨坚来到后,神情泰然自若,才没有被杀。
第二年,周宣帝将皇位禅让给年仅七岁的儿子周静帝,生活更加放纵,而且喜怒无常,经常责打内侍妃嫔。
杨坚私下对人说:“皇帝实在毫无德行,看他的相貌,不会长寿。各位亲王也都软弱无能,宇文氏的根基已经动摇,还会长久吗?”
一年后,周宣帝病逝,由于周静帝年幼,群臣假传遗诏宣杨坚进宫辅政,又借周静帝之口任命他为丞相。
杨坚早有夺取皇位的打算,因此下令废除严刑峻法,施行惠政,躬行节俭,以笼络人心。随后又以谋反为名,杀掉五位北周亲王,清除了称帝的最大障碍。
581年,周静帝将皇位禅让给杨坚。杨坚于临光殿即位,定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
当时,隋朝已经统一了北方,南面有陈朝和西梁,北面的突厥汗国更是虎视眈眈,时常骚扰边境。隋朝建立的第二年,突厥可汗就率领四十万骑兵南侵。隋文帝派出八路精兵,打得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后来,隋文帝利用突厥内部不和,进行离间分化,使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相互争战不休,实力大减,不再对隋构成威胁。
待政权巩固、北方边境稳定以后,隋文帝决定平定南方。587年,隋文帝召西梁国主入朝,西梁不战而亡。第二年,隋文帝下诏痛责陈朝后主荒**无道、逆天行事等二十条罪状,命人誊(téng)抄三十万份,在江南广为散发,以瓦解陈朝的人心。
接着,隋文帝派儿子杨广、大臣杨素带领五十余万大军南征,只用了三个月就消灭了陈朝,活捉了陈后主。从此结束了东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局面,使国家重新归于统一。
统一全国后,隋文帝偃武修文,将国家的中心任务转移到建设上来。他进行了官制改革,正式将三省六部制确立为中央行政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还下令大刀阔斧地修改前朝法律,命人编成《开皇律》,使人民有法可守,又减省刑罚,成为后世立法的典范。
为了广揽英才,隋文帝大兴学校,推崇儒学,废除了自曹魏以来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改为由地方长官推荐、中央统一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的雏形。
隋文帝对百姓也非常体恤。有一次,官员上奏说官仓已经装满,还有粮食、钱帛放不下,只好堆在走廊里。隋文帝下诏说:“朕宁可把粮食、钱帛保存在百姓手里,也不愿储藏在仓库里。河北、山东地区本年的赋税减免三分之一,军属减免一半,服劳役的民夫全部免除。”经过不懈努力,隋文帝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
604年,隋文帝去世,终年六十四岁。隋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十年,但隋文帝开创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制度,却被唐朝完整地继承下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时朝野物议,咸愿登封。秋七月丙午,诏曰:“岂可命一将军,除一小国,遐迩(ěr)注意,便谓太平?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虚言而干上帝,非朕攸闻。而今以后,言及封禅,宜即禁绝。”——摘自《隋书?卷二》
【译文】当时朝野上下纷纷议论,都希望登泰山封禅。秋季七月丙午日,隋文帝颁布诏命说:“怎么可以因为任命了一个将军,消灭了一个小国,受到远近关注,就说天下太平了?以寡薄的德行去封禅名山,用虚假的言辞来冒犯上天,不是朕所知道的。从今以后,再讨论封禅,应该立即禁止。”
词语积累
匡国济时:匡,匡正;济,挽救;时,时局。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众望所归: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众人的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承担某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