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白话二十四史

武帝纪

白话二十四史 李海杰 2085 2024-10-22 04:24

  

  宇文邕(yōng)(543—578年),鲜卑族,小字祢(mí)罗突,祖籍代郡武川镇。北周第三位皇帝。死后谥号武帝。

  智勇双全的一代英主

  宇文邕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从小聪明,敏捷豁达,气度不凡,懂得孝顺父母,深得父亲喜爱。宇文泰逢人便夸:“将来能实现我的志向的,一定是这个儿子啊!”

  宇文泰病逝后,宇文邕的堂哥宇文护管理朝政。宇文护为了维护宇文家族的利益,逼迫西魏恭帝退位,拥立宇文邕的三哥称帝,建立了北周政权。

  随后,宇文护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连续杀掉两任北周皇帝,拥立宇文邕称帝,是为周武帝,时年十八岁。

  周武帝为了保命,一直韬光养晦。有一次,一位大臣随他出使西北边境,半夜时分,武帝突然想马上赶回都城长安,众人都觉得奇怪。这位大臣坚信,皇帝如此着急赶路,一定是为了执行除掉堂兄的计划,于是对自己的亲信扬言宇文护已经被诛杀。

  第二天,消息传到武帝那里,武帝立即召集众臣上朝,当众责骂他。当天夜里,宇文护便派人逼迫这位自作聪明的大臣自尽,武帝表示支持,以此自证对宇文护的信任。从此,宇文护对他的警惕稍微放松了些。

  一天,宇文护从外地回京,周武帝特地陪他去看望太后。一边走,武帝一边说:“堂兄,太后年事已高,贪酒对她身体不好。我们怎么劝她都没用,太后平日里最听你的,不如你亲自劝劝她吧!”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了一篇劝戒酒的文章《酒诰(ɡào)》,递给宇文护。

  宇文护见到太后,嘘寒问暖一番,便坐下来读《酒诰》。就在宇文护毫无防备之时,武帝举起手里的玉质手板,朝他的头部猛砸下去。宇文护倒在地上,宦官们上前帮忙,宇文护就此一命呜呼,他的家族也被连根拔除。

  周武帝开始独揽政权,在他父亲建立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武帝首先清除宇文护的残余影响;改革军队,将管理权收归皇帝直接管辖;打破征兵的种族限制,吸收汉族男丁当兵,极大地扩充了军力;改革地方官员的权限,防止地方私人化。

  因为寺院占有大量良田和人口,又不承担徭役租税,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兵士来源,武帝实施了灭佛政策,北周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大幅增长。在外交上,为了联合突厥攻打北齐,武帝主动迎娶突厥公主为妻。

  经过几年的努力,周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北周的国力整体上超过了老对手北齐,彻底扭转了自534年东西魏对峙以来,西弱东强的局面。

  反观北齐,由于自神武帝高欢起,没有较好地解决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上即位的皇帝昏庸残暴,国内一片混乱。武帝于575年正式开启了历时三年的伐齐之战。

  576年十月,周武帝再次率军攻进北齐重镇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北齐后主高纬当时正陪着众嫔妃在打猎,获知战报后,亲率十万大军前来救援。武帝亲自督战,迫使北齐守将投降,周军占领平阳。

  这时,北齐援军抵达,为了躲避敌人的锋芒,武帝留下一万精兵防守平阳,率主力部队主动撤退,自己回到长安指挥。

  平阳为晋阳的门户,晋阳是北齐政权的大本营,不容有失。齐军果然猛攻平阳,日夜不停,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

  十二月,周武帝亲自带领主力军杀回平阳。之前,齐军为了防止周军增援,挖了很深的壕沟,周军要跨过壕沟才能进攻,颇为不利。北齐后主为了尽快取胜,下令齐军填平壕沟后进军,武帝听闻,正中下怀,下令主力部队迎战,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

  北齐后主在后面观战,看见齐军侧翼稍微后退,觉得会败,不顾劝阻马上逃跑,齐军军心顿失,因此大败。此战之后,北齐主力部队被消灭,再也无力阻挡周军的进攻。

  第二年,武帝第三次进攻北齐,一举攻占都城,北齐后主在逃亡途中被俘。自此,北周统一了北方。

  578年,周武帝在讨伐突厥的途中病逝,年仅三十六岁。

  周武帝巩固了父亲宇文泰的改革成果,结束了东西魏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使人民免受战争苦难,促使了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发展,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堪称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

  【原文】壬戌,帝以大旱,集百官于庭,诏之曰:“盛农之节,亢阳不雨,气序愆(qiān)度,盖不徒然。岂朕德薄,刑赏乖中欤(yú)?将公卿大臣或非其人欤?宜尽直言,无得有隐。”公卿各引咎自责。其夜澍(shù)雨。——摘自《周书?卷五》

  【译文】建德元年五月壬戌日,周武帝因为大旱,在大殿召集百官,对他们下诏说:“农忙时节,大旱不雨,时序失调,大概不是没有原因的。难道是朕的德行不足,刑罚奖赏不当吗?或者任用的公卿大臣有不当的?你们应该尽情直言,不得有隐瞒。”公卿大臣们分别主动承认错误,自我批评。当天晚上就下了大雨。

  词语积累

  引咎(jiù)自责:咎,罪过。指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作出自我批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