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白话二十四史

杜佑列传

白话二十四史 李海杰 1951 2024-10-22 04:24

  

  杜佑(735—812年),字君卿,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

  宰辅与史家

  杜佑出身于有名望的世族大家。他的父亲杜希望是唐军高级将领,按照当时的规定,杜佑凭借恩荫进入仕途,担任底层地方官。

  后来,杜佑前去拜访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刺史韦元甫。韦元甫把他当作老朋友的儿子来对待,并没有特别的礼遇。

  有一天,韦元甫碰到一件非常棘手的案件,迟迟无法决断。正巧杜佑来访,韦元甫试探性地问他该怎么处理。杜佑不假思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协助韦元甫审结了这个案件。韦元甫大为赞赏,立即向朝廷保举杜佑,担任审理刑狱、督捕盗贼的职务。杜佑在这个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官职逐步提升。

  后来,宰相杨炎针对当时财政存在的积弊,推行赋税制度改革。杨炎很欣赏杜佑的才干,将他调入朝廷辅佐自己。当时朝廷正在平定河北地区的叛乱,杨炎把运输军饷的任务全部交给杜佑,杜佑出色地保证了前线粮草供应,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年后,杨炎遭到诬告被迫害致死,杜佑受牵连被排挤出朝,杨炎生前推行的税制改革也成为政敌攻击的重点目标。杜佑不顾自身处境,竭力为杨炎辩诬,充分肯定他的税制改革。

  杜佑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地方官后,又长期在岭南(今广东省一带)、淮南(今江苏省、安徽省一带)地区担任节度使。803年,六十九岁的杜佑被召回朝廷,出任宰相。

  唐顺宗即位后,支持大臣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但王叔文并不具备领导者的威望和改革者的魄力,态度傲慢,几位宰相对他非常不满,加之政见不合,相继称病离职。只有杜佑忍辱负重,一面拒绝靠拢王叔文,一面主动对革新派做出让步,努力调和各方关系,维持政局稳定。

  王叔文的新政仅仅维持了八个月就宣告失败,唐顺宗被迫禅位给儿子唐宪宗,革新派官员都被罢免。当时政局动**,民生凋敝,西北的党项族趁机联合吐蕃(bō)进犯边境。有些边将贪图战功,不顾时局困难,要求带兵出击。

  杜佑对宪宗说:“现在正值敌人强大,我朝边防薄弱,又没有精兵良将,不应该贸然用兵,白费钱粮招致失败。应该精选良将,以防守为主。”宪宗欣然接纳。

  杜佑在政务、军务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他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史学。杜佑天生勤奋好学,经常读书到深夜,把寻求富国安民之术当作自己的使命,因此特别留心历代的典章制度。

  早在唐玄宗时,史学家刘秩(zhì)就编写了一部记载典章制度的《政典》。杜佑认为《政典》只有三十五卷,条目不够丰富,内容不够完备,于是积几十年之力,三易其稿,编成一部《通典》。

  《通典》全书多达两百卷,共计一百九十多万字,分为九大门类,下面又细分很多小类,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礼乐、地方行政等各大领域的制度沿革,时间跨度从上古时期直至杜佑生活的时代。

  杜佑十八岁步入仕途,历经六朝,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使他对本朝的典章制度了如指掌。本着实用的目的,他遵循略古详今的编纂标准,对唐代制度的记载尤其详明,保存了大量一手资料,成为后世学者的重要参考书。

  杜佑的《通典》开创了史书的新体例,它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通史性政书。《通典》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影响深远,后世史家遵循《通典》的体例相继编纂了九部政书,蔚为大观,与《通典》合称“十通”。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评价说:“杜佑《通典》在中国史书里,又开了一片新的疆土,将来遂有所谓三通、九通、十通。”

  812年,杜佑病逝,终年七十八岁。杜佑的孙子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与另一位大诗人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原文】佑性勤而无倦,虽位极将相,手不释卷。质明视事,接对宾客,夜则灯下读书,孜孜不怠。与宾佐谈论,人惮其辩而伏其博,设有疑误,亦能质正。始终言行,无所玷缺。——摘自《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七》

  【译文】杜佑秉性勤奋、不知疲倦,虽然官职做到了最高的将军、宰相,手中总是拿着书籍勤读不辍。天刚亮就处理政务,接待宾客,夜晚就在灯下读书,孜孜不倦。和宾客僚佐讨论,人们都畏惧他的雄辩、佩服他的渊博,如果有疑惑错误,他也能够纠正。言行始终如一,没有缺点。

  词语积累

  声东击西: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蓄盈待竭:蓄,积蓄;盈,充盈;竭,枯竭,指士气衰落。积蓄军队的气势,等敌人士气低落时再出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