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1365—1444年),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明朝前期重臣、学者。
修身治国的宰辅重臣
杨士奇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到罗家,便改姓罗。罗父有感于杨士奇的孝道,让他恢复杨姓。杨士奇喜欢研究学问,成年后靠教书赚钱奉养母亲。
建文帝继位后,召集天下儒生编修《太祖实录》,杨士奇被推荐为编撰官。
不久,吏部为参与修史的文臣举行了一次考试,吏部尚书看到杨士奇的试卷后,惊叹道:“这不是一个编撰经书人的言论!”奏请他为第一名。
明成祖登基后不久,杨士奇进入内阁,参与决策国家大事。杨士奇性格严谨,在家绝口不谈公事,面对皇帝举止恭敬,善于应答。与人交谈时总有真知灼见,经常帮别人掩盖小过失。
有一次,广东一位地方官叫徐奇,赠送了一些特产给内廷官员,送礼名单不慎被成祖知道。成祖见名单上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便问他原因。
杨士奇说:“徐奇去广东任职时,群臣都去送行了,当时臣恰好生病没有去,所以没有臣的名字。如果臣没生病,说不定就有了。何况这些特产不值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成祖便将名单烧掉了。
1408年,明成祖北巡,让杨士奇等人辅佐太子朱高炽(chì)监国。太子热衷文学,欣赏当朝儒士王汝玉,让他给自己讲作诗之法。
杨士奇劝谏道:“陛下应当专心研读《六经》,如果有空闲时间,则研习两汉时期的诏令。诗歌毕竟只是雕虫小技,并不能治国安邦!”太子表示认同。
“靖难之役”时,明成祖的二儿子朱高煦(xù)多次立下战功,成祖曾允诺让他做太子,后来只封为汉王,朱高煦心生怨恨。成祖又格外宠爱小儿子朱高燧(suì),朱高煦和朱高燧便联手离间太子。
1411年,成祖北征回到南京(今南京市),召见杨士奇,询问太子监国的情况。杨士奇盛赞道:“太子孝顺恭谨,很有天资,但凡犯了错,一定会立即改正。他胸怀宽广,有仁爱之心,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重托!”成祖很高兴。
几年后,明成祖北征回朝,慢慢听说了朱高煦迫害太子的事情,便询问太子属官蹇(jiǎn)义,没有得到答案,于是询问杨士奇。
杨士奇说:“臣与蹇义都侍奉太子,外人不敢跟我们提及汉王的事情。但是,陛下两次让他就藩,他都不去。现在即将迁都北京(今北京市),他却请求留守南京。请陛下考虑他意欲何为。”成祖沉默不语,几天之后裁减了汉王的护卫,将他安置到远地。
明成祖驾崩后,儿子明仁宗即位。有一次,尚书李庆建议将军队多余的马,分发给有关部门,而后每年向他们征收小马。杨士奇说:“朝廷选拔贤才,授予官职,现在却让他们放马,这是重视畜生而轻视士大夫,该如何向后世交代!”仁宗竟然认同李庆的建议,两次驳回杨士奇的奏请。
过后,仁宗单独召见杨士奇,宽慰他说:“朕对你一向信任,但是,李庆这些人憎恶你,朕担心你被孤立而受到中伤,这才反对你的意见罢了!”仁宗最终找到其他理由,驳回了李庆的请求。
1425年,明仁宗的儿子明宣宗继位。明宣宗对杨士奇说:“太后曾对朕说,先帝在时,只有你敢于不避讳地谏言。先帝听从你的建议,不曾出过差错,太后嘱咐朕也要听得进忠言。”杨士奇欣慰地说:“陛下一定要牢记太后的这番盛德之言啊!”
当时,内阁中还有杨荣、杨溥(pǔ)二人,合称“三杨”。杨荣擅长军务,但喜欢接受礼物,边境将领每年都给他送马。明宣宗听说后,问杨士奇。
杨士奇说:“杨荣熟悉边境事务,臣等都不如他,陛下不应该介意这点小事。”明宣宗说:“杨荣曾经说你的坏话,你为什么还替他说话?”杨士奇说:“请求陛下像容纳臣一样宽容杨荣。”事情传到杨荣那里,他深感惭愧,自此与杨士奇结为好友。
明宣宗驾崩后,年仅九岁的明英宗继位。掌控朝政的太皇太后下诏,要求所有议案必须经由“三杨”裁决。随着明英宗长大,日益宠信宦官王振,杨士奇无力阻止。
1444年,八十岁的杨士奇病逝。他一生历仕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余年,见证了明朝最辉煌的时刻,辅佐四任皇帝,实现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将自己的名字镌刻进了历史长河中。
【原文】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yòu)。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如汉景帝之待卫绾(wǎn),不亦可乎?”帝即罢弗治。——摘自《明史?卷一百四十八》
【译文】明仁宗作为太子监国时,痛恨御史舒仲成,到这时想要加罪于他。杨士奇说:“陛下即位后,下诏宽宥原先所有忤逆圣旨的人。如果将舒仲成治罪,那么诏书就会失去信用,很多人会感到害怕。像汉景帝对待卫绾一样,不也很好吗?”明仁宗立即放弃将舒仲成治罪的念头。
词语积累
同心合德:德,志向。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形容众人很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