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四节 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

中外学前教育史 田景正 10253 2024-10-22 04:30

  

  在学前教育学领域,意大利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先后绽放了两朵幼儿教育的奇葩——蒙台梭利教育法和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自1981年瑞吉欧教育成果在欧洲、北美进行展览开始,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往参观学习。1991年瑞吉欧的戴安娜学校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学前教育机构,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学习瑞吉欧的热潮。

  一、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

  瑞吉欧·艾米利亚(Reggio Emilia)简称瑞吉欧,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城市,人口不过16万。20世纪60年代开始,罗利斯·马拉古奇(Loris Malaguzzi,1920—1994年)与当地教师、家长及社区共同努力兴办幼儿学校,推动了当地学前教育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逐步形成著名的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其成果集结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1987)中。应该说,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是以罗利斯·马拉古奇为核心的一大批教师和家长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形成背景

  1.经济发展扩大学前教育的需求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经济迅速增长,国家经济由以原来的农业经济为主导转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多元经济。伴随经济的增长,市场对劳动力需求激增,妇女们纷纷进入工厂工作,儿童照料与教育成为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和政府财政好转的情况下,意大利政府开始加大教育的投入,幼儿照料与教育的问题也得到重视与解决。

  2.立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公立化、规范化

  1968年至1971年,意大利政府修订了许多法律,同时出台了包括教育法在内的各种法令。相关法令明确要求保证妇女的产假、男女同工同酬以及为3~6岁的幼儿开办免费学校,为3个月~3岁的幼儿开办托儿所等。[33]意大利政府一系列教育法律的出台,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办私立学校的公立化、规范化。

  3.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推动

  20世纪50至60年代,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认知科学的发展,对瑞吉欧学前教育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杜威、皮亚杰以及其他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影响下,意大利兴起了以教育改革为目标的教师运动。教师与家长都迫切地想要寻求一种能与新型的民主社会相一致的、符合当代世界现实的、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方式。此时,在罗马国家研究中心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马拉古奇学成归来,试图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运用于实践。

  (二)发展历程

  1.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私立幼儿学校逐步公立化,并形成完善的结构体系。自1963年起,瑞吉欧开始建立自己的教育设施网络,不仅创办了服务于3~6岁儿童的幼儿学校,还创办了服务于0~3岁儿童的婴儿中心。马拉古奇一方面积极支持私人创办学校;另一方面主张让市政府接管这些学校。1963年,马拉古奇自己开办了第一所市立幼儿学校——鲁滨孙·克鲁索幼儿学校。[34]到20世纪70年代末,瑞吉欧的幼儿学校增加到19个,婴儿中心也达到13个。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2.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开始受到国际的关注与认可。来自古巴、保加利亚、西班牙、瑞士和法国的参观团体最早关注到瑞吉欧的教育。1979年,瑞吉欧开始与瑞典的学校交流合作,并于1981年在斯德哥尔摩市举办“如果眼睛能穿过围墙”的专题展览,介绍瑞吉欧教育的成果。此次展览取得巨大的成功,随后的15年,瑞吉欧以“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为题目在世界各地进行展览,宣传介绍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成果。

  随着瑞吉欧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1994年,瑞吉欧成立瑞吉欧儿童中心(Reggio Children),专门负责对外交流合作工作。1995年,欧洲联盟委托瑞吉欧儿童中心为比利时布鲁塞尔市的克罗维斯儿童中心(为联盟工作人员子女而设立)提供咨询。这使瑞吉欧幼儿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二、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念

  (一)理论基础

  1.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克伯屈等人的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瑞吉欧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杜威批判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强**育应当尊重儿童的本能、重视儿童的活动、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这些思想对瑞吉欧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瑞吉欧教育尊重儿童的本能,认为儿童本身具有巨大的潜能。在教学方法上,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活动,坚持采用方案教学。在课程与教材上,瑞吉欧教育重视幼儿园与社会的联系、儿童社会经验的获得。

  2.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人的建构主义心理学

  建构主义不是一个特定学习理论,而是众多理论观点的统称。尽管不同研究者在具体观点方面存在差异,但建构主义研究者大都认为,学习并非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特征: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景性。总之,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种类较多,其中皮亚杰、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是瑞吉欧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

  3.蒙台梭利教育观及学前教育传统

  意大利向来有重视幼儿教育的良好传统。早在1820年,意大利就开始试图通过私人、教区以及联邦的途径为家庭和年幼的孩子提供服务和支持。[35]20世纪初,意大利孕育产生著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大大推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也深深地影响了意大利本国的教育人士。瑞吉欧教育的领导者马拉古奇以及当地的教师及家长都受过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洗礼,在瑞吉欧学前教育理念建设与实践过程中对其加以吸收利用。

  (二)教育理念

  1.儿童观

  马拉古奇曾言:“任何文化都不能离开儿童的社会形象而存在。如果说撇开抽象理论之后,那么唯一的衡量尺度是它的具体体现,甚至在同一国家里也会产生不同的儿童文化形象。”[36]瑞吉欧的当地人融合吸收多种观点之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儿童观。

  首先,儿童是具有独特权利的个体。瑞吉欧市民都将儿童视为社会的重要成员,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与成人一样,儿童也是拥有独特权利的个体,也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次,儿童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瑞吉欧当地人认为,儿童不是等待灌输的容器,儿童本身具有巨大潜能,有能力认识这个世界。同时,儿童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此外,儿童具有创造性,他们会以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去主动地探索世界、认识世界。

  再次,儿童是自我成长过程的主角。瑞吉欧当地人充分相信儿童的能力,认为儿童是坚强的、能够主导其成长的过程。尽管每个儿童都不同,但是他们都会努力通过与他人对话、互动、协商等途经寻找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此外,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瑞吉欧人认为,儿童拥有天生的艺术才能,能够运用各种不同的象征语言和其他媒介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比如,儿童会运用绘画、动作、雕刻、粘贴、建构、音乐等“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关于瑞吉欧教育的儿童观,马拉古奇强调:“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相信儿童是有力量的和完美的,并且充满热切的期望和需要。这是我们必须持有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能力是瑞吉欧教育实践的前提和条件。

  2.知识观

  受建构主义理论影响,瑞吉欧教育的知识观表现为:

  第一,知识通过社会建构形成。瑞吉欧教育认为,知识是儿童在各种关系中不断建构形成的认识,而不是成人传授给幼儿的技能与事实。知识通过儿童与儿童、儿童与成人的相互关系进行建构。交流和思想分享是增加知识意义的重要途径。

  第二,知识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知识是通过社会建构形成,知识并不是确定的、绝对的真理。由于个体社会建构的过程不同,儿童对于知识的理解千差万别。知识也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儿童可以采用多种“语言”来进行表达。

  第三,知识须作为整体来掌握。瑞吉欧教育强调联系的重要性,认为学习的过程包括在感觉、思想、语言和行为之间形成连接和关系。知识就是在各种联系中建构起来的整体。

  3.教育观

  瑞吉欧教育倡导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遵循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在教育过程和课程选择上,儿童有权利和机会参与并发表意见。但是瑞吉欧教育强调儿童中心并非绝对的儿童中心主义,指出教师与家长在幼儿教育上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瑞吉欧教育否定传统的灌输教学,反对把语言文字作为儿童获取知识的捷径。在教育方法上,瑞吉欧教育认为教育就是要为儿童提供更多创新和发现的可能。教育者应当给儿童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尽可能地帮助儿童在情境中、在与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瑞吉欧教育不以外在的目标作为追求,而是关注儿童内在的品质。在教育目标上,瑞吉欧的教育目标主张充分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促成儿童人格的日臻完善。

  在对待“教”与“学”时,瑞吉欧教育更重视“学”。在主题网络的编制过程中,虽然教师会有一定预设,但主题的开展大都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有权利决定主题活动进行的时间和空间。儿童的学习是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进行多元选择或进行建设性设想时的重要依据和来源。

  在瑞吉欧教育中,除了幼儿学校班级的两位教师之外,环境是儿童学习的第三位老师,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瑞吉欧教育非常重视环境的创设,认为环境可以容纳丰富的教育信息和资源。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促进儿童的学习和主动探索。

  (三)课程与教学方法

  1.生成课程

  瑞吉欧教育没有明确的课程内容,也没有固定的教材或预先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瑞吉欧教育认为,课程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课程产生于幼儿和教师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和问题,产生于儿童的各种活动。因此,瑞吉欧教育所采用的是“生成课程”。

  瑞吉欧的生成课程有多种来源,一般为儿童身边的、感兴趣的主题。瑞吉欧课程的主题一般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形成,追求科学性、开放性,侧重培养儿童追求真、善、美的浓厚兴趣。这种生成课程,虽然没有预设特定的教育目标,但在儿童积极主动探索的情境中有助于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

  2.“一百种语言”

  “一百种语言”是指儿童有自己特殊的、各种各样的表达自我、表达个人与他人关系以及与环境建立关系、认识世界的方式。瑞吉欧教育所指的“语言”包括表达语言、沟通语言、符号语言、认知语言、道德语言、象征语言、逻辑语言、想象语言和关系语言等。儿童可以通过这些“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观点、计划、预见,与他人进行讨论、争论、协商、对话等。儿童生来就具有巨大的潜能,教育所要做的是充分尊重儿童对自身、环境、他人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当儿童能够自由地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创作时,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才可能出现。

  3.方案教学

  方案教学并非瑞吉欧教育首先提出,但瑞吉欧教育使得方案教学更具魅力。20世纪20年代,美国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出现方案教学。美国幼教专家丽莲·凯茨(Lillian Katz)专门研究方案教学,认为方案教学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在编撰主题网络时,涉及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化、语言、体能等各个发展领域,将游戏、故事、绘画、手工、音乐、数学等方面的内容融合为一体。

  方案教学作为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在瑞吉欧教育中,方案教学的主要特点包括:①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合作者。②根据儿童兴趣和经验选择主题。③强调儿童、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④方案的内容在儿童螺旋式的理解中产生。⑤在活动中通过相同的或不同的媒介形成多种认知经验。⑥出于不同的目的,同一活动可以重复。⑦方案实施时间灵活,根据需要可以延长;⑧方案活动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而不是全班。⑨一个方案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数学、科学、艺术、写作、社会学研究、音乐等。⑩必须完整保存方案的记录。[37]

  根据瑞吉欧幼儿教育的方案,我们可以将方案教学的程序归纳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确定方案主题。方案的主题有多种来源渠道,可以来自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兴趣,可以来自课程指导手册中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相关主题路径,也可以来自教师的经验与社区资源。幼儿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教师进行记录。讨论过程中,最能调动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焦点就成为方案的主题。

  第二,编制主题网络。确定方案主题之后,师生共同讨论探究的方向和方式,编制主题网络。主题网络,即由许多与主题相关的小子题编织而成的放射状图形,将各种相关信息、资料都纳入到主题下面的各个子题内。

  第三,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之前,教师和幼儿需要先开会讨论方案的各种可能性、假设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任何方案的开展必须首先设立目标,并考察幼儿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兴趣。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强调团体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和分享。教师与儿童进行谈话与讨论的同时,需要做好记录和分析。

  第四,方案制作。经过讨论、规划,儿童根据方案进行制作。儿童可能提出几种不同的想法,并据此进行规划、制作。在方案制作的过程中,儿童需要相互协作。儿童根据规划寻找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并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方案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会直接指导和干预儿童,只是在儿童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的支持。当儿童在探究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需要积极促进儿童思考、与之一起探讨、寻求解决办法。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儿童方案探究的重要支持。此外,瑞吉欧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方案探究成果的评价。

  4.合作教育

  在瑞吉欧,幼儿教育并不只是幼儿学校的责任,而是幼儿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职责。瑞吉欧教育不仅强调学校内部的合作,还重视与家长、社区的合作。

  瑞吉欧幼儿学校内部的合作包括教师合作、师生合作以及幼儿之间的合作。第一,教师合作。瑞吉欧幼儿学校的每个班级都配有两位教师,他们一起承担教育工作,共同探讨、研究,紧密合作。第二,师生合作。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当儿童遇到难题,需要教师帮助时,教师作为资源给予支持。因此,瑞吉欧教育中,教师需要学习“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教师需要处理“抛”与“接”之间的关系。第三,幼儿间的合作。瑞吉欧幼儿学校根据年龄分班,班级里的孩子会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分享交流;方案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4~5个儿童为一组,围绕主题共同探究,集中讨论、分工协作。不同年龄的孩子间也存在合作,儿童们一起合作拼字母、作画。

  瑞吉欧教育非常重视家长、社区的资源,积极寻求与家长、社区的合作。瑞吉欧幼儿学校创造各种途径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长也可以参与到有关幼儿学校的政策、儿童发展、课程设计和评估的讨论中。在瑞吉欧教育中,家长是主动的,是幼儿教育的参与者和领导者,密切关注着幼儿学校以及孩子的未来。1971年,意大利国家法律规定,社会有权参与管理学前教育,进一步推动教师、儿童、家庭、社区的合作与互动。

  5.方案记录

  记录是瑞吉欧幼儿学校的重要特色。瑞吉欧教育的记录主要集中于幼儿的经验、记忆、思想和想法。这些记录包括不同阶段儿童的作品、儿童成长的照片、活动中儿童的讨论、评价、表达和解释、幼儿工作的照片、录音带和录像带、教师或成人写的评论、家长的评论等。记录可以反映幼儿是如何计划、实施和完成方案教学的。在瑞吉欧教育中,记录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促进家园沟通。

  三、评价

  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是马拉古奇及其同事多方汲取前人思想的精华,根据现代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大胆探索所取得的成果。瑞吉欧学前教育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与肯定,一些人称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是当代最先进的幼儿教育实践方法,推动了世界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不过,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在推广中有较高的要求,如只适合小班教学,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家长、社区的密切配合等。尽管如此,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毫无疑问对于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启示。

  小结

  20世纪以来,在欧美新教育运动发展过程中,诞生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杜威、蒙台梭利、德可乐利及马拉古奇等是这些理论的代表人物。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要求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强**育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促进了学前教育理论新的变革。蒙台梭利教学法则强调以幼儿的“工作”代替传统的教学,以材料代替传统教具,以幼儿的自动教育代替传统的“受教”,开启了学前教育理论的新篇章。德可乐利的单元教学则提出了学前教育教学的新范式。而马拉古奇等人所创造的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所提出的“一百种语言”“生成课本”“方案教学”等理论标志着20世纪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新路向。

  关键术语

  《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哲学;教育双中心;教育即生长;儿童本能;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的改造;从做中学;《蒙台梭利方法》;儿童之家;双重胚胎期;吸收性心智;有准备的环境;工作;“导师”;整体化;德可乐利教育法;生成课程;“一百种语言”;方案教学;合作教育

  思考题

  1.评述杜威的教育本质观。

  2.试述“从做中学”思想。

  3.试述杜威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并予以评价。

  4.简述德可乐利单元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3.评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及其教育观。

  5.试述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教育内容,并予以评价。

  6.试述蒙台梭利对于现代学前教育的影响。

  7.试比较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异同。

  8.试述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儿童观,并予以评价。

  9.评述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课程与教学观及其对当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 [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第32页,赵祥麟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2] [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第331页,赵祥麟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3] [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第28页,赵祥麟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4] 赵祥麟:《杜威芝加哥实验的设计和理论述评》,载《杜威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研究》,第99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5] [美]杜威:《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第77页,吕达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6] [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第286页,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7] [美]杜威:《人的问题》,第26~27页,傅统先、邱格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8] [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第189页,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9] [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第53页,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0]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162页,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1] [美]杜威:《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第44页,吕达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12] [美]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第4页,常道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年。

  [13] [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第38页、第1~2页,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14] [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第258页,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5] [美]王承绪等译:《杜威学校》,第48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6] [美]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第240页,常道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年。

  [17] [美]杜威:《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第192~196页,吕达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18] 杨汉麟:《外国幼儿教育史》,第375~378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9] [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第274页,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0]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391页,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1]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337页,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2]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392页,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3]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113页,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4] 杨汉麟:《外国幼儿教育史》,第41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25]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117页,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6]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306页,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7] 许惠欣:《蒙台梭利与幼儿教育》,第106页,台北,台湾人光出版社,1980年。

  [28] 杨汉麟:《外国幼儿教育史》,第42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29] 杨汉麟:《外国幼儿教育史》,第418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30]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714页,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31] 洪丕熙:《德可乐利的教育学说及其影响》,载《外国教育资料》,1983年第5期。

  [32] 杨汉麟:《外国幼儿教育史》,第388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33] [美]乔安妮·亨德里克:《学习瑞吉欧方法第一步》,第5页,李季湄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4] 鲁滨孙·克鲁索(Robinson Crusoe)为英国作家笛福的名作《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马拉古奇将自己开办的幼儿学校以在荒岛上打拼而闯出一片天地的鲁滨孙命名,其用意不难想见。

  [35] [美]路易丝·博伊德·卡德威尔:《把学习带进生活——瑞吉欧学前教育法》,第4页,刘鲲、刘一汀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 [意]洛里斯·马拉古奇:《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报告书》,第21页,张军红等译,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37] Norma Morrison,ED.D.The Reggio Approach:An inspiration for Inclusion of Children with“Special Rights”.http://www.milligan.edu/Profeducation/nmorrison/fpworkshop/dkgreggio200.htm.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