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韬武略之校长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邓云洲校长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长可谓是群“龙”之首,掌握着发展的“方向盘”,引领着好学校的建设之路。邓云洲校长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心、有谋略、有领导能力的人,是他带领着广附“十年磨一剑”,逐渐把广附打造成了一所名校。邓校长不但能写得一纸好文,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斗士”。在育人方面他的心是柔软与慈爱的,在办学行动方面他又有着钢铁般的尖锐与强硬,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么“文韬武略”便是最好的描述。
邓云洲校长与部队首长在我校新生军训汇报表演中阅兵
邓云洲校长,是全国十佳卓越校长、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市学校教育心理学会副会长、香港公开大学NBA硕士班客座教授、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导师、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名校长、广东省爱国拥军模范、广州军区“国防教育之星”。出版《能力构建及培养》《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等学术著作14部,参加省级、国家级重点专项课题研究11个,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荣获国家“八·五”优秀科技成果奖、省高教厅黄华奖、市教育科学成果奖、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
邓校长的教育事迹、教育情怀和教育观点,多次由中央及省市媒体进行专题报道。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媒体的报道和邓校长的文章,来感受一下他的“文韬武略”吧。
一、中国广播网专访广附校长邓云洲
2011年12月8日,邓云洲校长接受中国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记者专访。
邓云洲校长接受中国广播网专访
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的现场直播节目,我是徐建娟。在广州有这样一所学校,学生以能在这所学校读书为荣,毕业后能够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这所学校就是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今天,我们演播室非常荣幸,请来了广大附中校长——邓云洲先生。欢迎您!
邓云洲 大家好!
主持人 邓云洲校长是广州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在教学、科研方面获得过一系列荣誉。您作为大学的教授为何到中学任校长?
邓云洲 我大学和研究生读的就是教育方面,毕业之后一直从事教育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被派遣到中学任校长时,我感到压力很大,担心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是否有用,教育理论与实践有多远。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广大附中当校长的。
主持人 邓云洲校长在广大附中担任校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教育家的胸怀和教育理念带进了学校,使广附有了很大的改变。您曾提出“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的口号,当时您为何提出这个口号?
邓云洲 一个优秀的学校,特别是有文化有传统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鲜明的办学理念。这个办学理念能够引领学校的文化,引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它必须是明确的。而现在有很多学校,包括校长本身,都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我们提出的“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的办学理念在各种场合为全校师生宣讲。
“以生为本”主要是考虑到教育的过程。从发端到终端都以学生为主,始终把学生看成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将“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作为我们的重点。“以生为本”是我们办教育的价值追求。“以生为本”在理论观上就是高度的尊重学生。教学方面也要尊重不同个性、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德育方面也要全面尊重,各种方式方法都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展开。
在教育的行为观方面,我们主张全面依靠学生,学生能做的事情一定让学生自己去做,给他充分的自主权。比如,我们学校的电视台、学生社团、校园刊物全部都是由学生自己管理、运作。全面依靠学生,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就是把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出来。
“与时俱进”,从广附办学历程来看,从东北到广州,从部队学校到地方学校,当时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所收学生都是师级以上的干部子弟。新中国成立后又改为“八一”学校,后又更名为广州市第53中。1981年8月更名为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00年又改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时空的不断变化,要求办学者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适时调整办学目标。
作为大学的附属中学,与一般中学不同,广附承担着教育试验的任务,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落脚点也就是“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中学主要是基础教育,我们也主要是从基础教育的知识、个性、人格方面着手培养。
主持人 您曾说道,学校一定要有文化品味。目前很多学校谈到校园文化都局限于概念,比如说,学校有多少雕塑,有什么样的文化现象等,您认为的学校品味与大众的校园文化有什么区别?新课改与我们的文化品位又是如何结合的?
邓云洲 就“文化”这个概念来讲,全世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认为,文化是学校的最终竞争力。目前的“生源大战”“考试比拼”归根结底都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学校把学校文化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学校的制度文化,包括日常教学、奖、惩等一些规章制度的构建。
二是校园的物质文化。让学校的墙壁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寸土地会育人,包括学校雕塑、班级名片、班级口号、年级标语等。
三是学校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也是学校文化最终的部分。精神文化看不到摸不着,但能时刻感受到。比如说,当你走在北京大学校园中,你能感受到北大独有的校园气息。我认为判断学校是不是一个好学校,主要是看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一个有文化气质的学校,学校师生是充满阳光、充满自信的。我们学校对师生的精神气质非常注重,我们举办了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教师合唱节、体育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通过文化的纽带把教师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把教师内心对教育热爱的这种品质激发出来,而这些仅仅靠制度是无法做到的。
主持人 大学拥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可以做出不同的特色,但对于中学来说要办出特色就不太容易了。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学教育就是“千人一面”,您如何理解中学的“特色办学”?
邓云洲 现在的学校“千人一面、低层次重复”的现象非常严重。要办一所有个性的学校,首先要有一位有个性的校长;其次要有一位有思想的校长,校长对教育的理解要比较深。比如新课程改革,各种各样的培训很多,可是培训到最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改,因为抓不住课程改革的中心点和基本点。比如教学模式,这个学校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模式,那个学校采取那样一种教学模式,很多校长喜欢模仿这些模式,学来学去,等搬到自己的学校时却开不了花、结不了果。因此,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要对教育有一种最原始的理解。其实,教育这个东西,它的原理原则从孔夫子那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只是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给它戴很多“帽子”,一会儿这个模式,一会儿那个花样,层出不穷,但真正有生命力的并不多。当然我们现在的一些社会制度、高考制度对这些特色是有压制的,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空间,还是有非常大的空间的。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学生活动等,都可以去尝试可以去做。比如我们在课程改革方面,特别是校本课程方面,给女生开了形体课,培养学生的精气神。我们在学校还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有要求,比如学生在进入校门时,一定要整理整理衣服,要昂着头,挺胸抬头,体现出精气神来。我们不允许学生,尤其是女生将社会上一些流行的怪异的装饰穿戴到学校来。
主持人 有些女生可能就是很喜欢流行的东西,很喜欢的东西希望带到学校跟同学分享。
邓云洲 你讲得非常好。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对什么叫时尚理解得非常不够。时尚不是你把头发搞得奇形怪状就叫时尚,现在很多学生把奇形怪状、标新立异看成是时尚。这是不对的。所谓时尚,一定要符合一个原则,就是审美的原则;第二个原则就是符合身份的原则,你是学生,不是歌星,搞标新立异、奇形怪状,歌星是可以的,学生是不可以的。你如果是警察,你也是不可以的。每个人有一个社会身份。学生就是学生,这不是张扬个性的问题,张扬个性是体现在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方面。在这些方面的个性,你去张扬,你有多大的能量,我们给你多大的舞台。这些要引导学生认识清楚,而不能让他们把一些不美的、不好的带到学校来。
我们学校新生开学有一本《新生入学通知》,上面标注了学生穿衣的标准、发型的要求。
主持人 您曾经讲过“优、新、高”三个字,这三个字突出了什么?能否给观众朋友们解释一下?
邓云洲 “优、新、高”就是用三个最简洁的字来告诉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我们所要追求的办学目标。
“优”,就是教学质量要优,广大附中校园活动这么多,校园社团这么多,如果教学质量上不去,中考、高考上不去,你对社会也是没有贡献的。因此,一定要有一个优质的教学质量。虽然前些年我们进行了许多教学改革,但是教学质量并没有下降。我们学校的高考本科率基本在98%以上;我们的中考在广州市公办学校里名列第一。当然,我们讲的教学质量优,不光包括成绩的优秀,还包括好的习惯、好的方法等。
“新”,就是要有一个新的思想,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不能关门办学,不能把一所学校办成一个读书的监狱。学校就像一片森林一样,每个孩子都在蓬勃生长,“80后”“90后”“00后”,每一代孩子都有每一代的特点,我们不能固守一种教育办法、一种教育理念,而是应该根据孩子们的时代特色来进行一些教育探索和教育创造。所以要“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思想新,永远保持一种创新的精神。
“高”,不是指考试成绩高,而是指我们培养的人的品德要高。哪怕我培养的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也是要勤恳的、诚实的、热情服务的。我们培养的千千万万的学生走向社会,他们的品质一定要高,要符合当下社会对公民的起码要求。
主持人 我们都知道,每年在广附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广附学生举行的长跑,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老师还包括家长。为什么要举行这样的活动?目的是什么?
邓云洲 德育呢,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在活动中育人”。德育改造学生的思想是一个方面,最主要还是要改造他们的行为。思想改造了,他知道这个是不对的就不去做。比如我知道该遵守交通规则,但就是不遵守,这就是德育没有起到作用。德育贯穿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最终要落实到行为上。现在我们的德育,90%停留在“知”的层面,通过班会课、德育课、思想政治课等课程来传授,其他的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说我们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是德育“两张皮”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的德育一定要打破这种知道对错却不行为的格局,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一种情感体验,从而去改变他的行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举行各式各样活动的原因。你刚才讲的就是我们在大学城进行的行军拉练,全程十几千米。从早上九点开始出发,要下午四点才结束,中午只能休息一个小时,自带干粮自带水,而且一路上要唱歌、喊口号,跟行军拉练是一样的。很多家长自发组成助威团,给学生们加油打气。附近大学的社团也出来搭台子加油,因此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际上十几千米对于许多成年人而言,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当时带领大家走,我走下来都是非常吃力的,完成这项任务是需要顽强的意志力的。记得我们第一年举行的时候,我准备了两辆大卡车,准备把掉队的学生带上,但是第一年没有一个学生掉队。很多学生走得脚起了泡、磨破了皮,嗓子喊哑了,仍旧坚持了下来。这次的经历,对他们的教育是非常深刻的:第一,我付出努力,我可以做得到;第二,做什么事情,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要付出努力。他自己参与了,就会有这样的体会。
比如说,我们要教育学生献爱心。现在有很多捐款,哪里地震了师生都要捐款,很多学校说捐款,学生只能向家长要,这就存在一个攀比,你要一千我就要两千,这样起不了教育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学生搞义卖活动,自己赚来的钱拿来捐,这个活动又给学生普及了经济经营方面的知识。另外,也是最重要的,让他知道献爱心是要靠我自己去创造的,而不是把我父母的拿过来、继承过来。这也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要达到育人的目的,是要精心策划的。
主持人 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从邓云洲校长这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其实能够为学生做的事情还是非常多的。刚刚您也谈到,我们学校社团发展得非常多,学生也非常踊跃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学校之外的新鲜东西。这就提到另一个问题上来,家长会不会有声音?教学质量是第一的,会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课业学习呢?
邓云洲 通过这几年做下来,我们感觉到,不仅没有影响,反而会促进。比如说“博士讲坛”,在我们学校是每月一次,我们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包括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的专家,都给我们学生讲过课。有院士、有科学家、有音乐家、有美术家。现在我们这个“博士讲坛”,学生的响应度很高,如果他争取不到这个名额去听,是一件很懊恼的事情,所以学生层面会非常踊跃,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从学校的角度来讲,主要也就是文化,你要让学生打开眼睛去看世界,要让学生了解科学前沿的一些知识,不能光靠读几本死书,他这些眼界、视野打开以后,对活跃他的思维,对他学习本身而言,是非常有好处的。“博士讲坛”我们是不断地进行升华、进行优选,一般来说,教授的讲稿我们会跟他沟通,对中学生要怎么讲,才能讲的学生听得懂。
主持人 但是比如说DJ大赛等很多的活动,家长会说,这些是大学里面大学生做的事情,那我们在中学,虽然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很高,但孩子还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的。
邓云洲 这里我们也在跟家长开家长会时经常讲,这里存在着一个对学习规律的理解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疲劳,小孩更加会疲劳,每一个人注意力的时间,包括现在心理学都在研究,小学生有效注意一节课的时间是十五分钟,初中生二十分钟,高中生三十分钟,不可能把他关在教室里就是有效时间,所以我们每到周三下午,只准学校上两节课,其他的全部要用来做社团活动,学生的各种兴趣充分地张扬出来。从我们学校的想法讲,从星期一紧张到星期三,给他一个释放的空间,然后星期三又到星期五,一个星期这么紧张下来,其实是非常难做的,必须要给学生一个有张有弛的空间。所以我们把这些道理跟家长讲了以后,家长非常理解。而且在这个社团活动当中,他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很多方面,比如个性也好,能力也好,得到了张扬。比如我们现在考电影学院的很多,考传媒大学的也占了很多,很多都是在我们的社团活动里脱颖而出的。比如说我们的动漫社成员,考到北京电影学院的也有,考到中国传媒大学的也有,他爱上了这个行业;比如说我们的机器人、我们的车模,现在不仅走向全国,而且走向了世界。学生们经常参加世界杯比赛,甚至代表国家队比赛,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很多有特质、有特长的学生就脱颖而出。也就是我们讲的,不要把学校办成读书的监狱。我们喜欢这个学校一进去书声琅琅、琴声悠扬,学生个个生动活泼。在学生身心健康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我宁可牺牲一点考试成绩,不能把考试成绩强加在牺牲学生身心发展的代价之上。
主持人 为确保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邓云洲 在教学上,我们的口号是“以学定教”。就是说我们每一个教师,新生来了之后,不是把你的知识教给他们,你要研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是在什么状态。每一次教学的推进过程,都要掌握学情,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备课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所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原则,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落实到“以生为本”这个面上去。在学习上它也是要体现的,就是“以学定教”。现在全国不是有很多模式吗?我们在学校里不主张一个学校就搞一种模式。一个学校搞一种模式,即便是最好的模式,那么全国也就这一种模式。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每个地区、每个学生、每个学校,他的校情、地区情况、生源背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学生来决定这个模式。我们在学校主张我们的教师百花齐放,做有个性的教师,做有风格的教师。你有你自己的某某教学法,很好;他有他的教学法,很好。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以学定教”。那么在教学上,现在不断阐释这种学案教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等一些教学方面的理念,我们的教师可以大胆去创造,创造出成果我们再组织教师去学习、去研究。所以我主张,我们的教师要“百花齐放才是春,一花独放不是春”。
主持人 那我们是如何打造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的“园丁工程”呢?
邓云洲 在学校的层面上,我们定了“三级教师”培养制度,入职一到三年,我们把它叫作“园丁工程”。“园丁工程”的目标就是要站稳讲台。研究生毕业进来也好,大学生毕业进来也好,我们有一系列的培训课程,怎么当班主任,怎么讲好一堂课,怎么备课,怎么了解学生……我们有一系列的课程,而且给他配师傅,一到三年,目标就是站稳讲台。三到八年就要形成风格。你不能所有的人都像一个人,这是不行的,你也学不好,人跟人之间是最千差万别的,哪怕双胞胎也不可能一模一样,这样是学不到的,你要把你最优秀的特质充分地发挥出来,你要成为你自己,成为一个有风格的你自己,所以我们强调形成风格。八年以后,我们就是专家型教师。我们一直主张我们的教师不能成为教书匠,不能成为复印式的教书匠,我有多少知识就这么复印给你,而且这个传递的过程也有删减的,否则一代不如一代了,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他好的习惯。要做到这点,你自己要成为一个专家,课本上有的知识你不一定要生硬地去讲,要引导学生自学,学会学习,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所以这个三级队伍,我们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培训。特别是到了专家级这一级以后,就不是学校给他上课,而是组织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各个地方去参观、去学习、去领悟。这个阶段是一个悟的过程,不是一个教的过程。
主持人 我们的每个教师都经过了这三个阶段,每位教师都成了专家型的教师,所以我们的学生很幸福,能在专家的引领之下学习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幸福和感恩等,主要是有您这样的“车头”在带着。今年的上半年,在金沙洲又建立了一个校区,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三个校区了,那这三个校区是怎么分别进行管理的呢?
邓云洲 事实上,我们是四个校区。我们在广州市还有一个实验学校,这个问题涉及学校管理的问题。我觉得校长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事必躬亲型,叫事务性校长,什么事情都要去管;第二种是专制型的;第三种呢,是民主型的。
第一个,我觉得一个学校还是要靠制度去管理,就像之前所说的学校文化建设。但这个制度的产生要民主,制度出来之后要专制,所有人在制度面前是平等的。要非常重视这个制度的设计,设计不是简单化,是很有水平的。
第二个,学校管理非常重要的是校长的任务——培养人才。校长在某种意义上不是管教师的,他是管干部的。培养一支拖不垮、打不烂,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有深刻理解的干部队伍,而且要有创新。
我刚到这个学校的时候,干部来请示,这个事情怎么做。我对他说我不知道怎么做,而且要求他下次来汇报的时候,说出自己的想法,做一个方案,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最后形成一个上下认可的方案。我的任务就是检查最终的效果和结果,而不是参与这个过程,所以带一支队伍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在学校事务的管理上,我只管两件事,一个“最大的事”,一个“最小的事”。最大的事就是办学方向、办学理念,这个不能动摇,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小的事是在学校要证明我的存在。例如,早上上学的时候我要站在校门口,看看我的教师、我的学生。放学的时候,我会到学校里面走一走、转一转,会不打招呼跑到随便一个校区去听教师的课,让他们感觉到我的存在。
副校长做的事情我不做,中层干部做的事情我更不做,学校每次活动之后我们都要做一个分析会,不是说做了就行,而是做到最好了,分析我们终究有没有做好了,还有什么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然后调整。
所以,学校管理这方面,真正一个好的管理就像画家画一幅画,“疏可走马,密不缝针”。学校管理也是这样,如果一个校长没有重心,重点,反而管不好学校。
主持人 可能很多学生会认为你们校本部会做得非常好,那你们的新校区是不是会和本部一样呢?又比如广附的历史沿革、精神,如何在其他的校区里面得到体现?
邓云洲 大学城校区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学校,前后投入了三个多亿,也是一个新学校。当年第一年招生,我们都非常担心,但分数线下来却高于校本部。可能是现代设施,加上我们从校本部派过去的优秀教师。现在每一次考试,两个校区都形成了良性竞争。新校区不会输给老校区的,它还是有一种新的活力的。此外,所有的活动都是统一的,包括金沙洲。例如,军训都是在一起的,评比的标准都是一样的,教师的培养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 广大附中将这个一直以来的良好的教学特色、优良传统、创新做法同时沿革下去,无论是新校区还是本部校区都能够可持续发展。最后,请您描述一下广附未来的蓝图。
邓云洲 作为一个学校来讲,我们立足于社会,静下心来,以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让他自主发展。不断增开校区,增加优质学位,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对未来,我们还是扎扎实实做好教育工作。教育是个周期比较长的工作,我们校长、教师都要坚持“五心”,即用热心、耐心、爱心、细心、关心来对待我们的学生。
不管学生后来的成就多高,对我们而言,没有本质的差别。在我们教师和教育者的心目中,所有学生都一样,一视同仁。
我们本着务实的态度,去热爱我们的孩子,他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就作为助推器,推他们一把,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
主持人 刚刚邓云洲校长介绍的内容肯定给广大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网上留言,邓云洲校长会和大家一起讨论。
那么这一期的节目就到此为止,再次感谢邓云洲校长的到来,我们下期再见。
二、智慧校长让师生“做最好的自己”
2015年4月8日 ,《信息时报》登载了记者对邓云洲校长的专访。邓校长就教育公平、教育改革等问题谈论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了专家型校长的教育管理智慧。
广附是近十年悄然崛起的名校,以敢于挑战和创新之举备受瞩目,学校特色文化、学生学业成绩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到底这所学校蓬勃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何方?获得社会青睐的“秘密武器”又在何处?近日,信息时报记者采访广大附中校长邓云洲,走进这所被学生和家长戏称“拥有神奇‘加工’能力”的学校,听听这位教育学者是如何带领学校“走出一片天”。
谈小升初:推进教育公平并非削峰填谷
今年,广州小升初政策变动频频牵动着学生和家长们的心。邓云洲认为,小升初政策变动,是出于推进教育公平这个大环境提出来的。“但是不能把公平简单理解为教育平均。”邓云洲说,“正确理解教育公平,是每一个希望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有书读,政府高度配置资源,让不能择校的人也能享受好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是要大力扶持薄弱学校而非削峰填谷。”
目前正为小升初选校头痛的家长,邓云洲建议要注重学校未来三年的“加工”能力,尤其提醒家长不能陷入指标到校的误区。“有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在学校名列前茅就能获得重点高中的指标,小升初时心理不必有太大压力,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下一年某某中学的分数线是700分,参加指标到校的名额是30%,那这30%的初中生只能低20分,这里是有分数限制的。如果一所初中的加工能力强,学生完全可以不用依靠这个指标,凭自己的实力考上这所学校。”邓云洲如是说。
高考改革:传统语文教学要颠覆
目前高考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广东高考改革已迫在眉睫,将给学校带来怎样的变化?邓云洲认为,首先教师结构比例会发生变化,“如果以后语文、数学全国统考,英语社会考试,其他科目在高二的时候结束考试。那么这意味着高三对语、数、英老师的需求非常大。”
其次,在课程安排上,语文的比重会大幅上升。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必然要改变,“过去肢解课堂,讲段落讲中心思想已经不可行了。未来对考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将大幅上升”。因此,邓云洲建议各学校应开始逐步改变语文传统教学方式。
办学理念:构建“三好”教育生态
广州“好教育”之风正浓,市教育局领导提出逐渐培育出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好学生和好的教育生态这一五好教育氛围。对于一所学校的来说,校长可谓重中之重。“好校长应该是智慧型的!”作为“全国十佳卓越校长”的邓云洲对于这个角色有独特理解。
(1)好校长——做智慧型好校长引领师生挑战。
“所谓智慧型校长首先就是能按照教育规律,调动社会资源,根据学校的历史传统逐步形成学校品牌,选择突破口,实现以点带面。”邓云洲说。而作为一个智慧型校长,必须关注五点:即培养干部人才、建立学校规章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探索课程再造。
“我认为学校取得现在的成绩,首先是校园文化精神得到彰显,而广大附中的精神就是‘亮剑’精神——明知对手强大也敢于‘亮剑’,这是一种敢于战胜自我的精神。”其次,学校对课程的“加工”和改造能力也十分重要,据邓云洲介绍,目前语文、数学、物理等科目已有相应的校本教材,英语校本教材将从下学期开始投入使用。
(2)好老师——三级培养制让年轻老师成专家。
目前广大附中两个校区共400多名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一支非常年轻的教师队伍。“这样的教师队伍有优势,就是有活力、可塑性强。缺点就是没有经验,所以培训就非常重要。”在广大附中,学校依据教龄设置三级教师培养制度。
“第一阶段对象是教龄为0~3年的年轻老师,目标是让教师站稳讲台。这段期间的培训强调实用性。其次,骨干教师工程对象是教龄在3~8年的中青年教师,目标是让老师形成教学风格。最后是专家型教师培养,一个研究课题从怎样开题、研究最后怎样形成报告和结题,学校提供培训,最后老师能驾轻就熟地申请各级政府课题。目前,广大附中教师科研经费政府资助部分已达200多万元。”邓云洲说。
(3)好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
“以生为本,与时俱进”这是广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本是什么?本就是中心,就是学校办学教学的出发点,一切都是归到学生的健康成长。”邓云洲认为,“以生为本”首先在价值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应该把他当成一个被动的人去看待,学生取得的成绩学校都要非常隆重的表彰。”据邓云洲介绍,学校为获得全国一等奖以上的学生分别在黄华路校区设荣誉墙,在大学城校区建“星光大道”。此外,学校还设置了“八一勋章”、“黄华勋章”和“校长勋章”。
“其次,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包括团学会、学生会社团等都是学生为主导,自己来做的。老师是旁观者、引导者,组织者永远是学生。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平台,把他们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出来。”邓云洲说。
邓校长的智慧,还体现在他的管理境界上,据《中国教育之声》网报道,2012年8月29日,在中国教育之声论坛暨卓越校长年度盛典颁奖礼的圆桌论坛中,重庆巴蜀中学校长王国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邓云洲、北京金台书院小学校长张弦,以及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冯恩洪就教育的改革、创新、公平、可持续发展展开了讨论。其中,邓校长就如何做好校长,实现对学校的良好管理谈了自己的看法。
……
卓越校长圆桌论坛
谈到学校的管理,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邓云洲强调了校长在办学中的作用,以及当前教育模式下,校长所面临的困境。“现在中国不缺乏非常优秀的校长,但缺乏一些有志向、有抱负的校长。因为很多校长他知道怎么去做,启发式的、因材施教的这样一些方式去做,但是他仍然放不下心中那一道升学的坎,所以很多的先进教学理念,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很多学校做起来就不伦不类了。作为校长一定要静下心来,按照教育原本的规定,脚踏实地,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性把每个孩子教育得最好。”
邓校长就是这样一位胸怀学生、心系教育、富有生命**和教育情怀的校长,这从他自己的随笔中也可以看得出。
三、邓校长笔下的生命感动和教育情怀
生命感动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过客,当我们耄耋老矣,即将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唯一的财富就只有那些还能让你闪着泪光的记忆,当一生装满了感动,我们会安详地去另一个世界,我们没有了装也装不满的物质欲望,因为那个世界并不需要这些。
当着手想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几天来一直在回顾我生命中的感动,有些情节现在想来亦还感动,我在想,一旦你拥有感动,她是永远也消费不完的生命财富。
记得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社会刚刚开放。父亲是个不安分的人,背负着五个儿女的养育重任。他从银行贷款与人合买了一辆卡车搞运输。那年春节放寒假,父亲执意要来大学接我,车开到了师大,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要随同回乡,我和父亲只能站在没有篷的大卡车的车厢上。农历的12月,南昌的天气又潮又冷,风又大。站在车上夹着雨丝的风钻到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这场“苦旅”想是父亲和我都始料不及的。我们相拥着蹲了下来,看着直哆嗦的我,父亲脱下了他的棉衣,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42岁的父亲搂着20岁的儿子,我的心与车外寒冷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眼泪随着风在不断的飞,那一刻,我理解了什么叫父爱。
岁月如梭,我也做了父亲,那一年寒假我调来广州工作,一家人都到汽车站送我(因买不到火车票只好坐汽车),儿子在爷爷的怀抱里一直高兴的玩耍到了车站,不到三岁的儿子并不知道我要去外地工作。他满以为是一次高兴的出游,当我上了车,隔着窗户与家人谈话时,儿子突然发现我要离开了,哭着、喊着要上车,没有人能制止他,父亲只好把我的儿子从车窗递给了我,我接过儿子,他那挂满泪水的小脸,一时破涕为笑了,我搂着儿子久久地抱着,车缓缓地启动了,儿子又被传了回去,他在爷爷身上使劲地又抓又打,爷爷的脖子被他的小手竟抓出了道道红印,那时我有一种被需要的感动。
来广州工作了半年,暑期很快就到了,我一刻也没停赶着回南昌看妻儿。到了广州车站,人头攒动,我也是大包小包一身,跟着人群缓缓地行走着。我的前面是一对老夫妻,一幅明显的经历过农村艰苦生活的面容,他们搀扶着、艰难地前行。突然,大爷的鞋子被踩脱了跟,我看到了大娘俯下身去,亦步亦趋地追,帮大爷穿上。那一幕只是几分钟,却让我思索了好几年。我想,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是那么的质朴,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弥久,也许他们的生命真的合二为一了,直到有一天他们手牵着手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生命之中,他们的全部意义都在其中了。
来到了中学工作,让人感动的东西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开学,在校门口我看到一个女生拖着一只沉重的行李箱,无望的四处看着,我走上前问道:“同学是住宿生吗?”“是的,高一的新生”她怯怯地回答道。“要去宿舍吗?”我问,“是啊。”她回答,“我帮你一起抬吧。”我说,她看着我,点点头。我们一起抬着行李箱走进了校园。她问:“老师,你是教什么课的?”显然她是心存感激,找些话要跟我说。我说:“我是学校的工人,专门为你们服务的。”她狡猾地看了我一眼,笑了笑。说着话我们就到了宿舍,她说着谢谢,我就离开了。
开学两周过后,一天下午有个女生来找我,微笑着进了办公室,给了一张条子给我,说了声谢谢就跑着离开了。我分明认出了她,但很诧异。我打开这条子一看,上面写了两句话,未落款,写道:“原来你是校长?谢谢你,广附的‘工人’。”那张字条竟然让我两眼湿润了,至今我仍不知道这女生是哪一班的叫什么名字,但我深信那是有着一颗感恩之心的同学,这么一件原本不经意的小事,我想我一定会记住很久。因为我的学生也教会了我感激。
几则小故事,写着写着我陷入了深思。感动并不同于激动,它不需要那么激烈,那么剧烈,那样大的心理波动,情绪上的大悲大喜,观念上的大彻大悟。它是细微的、内在的,甚至可以是平静的。感动也不同于感激,它不是对小恩小惠的报答,它是心灵对原来那个世界的参悟,意识到了我与自然、我与生活、我与我身边人的关系,是心灵深处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本身的答谢和赞美。
教育情怀
理想是灯,指引前进的方向;理想是火,点燃前进的**。邓校长一直强调,教育人必须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在理想和情怀的引领下,追寻教育的梦。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邓校长的博客,一起来感受一下“理想的力量”吧。
我的童年时代是在原生态的贫穷山村度过的,体验着“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忙碌,在乡村的嬉戏中度过了小学五年的童年生活。
初中是在离村庄约一千米的山坡上。上公社中学的时候,学校尚未建好,只是几间风雨飘摇的课室。当时校长领着全校师生半工半读,一边读书一边建校。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硬是建起了可以上课的教室。两年里我们为学校砍柴火、放牛、种田,上课读《毛选》。有一个上海知青是我们的语文教师,他为了鼓励我们多读多背,就设计了一个表彰栏,背一遍就贴一个五角星,他说,能背和能默写五篇文章,将来一定上大学、当记者。上大学、当记者对于一个封闭山区的学童来讲,是多么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啊!但那以后,我真的开始做梦了。
除了熟诵《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毛泽东选集》著作外,我把能找得到的有限文学作品都读遍了。通过读书,心灵的窗口终于打开了一个天窗。
随着我们的毕业,公社二年制初中又办起了二年制高中,我们又顺理成章的上了高中,没有任何考试。上了高中,半工半读取消了。一个星期只有一天劳动课,算是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了。那儿的师资条件很差,在教过我们的老师中,只有一个是中专毕业的,其他都是代课教师。我的语文教师还是那位上海知青吴老师,他经常让我们把课文改写成戏剧、相声,然后让我们自导自演,这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学校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我成为主要演员。除了在学校表演外,我们还深入各村演出,那段时光,单纯而快乐,在旷远无名的山村里感受青春生命深切的跃动。
高中毕业,正好当年恢复高考,我茫然地走向考场,分数下来,数学得了6分,我甚至不知道这6分是怎么得来的,那一刻,望着分数单,没有悲愤,只有麻木。那个大学梦似乎是水中月亮,似那么近又那么遥不可及。
那个时候,农村孩子的归宿,就是“广阔天地”,我回去当了农民,当了三个月的农民,我脑子里总是浮现那个抹也抹不掉的大学梦。我托人到县城里买了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开始了无可预知的,不知终点的一场未来之旅。
又一年高考结束了,那个夏天酷热无比,我和母亲在稻田割禾。时值中午,我浑身是汗,我问母亲,如果今年我考不上大学,能否让我真正回学校复读一年,我想还有一年,我一定能考上。说着话,大弟带着三个弟妹排着一线往田野跑来,大弟的手中挥着一封信,一边跑一边喊“我哥考上大学了。”我和妈相视无语,一个童养媳出身未上一天学的母亲,只是说了一个字“好!”当我拿着录取通知书,知道被录取到“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时,我知道这辈子就姓“教”了。
现在想来,少年时代重要的是树立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与信念不是灌输的,是自然的,发端于兴趣,那种理想的力量坚持而弥久。
在学生们的生命历程中,原来他们的心灵就纯洁得像早上刚刚显露的一缕清白晨曦,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他们渴望的只是成长再成长。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能给每一个学生一种理想和信念,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成长成原始森林中让人为之震撼的参天大树。
回顾生命历程中的黄金岁月,与现在的孩子相比,在物质文化与信息等方面,我们成长的环境几乎接近原始,也许正因为这种原始,我们有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自然情致,这种自然也许是人成长的最朴实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