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虽然是基督的大旗,是他的讲坛、他的行营,但教堂首先又是它自己,是由砖石构造、建成某种形状,又配以某种装饰的房子。它是盛着精神的物质,是相对内容而存在的形式。而形式这种东西又常常可以偷偷地离开内容,或假借内容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不管是皇帝还是农夫都要穿衣,裁缝就只管他们的形式,只在这一点上实现自己的手艺。中国诗赋的格律,就是离开内容而独立存在的声韵和节奏的美。当主教大人们决心到处修造恢弘的教堂来宣扬圣道时,艺术家也就找到了一种表达自己艺术才能的借口和形式。所以今天我们看教堂,就是对宗教没有一点兴趣,也可以把它当作艺术来欣赏。就如欣赏马王堆出土的金缕玉衣,并不必追究这衣服是穿在什么人身上的。
不谈教堂的宗教意义,由教堂的物质形态,来“把它当作艺术来欣赏”,明确“看教堂”的角度。
教会垄断了文化也垄断了艺术,垄断了建筑。因为它有势、有钱,能调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艺术家来修教堂。与教会平行的是皇宫,那也是有钱有势的主,你看哪一家不金碧辉煌?因此罗马和欧洲大地上的著名教堂,实际上成了那些伟大艺术家的个人纪念碑。我猜想教会与艺术家之间是心照不宣互为利用的。我花钱雇你来修教堂,你的才能越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堂就修得越好,就越证明我教的伟大;我被你雇来修教堂,你花的钱越多,教堂修得越大,就越能发挥我的才能,证明我的存在。这种暗中的相互利用,倒给我们留下了一件件艺术精品。
揣摩教会与艺术家相互利用的心理,指出教堂成了伟大艺术家的个人纪念碑,成了艺术精品。
借教堂成名的艺术家当首推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1475年诞生在佛罗伦萨,他的奶娘是位石匠的妻子,也许就是这段缘分,他一生也没有离开石雕艺术,后来他风趣地说:“我是吃铁锤和凿子的奶长大的。”他28岁时便完成了成名作《大卫》,至今这件作品被全世界美术院校的学子奉为入门教材。梵蒂冈宫的西斯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米开朗琪罗纪念馆。这位文艺复兴的先驱,以他人文主义的思想是反对神权的,但是他被迫两次来梵蒂冈的西斯厅作画。第一次来是1508年,画了四年;第二次来是1535年,这次画了八年。现在西斯厅成了游人难得一进的艺术圣地,那天我们去瞻仰时,厅内密密麻麻地站满人,大家慢慢地挪动脚步,都仰起头看着这四百多年前的珍品。米开朗琪罗的这些画全部用**人物来表达,他是以人的尊严来对抗神的统治。
“我是吃铁锤和凿子的奶长大的”,比喻他的才华是自小熏陶而来的。生动形象。
用“毫不夸张”盛赞梵蒂冈宫西斯厅的艺术成就,是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
他第一次受聘是来画这个大厅的拱顶,开始他请了几位当时也是很有名的高手画家帮忙,几天后他发现不合自己的标准,然后就一个人来完成这项艰巨的工程。在这块八百平方米的天花板下,他站在脚手架上,仰着脸,要是晚上手里还举着一盏灯,就这样一直画了四年,到1512年完成。不用说别的,就是我们现在仰脸看画,一会儿就脖颈酸疼,他是以怎样的毅力来创造艺术的啊。他第二次被召来是为了在祭坛后的山墙上画一幅《末日的审判》,画高十米,宽九米,两百多个人物,足足画了八年,还是全用**。当画快完成时,教皇的一位官员来视察说:“这么神圣的地方,怎么能画这种画?这画不如挂在澡堂子里。”米开朗琪罗非常恼火,此人一去,他就将他的形象画成一个阴间的法官,脚上盘着长蛇,现在这个人还在画上受罪。他的透视技巧十分高超,画上每个人物都像随时要走下来。这幅画当时就轰动了世界。
刻画举灯作画和观画脖酸,从对照中衬托米开朗琪罗当年创造艺术的倾心和毅力。
“随时要走下来”,运用夸张手法,突出画作的逼真,技术高超。
我挤在人群中,屏住呼吸和大家一起感受这种艺术的魅力。我只感到四周全是米开朗琪罗的化身,这些人物从两侧的墙壁上,从天花板上,一起拥来,穿越五百年的时空,带着画家的呼喊,向我们诉说人的复兴,文艺的复兴。在教会死寂的殿堂里竟有了这样一个活泼泼的人的世界。这和我们在庙里和石窟所看的冰冷、一个模样的佛祖、罗汉大不一样。大约上帝也承认了内心深处的寂寞,从而暗自屈从了这位艺术家,让他在神殿上打开一扇通向入世的窗户,而实际上也就在众神间为米开朗琪罗留了一把交椅。米开朗琪罗的创作态度是极其认真的。创作《大卫》时,他用一道屏风挡起来,作品未完成前,不许任何人看一眼。一次他正修改一件作品,有朋友来访,刚扫了作品一眼,他就装作失手把灯掉在地上,屋里一片黑暗。凡是自己眼睛通不过的作品,决不肯示人,凡是没有新意的作品他决不留存。一次,他为雕一个人像,竟一连做了十二个稿样。正是这种执着,这种残酷的追求,使我们在五百多年后还是觉得他是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峰。
幻觉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米开朗琪罗画作的艺术成就之高。
“残酷”二字,贬词褒用,用反常的词语来盛赞米开朗琪罗对艺术的执着。
罗马和欧洲的著名教堂,大多是经数代名家设计和监督施工而成。世界第一大的圣彼得教堂是公元349年始建,以后历次重修,到16世纪更有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这样的大师加入,到1612年才完成现在这个规模,前后一千二百多年。世界第四大教堂的佛罗伦萨大教堂1296年开工,到1461年完成,前后一百六十六年。大圣玛丽亚教堂是公元352年始建,一直建到18世纪,前后一千四百多年。一座建筑的修建动辄上百年,上千年,只有宗教的信仰才能维系这样的工程。这在东方也不例外,中国的云冈佛窟修了五十年,乐山大佛修了九十年,大足佛刻前后七百年。因为朝代可以更替,信仰却没有更换,并且又只有这种宗教迷信式的信仰才能驱使人们将自己的精力、财力去作无限的倾注,并代代相续。一个教堂越是这样一代代地往下传,就越显得珍贵,好像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这是欧洲人最爱向客人显示的骄傲。正是在这种传承中,教堂成了一棵独特的艺术大树。如果你细心一点,还会发现这棵大树仍在不断地抽着新芽,现代艺术家就是设计教堂也要张扬自己创造的个性。他们已突破传统教堂尖顶厚墙的冷面孔而更富有人性,这也许是为了适应旅游业的需要。最典型的是芬兰的岩石教堂,建于1969年,由蒂莫和图奥莫兄弟两人合作设计。它完全是在一座岩石山顶上挖的一个深坑,搭上玻璃、钢和铜材的大顶棚。十足的现代味道,但仍不失教堂本色。
运用数字说明,列举各大名教堂及东方大型雕刻经数代名家才完成,以此来突出信仰的力量,突出艺术家的传承才使教堂成为艺术大树。
“十世单传的婴儿”,运用比喻,鲜明地写出了教堂在欧洲人心目中的珍贵。
正像前面吉本论宗教一样,我说,教堂对教会来说是布道的场所;对教徒来说,是寻找安慰洗刷心灵的地方;对艺术家来说,那是他手中的一块石料或者是一块画布。
结尾在比较中点题,突出教堂对艺术家的创作意义。
阅读指导
作者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欧洲的教堂,思考了教会与艺术家的关系,赞扬了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代代传承,以及艺术家的创新。
艺术家利用教会的垄断势力,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才能,证明了自己的存在意义,给世人和后人留下了一件件艺术精品。作者以欣赏梵蒂冈宫的西斯厅为例,以米开朗琪罗为例,引导读者去看去思索。
作者没有详细描绘画作的内容和形象,而是多次运用数字来突出创作时间之久,以想象艺术家创作时的艰难来突出对艺术的执着。画了四年,画了八年,两百多个人物,那是怎样的日日夜夜,其中为雕一个人像竟连做了十二个稿样,正是这残酷的追求才能使作品穿越五百年仍是不可企及的高峰。
作者还穿插引用逸闻故事来丰富内容,使文章更有情趣。对未完成的作品,他从不许任何人看,朋友扫视一眼他修改的作品,他竟故意灭灯,“凡是自己眼睛通不过的作品,决不肯示人,凡是没有新意的作品他决不留存”,多么认真的创作态度。在观看和思考中,作者还安排了一条线索,就是艺术家的人文追求: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米开朗琪罗是在神圣庄严的教堂里,用**人物来表达故事,使死寂的教堂变为活泼泼的人的世界,他是在诉说着人的复兴,以人的尊严来对抗神的统治,以至他将亵渎艺术品的教皇官员画作阴间的法官。
进行了“点”的分析后,作者又进行“面”上的解读,他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教堂、大作品的创作时长,一座伟大建筑的修建动辄上百年、上千年,正是艺术家的代代传承才使教堂成为独特的艺术大树,成为欧洲人的炫耀和骄傲。并联系芬兰岩石教堂的例子,来谈艺术家坚持张扬个性,使建筑更富有任性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传承。
作者边观赏,边介绍,穿插运用数字说明和逸闻掌故,以对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认识为线索,并联系古今中外的类似作品,拉近读者的认识和情感,便于作者的说理。如首段讲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时就联想到了中国诗赋的格律、马王堆金缕玉衣。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也为文章增色,如将教堂比喻成“一棵独特的艺术大树”“这棵大树仍在不断地抽着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