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轻松中文大师写作课(套装全8册)

  

  朱自清

  探索思考

  W君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新时代青年,然而,他满腔的热情最后只化作了“飘零”的命运。晕黄的电光灯下,作者细细回味,将W君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阅读批注

  一个秋夜,我和P坐在他的小书房里,在晕黄的电灯光下,谈到W的小说。1

  1 渲染气氛

  “秋夜”“晕黄的电灯光”的用词渲染出一种淡淡的悲伤的气氛,与题目“飘零”的沧桑之感相吻合,也奠定了这篇文章的基调。

  “他还在河南吧?C大学那边很好吧?”我随便问着。

  “不,他上美国去了。”

  “美国?做什么去?”

  “你觉得很奇怪吧?——波定谟约翰郝勃金医院打电报约他做助手去。”

  “哦!就是他研究心理学的地方!他在那边成绩总很好?——这回去他很愿意吧?”

  “不见得愿意。他动身前到北京来过,我请他在启新吃饭;他很不高兴的样子。”

  “这又为什么呢?”

  “他觉得中国没有他做事的地方。”

  “他回来才一年呢。C大学那边没有钱吧?”

  “不但没有钱,他们说他是疯子!”

  “疯子!”

  我们默然相对,暂时无话可说。2

  2 对话

  作者借“我”和P的这段对话自然引出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被大家认为是疯子的W君,同时也将他的近况简单介绍了出来,初步交代其飘零的命运。这样的描写手法干脆利索,能让读者产生最直观的印象。

  我想起第一回认识W的名字,是在《新生》杂志上。那时我在P大学读书,W也在那里。我在《新生》上看见的是他的小说;但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心理学的书读得真多;P大学图书馆里所有的,他都读了。文学书他也读得不少。他说他是无一刻不读书的。我第一次见他的面,是在P大学宿舍的走道上;他正和朋友走着。有人告诉我,这就是W了。微曲的背,小而黑的脸,长头发和近视眼,这就是W了。3以后我常常看他的文字,记起他这样一个人。有一回我拿一篇心理学的译文,托一个朋友请他看看。他逐一给我改正了好几十条,不曾放松一个字。4永远的惭愧和感谢留在我心里。

  3 外貌描写

  作者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描写W君的外貌,抓住其主要特色,彰显其平凡、质朴的形象。

  4 用词精练

  “逐一”“不曾”,作者仅用这两个词,就让读者看到W君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他的才智。

  我又想到杭州那一晚上。他突然来看我了。他说和P游了三日,明早就要到上海去。他原是山东人;这回来上海,是要上美国去的。我问起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哲学,与科学方法》杂志,我知道那是有名的杂志。但他说里面往往一年没有一篇好文章,没有什么意思。他说近来各心理学家在英国开了一个会,有几个人的话有味。他又用铅笔随便的在桌上一本簿子的后面,写了《哲学的科学》一个书名与其出版处,说是新书,可以看看。5他说要走了。我送他到旅馆里。见他**摊着一本《人生与地理》,随便拿过来翻着。他说这本小书很著名,很好的。我们在晕黄的电灯光下,默然相对了一会,6又问答了几句简单的话;我就走了。直到现在,还不曾见过他。

  5 列举事例

  W君不迷信人们认为的有名的杂志,表明他是一个在科学上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人。

  6 呼应

  “晕黄的电灯光”与开篇相呼应,将淡淡的悲伤继续弥漫在行文中。

  他到美国去后,初时还写了些文字,后来就没有了。他的名字,在一般人心里,已如远处的云烟了。我倒还记着他。两三年以后,才又在《文学日报》上见到他一篇诗,是写一种清趣的。我只念过他这一篇诗。他的小说我却念过不少;最使我不能忘记的是那篇《雨夜》,是写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的。W是学科学的人,应该很冷静,但他的小说却又很热很热的。这就是W了。7

  7 议论

  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以W君在科学上的冷静和在小说上的热形成对照,其实也是在表明W君的为人:外冷内热。

  P也上美国去,但不久就回来了。他在波定谟住了些日子,W是常常见着的。他回国后,有一个热天,和我在南京清凉山上谈起W的事。他说W在研究行为派的心理学。他几乎终日在实验室里;他解剖过许多老鼠,研究它们的行为。P说自己本来也愿意学心理学的;但看了老鼠临终的颤动,他执刀的手便战战的放不下去了。因此只好改行。而W是“奏刀 然”,“踌躇满志”,P觉得那是不可及的。8P又说W研究动物行为既久,看明它们所有的生活,只是那几种生理的欲望,如食欲,性欲,所玩的把戏,毫无什么大道理存乎其间。因而推想人的生活,也未必别有何种高贵的动机;我们第一要承认我们是动物,这便是真人。W的确是如此做人的。P说他也相信W的话;真的,P回国后的态度是大大的不同了。W只管做他自己的人,却得着P这样一个信徒,他自己也未必料得着的。

  8 对比

  P君和W君面对解剖,一个“战战的放不下去”,一个则是“‘奏刀 然’,‘踌躇满志’”,两相对比,突出了W君对科学研究的真纯。

  P又告诉我W恋爱的故事。是的,恋爱的故事!P说这是一个日本人,和W一同研究的,但后来走了,这件事也就完了。P说得如此冷淡,毫不像我们所想的恋爱的故事!P又曾指出《来日》上W的一篇《月光》给我看。这是一篇小说,叙述一对男女趁着月光在河边一只空船里密谈。那女的是个有夫之妇。这时四无人迹,他俩谈得亲热极了。但P说W的胆子太小了,所以这一回密谈之后,便撒了手。这篇文字是W自己写的,虽没有如火如荼的热闹,但却别有一种意思。科学与文学,科学与恋爱,这就是W了。

  “‘疯子’!”我这时忽然似乎彻悟了说,“也许是的吧?我想。一个人冷而又热,是会变疯子的。”

  “唔。”P点头。

  “他其实大可以不必管什么中国不中国了;偏偏又恋恋不舍的!”

  “是啰。W这回真不高兴。K在美国借了他的钱。这回他到北京,特地老远的跑去和K要钱。K没钱,他也知道;他也并不指望这笔钱用。只想借此去骂他一顿罢了,据说拍了桌子大骂呢!”

  “这与他的写小说一样的道理呀!唉,这就是W了。”

  P无语,我却想起一件事:

  “W到美国后有信来么?”

  “长远了,没有信。”

  我们于是都又默然。9

  9 首尾相接

  此处的对话承接了开篇时“我”和P君提到的大家认为W君是“疯子”的话,是从之前对W君的回忆又自然地转到了现实。二人的这番对话,又一次对W君进行了评论,向读者展示了W君心系祖国的热情和为人的真纯。然而,这样一个新时代青年却被人称之为“疯子”,“我”和P君无可奈何,只能和开篇时一样“默然”以对。在这种平淡的叙述中,作者的愤慨、压抑显而易见,本文暗藏着作者浓厚的忧患意识。

  阅读赏析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以近白描式的手法描写了一个才华横溢却被别人当作“疯子”的青年W君的故事。全文不见对主人公W君大段的细节刻画,只截取了他生活的几个断面作短暂描写:热爱读书,为别人认真改译文,不迷信权威,勇于解剖,恋爱无果等。通过这些典型事例,W君才华横溢、有思想有内涵的形象如在眼前,令人印象颇深。可见,在写作中,材料选择得典型,就会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写人的时候,一定要像作者这样精心选材。

  此外,这篇散文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首尾相接,以人物对话反映主人公的命运。文章开篇,作者就以“我”和P君的对话引出主人公W君最后飘零海外的命运,以及别人对他“疯子”的评价,之后才转入对W君的回忆中。而到了文章最后,作者从回忆转到开篇的现实,又以他们的对话写出W君对祖国的热爱和为人的真纯,进一步丰富了W君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W君飘零命运的无可奈何。这样的写作技巧令本文在平淡中彰显出不平凡的魅力,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阅读延伸

  1.你觉得W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以“飘零”为题,你觉得这样命名有什么好处?

  3.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默然”一词,你觉得他默然的原因是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