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
老舍
探索思考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不同地区的春节,有着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北京的春节是如何度过的呢?老舍先生以如椽之笔,通过京味的语言和“俗白”的风格,带我们走进热闹非凡的春节氛围,体味那极具年味儿的回忆。
阅读批注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1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2
1 引用
作者开篇后即引用俗语,一方面生动说明北京最冷的时候从腊七腊八开始,另一方面以逗趣的语言吸引读者眼球。俗语浅显易懂、简练形象,往往能避免行文的扁平,加强语言的生动,恰当引用可造就文章的点睛之笔。
2 比喻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米与豆的集合描写成“农业展览会”,既写出了腊八粥用料的丰富,又形象地表现出腊八粥的浓稠与香甜,很有画面感。同时,轻松幽默的表达增添了文字的亲和力,自然流露出对丰收的自豪感。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3
3 叙述、描写
此处既有对泡腊八蒜的叙述,又有对腊八蒜的细节描写,两者自然融合,描摹出腊八蒜的可口,更突显了年节的氛围。可见在行文时,叙述与描写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可以相互交织、配合使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4
4 抓住重点
过年的场景离不开儿童,有了儿童,年味儿才更加浓郁。儿童的活动在文中反复出现,他们使北京的春节不再是一张简单的民俗活动清单,而是有声有色、有光有影,异彩纷呈。这正体现了以重点突显特点的表达特色。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新年眨眼就到了啊。5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5 叙述
使用时间节点的词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从腊八起”“过了二十三”“除夕”等词语形成一条时间纵轴,将春节按时间顺序串联成文,意在顺承转换,使文章整体表达更加流畅。但应当注意的是,使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时要主次分明,在重点处着墨,避免“流水账”的出现。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6
6 对比、过渡
除夕与初一,是“挤满了人”与“上着板子”的对比,也是堆满爆竹纸皮与全城休息的对比,一闹一静,除夕的忙碌与初一的悠闲跃然纸上;同时将读者的思路从除夕引入初一,过渡自然而巧妙。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儿、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到了。7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8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7 总起句
总起句在一篇文章或在一段话中可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段话的思想,一般出现在文章首段或一段话的首句。看到这个总起句,我们就知道本段重点写元宵节。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北京的春节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多天,但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读来并不乏味,这是因为作者做到了主次分明,选取腊八、除夕、初一、元宵这四个最具代表性的时间点重点描摹,其他内容则一笔带过,详略得当,节奏很好。
8 排比
作者连用五个“有的”写灯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多、款式之多,生动展现出街景的“火炽而美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说到排比句,在热闹的场景描写里,特别适合加入排比句,显得气氛热烈,感情充沛。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9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9 承上启下
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同时,此句呼应文章开篇处的“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阅读赏析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无疑是最重要的节日,除旧迎新、阖家团圆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赋予它的深刻内涵。同一个春节,不同的人写,有不同的味道。老舍先生,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应该是许以庆贺春来、前景美好的祝福。先生是北京人,他写北京的春节想必是信手拈来。本文里,他以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北京春节的热闹与欢乐之中。全文以时间为纵轴,将分散的民俗活动,如腊八时的熬粥、泡蒜,初一的走亲戚、逛庙会,元宵节的观看花灯等连珠成线,渐次展开。文章既有对场景活动的介绍,又有对人物的描写,看似内容庞杂、辐射面广,实则主次分明,重点抓住腊八、除夕、初一、元宵节四个时间节点进行描摹,提领而顿,不仅是一篇读来趣味盎然的美文,更是描写民风民俗的经典范文。
阅读延伸
1.在作者笔下,除夕夜是热闹的,初一是悠闲的。请你在文中找一找,哪些字词表现了除夕夜的“热闹”,哪些字词表现了元旦的“悠闲呢”?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种年夜饭上的食物。
3.说一说你家乡过春节时有哪些热闹的场面,试着用上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方法来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