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三国说说

05 那场惊天剧变:谁说我治不了董卓?

三国说说 刘雅茹 5125 2024-10-22 04:55

  

  何进召各路猛将豪杰进京,天下又全方位地热闹了!我们看看都召了谁。

  前将军董卓驻扎在上林苑;

  东郡太守桥瑁驻扎在城皋;

  武猛都尉丁原驻扎在孟津。

  另外,何进又派人去各地招兵,这几个人是:王匡、鲍信、张杨、张辽、毋丘毅。

  我们先看看这个阵容,再来论断一下,这个“召四方猛将进京”,到底是不是昏招,到底会爆出什么效果?

  董卓暂放一边,我们后面细说。先来看桥瑁和丁原。

  桥瑁,是桥玄的族孙,很可能跟袁绍关系不错。后来关东群雄讨董卓的时候,桥瑁伪造三公的书信发到各州郡,给袁绍帮了大忙。这位该算袁绍一伙的。

  丁原,出身寒微的武人,当上刺史靠的就是勇猛,跟孙坚有点儿相似。而且,丁原当并州刺史才一年多,根基也不深。像这样没身家、根底浅的武人,内心一般是比较老实的,不敢有啥不臣之心。

  去招兵的这五位:

  王匡和鲍信,是何进征召的“英俊之士”,很可信。两人都是泰山人,于是何进命令,都回老家去招兵。

  张杨和张辽,这俩是丁原手下的猛将,但官位不高,都是从事。他俩怎么到的京都呢?当时灵帝搞西园校尉,蹇硕曾征召天下豪杰来给自己当偏将,让他们带兵进京。丁原就把张杨和张辽都派到洛阳来了。何进吞并西园军,自然,这俩就成了何进的手下。只是这时,他俩官阶比较低,不足以让何进重视。很快,张杨被派回了并州,张辽被派去了河北,分头招兵。

  毋丘毅,这位史料记载很少,只知道是后来曹魏大将毋丘俭的爷爷。有点儿意思的是,不知什么渊源,毋丘毅跟先主刘备扯上了点儿关系。刘备自从揍了督邮后,只好带着关、张逃亡了。据说曾跟曹操一起回过沛国招兵,推测那时该是招西园军,但先主怎么跟曹吉利混到一起了,也不得而知。这次呢,先主又跟这位毋丘毅一起召兵去了,到了下邳,碰上了贼,刘备带着兄弟们杀贼立功,由此当上了下密县丞。不过,先生这段飘忽人生,跟现在的朝廷爆局关系不大,我们还是回到主线。

  我们看上面的人员设置,哪个也不至于失控。袁绍是衡量过了的,这些人里,除跟自己一路的,就是根基浅、不足成事的。哪个也不会反!京都不会失控。所以陈琳说的“天下必会因此大乱”,袁绍是很不以为然的。以我的全盘设计,怎么会乱!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董卓。

  关于董卓的品行,大概朝廷上从皇帝到百官,没人不知道了。早在灵帝还没晏驾时,就曾打算解决董卓这个心病。

  灵帝征董卓到朝廷当少府,实际就是想解除他的兵权。

  不想董卓真大胆,真无赖,上奏说:“陛下,臣想听您的,到朝廷去,可是您不知道啊,我手下这些湟中义从啊、羌人胡人啊,他们都跑来跟我说:‘我们的粮饷还没给足呢,我们的老婆孩子都又冻又饿快死啦!你可不能走!’陛下,这些羌人胡人又险恶又难对付,臣一时半会儿真应付不了!所以,我得留下来安抚他们。有啥问题,我随时再跟您汇报哈!”

  总之,耍赖也好,玩心计也罢,董卓就是不交兵权。

  灵帝一看没办法,而且天下爆得遍地窟窿,他也没空修理董卓。难道让皇甫嵩带兵去讨伐他?完全没可能,只好忍着先不理了。

  后来,灵帝眼看不行了,又想起董卓这个心病,于是又下诏,让董卓去当并州牧,把军队交给皇甫嵩。皇帝都快没气了,董卓当然更嚣张,更不会听。他又上奏说:“臣承蒙陛下您的信任,统领军队十年啦!士兵们不分大小,都跟臣特有感情,都念臣对他们的恩义,都愿为了臣战死沙场,臣不能把兵交出去啊!请求让我把军队带到并州去,为您守卫边疆。”然后,他又领兵到了司隶,驻扎在河东郡,完全无法无天!

  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郦,曾劝他讨伐董卓,皇甫嵩却回答,董卓是有罪,可我要讨伐他,也有罪,还是上奏朝廷,请陛下做主吧!只是,陛下哪还做得了主?除了下诏骂骂董卓,灵帝已经啥也干不了了。于是,董卓成了没人管,想咋折腾咋折腾。

  何进这回召董卓,有识之士们一听,真是个个疾首蹙额!郑泰跟何进说:董卓那小子强横残忍,贪得无厌,要靠他办成大事,他就更为所欲为,一定会祸害朝廷!明公您是国舅,掌着大权,还用得着董卓吗?别拖了,您自己决断就好,赶快杀宦官!

  卢植卢老师也跑去跟何进说,不要召董卓,怎么能引进祸水呢?结果,何进就是不听。

  郑泰本来不爱做官,这回一生气,直接不干了,临走时还给荀攸留话,何进这个人,不好辅佐啊。

  那么,何进为什么非要召董卓呢?

  首先,在吓唬太后这事上,董卓比谁都管用!董卓是天下最恐怖的存在,大家都觉得恐怖,更别提何太后了。而且看后面,何太后终于害怕,就是被董卓吓的。

  再者,因为主意是袁绍出的,何进已经被袁绍洗脑,除了袁大公子的指令,别人的话他都自动屏蔽。

  那么,袁绍又为什么非要召董卓呢?难道这不是又一个大昏招?

  其实,这招不昏。袁绍当然是筹划好了。谁都知道董卓是个大祸害,袁绍眼不瞎耳不聋,怎会不明白?在董卓这事上,袁绍至少有两道保险锁,怎么也能把董卓锁住,他认为不可能出事。

  第一道锁:董卓是袁家的故吏!当年,董卓初来中原时,是被袁绍的叔叔袁隗辟为掾属的。这种门生故吏的关系,在东汉那时代可神圣了。士人们都特别忠于自己的领导,忠心程度快赶上忠于皇帝了。比如我们前面说的朱儁,为了给领导尹端减罪,跑去洛阳行贿京官,人们还夸他有德行。又比如公孙瓒,这么“鹰”的人,也特别守这个“故吏”的节,他的领导刘其被发配交州,他就乔装改扮成士兵,一路护送兼侍候。后来,公孙瓒还因为这“德行”被举了孝廉。

  所以,“门生故吏”的分量实在太重太重。而董卓,正是袁隗的故吏!按袁绍理解的时代规则,董卓即便再祸害,眼里也不会完全没有他叔叔这个曾经的领导。所以,对袁家来说,董卓是可控的。当然,在这事上,我们袁大公子实在太一厢情愿、阳春白雪了,在董卓那脑袋里,这套汉人社会的美好规矩,简直……屁都不是。门生故吏?德行?这些玩意有啥用?能干死多少人啊?

  其实到最后,袁绍这第一道保险锁半点作用没起。但是不用怕,袁大公子还有第二道,这就是何进!

  第二道锁: 何进的兵力,才是唬住董卓的真保险!这个是铁铁的,坐实的。董卓再闹腾,难道真的敢跟何进撕破脸,公然造反,在洛阳城下开战?百分百不可能!只要何进坐镇京都,掌控中央军,董卓绝不敢轻易动兵。最多也就是个有惊无险。

  所以,我们历来说的两大昏招,一个,召四方猛将豪杰;另一个,召董卓进京,其实都并不算昏。袁绍是有把握的。这也是最快最有效地推动他策略成功的手段。袁绍的计划是:让董卓来演恐怖片,把何太后吓傻,何进冲进宫去,斩草除根消灭宦官。然后,老袁家就正儿巴经地权力、声望都倾盖天下了,至于何进嘛,留下日后再慢慢地消遣……

  只是,袁大公子千算万算,却怎么也算不到,眼看胜利在望了,何进还真能把自己玩死!袁绍已经充分照顾了何进的智商,能嘱咐的都嘱咐到了,结果一个不留神,没看住,何进就把自己给捐了。何进一死,满盘皆输……袁绍一定肠子都悔青了,错就错在高估了他的智商下限……

  所以,公元189年的这场天翻地覆的宫廷剧变,真正的症结就在——何进之死。

  何进不死,袁绍完美成功,三国历史完全改写。

  何进一死,袁绍一败涂地,三国历史就是今天这模样了。

  我们来看后面是怎么进展的。

  眼看各路猛将都向京都进发了,一路大喊着杀宦官。丁原带了几千并州军,在孟津放起了大火。孟津(现在是洛阳市的下辖县)离京都相当近,孟津的大火,从洛阳城里就能远远地瞧见。

  董卓还一边进军,一边上奏:臣鸣钟擂鼓来到洛阳,就是清君侧的!请陛下杀掉张让这一帮阉贼!

  眼看情势好急迫,何家人真是受不住了,集体给何进开会。何苗又苦口婆心地劝:咱们从南阳起家,本来贫贱,都是依靠常侍们才有今天的富贵啊!国家的事,哪有那么容易就办到的。如果,你真把宦官们都杀了,必后悔莫及,咱们还是跟常侍们和好了吧!

  何苗为啥劝何进跟宦官和好?因为,他是个正常人。何太后不同意杀宦官,也因为,她是个正常人。从何家的利益角度看,跟宦官其乐融融地瓜分权力大饼,本来是最佳的预期。何进杀宦官,实在太无厘头!根本不是目前何家利益的需要!

  但是,那是袁绍利益的需要!袁大公子始终是这场剧变的核心推动力。何进已经被洗脑,被紧箍咒念得都不知怎么喘气了。最后,他也没有同意何家人。

  眼看何家人开会,袁绍这边的咒也念得更紧了。

  袁绍威胁何进:现在形势已经形成,咱们的意图全天下都知道了,将军怎么还不快下决断?再等,你就是下一个窦武!

  瞧瞧,一边是自家人跟一帮宦官,一边是袁绍和天下士人,何进快被扯成两半了!最后,他还是打算听袁绍的,要天下名声,哪能听妹妹她们的妇人之见呢?何况何苗和舞阳君还都跟他没血缘关系。

  于是,何进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又任命王允为河南尹。

  司隶校尉是司隶地区的监察官,相当于刺史,凡司隶境内的官员,他都可以管,手下还有一千多人的军队。假节,就是但凡违反军令的,都可以先斩后奏。于是最后的效果就是:在司隶地面上,但凡挡了袁绍路的,不管是谁,袁绍都可以不经请示,直接击杀!好大的权力!这时的何进,是真下了决心了。

  王允,就是后来跟吕布一起杀董卓的那位,出身并州世族太原王氏,清正刚直得出了名,曾被张让他们害得很惨,妥妥的宦官死对头。河南尹是洛阳所在的河南郡长官,洛阳城的各种事务都可以管。显然,王允这个河南尹,跟袁绍一样,就是为了消灭宦官准备的。

  袁绍马上开干。时间太紧迫,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何进要杀宦官,真是一刻也耽误不得!

  袁绍一面命手下小弟密切监视宦官的动向,一面又给董卓他们下令,让他们接着上奏,放出话来,要进兵到平乐观,就是灵帝一年前大阅兵那个地方,洛阳城的西门口。

  不得不说,董卓这恐怖片演得真成功,这回,何太后终于怕了!她急惶惶地把中常侍、小黄门全给免了,你们都回家去,别在宫里当差了!最后,宫里只留了何进亲信的人。

  宦官被逼到走投无路。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了无底限的屈服。既然已经向大将军投诚,那就低调、再低调。我们什么都不要了还不行吗?以张让、赵忠为首,领着常侍、小黄门们,就像最下等的奴才一样,几乎是爬进了大将军府,痛哭流涕地向大将军赔罪。

  “求大将军饶了俺们的贱命,您怎么处置都行!”

  袁绍在旁边一看,真是天赐良机啊,正好一网打尽!就暗示何进,赶快行动!

  哪知本来下定了决心的何进,这时一看宦官那可怜巴巴的样儿,又动摇了,觉得他们何家人说得有理了。袁绍一而再再而三地暗示,他都跟没看见一样。

  何进训斥这帮宦官,出口竟然是这样的话:“天下汹汹,都是你们闹的!现在董卓都要来杀你们了,你们还待在京都干啥?还不早点儿回封国去!”他自个把“诛灭宦官”的目标改成“让宦官回封国”了!

  袁绍气啊,猪队友真是大祸害啊。心想,你现在玩妇人之仁,可知道那是在玩自己的命吗?你现在看宦官们惨得像落水狗一样,可知道一转脸他们就会是恶狼吗?真是撞狗屎运了,怎么就遇上你这个猪头?

  袁绍气到不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你让他们回封国?好,我就给你来招釜底抽薪。袁绍立刻命人伪造何进的命令,下发到各个州郡,让各地官员抓捕宦官们的亲属,一个不落!想回封国?我看你们怎么回去!现在,宦官的家人都被你何进抓了,仇恨模式已经开启,这些宦官,你是杀也得杀,不杀也得杀!

  我们看这场剧变,何进简直像在梦游,始终没搞清自己想要什么,该干什么。也始终没知觉危险有多大,危险又在哪儿,贪心得什么都想要。最可怕的是,他还始终不知道,他是整个剧变的风口浪尖,每一步都在拿自己的性命当赌注。

  既然不知死,那么最正常的情况,就是真会死。

  于是……何进就把自己玩死了。我们的袁大公子,也跟着他遗恨万年。

  那么,何进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呢?这场惊心动魄的剧变,又会怎么发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