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极乐往生与兜率往生
禅之种类中,特别发达,而与后世以绝大之影响者,念佛观是也。此念佛观,始存于小乘五停心观之中;任何禅经,无不说之者。五停心观,即数息、别想念、总想念、因缘、念佛五种。一说除念佛观,加界观。其区别有多种。举凡观佛三昧、生身观、法身观、十方诸佛观法、观无量寿佛法,如上所述者,莫非念佛观也。盖观佛之法,其大体有二:一真身观;二应身观。真身观云者,佛身遍满于宇宙,观宇宙之实在,即观佛之真实身也。应身观云者,就佛在人间所现形相,而观念之也。《维摩经》之《阿品》,说真身观;《观佛三昧经》,说应身观。应身观又有通观、别观之分。通观云者,非观特种佛之谓,乃观一切佛之谓;《观佛三昧经》之念佛观属之。别观云者,或观弥勒,或观乐师,或观阿弥陀佛,就特种佛而观之之谓;《观无量寿经》属之。此观佛之区别,据净影寺慧远《观无量寿经疏》之说。
一般禅经所述之念佛观,非真身观、法身观,乃应身观也。《观佛三昧经》,为应身通观之经典;共有二译:觉贤所译之十卷本为第一译,罗什所译之一卷本为第二译,第二译今佚。又罗什所译禅经,皆明观佛之法,前已述之矣。
应身别观之经典,当推《观无量寿佛经》为最重要。元来念佛观之旨,为众生过去之罪业深重,愚痴矇昧,心根怯弱,其力不堪修行佛道时;使观佛应身之相及其德;如见佛现于目前,而受佛之哀愍救护;以遂其修道之愿。又未来往生之信念,为在此多苦多烦多罪恶之娑婆世界,难于开发;必发愿未来往生佛之国土,登无苦无烦无罪恶之世界,俾诸佛毕现于目前,方能坚决修行。通观别观,皆不外此旨;惟是无量寿佛,(即阿弥陀如来)在诸佛中誓愿特宏;无论何等极恶众生,一称其名号,均接引之,迎入其国;故自古归向阿弥陀如来者,较归向诸佛者,居其多数;所谓“诸经所赞,多在弥陀”之语;为净土门徒所循诵,非无因也。
单赞叹阿弥陀佛之德者:则有
《阿弥陀佛偈》一卷(第一译) 后汉 失译
《后出阿弥陀佛偈》一卷 (第二译) 同上
此二偈,俱说阿弥陀如来之誓愿。谓阿弥陀如来,较他诸佛更为方便者,《无量寿经》也。依此特别誓愿,备说往生无量寿国方法者,《观无量寿经》也。《无量寿经》翻译颇古;迄至宋代,译本多至十二种,故有五存七缺之称;兹列之于下:
《无量寿经》二卷 后汉 安世高译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 后汉 支娄迦谶译
《大阿弥陀经》二卷内题《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吴支谦译
《无量寿经》二卷 曹魏 康僧铠译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 曹魏 白延译
《无量寿经》二卷 西晋 竺法护译
《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一名《极乐佛土经》) 东晋 竺法力译《新无量寿经》二卷 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
《新无量寿经》二卷 刘宋 宝云译
《新无量寿经》二卷 刘宋 昙摩密多译
《无量寿如来会》二卷(《大宝积经》中十七八两卷) 唐 菩提流支译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 宋 法贤译
(有点者现存之记号)
此《无量寿经》,既说阿弥陀佛之誓愿,较胜其他诸佛;故自法藏之因位,及其四十八愿,说明阿弥陀如来与其国土;次述愿往生此国土者之心得及其方法。
《观无量寿经》译本有二,即:
《观无量寿经》一卷(一名 《无量寿观经》) 刘宋 畺良耶舍译
《观无量寿经》一卷 刘宋 昙摩密多译
一说即后汉失译缺本之《观无量寿经》,虽事载《开元录》,恐有谬误,未足征信。
此经以说往生极乐方法为主;即说世间之善德行、小乘教之戒律、诵读大乘经典诸方法是也。以上三方法,名曰三福。其间虽不无说散善之处;但就经名之所表示者考之,则以说定善为主;定善云者,观念之行,即禅是也。此经所说定善,分为下列十六观:此十六观,又有依报、正报、假观、真观之区别。
第一,日观向西方观日,此先使心定于西方之法
第二,水观观水,由水观冰,由冰观瑠璃,此为地观之前方便
第三,地观由瑠璃一转而观极乐之土地
第四,树观
第五,池观
第六,总想观(一名宝楼观)
第七,华座观此观阿弥陀佛所座之华,虽为依报,但属佛之特别依报,故与前六观稍异
第八,像观欲观阿弥陀身,为方便计,先观佛像;但于佛之外,亦于其左右观观音势至二菩萨;或谓之佛菩萨像观……假观观极乐正报之前方便第九,真身观观阿弥陀佛……真观正观正报
第十,观世音观既观弥陀真身,更观其左右二菩萨
第十一,大势至观同上
第十二,普观或谓之自往生观,自积往生极乐之想,而善观极乐之相
第十三,杂想观合观弥陀及二菩萨,故谓之杂想观
第十四,上品生观观人之往生极乐;以下共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复设三品之区别:故上品有上上、上中、上下三品之区别
第十五,中品生观中品有中上、中中、中下三品之区别
第十六,下品生观下品有下上、下中、下下三品之区别
自第一观至第七观,为极乐依报之观察;自第八观至十一观,为正报之观察;十二、十三,兼依报正报而观之;十四以下,观人往生极乐,有上中下品之区别;又以种种议论,分类说明;此说较为妥当。善导大师以后之学说,则以第一观至十三观为定善;十四观以下之九品为散善;划分此经为二大区别加以说明。此种学说近世净土门采用之。但揆诸译者当时之理想,或不如此;盖当时所以有此方法者,不过为观佛书而设;故前列之十六观,皆应视为观念之法也。
就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经文考之:除以上二经外,《阿弥陀经》异译之本,共有三部,列之于下:
《阿弥陀经》一卷(又名《无量寿经》) 姚秦 罗什译
《小无量寿经》一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 唐 玄奘译
此经专纪法藏比丘誓愿之功能,言由其誓愿所现之阿弥陀,以及极乐之庄严;欲往生极乐者,其方法无他,简单言之,念佛而已;念佛者,单称佛名,专心念佛之谓也。所谓“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是也。以上三经,所谓净土之三部经也;善导大师以后,此三经之解释方法,愈觉纷歧,遂陷于困难地位;甚至以此三经分配十八、十九、二十之三愿者;然此乃后世学者之议论,未可据为此书之解释。念佛分类方法,亦有种种;今之所谓念佛者,以口称念佛为限。但念为观念之念,而所谓观佛者,即以观佛为本,一心在佛而念之者也。又观佛云者,口唱佛名,身行礼拜,意存观佛;所谓身口意三业,必须具备者是也;然终不外乎以观佛为本而已。但身口意相应之念佛,行之不能持久者,则有一简便方法焉;即一念之间,口称佛名,佛亦迎之,入其国土;此即所谓称名说也;自此说兴,称名遂大重于世;且以称名为念佛矣。故念佛之区别有二:曰称名念佛,曰观察念佛,以今考之,当以观察念佛为本。宗密之《华严行愿品大疏钞》,区分念佛为四种:曰口称念佛,曰观想念佛,曰观像念佛,曰实相念佛,学者间又从口称念佛之中,区分为三种:曰定心别时,曰散心常时,曰事理双修。若以散心、定心分之,则称名为散心念佛;观察为定心念佛。世亲天亲《往生论》说五念门:即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是也;此五念门中;含有三业:礼拜门,身业也;赞叹门,口业也;观察门,意业也;修行之时,三业相应而愿往生佛国者,作愿门也;愿自己与他人俱往生佛国者,回向门也。由此观之:五念门中,以观察门为中心;盖观察,为古代念佛修行之功课也。
有谓定心念佛,即般舟三昧;常行道,立定见诸佛,又佛立三昧。盖此法元出于《般舟三昧经》也。即世所称别时念佛。其法即口称佛名,一心念佛;其修行也,以见阿弥陀佛现生眼前,及见净土之庄严,为其对境;或二七日,或三七日,乃至九十日之长时间,入念佛道场,专心修之。
《般舟三昧经》,异译之本颇多;列之于下:
《般舟三昧经》三卷又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 支娄迦谶译
《般舟三昧经》一卷此后十品之重译者 后汉 支娄迦谶译
《般舟三昧经》二卷 后汉 竺佛朔译
《般舟三昧念佛章经》一卷此为行品之别译 后汉 失译
《跋陂菩萨经》一卷此仅译前四品 后汉 失译
《般舟三昧经》二卷 西晋 竺法护译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或六卷) 隋 阇那崛多译
《小安般舟三昧经》一卷,《经录》谓吴人失译;但小安般舟之语,殊属可怪。
(上列书目,一、二、五、七,四种,译本现存。)
据上所述观之:《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早经安世高、支娄迦谶译就;其后亦有重译者;其修行往生净土之人,逐渐增加,盖无可疑。西晋之世,道安造《净土论》六卷,在此种著作中,当为最古之书;惜是书无存,故不明其底蕴;然就净土、秽土之区别异同,则有说;曰:“不可谓一,不可谓异;虽然,缘起历然,不可谓无。”此文怀感之《群疑论》引之。盖即“一质不成,故净秽亏盈;异质不成,故搜玄即冥;无质不成,故缘起万形”之说也。由是观之:道安所谓净土、秽土,毕竟唯心之所见;秽土亦搜其玄,则冥合于同体一如之理;口称佛名,专心念佛,则自成无我无心:所谓无想离念,而契合于真如之理;此种念佛,古来谓之事理双修之念佛。载在《五会赞宝王论》。前述庐山白莲社之念佛,似亦出此;当属事理双修之念佛;唯是否未能确定?盖此说为慧远之书所未载,仅凭想像揣摩之词,不能证实也。总之此等念佛,据《阿弥陀经》所载,当持一心不乱之态度,而为称佛名之一种定心念佛,故可谓为定心别时。通常之学者,区别为定心别时、及事理双修二种,今敢据《般舟经》,而断其非修常行三昧也。白莲社之念佛,前既述其概要,今虽无庸赘言;唯当时入社诸公,类皆高僧名士:即世所谓莲社十八贤是也。其列名《佛祖统记》者,百二十三人;其不入莲社而与莲社有关系者,则有陶潜、谢灵运、范宁等辈。其十八贤,当推慧远为领袖;此外十七人,即慧永慧远弟、慧持道安弟子、道生罗什弟子、昙顺同上、僧叡、昙恒、道昺、昙诜、道敬、以上五人,慧远弟子。佛陀耶舍译《四分律》者,义熙八年来庐山,后辞还本国。佛陀跋陀罗、刘程之、张野、周续之、张全、宗炳、雷次宗以上五人,慧远门人是也。
据《高僧传》所载,最初之念佛者,日竺法旷生年较道安稍后:传中曾载其语曰:“每以法华为会三之旨,无量寿为净土之因,有众则讲,独处则诵。”据此:可为最初念佛之证。自慧远之时迄六朝之终,其间关于念佛教有名之人,曰昙摩密多;生平专习禅业,首先翻译《无量寿经》、《观经》;《高僧传》称其自罽宾来敦煌,而凉州;更自蜀至荆州,于长沙寺建禅阁;由此东赴建康,在祗洹寺译成《禅经》、《禅法要》、《普贤观》、《虚空藏观》;教授禅道,远近皆呼为大禅师;后建上寺;禅房殿宇,层构郁尔,息心之众,万里来集;其盛可知矣。传载译《观经》者曰畺良耶舍,兼明三藏,以禅门为专业;每一禅观,七日不起;元嘉之初来建康,译《药王药上观》、《无量寿观》僧含笔受世人评之曰:“此二经、是转障之秘术,净土之洪因。”所至之处,禅学者会萃;号曰禅学群。其后就菩提流支所译之《净土论》,汲其流派,加以疏解,而有《净土论注》之流传者,曰昙鸾。当周武排佛之时,大声抗辩,吐其气焰者,曰净影寺慧远,慧光律师弟子也;著有《无量寿观无量寿》二经疏。天台智者大师智顗于四种三昧之中,明常行三昧。嘉祥大师亦有《观无量寿经》之疏;《真谛》之《摄大乘论》中,亦说阿弥陀佛。《起信论》中,亦明西方极乐之事。迨至陈代道绰所著《安乐集》中,载前有慧宠道场等人为念佛者,但其事迹不明耳。天台智者大师之《观无量寿经疏》,全袭慧远之说,恐系伪书。兹就阿弥陀佛言之;此佛为化身耶?抑报身耶?二说孰是,不无可疑?学者有以为化身者,因指极乐为凡圣同居之化土;然据《摄大乘论》之说,则弥陀为报身,极乐为报土,报身报土之极乐世界,凡夫不能往生;其得见报身者,厥唯初地以上之菩萨。凡夫所见之佛,唯化身耳。故极乐往生之资格,限于初地以上之菩萨;凡夫唯因念佛不退转之菩提心,渐进至于永久,始得往生。然于次生得极乐往生,尚觉不能;于是从弥陀之极乐往生,而发现一种愿乐思想,欲往生于弥勒菩萨之兜率天;此兜率天,为欲界天,吾侪欲界人类,易得往生彼地,而受弥勒菩萨之保护;以故极乐往生、兜率往生二种思想,互争优劣;嘉祥大师《观经疏》,道绰《安乐集》,俱盛言兜率上生,不如极乐往生焉。
此兜率上生之想,传人中土已久;今举所译经文与弥勒菩萨有关者,列之于下:
《弥勒下生经》一卷 西晋 竺法护译
《弥勒当来生经》一卷 西晋 失译
《弥勒作佛时事经》一卷 东晋 失译
《弥勒来时经》一卷第三译,与罗什《弥勒下生经》同本 东晋 失译
《弥勒下生经》一卷第四译,亦名《当下成佛经》 姚秦 罗什译
《弥勒大成佛经》一卷第二译,与《法护弥勒成佛经》同本 姚秦 罗什译
《弥勒下生经》一卷 陈 真谛译
《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 唐 义净译
(按现存经目中,除上所列诸经外;尚有竺法护所译《弥勒成佛经》一卷一名《弥勒当来下生经》;恐上列《弥勒下生经》,非竺法护手笔,说详经末。)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 刘宋 沮渠京声译
以下所列诸经,乃同本异译者: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弥勒菩萨所问经》一卷此译入《大宝积经》之四十一会,改名《弥勒菩萨问八法经》 北魏 菩提流支译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一卷 西晋 竺法护译
《弥勒所问经》一卷 东晋 祇多密译
《弥勒菩萨所问会》一卷(《伏宝积经》之四十二会) 唐 菩提流支译
又有《弥勒为女身经》一卷,后汉失译、《弥勒经》一卷,西晋失译、《弥勒须何经》一卷、《菩萨从兜率天降中阴经》等经,皆与弥勒有关;但不甚重要耳此外《心地观经》等,各种经论中说弥勒之辜甚多。兜率往生云者,为上生兜率天,而俟弥勒之下生,受其化导,以冀成佛之谓;盖弥勒菩萨,继释迦佛下生此娑婆世界,而以济度众生为事者也。愿往生兜率之人,以道安为最著名;此外僧传所载,常云称弥勒佛名,愿兜率上生者,为数亦决不少。罗什译有禅经二部;其《思惟略要法》,亦从禅观说上生弥勒兜率天之事。
以上所述兜率上生之思想,一方极盛;他方有极乐往生派,与之相持;读《安乐集》、《观经疏》,自能洞知其底蕴;此种争执,至唐玄奘时代,尚未尽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