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节气习俗
促织
[宋] 杨万里
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
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荷花生日
古往今来,爱荷之人不计其数,诗词文献中对荷花的赞咏更是多得数不过来。荷花盛开在农历六月,人们对其太过喜爱,以至于将六月称为“荷月”,将这个月的二十四日定为荷花的生日。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说:“是日,又为荷花生日。旧俗,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观荷纳凉。今游客皆舣舟虎阜山滨,以应观荷节气。或有观龙舟于荷花**者。小艇野航,依然毕集,每多晚雨,游人赤脚而归,故俗有‘赤脚荷花**’之谣。”小船在荷塘上漂漂****,人们边赏花,边感受“接天荷叶”中的清爽,常常流连忘返,不觉间已下起了雨,只得脱下鞋,光着脚跑回家,戏称“赤脚荷花**”。
送大暑船
浙江台州等沿海一带,大暑节气里有送“大暑船”的习俗。相传晚清时,大暑前后病疫肆虐,人们认为这是由“五圣”——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所引发,便在江边修建五圣庙,祈求平安健康。大暑这天是集体祭拜五圣的日子,渔民们要将载满供品的大暑船抬至码头。大暑船的大小和普通的大号捕鱼船差不多,船身为蓝色,船上设有神龛和香案。活动当天热闹非凡,敲锣打鼓、放鞭炮,数十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行进在街道上,后面缓缓跟着祈福的人群。盛大的祈福仪式就在码头举行。仪式结束后,船由一两位资格老的船员驶出渔港,他们乘所带的小舢板返回,任凭大暑船随潮水漂向大海深处。
斗蟋蟀
大暑到秋末,是田野里蟋蟀活动的频繁期。斗蟋蟀在古代是一项全民游戏,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对斗蟋蟀格外痴迷,每年给皇帝的贡品中便有蟋蟀一项,甚至还出现了官方举办的比赛。这项活动发源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下游,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清代时越加完善讲究,不仅有专门的地点,还有一套专用工具。挑选蟋蟀的门道就更多了,比如,有“仰头、卷须、练牙、踢腿”症状的不能选,颜色上“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参赛蟋蟀须在同一级别,重量与大小相当。主人用特制的日草或马尾鬃引战,斗到难解难分时,真是恨不能亲自上场啊。
半年节
在一年结束的时候,我们会“过大年”,辞旧迎新;在一年过去一半的时候,也有一个节日,叫“半年节”。农历六月一日或十五日,台湾和福建闽南地区要过“半年节”。在节日这天,人们敬拜神明、祭祀先祖,感谢在他们的庇佑下,庄稼获得了丰收,大家的生活丰衣足食。在祭祀的供品中,有一种叫“半年圆”的吃食。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在里面和上红曲,揉搓成一个个圆球,然后像煮汤圆一样煮熟。祭祀过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品尝甜甜的半年圆,不管是半年还是一年,期盼每天的生活都能圆圆满满,甜甜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