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成交力

如何做好一场增员演讲?

成交力 贺嘉 2132 2024-10-22 05:00

  

  不管是销售、微商,还是保险代理人,都面临着拓展团队的问题。卖货很重要,成交很重要,但是招人也同样重要。

  怎样做好一次增员演讲,也就是招人演讲呢?

  对于销售团队来说,传统的想法是,销售人数越多,业绩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优秀的销售团队会更注重销售的素质实力,而不只是人数。

  招人这件事,其实也是一种成交。招人的本质是什么?是把这个岗位卖给候选人。

  我之前在腾讯工作,团队需要招人的时候,就明显地感觉到:国内最好的毕业生最想去的公司是腾讯吗?不是的。很多人更想去Google、Facebook这些公司。对于腾讯这样的大公司HR来说,招人一样很难。

  所以,把岗位卖给候选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你在团队增员的时候,有没有有意识地把岗位的卖点讲出来呢?这是增员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

  1.卖趋势(Why):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

  2.卖初心(What):你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是什么?

  3.卖机会(How):怎样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个人目标?

  举个例子:

  我的团队在招人的时候,我可能会这么说:现在线上转线下是一个趋势。(Why)

  我的初心是我的团队成员三五年内在深圳买得起一套房。(What)

  你之前在线下,可能一年也能有100万元的收入。你现在到我的团队里负责线上成交体系,在我的帮助下,通过努力,也能做到半年收入百万。(How)

  在你的行业里,有哪些有利的趋势呢?至少列出1—2个趋势。

  分享一个很好用的客户定位,帮你找到增员对象的来源:过去的自己。

  我过去在国企工作了8年,在腾讯工作了2年。对我来说,我很清楚在国企里相对恒定的感觉,也很清楚在腾讯这样的大公司里,个人是很难得到那么多资源的。我因为了解过去的自己,所以就了解和我过去相似的客户,比如在国企工作的人是什么心理,在BAT工作的人在担心什么……

  你可以想一想,过去的自己有哪些“身份”?在做增员演讲的时候,你可以想一想,你的受众是哪些人?能不能写下3类过去的自己代表的人群?

  比如,微商增员时的受众可能是全职妈妈,或者有稳定主业的人。保险代理人增员时的受众可能是名校毕业生、精算师或者喜欢接触不同客户的人。再比如,我过去代表的是国企员工、程序员、BAT类大型互联网公司从业者。

  写下来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想要增员的对象群体,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如果有机会坐上火箭,就不要在意坐哪个位置。”这里最核心的点,是如何展示你的行业和公司像火箭一样。

  在招人的时候,第一,你要展示你(公司或者职位)的增长速度;第二,用优秀的人才吸引优秀的人才。比如:“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我们单月收入增长了500%。别人觉得我们公司和行业相比增长很快。”

  腾讯在招标做雇主品牌的时候,就会展示自己的人才有多优秀。比如,一个工作6年的本科生,他是怎样一路过关斩将,升到总监的位置的。

  本质上就是说,你能给他机会和舞台。尤其是在招AI、金融行业的人才时,更要说明带头的是谁,来展示自己的人才。

  你可以用这样的公式来讲:你的故事+趋势+行业+窗口期。

  讲故事的时候,你可以讲自己的改变,也可以讲客户的改变。我们之前说过:吸引客户的最好方式,是展示客户的改变;吸引员工的最好方式,是展示员工的改变。

  你可以用“英雄之旅”的套路:之前多惨+现在多爽+你也可以。

  如果你觉得自己以前不惨,钱也挺多的,你可以说自己以前起点低,不擅长做这件事,或者找不到目标的迷茫。

  讲趋势的时候,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我们增长速度是××,行业平均增长速度是××……(讲行业的时候,可以先讲误解,再澄清:很多人以为××,其实××。)

  什么是窗口期?

  窗口期就是说出为什么这1—2年是加入的最好时机,而不是三五年以后。讲窗口期的核心点是:给对方一个马上加入的理由。有一个很形象化的俗语:早来的有肉吃,晚来的只能喝汤。

  举个例子:新媒体现在是不是感觉有点难做?其实,在我看来,它现在和2009年的房地产差不多,还有10年以上的成长空间。

  在2014年写文章可以闭着眼涨粉的时候,我写了3年才涨了4000多个粉丝。后来我到了深圳,找到了做自媒体很厉害的这群人,在他们的指点下,我很快就涨了10000个粉丝。你发现了吗,其实新媒体还是可以做得起来的,最难的点是找到规律和套路。

  我之前有个学员,是行业内很有名的做社群运营培训的。她说过,一个好的运营,不应该像客服一样主动找客户聊天,而是让客户很想和你聊天。

  招人也是这样,不要制造你求着他来的感觉,而是要让客户或者候选人反过来问:“我合适吗?”

  我们要让优秀的人觉得,市面上没有老板比我更懂你,比我更关心你的成长和个人利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