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做自己的法律顾问

8.农民工如何索要拖欠工资?

做自己的法律顾问 是俊律师 2108 2024-10-22 05:01

  

  农民工老王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活儿,到了年底,项目负责人竟然找各种理由不发工资,一拖再拖。该项目拖欠老王和25个工友工资共计150万元。遇到农民工欠薪问题,老王和他的工友们应该如何维权?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法律解析

  拖欠劳动者工资,属于劳动违法行为,劳动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要积极维权,千万别被拖欠了大量工资还继续干活儿,搞不好工资要不到,活儿也白干。实务中,有很多劳动者都吃过这样的亏。

  下面提供四种维权的方式,劳动者可作参考:

  (一)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投诉解决的优点是,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只要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在其压力下就可能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因此,一般情况下,处理拖欠工资时,可以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作为首选。但是,如果劳动者的请求复杂,如涉及经济补偿、赔偿金等,需要具体认定的,劳动行政部门无法解决,需要进行劳动仲裁程序。

  (二)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通过劳动投诉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只能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纠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先经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除一裁终局的、单位不能起诉的裁决外,其他裁决任何一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通过仲裁解决时,劳动者有两个选择:一是,如果单位经营稳定,劳动者也想继续在该单位上班的,可以仅请求拖欠的工资,保留劳动关系;二是,如果单位经营状况欠佳,以后继续在该单位上班可能仍存在拖欠工资风险的,鉴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系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可参考《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

  如果劳动者有单位拖欠工资的欠条,并且劳动者的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的其他争议,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按照普通的民事纠纷来受理;如果劳动者的诉求还包含拖欠工资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则法院不能直接受理。

  (三)通过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手段维权

  如果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并且达到一定的金额,劳动者可以积极地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并请求协助报案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采用刑事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并且一旦进行刑事程序,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大都愿意积极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有一项重要的条件是“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但是通过转移、隐藏财产的方法拒绝支付的”,所以刑事程序启动后,用人单位负责人尽快支付拖欠的工资,可以作为减轻刑事处罚的情节。很多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为了顺利办理取保候审,而主动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申请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欠薪保障金

  本项不算是维权方式,但是在用人单位倒闭、实在发不出任何工资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申请该项保障金,有总比没有好。有的地方政府为了防止用人单位突然倒闭,导致大量劳动者的工资无着落,会通过社会力量设立一些欠薪保障金。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支付欠薪,政府会向劳动者发放一定数额的工资,达到救助劳动者的目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