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小村时光

  

  越长大越孤单。人都渴望成长,渴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可是长大也就意味着失去纯真,失去曾有的自由。无论是谁,在面对人世的纷扰与喧嚣的时候,总会回忆起童年,回忆起那些青草和池塘、蜻蜓和月光。可是回忆只是一扇窗,推开能看到阳光或者晚霞,关上便又是孤独的魂灵,被锁在尘世坚硬的逻辑里。

  如果可以,我们多希望海子从未长大,而只是在查湾村柔软的时光里尽情地奔跑、玩闹,不需要面对人世的挣扎与苦涩。可是他若永不长大,你我又怎能遇见他那些轻灵如雨滴的诗句,又怎能为他短暂而华美的生命深沉叹息呢?

  尽管当时的家庭状况十分艰难,但我相信,海子的童年还是快乐的。和许多小村里出生的孩子一样,他可以听着母亲的歌谣,枕着月光入眠。夏天在院子里数星星,听池塘里的蛙声;冬天里看雪花漫天,堆几个雪人,在旁边静静地沉思。他是个精灵般的生命,无论是孩提时候还是长大以后,都透着一股灵气。所以,那时候的海子,定会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比如天边沉睡的月亮、水中倒映的云霞、山间飘**的清风,都会激起他探索的乐趣,只是当时,他尚没有诗意的语言来记录那些惊喜与激动。

  作为家里的长子,海子受到了祖母、父母的宠爱,只是因为缺少奶水,使得他从小就身体瘦弱,一直到后来也还是那个瘦小的模样。可是就在那个瘦小的身体里面,却藏着无尽的力量、无限的美好。所以他能在纷乱的人世独自绽放,义无反顾。生命的意义从来都是如此,不管你来自哪个角落,也不管你是激越的还是低沉的,只需偶然绽放,哪怕只是一寸光华,生命便不再苍白。而海子,绽放得那样炽烈,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土地是海子深思过无数遍的意象。这里生长着麦子,也生长着全家的希望。可那个时候,这个六口之家还是无法从土地上得到足够的粮食,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所以海子和当时许多孩子一样,有过饥饿的经历,只是他比别人更加敏感,所以对饥饿与贫穷有着更强烈的感受,这也激发着他努力读书,以改变命运。

  我想诗人都是敏感的,否则在面对月光时怎会深沉思索,在面对落花时怎会唏嘘不已。一个敏感的人,快乐的时候比常人更快乐,悲伤的时候也比常人更悲伤,所以诗人的情绪才会那样激**,然后在这样激**的情绪中寻觅到诗意。对于诗人,一缕微风或许能掀起千层浪,一滴秋雨或许能牵出万种伤。所以,诗人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不幸的。

  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

  和以后许许多多日子

  许许多多告别

  被你照耀

  今天

  我什么也不说

  让别人去说

  让遥远的江上船夫去说

  有一盏灯

  是河流幽幽的眼睛

  闪亮着

  这盏灯今天睡在我的屋子里

  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

  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

  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童年的海子,已经学会了为父母分忧,这个幼小的生命,在体会过饥饿以后,明白一切都要靠双手去争取。家里养了些猪、羊,放学以后他就去很远的山上割草,当然,他也会承担起照顾三个弟弟的责任。想必在很小的时候,海子就知道了感恩。或许,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最好的感恩方法就是考学,走出村庄,走到城市,然后像千百年前人们说的那样,衣锦还乡。海子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可惜他穿的那件华丽衣服叫作诗歌。而我们知道,穿上那件衣服也就等于穿上了悲伤和孤寂。

  如果只是简单地看,海子的童年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不同,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他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打水仗,一起割草,一起滑冰。他最擅长的是打水漂,当丢出去的石子在水面跳跃很多次,飞出很远,他会无比自豪,只是不知道,当石子终于落入水中,他是否会为此沉思甚至难过呢?就像静静坐在山间看着夕阳,当夕阳终于隐去身影,他是否会为此落寞呢?不管那时候的海子对此有多大的感触,当有一天他受到诗的感召,去往那个神秘而绮丽的世界之后,他定是无数次为残缺的月亮、归去的斜阳、风中的落花、东逝的流水,莫名地感伤。

  但在某些方面,海子却与其他孩子很不一样。据说,海子很喜欢钓鱼,在水边一坐就是大半天,甚至忘了吃午饭。多年以后,我们已经无从知晓,那个如精灵般的孩子,在水边独坐那么久,到底在思索什么。一个孩子不会故作深沉,我想那些水花或者云彩,甚至是河里的水草,定然让他无比喜悦。钓胜于鱼,孩子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那时候,海子心里想的,恐怕大人也不知道。而后来,在他痴情于诗之时,他心中那些奇幻的念头、纷飞的意象、瑰丽的风景,就更无人能靠近了。

  海子的父母说,海子小时候很爱干净,从来不沾泥巴,即使是从稻田回来,也带着与粗糙的乡村生活格格不入的特质。其实这很容易理解,诗人都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若非如此,他们笔下的诗行,恐怕也没那么迷人。可叹的是,后来的海子将完美主义演绎得太过绝对,他只愿生活在自己的梦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于是便决然地告别了尘世的一切。尽管这样的选择少有人理解,但是对一个诗人来说,这何尝不是对诗歌最神圣的爱。

  当然,海子与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是他无比聪慧,很容易接受文字知识。他三岁的时候,母亲给他读《安徽文学》里的文章,海子听得十分认真,第二天,母亲指着封面,让海子辨认,海子说出了“安”字。五岁的时候,大队开会举行了一次背诵《毛主席语录》的比赛,父亲抱着海子登上了讲台,他一口气背诵了四十八条语录。这样的表现当然会让许多人惊叹,而结果便是,海子被人们称作天才。庆幸的是,他的天赋没被时间磨灭,当天才与诗歌相遇,我们便不得不相信,海子是云端的一滴水,落到人间,却只在草叶上晶莹闪烁,不属于污浊的土地。

  只不过,我还是想到了那句话:慧极必伤。上天是公平的,关上你的门,就会为你开一扇窗;可是赐给你霞光,却也为你准备好了暗夜。人生于世,无论得到多少,总是要懂得感恩,方能安心。得失随缘,心无增减,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可是懂得感恩的海子,却终于没有做到“随缘”二字,所以才会落得那样悲伤和荒凉。执着于诗歌,执着于完美,这就是海子。谁又忍心或者有资格责怪他呢?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想必海子小时候听过这首歌,想必他也曾在月光下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听着青草池塘里连续不断的蛙声,或许还有几片云,几缕槐花香。在与天幕上星辰对话时,想象着长大后的样子,然后慢慢地进入梦乡。天真无邪的海子,在徐徐的晚风中做着美丽的梦,梦见羊群,梦见马匹,梦见湖水,或许也会梦见未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