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荼蘼花间惹尘埃

第十七章

荼蘼花间惹尘埃 王臣 2886 2024-10-22 05:02

  

  园林经腊正凋残,独尔花开烂漫鲜。借问陇梅知幸否,得陪春卉共时妍。朱淑真作这首《腊月踯躅一枝独开》时心境淡定了许多,也有快乐的趋势。她见到这园林小径之上的腊梅都已凋谢枯落。春光将至,所有腊梅花都已形容渐损,待枯萎时。唯独田埂之上还剩一株,花开烂漫。令她荒芜从中遇得惊喜。所以她问陇上独梅可知自己生世之幸。竟得与春暖花开时百卉争芳。如此,她亦透露出内心对自己尚存的冀望。如光将她照亮。园林萧索未迎春,独尔花开处处新。只有宫娃无一事,每将施额斗妆匀。这是《梅花二首》第一首。写冬日园林萧条索然,独有梅花开放。与《腊月踯躅一枝独开》里那两句“园林经腊正凋残,独尔花开烂漫鲜”映照得趣妙。此景之下,她作想象。想拿闲来无事的深宫女子大约会去摘花贴额斗妆匀,作一番戏耍。这一处,她心意尚敞亮。那一头,亦是生机担当。消得骚人几许时,疏离淡月着横枝。破荒的皪香随马,春信先教驿使知。这一时,朱淑真作这《梅花二首》的第二首时,大约未至不惑。于是她依旧在诗里暗藏下自己欣欣向荣的理想。是夜月淡,她行至篱笆前,望那横枝独梅。花光月影宜相照,意连连。她猛然叹起古来文人墨客,折服在这幽香清尘的花下,顾影自怜,流连忘返。不知觉里,便神游外离,了然无去向。也难怪此一刻,它会香随悍马破荒的皪,告知信使,春信临至,流转天下。梅是有灵性的花,知道赏梅人心里的甘苦。所以她总要在适当的时候散出香来,沁到人的骨子里去。让赏梅的那一个人在身外,心里芬芳。因此,爱梅之心是容易理解的,她殊胜的品性总容易让内心充满冀望的人将她与太多现世里繁杂的人事惹上牵系。对她附上一些额外美好的心思。这始终都是一件好事。不是每一抹红,每一株绿都能入得了那些士子清流的眼。《断肠词》一共不过二三十首,单单咏梅的就有四首。可见梅在朱淑真心里的分量。朱淑真作诗词咏梅是常有的事情。她于生活无寄之时必有以梅为夫的心思。好比林逋的梅妻鹤子之心。甘愿做一个冀望担当的临水照花人。如此,心里头也好有一些慰藉,一些温情。朱淑真不比林逋。她是女子。她了悟在心的是自己这一生的感情追寻。自始至终,从未放弃。那是她对自己的所能做出的一辈子的唯一的承诺。不用别人的担当,只用自己的一根灯芯,燃一世光阴,过一生。不怨不悔。春愁怯梦回酒醒春愁怯,宝鸭烟销香未歇。薄衾无奈五更寒,杜鹃叫落西楼月。--朱淑真《阿那曲·春宵》上淡薄轻寒雨后天,柳丝无力妥朝烟。弄晴莺舌于中巧,着雨花枝分外妍。消破旧愁凭酒盏,去除新恨赖诗篇。年年来到梨花月,瘦不胜衣怯杜鹃。朱淑真这一首《春霁》如同一剂薄荷,含在口中,凉意沁进骨子里。暖是一乍,凉才是悠长。虽那富丽的春景让朱淑真心里头有了妍暖的舒坦,但却又惶恐时光之仓促,怕听得那杜鹃的啼血声声。就像午夜梦回,酒醒处是一片阑珊夜意。本想借酒消愁,岂料此刻忧上更忧。不见和气芳草,只有寥落闺情思怯了那春愁。那宝鸭铜炉里的香料早已燃尽,只是香气未消,弥散在空气里,环绕在身体上。那倏然即醒的一眠就像偷偷窃来的欢。一慌神就不见。春光已暖,早已卸了厚衾。只是这五更的凌晨,却是寒气袭人,冷到了心里去。难怪李煜也在《浪淘沙》里写下过“罗衾不耐五更寒”的话。李煜成了大宋的俘虏,而朱淑真也在爱情的场子里被充军发配到僻远荒地。遇人不淑,所嫁非偶的难处不会有人知道。情难处尚不只此,偏偏在这怫郁凄楚的时候里又传来子规鸟鸣的凄凄惨惨戚戚。《宋词鉴赏辞典》里曾收录下了朱淑真的这首《阿那曲·春宵》,并评说道:“首句点示一个‘愁’字为题旨,但‘愁’毕竟是心灵中的隐在意绪,究竟怎么个‘愁’法,‘愁’成什么形态呢?朱淑真深懂艺术之壸奥,于是随后铺排出富有典型意蕴的一组情境,以具象显示抽象,用实境表现心境,从而把人引进她的艺术氛围之中,令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乃至感同身受地为之一洒同情之泪。”分析得精妙。本来词之雅正,在神不在貌。所以王国维论词的时候也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观物着我彩,言情沁人心。”这句用来形容朱淑真的诗再妙不过了。朱淑真的诗比词在数量上留存得要多得多。但是质量上丝毫没有逊色。人生如戏。朱淑真始终都是站在一个黯然的角落里头,归心低首为爱苦祭。若是可以有爱,不要覆水难收,彼此牵住手一直走下去就好。因为我知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朱淑真大约直到很久之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初见之时,她只是内心单纯如女童的一朵莲。开在时光的尘埃里,盛放得清美欲滴。而他如同一株新嫩苍翠的白杨。朝气蓬勃,力量旺盛。于是,一根红线一头系在她的手里,一头系在他的丹心。对望无言但心里早已默默有了确认。她知道,他是她的。他亦明白,她是属于他的。那一刻。少年的爱总是纯粹凶猛义无反顾的。就像幼童身体里好奇愿欲之下本能的需索。执拗顽固不死不休。所以在分离的时候,那多到无处纵放的爱就总要变成另一种形态积压在心头。成了愁,成了怨,成了血红的相思,成了苍白的纪念。连他们自己都对这一些无能为力。人太渺弱,所能掌控的始终只有命运里的那么尘埃一点。席慕容写过一段深痛的句子。她说,“如果你愿意,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断落。如果你愿意,我将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把每一条河流都切断,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今生今世,永不再将你想起。”当时只道是寻常。燕儿东逝流水,战士吹梅一别。母鹿星河初透,琥珀烟火倚人间。独我拈花碎步,金钗绎奴玲珑。笙歌乱雪千重,晚净天凉月华开。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下与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经年对离别。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这是唐代女诗人姚月华的《阿那曲二首》的第一首。第二首内容是“银烛清尊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月落星稀竟不来,烟柳胧朣鹊飞去。”关于姚月华,《琅嬛记》有记:“笔札之暇,时及丹青。花卉翎毛,世所鲜及。然聊复自娱,人不可得而见。尝为杨达画芙蓉匹鸟,约略浓淡,生态逼真。按佩文斋书画谱列入宋,无声诗史列入明,历代画史汇传从之,今依玉台画史引文列入唐。”据《词苑丛谈》卷十二记载:“姚氏月华随父寓扬子江,与隣舟书生杨达相遇。见达《昭君怨》诗,爱其‘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之句,私命侍儿乞其稿,遂相往来。一日,杨偶爽约不至,姚作《阿那曲》云:‘银烛清尊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月落星稀竟不来,烟柳胧朣鹊飞去。’”说的是姚月华某一日得见杨达的《昭君怨》诗,并十分喜爱其中“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两句诗。于是姚月华私下令自己的侍女去向杨达讨来他的诗稿来看。一来一往变常来常往,于是二人便于互相往来的过程当中,互生爱慕,相亲相爱起来。后来,杨达不再到她家来,这两首《阿那曲》词便是描写她失恋后的内心景状。这是词牌“阿那曲”引来的记录。姚月华心里的苦情海朱淑真最懂。关于女子心中那一点琐碎哀愁,没有人比朱淑真体会得细致、深入、流连。苦大愁深的表象之下获得的道理是朱淑真用一生的孤独、执念、对内心意愿竭力侍奉来换得的。她的怨气并没有被多数的人理解,甚至死后也不得清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