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陆玉兰的创业想法
今年西北多地都出现了旱情,这事,徐子矜知道。
周家那边情况这么严重,她还真不清楚。
不过小姑子想自己干一番事业,她肯定支持。
“可以,我让大鹏兄弟给你找一间地段好点的铺子。”
“等过几天,鸡与猪都出了栏,你们就把账算一下。”
“咱们亲兄弟明算账,茶场这边一共赚了多少,你们算明白。”
陆玉兰一听,可高兴了。
这大半年来,她发现干自己的事业,真的很开心。
可是茶园那边,还是太小了。
“谢谢大嫂,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第二天,徐子兰就知道了这个事……
“玉兰姐,你要去闯事业我不拦,但这股份你必须拿着。”
陆玉兰看看徐子矜……
见自己堂妹和小姑子在互相谦让,徐子矜心里很安定。
她转头看着徐子兰,轻轻说道:“嗯,股份不还给你。”
“你问问建勇,看他爸妈愿不愿意迁到这里来。”
“只要不在他们生产队上分田分地分山,牛大叔这里落个户,应该没有问题。”
这话一落,徐子兰大喜,她一脸兴奋地说道:“谢谢二姐,我这就叫建勇去问。”
对于徐子兰来说,在她的心中,山和土地真不是个事。
明年她的养鸡场会再扩大,养猪场也要扩建。
明年六月初,孩子就要出生了。
若是老实勤快的公公婆婆都过来,她就轻松了,否则担子全落在陆玉兰一个人身上。
回到家,徐子兰就把徐子矜刚才的话与周建勇说了。
“建勇,你别担心没饭吃,现在只要有钱就有粮。”
“家里那边条件这么差,土地又少,日子真的不好过。”
“只要爹娘肯来,明年我们的养猪场和养鸡场就可以扩大规模。”
周建勇自然是想父母过来,到时候他家媳妇的肚子一大,父母来了就有人帮着照顾了。
听到这想法,他很感动。
周建勇一把将徐子兰搂进怀里,在她额上轻轻亲了一下:“媳妇,谢谢你,谢谢你想着我的家人。”
徐子兰轻轻一笑:“建勇,我们是夫妻,是一家人。”
“你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父母,对父母心怀感恩,这是我们的本份。”
“不是有人说过了吗,夫妻同心、万事皆顺。”
“再说,你的父母对我们这么好,对他们好,这不是应该的吗?”
娶到一个既能干又贤惠漂亮的妻子,他这一生算是老天照顾了。
周建勇长舒了一口气。
他点点头:“正好我可以休几天假,哪天我抽空回去一趟。”
“跟他们好好商量一下这个事,可以的话,就直接把他们接过来。”
有假期?
徐子兰一听,顿时双眼亮晶晶:“建勇,我们回去过年吧。”
周建勇看了看徐子兰的肚子,轻轻说道:“家里那边已经很冷了,我不想你去,担心你会受不了。”
“还有,家里那边没通车。”
“从公社到家里,有十三公里的机耕道,这大冬天的得走回去。”
“我回去一趟,快则一周,慢则十天,很快就回来,让大妹和四妹来照顾你几天。”
“回去前,我先打电话给爹娘,他们同意的话,我就接他们过来过年。”
这样?
自己的肚子才三个月,这个没什么问题。
只是太冷,还真不能去。
徐子兰点点头:“那就按你说的办,跟爹娘说,我们这边实在忙不过来。”
“再告诉他们,没地不用担心,肯定会有饭吃的。”
这点周建勇一点也不担心,可以说他是被徐子兰的事业打开了心中的另一扇窗。
周家住的地方在山里面,周建勇小时候去大队小学读书,每天得来回十几公里。
而且从家里到大队小学,基本上都是山路。
如果不是周建勇出来当兵长了见识,知道文化的重要性,反复写信劝爹娘一定要让弟弟妹妹多读点书的话。
最小的两个弟弟妹妹,也会像两个大的弟弟妹妹一样,小学都上不完。
越想,周建勇主意越定。
“你放心,我能劝得动他们的,我们那地方,实在是太偏僻、太穷。”
“嫂子能帮忙把爹娘和弟弟妹妹的户口迁过来,那是再好不过了。”
“老四老五来这里读书,比在老家强太多。”
那就好。
虽然还没去过周家,但听得太多。
大姑子老是说,这里比她的老家强一百倍,还说以后不想再回那地方了。
可想而知,那里有多不好。
徐子兰松了一口气。
“趁现在这里还没下雪,我找牛村长帮忙,在茶园那边再建三间房子。”
“好。”
部队里一是住不下,二是出入不方便。
茶园那边租了十年,地方又大,住着挺方便。
周建勇觉得这提议不错,转身就去军人服务社给自己姑姑打电话了。
周建勇的姑姑住在大队部旁边,接电话容易些。
电话打通后,周建勇跟自己姑姑说了一下自己夫妻的想法。
“姑姑,你回去一趟,叫我爸明天这个时候来接电话。”
周建勇的爸爸有三个姐姐,这个大姐是最最关心周家的人。
她一听,立即高兴地应道:“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周家在行动,陆家这边,陆寒洲也知道了自己妹妹的打算,非常支持她单干。
第二天一早,他开车带着徐子矜去了市里。
“租房子?”
徐子矜笑了笑:“最好是买,而且地段要好。”
陈大鹏张张嘴:“房子大点没事吧?”
徐子矜点点头:“当然没事,地段好是主要的。”
那还用找吗?
陈大鹏觉得徐子矜的运气就是天定的!
“有!二中对面有一栋房子是我亲戚的。”
“两个老人去省城跟儿子养老去了,前几天打电话给我爸,说想卖了这房子。”
啊?
这叫什么?
这就叫……瞌睡给了个枕头?
二话没说,夫妻俩就让陈大鹏带着去看房子了。
“班长、嫂子,斜对面就是二中,再往上就是市机械厂。”
“这一片地方,住的都是当地人,人挺多的。”
“你们要开卖食品的店,这个地方不要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