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降爵一等
“哦,安源城守备杨正山,没错就是他!”承平帝也想起来了。
“朕记得他曾在重山关之战立过功,领兵三百,杀敌近千,对了,常平侯还说此人智勇双全,有将帅之才!”
陈公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还是陛下记性好,若不是陛下提醒,老奴都忘记常平侯也曾在战报上提过杨大人!”
他岂会不知道梁储在战报上提过杨正山,他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陛下记起来,那说明陛下的记性好,毕竟还没有老,是陛下提醒了老奴。
而若是陛下没有记起来,那他也不会再提。
“可惜,就是年龄大了些!”承平帝有些惋惜的说道。
“年纪大点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位杨大人出身于耕农。”陈公公又提醒了一句。
出身耕农,证明出身卑微,与朝堂上的各方势力牵扯甚少。
这样的人其实最符合承平帝的心意,因为承平帝现在最反感朝堂上的官员拉帮结派,同气连枝。
不过承平帝并没有再说话,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奏折的内容上。
等他看完奏折之后,布满皱纹的脸庞不由得耷拉下来了。
“太子呢?”
“陛下,太子这个时间应该会在文华殿处理国事!”
“让他过来!”
承平帝的声音格外的冷肃,陈公公不敢再说半句话,躬身退出了书房。
大约过了一刻多钟,一个身穿明黄色锦袍,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气喘吁吁的来到了书房。
“儿臣给父皇请安!”太子大礼跪拜。
然而承平帝好像没有听到一样,继续翻看着手中的奏折。
陈公公站在旁边低头顺眉,连呼吸声都弱了几分。
整个书房中除了承平帝翻动奏折声响外,再无其他的声音。
太子跪在地上,以额触地,冷汗都打湿了云石地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子都感觉自己的腿又麻又疼时,承平帝才开口说道:“茶!”
陈公公立即从木头人的状态中活过来,连忙上前给承平帝换了一碗茶。
端着茶水,轻抿几口,承平帝抬起眼皮,目光平静的看了太子一眼。
“起来吧!”
“谢父皇!”太子这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看看这个!”
太子躬着身,将案桌上的奏折拿起来。
打开奏折,太子快速浏览,等他看完之后,眼中闪过一抹无奈之色。
无妄之灾啊!
这特么的都是什么事!
他是想促成常平侯府和清安伯府结亲,可是他也没有强求什么。
常平侯府的态度向来都是很明白的,他们不参与皇位之争,太子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也不是非要把常平侯府拉下水,他只是想用清安伯府加一层保险而已。
此事若成,那就是一张底牌,若是不成,他也不会太过强求。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靖远侯府会如此办事。
虽然现在他还不知道所有的前因后果,但他已经能猜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父皇!”太子张口想要说什么。
然而他刚张开嘴,就有一茶碗朝着他飞来。
“混账东西!”
紧随而来的还有一声怒骂,这让想要躲避的太子硬生生的止住了身体,任由茶碗茶水砸在他的胸前,打湿他的衣衫。
“父皇息怒!”
噗通一下,太子再次跪下。
承平帝面色阴沉的看着他,“起来!”
太子苦着脸,再次站起来。
“靖远侯到底想干什么?他居然干私自调遣禁军离京!”
承平帝真的很生气,指着太子怒声说道:“今天他敢调遣禁军离京,明天他是不是敢带领禁军入皇城!”
此话一出,太子哪里还能站着,只能再次跪地,“父皇,靖远侯他不敢!”
“不敢,朕看他没有什么不敢的!”承平帝探过身子来,拿着奏折狠狠地敲在太子的头上。
杨正山有一件事想错了,他觉得袁青带人在守备官厅拔刀要比常平侯派遣袁青去重山镇更加严重。
但实则严不严重是由承平帝来决定,承平帝觉得哪個严重,哪个就是大逆不道。
嚣张跋扈也罢,滥用职权也好,这些在承平帝眼中都不算什么,可是这私自调兵离京,哪怕只有几十人,那也是犯了承平帝的忌讳。
敲打了太子一番,承平帝的怒气才稍微平息了些。
“说,你让靖远侯的人去重山镇做什么?”
虽然秘武卫多朝堂上的官员和勋贵都有监控,但是秘武卫也不是什么事都向承平帝汇报的,不然承平帝也不用干别的了,整天就听秘武卫的汇报就够了。
太子呐呐的说道:“儿臣!”
“大点声!”承平帝喝道。
“儿臣想让清安伯府与常平侯府结亲!”
承平帝看着自己的傻儿子,感觉有些无力。
他靠在软塌上,目光平静的审视着太子。
“傻,真是傻!”
太子慌了,他感受到了父皇的眼神,心慌的不行。
“常平侯府传承三百多年的根本是什么?你不知道吗?”
“儿臣知道。”太子惊慌的回道。
“既然知道,为何还做这样的蠢事!”承平帝觉得太子真的很蠢。
对于一个帝皇来说,常平侯府这样的勋贵才是最放心的勋贵。
不结党,不站队,不恋权。
陛下用我,我就出工出力,陛下不用我,我就享受富贵。
这才是常平侯府传承三百多年,没有遭到夺爵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承平帝能够放心的将梁储放在重山镇的原因。
其他边镇都有镇守太监,都有秘武卫严密监控,可如今的重山镇呢?镇守太监吕华早就跑到北原镇去了,秘武卫的力量也没有放在重山关。
简单来说,梁储才是承平帝最放心的勋贵。
当初若不是为了重整重山镇,承平帝肯定会将梁储留在禁军。
“回去禁足一个月,好好给朕反思一下!”
承平帝有些疲惫的说道。
太子跪在地上,满脸颓然的说道:“儿臣遵旨!”
“传旨,靖远侯滥用职权,无视国法,降爵一等,罚俸三年,免去奋武营都督之职。”
太子闻言,浑身一颤。
他知道靖远侯这次彻底栽了。
罚俸,免职都不算什么。
可降爵!
这样的处罚就非常严重了。
靖远侯是二等侯爵,降爵一等,就是三等侯爵,若是靖远侯无法立功升爵,那下一代靖远侯就变成靖远伯了。
勋贵最怕的就是降爵,夺爵。
然而太子却不敢求情,只能躬身退出了书房。
等他离去,承平帝靠在软塌上,疲惫的揉着眉心。
“常平侯总领重山镇有功,赏银千两,荫一子为禁军千户!”
有过罚,有功赏。
虽然现在赏常平侯有些过早,但太子办得事情,常平侯也是受了委屈的,承平帝只能先安抚一下。
……
安源城。
此时杨正山自然不清楚京都发生的事情,在拿下袁青之后,他将袁青关在守备官厅的大牢中,就置之不理了。
因为剩下的事情已经不是他能随意左右的了。
许进的参奏有多大效果,他不清楚,刘元府能做到什么地步,他也不清楚。
目前他能做的就是等待消息,至于其他,那只能等结果出来之后,再做打算。
而对于靖远侯,杨正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担忧。
还是那句话,这里是重山镇,靖远侯再势大,也不可能插手重山镇的事情。
比起靖远侯,此时杨正山最紧要的事情是杨云雪的亲事。
梁谨言来到了安源城,不只是梁谨言,还有靖远侯府的大爷梁辉,也就是梁谨言的父亲。
梁辉是梁储的嫡长子,拥有侯府的继承权,虽然还没有被册封为世子,但他在侯府的地位早就确定下来了。
梁辉亲至,杨正山自然要出城迎接。
看着长长的车队沿着官道驶来,杨正山骑马站在城门前,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等车队来到近前,一个身穿玄色程子衣的帅气大叔从马车上下来。
“杨大人,哈哈哈,让杨大人出迎,实在是折煞梁某人了!”
这位侯府大爷倒是有趣,居然把态度摆的如此低。
“梁大人说笑了,梁大人亲至,杨某可是欣喜万分啊!”
两人没脸没皮的客套着,恭维着。
说了半天,没有一句是有营养的话。
梁辉也是有官职的,为重山前卫指挥佥事。虽然只是个虚职,并无实权,但没人能忽视他的存在,毕竟他是未来的常平侯。
“晚辈见过杨大人!”梁谨言走过来,抱拳行礼。
杨正山笑意盈盈的点点头,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迎着梁辉入了城。
回到杨府,杨正山自然是好好接待了一番。
而梁辉显然是认可了这门亲事,一直都跟杨正山亲热的交谈着。
两人谈天说地,从重山镇说到京都,从京都说到江南,不谈国事,只谈风月趣事。
说实话,这一点杨正山就不如梁辉了。
论对这个世界的见识,杨正山真的是缺失很多。
他来到这个世界数年,也就是对辽东地区有深入的了解,而对整个大荣的了解就要少很多,大多都是道听途说而已。
而梁辉就不一样了,其毕竟是勋贵子弟,以前一直住在京都,对整个大荣的风俗地貌都有很详细的了解。
与他交谈,给杨正山涨了不少见识。
当然,杨正山也没有忘记正事,他一直都在观察梁谨言。
虽然他没有与梁谨言交流太多,但从梁谨言的一举一动上,他还是能看出很多东西。
有礼有节,不骄不躁,虽然看起来很稚嫩,但行事上非常沉稳。
这才是典型的勋贵子弟,那些纨绔型的勋贵子弟其实是少数。
越是有底蕴的家族,其家教就会越发的严苛。
而大部分勋贵子弟都是受过严苛的教育的,要说有些坏毛病,或者有些高傲,这是正常情况,但在礼节上,他们都远超寒门出身的官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