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都市 第八棵馒头柳

看倒影

第八棵馒头柳 刘心武 1786 2024-10-16 21:12

  

  S君的油画越来越引人瞩目了。那天我去他在农村的画室,迈进去就看见一幅接近完成的大画,那画上显示出一个倒立的人形,比例与真人相似,很不规整,觉得飘飘忽忽的,不禁说:“这画为什么倒放着?”不待他回应,我又说:“啊,故意倒着画人——你又在玩什么新花样?‘后现代’不过瘾,又玩‘后后现代’?”他迎过来,笑道:“您再细看看,这幅可是完全写实呢!”我立住脚细端详,看明白了,却还要问:“你这画的是谁的水中倒影?”

  S君招待我喝下午茶,细说端详。他出生在南北交界地的一个小村庄,在乡里上的小学,在上到四年级以前,他说他都还没有开“眼窍”,就是他完全不懂得审美,直到有一天,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他记得姓蔡,那时候大概才二十出头,活泼泼的,像是同学们的大姐姐,既教他们语文,也教他们算术,又教他们唱歌,也带他们做操,那一天,蔡老师跟同学们在河边做游戏——那个乡村小学没有围墙,迈出操场不远就有一条小河,蔡老师说不玩“老鹰捉小鸡”,大家都来当老鹰,她当带头的大老鹰,我们是一群小老鹰,大家一起飞飞飞——就是她身后的那个同学拉住她衣裳的后襟,然后其余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面同学的衣裳后襟,大家步调一致地沿着河边的草丛跑呀跑、跑呀跑,笑语喧哗,快乐非常,蔡老师高声宣布:“注意注意,老鹰要休息啦!”然后逐渐放慢脚步,最后停了下来,后面的一些“小鹰”仍免不了失去平衡,跌倒在地,蔡老师就回身检阅,关切地问:“跌疼了吗?”跌倒的和没跌倒的就嚷成一片:“不疼不疼!”后来蔡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在河边小土坡上坐下休息,就在那个下午,蔡老师亲切地跟同学们说:“要学会看风景啊!不要光往岸上看,要懂得看倒影啊!看呀看呀,小风吹过来啦,河里的倒影怎么样啦?……”S君强调,蔡老师指点倒影的那一刻,对他来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审美启蒙,从那一刻起,他开了“眼窍”,能够发现现实世界里,可以被称作“美丽”的事物了。当然,这种理性的归纳,是多年以后,才提炼出来的。而且,蔡老师的这种审美启蒙,也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理解与吸纳的。S君承认自己早慧,他说当许多同学仍然懵懵懂懂的时候,他就不仅能飞快地领悟蔡老师的指点,而且,还能主动地去求教:“蔡老师,除了河里头的倒影,还有什么是好看的呀?”

  他至今还记得蔡老师跟他说的话:“那些一般人没感觉的东西,你要产生感觉才好呀!比如我宿舍外头的那架丝瓜,有的人看见,他会想着,瓜棚好遮阴啦,嫩丝瓜好做菜啦,老丝瓜成了丝瓜囊好拿来用啦……你出去细看看,你看那瓜藤上的嫩藤尖,它好想往竹竿上攀呀,它在微风里颤悠悠呀,它多可爱呀,多耐看呀……”他就真的跑出蔡老师宿舍细看那瓜藤尖,他说,那半透明的带有小绒毛的最尖端凝出一粒细水珠的丝瓜藤的嫩尖,第一回唤起了他作画的冲动——虽然老早就有美术课也画过许多给老师去评分的东西,他意识到那些都不是“美术”,也算不上是“画儿”……

  他说蔡老师相貌平平,但有时候蔡老师让他觉得很美,比如有一次蔡老师教他们算术,做一道例题,忽然蔡老师脸红了,连连摆手说:“哎呀错啦错啦,不好意思,算错啦!”于是再从头做起,还告诉同学们,她为什么算到那一步出了错,提醒同学们吸取教训——蔡老师纠正自己错误的那几秒钟,在他心里产生出一种不光有颜色、线条、光影、动感的形式美,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美感,当然这也是他多年以后才提炼出来的感悟。

  我问:“这位蔡老师教你们的时候,该是改革开放初期吧?那时候她就能注意对学生进行美育,真不简单呀!又过去快三十年了,她已经桃李满天下了吧?”S君说,他小学毕业以后,到镇子上初中,毕业前回老家小学去找过蔡老师,人家告诉他,蔡老师考上大学,离开好几年了,究竟是哪所大学,谁也说不清,这让他无比惆怅。后来他到县里上完高中,到省会读完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到国外闯**了几年,一直没有忘记蔡老师的启蒙之恩。现在他画这么一幅《倒影中的启蒙者》,正是为了抒发胸臆中的一汪情愫。

  我和S君探讨,蔡老师的美学意识,是她读了一些美学著作产生的,还是天性中自发的?她对学生进行美育,是自觉的,还是无意的?S君说他无从判断,但他将在那幅大画里表达这样的意蕴:这样的一个生命,必是快乐而有福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