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红光满面,儿孙们围绕着他。十年前,也是这样,只是那阵还有老伴在座,有的孙辈还被抱在怀里。十年前,老崔花甲,从铁路机关退了下来,退而不想休,决心下海经商,儿孙们围着他,帮他选项。有主张开小饭馆的,有建议到商场里租摊位卖服装的,有鼓吹他承包建筑队的……后来都被否决,而是开了一爿小小的文具精品店。跟老伴通力合作经营了五年,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流动资金再不紧缺;老伴去世后的五年,虽说没什么大发展,但每月刨去纳税、缴费、房租、水电、一位外地打工妹的工资及杂项开支,净利润稳定在三千元上下,足够他过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
现在老崔年到古稀,虽说身板仍很硬朗,却不想再侍弄那爿精品店了。寿宴后,他向儿孙们宣布了第二次退休,儿孙们都很孝顺,一片赞成他安享清福的清脆声音。那爿精品店,他连同流动资金,完整地赠给了二儿子一家;大儿子自己有服装店,小儿子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在大学任教,闺女是外资公司的白领,对此都没有意见。二儿子和二儿媳妇都是残疾人,一直在一家纸盒厂当工人,如今那纸盒厂被一家大企业收编,面临转产,很可能搞跟微电子技术有关的项目,虽说企业不会让他们二位下岗,但今后他们也只能是被以低薪养着;老崔把精品店交给他们,他们一家的生活可望有所提升。二儿子二儿媳妇都说一定尽快把作为流动资金的本金还给父亲,每年的净利润里,也该各家分红;老崔还没答话,大哥、小弟、小妹,还有大侄子什么的,就都一窝蜂地说那着什么急,我们也不要分红,给了你们就好好经营,别**光了就好。
一屋子人,个个都觉得挺幸福,挺自豪。像这样既达到小康又相处和谐的家庭,未必很多啊!
大儿子带头,说要为耄耋之年的老崔,选个最好的消磨项目。虽说消磨的方式不必单一,可以几种项目花插着进行,但他认为老爷子现在应该专攻钓鱼,钓鱼不仅旺神健心、修身养性,而且根本就是一种高雅文化……小弟就说你别形而上了,咱们立刻落实,我给买一套最好的德国鱼竿;小妹就说我给订全年的钓鱼杂志;大孙子说我有了空就开车拉爷爷去远处最好的天然水域钓鱼;小外孙女说爷爷钓的鱼,我给涂墨往纸上留印子,编号保存……二儿媳妇见老崔脸上没添笑纹,就说老爷子兴许更喜欢集邮,我认识月坛邮市的人,能弄到清朝大龙票;二儿子说集邮意思不大,还是养鸟吧,我给老爷子买只画眉再买只八哥,挑最好的有铜配件的乌竹笼子装上;小弟说妈妈在世的时候,还去美国探望过我,老爷子可一直腾不出工夫到海外观光,从今年起,应该每年一次出国游,先去新马泰……小妹就说秋天我有年假,我陪老爷子去,我付款!大儿子又提出来为老爷子置备文房四宝,练字画画儿;孙女儿则建议去她工作的那家高级俱乐部打桥牌,说桥牌这个项目最值得爷爷全身心投入……
任凭儿孙们叽叽呱呱抛满几箩筐的项目,老崔只在那里管自出神。于是儿孙们便纷纷问他,究竟心里选的是什么项目?老崔环顾儿孙们一匝,嗽嗽喉咙,跟他们说:“你们给选的项,都好,都可以花插着享用,但是,我自己定下的主要项目,是——我要结婚。”话音一落,儿孙们顿时哑然。原来幸福、和谐得发黏的空气,仿佛一下子被炸成了稀薄的东西——可疑的、古怪的、令人不快甚至让人感到窒息的一些游丝、一些粉尘。
“才五年啊……”大儿子牙缝里挤出一声。
“她是谁呀?”小妹问,“我见过吗?”
“您可得谨慎啊……”二儿子说。
“真没想到。您不是开玩笑吧?”小弟挠着后脑勺。
“是不是每天晨练,总跟您搭伴跳‘平四舞’的那位?”孙女儿恍然大悟。
“人家都管她叫孙姨的那位?那可是个老姑娘啊……”二儿媳妇忍不住说,“那么老都没嫁过人……指不定有什么怪毛病呢,光表面上接触觉着好,那可不保险!”
老崔就说:“你怎么就知道她光是表面好?”语音虽不严厉,话锋却很锐利。二儿媳妇顿时涨红了脸。小妹马上对父亲反感起来,搂着二嫂肩膀说:“爸,有您这么说话的吗?不用我们问,您自己就应该把那一位的情况介绍个清清楚楚!”
孙女儿抢着说:“孙姨啊,原来一直在街对面邮局里,我寄信去老瞅见她,眉心有颗黑痣……”
老崔觉得不该让二儿媳妇难堪,却无妨让孙女儿下不来台,便把脸拉长,冲孙女儿说:“不喜欢黑痣,你别看!”
爷爷以前从没这样对待过她,孙女儿好委屈,顿时眼泪涌到眼眶里。年纪最小的外孙女儿紧偎在表姐身旁,模模糊糊感觉到生活里发生了某种令人害怕的事情。
大孙子立即声援堂妹:“反正,说什么我也不会叫她奶奶!”
小弟出来打圆场:“也是。咱们怎么就没想到,老爷子到了这把年纪还有这个要求。这在美国倒是稀松平常的事……”
小弟的话被大哥打断:“咱们可是在中国。老爷子七十了!”又望着老崔说,“您每天清早跟她跳一顿‘平四舞’,闲了没事约她吃顿馆子,要么一块儿再凑俩人搓搓麻将……难道那还不能得到满足吗?为什么非得……唉,说句真心话您别觉着难听:您这把子年纪,身子骨可受不住搓揉了!”
孙女儿问出个不能算怪的问题:“您这家里,奶奶的照片还挂不挂?就算您还愿意挂,她愿意吗?我们来看您,墙上是真奶奶,屋里还有个假奶奶,您就不想想,我们心里好受吗?”
老崔暴躁起来:“岂有此理!你们还都是新一代的人呢!你们平时不是最讲究什么‘潮’呀‘酷’呀,怎么遇到我这个选项,就都变得像是没受过新式教育似的!”
小妹就伶牙俐齿地说:“这叫什么逻辑?我们要受的是旧式教育,那对话也就不会是这样了!旧社会七老八十的老太爷娶姨太太,三房四妾的,谁会觉着稀奇啊?”
老崔气得手打哆嗦。儿孙们头一回如此认真地跟他顶撞,令他震惊……
而这时,暮色中,楼区绿地的雪松下,孙姨站在那里,她仰着头,两只眼睛,以及眉间的那粒黑痣,都远远地,瞄准六楼老崔那个单元的窗户……老崔七十岁时,对生命最后阶段的选项,能够像六十岁时选定开精品店那样顺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