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森工局子弟校工作过的钟敏灵,改名为钟敏,成了楠山县华达公司新任经理。
丈夫提为正团职干部时,她终于从高原上回到了内地,在一家县属国营企业工作。几年后,丈夫转业时非要回老家,她也只好跟随他一起到了楠山。
钟敏还在读初中时就有人上门提亲,其中不乏一些地方上实权人家的后代,前途无量的未来领导人士,以及当时很吃香的大学毕业生。可她却一个也看不……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在旧社会当过县中校长、建国后多次挨批而变得胆小的爸爸,原为名门闺秀的妈妈,好多次想同意一老局长续弦的要求,可她却不听爸妈把话说完就跑了。
不问缘由拒绝了所有提亲者,是因为她从喜欢解放军。进入初中后,只要有空就会往驻军所在的公园里跑,很快和那里不少的兵大哥成了很好的朋友。
她嘴甜手巧,和几名女同学经常到部队帮解放军战士洗衣服补裤子,和他们一起表演节目。还和一些刚到部队不久的新战士谈心,鼓励他们像战争年代的黄继光、和平年代的雷锋同志那样,做全民爱戴的英雄。
她暗自发誓一定要嫁给孔武的军人,但必须是有知识的军人。
可命运弄人,师范毕业后被分到了康藏高原的森工局,在伐木场子弟校担任老师。在那条件极为艰难的地方,她很不适应,成天都想回到内地。
在森工局工作两年后第一次探亲假,为不再回到高原上,她违心嫁给了并不了解的武装部助理员。她并不爱这位助理员,可却期待能通过这段婚姻回到内地。
当经历了无数曲折终于回到内地,在丈夫坚决要求下,把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去掉后,钟敏灵变成了钟敏。因为和丈夫无法排解的矛盾,使得她把精力全投入到了工作中,在当地一家工厂很快入党当上了车间主任,继而当上了副厂长,负责全厂经营工作。
她的聪明才智和经营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分管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每年的销售收入和回款率,在全系统乃至全县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那时她所在的农具厂条件很差,相当一段时间,属于完全原始手工操作、产量少得可怜的作坊似小厂。在她和一些热血青年艰苦卓绝的拼搏下,壮大到了有二百多名正式职工。机械化程度占了相当大比例,产品畅销全省和不少大中城市,拥有数个名牌产品的县财政收入支柱单位。
后来,丈夫转业回到了楠山,她跟着到了这个除了他再无第二个亲人的地方,在一家服装生产厂担任副职,很快成了单位的实力人物。
到楠山几年后,对企业发展劳苦功高的她,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是本县、本地区有名的女强人之一。
后来,因为在一次出差到广东,为赶时间搭乘当地人的摩托车不小心摔在地上,腰部受伤较重,相当长一段时间没能根治。她自感不适合继续担任企业领导,向主管局提出要求辞职。
领导上考虑到她毕竟对企业发展功不可没,而且不到四十岁,正处于事业黄金时段,经向上级请示,鉴于她腰部受伤的实际情况,将其调到局机关任了副股长。
副股长的工作也并不轻闲,几乎天天都往下属企业跑,天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而且,一些企业领导因为和局里的微妙关系,会时不时对机关下去的人大发牢骚。没有实权的跑腿副股长,当得钟敏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是后悔离开了工厂。
副股长当了不到半年,就在她蠢蠢欲动想要主动提出回工厂,哪怕回去当工会主席的请求时。主管局党委书记找她谈话明确告知,因工作需要,38岁的她将接受组织考验,受命于危难之中,到濒临倒闭的华达公司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
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的钟敏,然一直想离开机关,却根本没想到组织上会让她到华达公司。只好含糊其词的说对商贸工作一点不熟,没有把握担任一把手,需要回去考虑征求家人意见。
可是,根本没有容她想好是否接受任命,主管局的正式调动文件就下发了。这使得钟敏心里非常着急!
同在一个系统,她清楚这家企业的惨状;名为华达公司,实际上只在县城非繁华地带有经营服装、百货和工艺品的几间小门市、一家批发部,正式职工三十来人,月销售收入不足十万。除去房租、水电和各种费用,仅有微薄利润,很多时候工资都需贷款……
为扭亏为盈,局里已换了好几任经理,却仍然江山未改、面貌依旧!而且,几经折腾亏损状况更加严重。到后来,每天的销售款,都被那些等着收款的货主给拿走了。银行在催收已拖欠太久的贷款未果的情况下,早就中止了对公司的援助,账上有一分钱都会被扣掉。
钟敏接到任命通知前,除了三家零售门市还勉强正常,公司管理人员和批发部已近三个月没人。大多数干部、职工早就散到四面八方寻找活路去了。
为使这家公司能够正常运转,逐步归还沉重的债务,主管局领导可谓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把一切能用的招数都使尽了,却不但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反而眼睁睁看着亏损越来越严重、负债越来越多、包袱越背越重。到后来,几乎没人愿意到这家公司任职。
钟敏被任命为经理时,公司已经两个多月没有法定代表人。万般无奈下,局党委会上有人提到了年轻的副股长钟敏。
被任命为亏损大户——华达公司经理的消息传出后,亲朋好友都劝钟敏不要到那家单位去,一些好朋友更是忿忿不平怂恿她到局里、到县政府找领导推掉这份苦差,转业在楠山县担任人事局长的丈夫,更是坚决反对她到华达公司。
服装厂里的一些老工人和供销人员,竭力挽留她,苦口婆心劝她留下来,不要丢下他们。
在这决定命运和前程的关键时刻,钟敏表现得非常冷静。在诚挚感谢众人好意的同时,悄悄到华达公司去摸了一下底,了解那实际上已经瘫痪了的单位资金结构、人员组成等情况。亲眼目睹了公司一塌糊涂的情况后。她的心完全冷了,关在房里深思了大半天。
到傍晚,她从房间里出来时,终于有了决定。
说不清是为了证实自己,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尽管所有人都反对,钟敏却出乎所有人意料,走马上任华达公司经理了。
公司现状情况远比她想象的糟糕。几个门面加起来营业面积不足200平方。其中的工艺品店铺货柜陈旧肮脏,好像已有几十年历史,没发挥过任何价值的报废品。任何人都会怀疑,这种目不忍睹的货柜,怎么能配得上陈放昂贵漂亮的工艺美术品。
货柜里那些不知什么时候存放的工艺品,被厚厚的灰尘覆盖,看不出原本的色彩和价值。个别打碎一角或者裂了缝的陶制品,在货架上招摇晃动。
墙壁上正对着门口的一张装饰壁画几近脱落,其中一只角反垂下来,有气无力耷拉着,上面堆积着厚厚的暗黑色灰尘。
整个店面死气沉沉,如果不是还有两个年纪不小,正低垂着头半闭双眼织毛线的营业员,看上去不像一家经营工艺美术品的商店,而是等待拆迁的杂货铺。
经营服装和日用品的两个店铺情况也很糟糕。商品凌乱无章、摆放无序,满是灰尘。和工艺品商店的共同点是:营业员都在全神贯注织毛线,对所有走进店里的人,都爱理不理。
堆积的货物,更令钟敏触目惊心。大量过时商品堆积在潮湿黑暗的仓库,各种货物混杂,甚至服装和清洁用品堆放一起。仓库的西北角,一堆由于过期而变质的食品散发出阵阵酸臭,几只耗子不失时机钻了出来,大摇大摆抖擞腰姿。
看到这种情景,钟敏再也忍不住了,扭头对跟随她的公司办公室主任小李说:“立即把库管给我叫到这里来!”
“没有库管,钟经理。”小李低声说道。
钟敏大睁双眼望着小李:“什么?没有库管!各门市提货找谁?谁在这里做记录?”
“以前有个仓库保管员,是县政府一位科长的姨妹,工作也还说得过去,可后来单位效益不好了,她便开始三天两头请假。再后来,通过她姐夫调到电力公司去了,公司就没有仓库保管,几个门市需要领货时,都由经理直接带到仓库里来取,经理发货我登记。现在已经好久没有经理,也没有人来提货。”
“那么,现在库房钥匙在哪里?”
小李战战兢兢从口袋里摸出钥匙递到钟敏手里:“经理,这是公司原来的苟副书记刚才让我转交给您的。”
看着一串黄澄澄的钥匙,钟敏心里明白是新配的。沉思着问道:“小李,这把钥匙是前任经理的吗?”
“这个……我不知道。不过听说这个库房有好几套钥匙,分别由书记和经理以及库房保管员保管。”
按照严格的管理制度,库房只应有一套钥匙专人保管。才能明确责任,也才能保证库房物资安全。可听说公司的仓库居然有三套钥匙,钟敏在感到非常奇怪的同时,当即决定改变这让人不可思议的状况,还公司以正常的制度。绝对不允许仓库再有三套甚至三套以上的钥匙,更不能分别置于不同人手中!
吩咐身边的几个人,将西北角过期变质的食品尽快处理。她独自来到苟副书记家,询问钥匙的事情。
头发花白神色漠然的苟副书记告诉她,由于原来的库管员经常有事请假,门市上去提货时进不了仓库,决定加配一套钥匙交给经理保管。至于他手中的钥匙,则属备用,从没使用过。今天,是因为以前的钥匙都没有了,才拿出这一套备用钥匙。
回到库房,钟敏立即让小李请来一个换锁师傅,把库房锁重新换掉,新换的钥匙全部交小李保管。
她郑重告诉小李,从今天开始,他就是华达公司库房保管员,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度管理库房。商品安全、分类和清洁卫生由他一个人负责,并立即着手清理货物。今后存放商品时要把相同商品归于一类,食品和其他清洁用品分类、**和固体分别置放。
临走时,她正色对小李说,如想留在公司继续工作,没有非常重要的事,不到非请假不可的地步,绝对不允许如原的保管那样随便请假。如确有重要事不能来上班,也必须由公司批准。确需到外地,钥匙当苟副书记的面交她临时保管。
当晚,躺在**,钟敏无论如何也无法入睡:有如废品收购站的华达公司仓库,竟会有那么多劣质食品?她真不明白,前任经理们到底在干啥!而那些原本价值不菲的商品,老是在她眼前晃动着,那是一堆钱啊!
一定得想出绝妙的主意,让那些躺在仓库里睡大觉的商品,尽可能快转化成现金!她暗自在心里说:钟敏呀,既然来到了这家几乎破产的公司,就要拿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让公司重新焕发生机,让所有职工按时领到工资!根本无法入睡,她干脆披衣起身,来到窗前的写字台边坐下,拧开了小巧的台灯。
第二天,钟敏召集所有愿意回公司的职工,—起整理堆积在仓库里的货物。
用了一周时间,所有商品全部整理一新。按市场行情将所有商品归类整理后,分成—、二、三类,并拿自己的积蓄,在塑料厂订做了一批非常漂亮的包装袋,给那些因包装陈旧而惨不忍睹的商品,全部穿上了新衣服,看上去和新出厂的产品几乎没有区别。
一周后,在钟敏和全体职工加班加点的努力下,公司仓库焕然一新,所有商品都给人以非常漂亮的感觉。一些价值较高的工艺美术品,更因洗掉了灰尘,显得极度高雅,让人看到就有购买欲望。
第一步:将二类商品以最优惠的价格处理。二类货物多是适合农民朋友的耐用服装,样式陈旧但质量较好的生活用品。
钟敏亲自上阵,在各摊位上竖起“降价百分之四十”的牌子,组织职工赶场天摆摊设点大甩卖,并手持话筒站在木凳上吆喝着招揽生意。
在她身体力行下,公司职工不计较工作时间,以十二分热情积极投入工作,每天都到大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才非常疲惫的收摊回家。
几近销声匿迹的华达公司,在县城掀起了一股购物热潮。不光赶场天,就连平日,公司十来个削价商品摊前,也经常挤满了购物的人。
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华达公司近二十万元二类货物处理完毕,破天荒的在银行账户上存入了十多万元现金。
处理二类商品的同时,钟敏让小李请来漆匠师傅,把几个门市和批发部的货架、货柜重新漆了一遍,并换下了陈旧的玻璃。让员工们把适合城镇人口的高中档商品整理后,以崭新的面容摆放在门市,比原零售价提高百分之十推向市场。
已经得知华达公司降价清仓大行动的市民,毫不怀疑这些商品价格的真实性,再次掀起了一股购物热潮,那些本十分漂亮,因价格不菲和样式超前,长期躺在仓库睡大觉的工艺美术品,在小城市少有人穿的高中档男女西服,很快被人们抢购一空。
不到十天,价值十多万元的一类货物全部卖完。还不断有人上门打听,什么时候再处理削价服装和工艺品。
这天中午,钟敏离开削价摊位时,一个老妇人来买东西时,发现所有商品都卖完了。还特意向钟敏询问什么时候再卖处理商品,她想买一套**用品。
钟敏告诉老太太所有商品刚卖完,不过以后如果处理商品,可以提前通知她老人家,让她留下一个联系电话或住址,保证以后能让她以最低价格买到最实惠的商品。
老太太虽没买到商品,但听了钟敏一番话,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高兴走了。她心里期盼着下一次,能在这里买到中意的东西,而且相信,一定能在这里买到最便宜的商品。
钟敏在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开始思考三类商品的处理。所谓三类商品,只不过是一些积压仓库多年。已经过时,完全不可能卖出的陈旧货物。
严格意义上讲,这类商品已经报废,在帐上也已作了报损处理。然而钟敏到公司后,吩咐员工把那些商品整理翻新,摆放整齐,等候处理。
员工们不知道钟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已经报废了的商品还要翻新整理、摆放整齐,难道这些东西也能卖得出去?有人认为她是白费苦心,但看她一副胸有成竹样,想是早已做好打算,也不敢有异议。
在职工们的疑惑中,钟敏吩咐会计打印了几十份关于公司清理整顿、请各债权单位前来处理债务事宜的通知,全部用快件寄出。
一周后,公司三家门市全部关闭,在门上挂了“内部整顿,暂停营业”的牌子。三家门市的货柜货架上,全部换上了无人问津的三类物资。
十多天后,所有债主都派人来到了楠山县。钟敏特意穿了一套陈旧过时的服装,低眉顺眼陪着笑脸,将这些十分着急、想收到拖欠货款的人们带到门市和仓库。愁眉苦脸指着那些陈货语调诚恳的说:“没办法,我到公司后接收的除了银行欠款,就只有这些东西了。如果各位要立即清帐,就只好用这些货物相抵,如果你们不着急、愿意等。待我们有朝一日翻了身,生意做活了并把很行的贷款还完后,一定会全部偿还你们的债务。”
停顿了一阵,她又用恳切的语气说道:“我的意见,你们最好不要这些值不了什么钱的货物,让我们用它去抵银行的债务。至于你们的欠款,请相信,只要公司不垮,就—定会如数偿还。只不过,时间可能会相当长而已。”
没有过多语言,也没有低三下四的哀求,更没有用一分钱请债主们吃饭。令人不敢相信的奇迹发生了。短短一周,那些堆积在仓库里多年的死货被一抢而空,而且全部比原价提高了近两成。
亲眼目睹了公司仓库和门市上仅有货物情况的债主们,经扩大化的请示汇报后,唯恐动手迟了什么也捞不到,纷纷动手抢选货物。开始还有些人挑肥拣瘦,担心吃亏而在价格上斤斤计较,到后来,人们什么也不顾了,只管抢到一点东西回去交差。
就这样,根本没用太多的努力,钟敏就令人难以置信的将二十多万元应付款,抹掉了三分之二。
华达公司的陈货空了,不但仓库一无所有,就连几个门市上的货物也—件不留,除了空空的货柜和货架,什么也没有了。
所有债主离开后,被钟敏转移到新租仓库里的货物摆上柜台,取下“内部整顿”牌子的三家门市焕一新、顾客如织。
华达公司的干部和职工,难得高兴的笑了。会计把帐—算:除去偿还银行的贷款,公司还余五万多元,虽然还有部分外债,但都签下了时间推得很长的逐步偿还协议书。短时间,不会有人再来催债。
华达公司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再也不怕债主们上门吵闹了。更重要的是,公司有了可大胆支配的整整五万多元 “巨款!”
虽然五万多元,对于一家有着二十多名职工的单位,只是一笔少得可怜的数目。但是,经过近三个月的共事,职工们已经坚信,他们的经理,有能力用这一笔钱,使公司跃上新的台阶。
此时的钟敏,却因劳累过度,正躺在医院的病**。一面打吊针,一面绞尽脑汁思索着公司下一步的发展。
她心里明白,在债务处理问题上,已经从另一角度将以前的进货渠道堵死了。公司要重新站起来无疑非常困难,按常规办事已经行不通了。要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别出心裁的思路!
脱下军装回到楠山后,对钟敏态度好多了,简直就是模范丈夫的严洪军,得知她生病了,立即赶到医院守在床前。
见她愁眉不展,摸了她仍在发烧的额头,他温柔的说道:“瞧,皱纹都长出来了,公司情况已经好转,你也可放心休息几天了。我回家给你弄几个菜,想吃什么快告诉我!”
“我什么也不想吃,你让我静一会儿好不好。”
“可是总得吃点东西呀!”
“我哪有饿啊,一直在输液补充能量呀,你赶紧回家做饭吧,我这儿没事儿,输完液就出院。”
“那好吧,我在家等你。”
“不用等我,做好了饭你自己吃吧,我到公司去一趟,可能晚点回去。”
“那可不行,刚好一点又去公司?现在公司能有什么事儿,所有的商品都卖完了,不但没有亏损反而还赚了,以后进了货再卖就行了,你用得着现在去吗?”
“你不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不去不行。”
“算了,拗不过你这个脾气,晚上早点回家,我和儿子等你回来吃饭。”
望着丈夫离去的背影,钟敏不由叹了口气:这严洪军现在可谓对她千依百顺,什么事都依她由着性子干。当初来华达公司任经理之际,他是反对最强烈的一个,可最后还是依了她。
自当年在森工局为了回内地,和陈伦有过不轨行为,钟敏的心之深处有深深的疚愧。按理说,从结婚那一天起,她就把终身寄托给了这个堪称英武的汉子,可在那天寒地冻的高原上,竟鬼使神差和一个小男人有了**故事。
想到高原。她想起了那数次猛烈撞击灵与肉的小帅哥。也想起至今不被老公承认而丢在家乡的女儿…….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那个让人难以忘怀的男人,现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女儿是不是当年和他在高原疯狂的结晶。
十多年过去了,除了高原上的背叛,经历了情感的风波来到另一个地方后。她从没有想过对丈夫的感情,以及丈夫对她所做的一切。
在她心中,夫妻就是这样,一个必须依着另一个,否则日子就没法过下去。而在他们家里,从来都是丈夫依着她。
不过认真想来,这么多年来,她再也没有什么对不起丈夫的地方,除了坚持自认为正确的主张以外,只要有空家务事她还是什么都做的。没到华达公司时,邻居们都夸她是个好媳妇。
至于严洪军现在什么都依着她,一是因为他疼爱她,再则是她的主张一般没错,只不过有时的想法一时无人理解而已。
是啊,严洪军是个真正的男人,回到家乡后开始履行当初娶她时许下的诺言,也算是一个难得的好丈夫。可她总觉得严洪军少了点什么,仔细想想除了他没有生育能力也说不出其他什么,结婚十几年了都这么过来了。想着,她觉得很好笑,怎么今天突然想起这事来了?抬头一看,输液瓶已经空了,赶忙按铃叫护士。
拔下针后,她立即起床,却全身发软倒在**,立时感到头晕得厉害。护士小姐看看她,摇摇头说道:“起身动作太猛不行,再躺一会才能慢慢起来。另外,你的身体还比较虚弱,需要回家静养几天。”
“你的意思我现在的状态还不可以下床工作?”钟敏焦急的问即将走出门去的护士。
“也不是不可以下床,只不过不能做耗费精力的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回家休息几天才能完全康复。要知道你的病因是操劳过度所致。所谓的对症下药,对于你来说就是多休息,不能太劳累!要不然你又得进来。”护士温柔的笑笑,端着器械盘子走了出去。
闭目养了大约有十几分钟神,钟敏再也躺不下去了,跳下床走出医院,叫了一辆三轮车,直奔工艺品门市。
店里的员工见她脸色苍白,都劝她回家休息。可她硬说没事儿,员工们虽然不放心她的身体,但也拿她没辙,只好由着她。
在店里审视来回走动着……突然,钟敏的脑海里有了新的想法:把所有店铺装修一新,然后再租几处宽大的门面,经营眼下时髦的化妆品和妇女用品,使公司有全新的面貌。对,只能这样,或许有可能走出困境!
她马上吩咐人在城内寻找合适的门市,并要求选址必须在热闹繁华地带。每间门市的面积至少80平方米以上。特别强调服装店一定要在服饰用品店集中的地段;另一门市要在化妆品店集中的地方。
大家都不明白钟敏的意思,在服装店林立的地段经营妇女服饰用品,在化妆品店集中的区域经营化妆品,这不是吃错药了跟自己过不去?难道经理刚上任摸不出头绪,处理了仓库里的商品高兴得晕了头,头脑发热开始乱搞了?
无论他们怎样想,也不听从局里李书记和其他领导的劝告,钟敏铁了心按她的意愿做。马上派人四处寻找门面,同时大张旗鼓托人寻找装修工程队。
五天后,一间取名为“华达服饰”的商店,在县城繁华的汽车站附近开业;紧接着,华达化妆品店在城中心十字街开业。
两家店铺装修豪华,色调柔和的壁灯映照,商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吸引着人们惊异的目光。
原来的三间门市也翻修一新,分别挂上了醒目的“华达百货”、“华达妇女用品”和“华达工艺美术品”的招牌。所有店面全部采用统一的装修格调。统一的店面设计,就连营业员的服装也是统一的样式和色彩。使人们印象颇深,给人前所未有的好感。
钟敏这一手,在县城确实让人不得不拍手叫绝。花钱不多,公司所有店面立刻上了一个档次。
看着人潮拥挤的门市,前来参观的领导不得不佩服钟敏,虽然这一次投资近10万元。但带来的效益,却是他们那聪明的大脑立时就能算出来的。
钟敏的大手笔动作,令县城所有业界领导暗自颔首。更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琳琅满目的货物,几乎全是赊回来的。
能够赊回商品,当然靠的是关系。钟敏在当初销售服装时,笼络了一些外地大商场的关系户。现在她从生产转变为经销,以前那些关系好的客户,自然乐意和其交道。人们都了解钟敏在服装厂时的人品,相信她很诚实守信。得知了她新任职公司的具体情况后,都愿意提供帮助。
就这样,钟敏以垫底销售的方式,仅支付了极少货款,赊回大量时令商品摆在了公司门市。
这批新货刚卖出三分之二,她叫出纳将货款全部电汇给供货单位并催促迅速发来第二批货。
由于货物适合小城居民,加上钟敏把利润率算得不高。相当一段时间里,公司的几家商店生意十分火爆,销售额大幅度提高。在楠山县有了极高知名度,成了年轻人和机关工作人员们乐于光顾的场所。
人们在心甘情愿、兴高采烈购买回时髦服装和新潮工艺品时,不得不在内心深处钦佩钟敏的过人之处。
一年后。公司不但在城内有了八家上规模的服装店和工艺美术品专卖店,而且新增了五金批零门市及物资批发部,职工收入较以前大大提高。
外单位许多人眼红了,都调到这曾为人们不屑一顾的公司;县、局领导也想方设法将亲属、朋友塞了进来。年终,公司第一次被评为先进单位。钟敏在新的岗位上,再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公司红火了。钟敏成功证实了自己。但是她并不满足现状,为使公司更进一步发展,她又一次做出了惊人之举,在城郊租下了一整幢刚刚建成的大楼。“不务正业”的新增了服装生产、加工,餐饮、旅馆和停车场、自行车专卖、玻璃画生产等新项目,并一次性公开招聘三十个交纳了一定担保金的协议工,使公司由一个毫不起眼、在系统内名列孙山之后的小单位摇身一变,成为销售收入和利润位列前茅、规范化运作的县域集体中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