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星辰大海
一座座现代化写字楼矗立在深圳街边,每一栋楼中都孕育着一个未来企业界的明星公司。当然,此时的他们,还都是默默无闻的潜行者,他们在南国的这片土地上默默扎根、默默发芽,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雨后的爆发和成长。
张新阳走进了天通物流的电子商务公司。包括徐天明和于可纬在内,16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在这个只有百十平方米的空间办公。他们喜欢叫彼此的代号,喜欢称呼集体为创业团队而不是公司,团队的每个人既是员工也是股东,在这里没有严格的职务等级,彼此之间没有防范和芥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青春和自信。
徐天明对众人说道:“各位,这位就是我的同学张新阳,这位女士是他的女朋友刘诗雅。张新阳我和大伙都介绍过了。诗雅是在大型企业锻炼过的财务人员,之前我给大家讲的关于新阳的故事中,那位女主角就是诗雅。新阳的加入,对我们来说,不仅解决了当前最棘手的一部分资金问题,最为关键的是,他会给我们注入成熟的企业理念和管理经验。我代表我个人以及咱们团队所有成员,热烈欢迎新阳和诗雅的加入。”
徐天明刚说完,便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张新阳看着众人真诚的笑容,他感觉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张新阳微笑着说道:“早就听天明说起过他的创业团队,今天终于见到大家了。我们团队的职场氛围,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现代企业。我为自己能南下深圳与各位并肩战斗而感到高兴。”张新阳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对当前互联网经济的认识比较浅显,今天初次见面,我简单说说我个人的看法。谁都知道,当下互联网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如何发展互联网经济,无论是商界精英还是行业巨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百度的搜索引擎、新浪的门户网站、腾讯的QQ、盛大的网游等,都在艰难地摸索着引爆互联网经济的引信。但我凭着直觉认定,咱们这个团队搞的电子商务,或许才是未来互联网经济的真正增长极。”
徐天明听了张新阳这番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明显感到了张新阳的变化,他们上次谈论互联网电商,还是在孟强组织的聚会上,那时的张新阳可谓是一个纯粹的外行。而他今天所说的,却句句直中要害,很显然,张新阳在下决心南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
徐天明招呼所有人到了隔壁战略室,18个人围坐在一起。徐天明说道:“新阳和诗雅今天就算正式加入我们团队了,我们开个简短的会议。新阳,之前咱们在电话中交流过,但今天有必要正式把公司的情况再给你说一下。咱们公司的正式名称叫天通物流电子商务公司,在座的16个人都是股东,我持有35%的股份,可纬持有15%的股份,其他人持50%的股份。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依托崭露头角的网络购物平台,创建一个物流网络。当然,我们目前的物流网只是覆盖广东和深圳,但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整个广州,而是要把我们的物流网络覆盖整个中国。”
于可纬补充道:“根据我们对电子商务的判断,这个目标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徐天明看看自己的创业团队,自信满满地说:“可纬说得对,我们正在一步步地向阶段目标前进。兄弟们,这一切都是我们16个人奋斗的成绩。当前,咱们最缺的有两样东西——创业伙伴和创业资金。我想向兄弟们表述的是,新阳和诗雅也和大家一样,完全值得信赖。而且,新阳是卖掉了他在岳东的所有房产,带着创业资金加入我们的。我相信,只要我们18个人拧成一股绳,再高的山都会登顶的。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张新阳和刘诗雅的加入,对徐天明的创业团队而言,犹如一剂强心针,再一次凝聚了团队的战斗力。团队的所有人都再次筹了一笔资金入股,已解眼下的燃眉之急。天通物流电子商务公司重新优化了公司股份,徐天明持股20%,张新阳和刘诗雅持股18%,于可纬持股14%,其他14人共计持股48%。
团队内部重新调整了分工,刘诗雅接过了于可纬的财务工作,带着团队的其他两名女队员,架构起了一个高效率的财务团队。徐天明、张新阳、于可纬三个大男人,分别带着一个小团队,分东、西、中三路向广东全境扩张。不到半年的时间,天通物流的业务已经覆盖了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东莞等所有大中城市。中路团队、东路团队已经将网络延展到了湖南、江西和福建三省,西路团队向西南下,将网络拓展到了海南。天通物流18人的创业团队,向着心中的星辰大海,一路高歌猛进。
正当徐天明等人看着地图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横在了他们面前。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了资本的强大杀伤力。
最先发现这一挑战的是负责东路市场的张新阳,他在分析经营数据时发现,开辟不久的福建战场,业务量忽然出现了大幅下降,而且紧邻福建的汕头、揭阳等地也出现了小幅的下降。
张新阳立即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让他惊讶不已,福建出现了一家名称与天通公司极其相似的物流企业,这家企业不再定位为物流企业,而是起了一个更加大众化的名字——仁通快递公司。而且,这家公司完全复制了天通公司的经营模式,正在以裂变的速度飞快膨胀着。
张新阳把这个消息告诉许天明、于可纬等人的时候,整个团队的18个人都感到了阵阵寒意,他们知道,真正的敌人已经近在咫尺了。接下来的三个月,这家快递公司已经占领了他们50%的市场。
徐天明再次召集创业团队开会商议眼下的危机。徐天明对众人说:“兄弟们,这几天我也在反思我们的创业过程,我们一开始就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引进风险投资,而不是砸锅卖铁自筹资金,以至于我们在强大的资本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想尽快找到一家风投公司给我们注入资本,我们才有能力与仁通公司一决高下,否则我们将是死路一条。大家有啥建议,尽管提出来。”
于可纬转着手中的笔沉默不语,他已经基本认同了徐天明的观点。张新阳见众人都哑口无言了,打起精神说道:“天明,我不太认同你的观点。我们现在引入风投资本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免不了被风投资本控制,我们便不可能再朝着我们的理想航行了。我觉得,所有人都不想放弃我们最初的目标。”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张新阳的观点。徐天明说:“新阳,要按你的分析,我们该怎么办呢?”
张新阳略微想了想说道:“仁通公司能选择物流这条路,说明他们的投资方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志向和目标。我觉得,我们只有和他们合并,实现双赢,才是最理性的选择。当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妥协,仁通公司虽然有雄厚的资本做后盾,但物流网发展方面并没有什么基础,只要我们守住阵地,稳扎稳打,必定会让他们吃到快速扩张的苦果。到那时候,他们就会主动找我们谈判,而我们手中也有了足够的筹码和话语权,我们和仁通的团队,兵合一处,完成我们的征途。”
张新阳讲完,徐天明和于可纬的眼前都一亮,他的观点得到了团队的一致认可,天通公司打响了针对仁通快递的阻击战。很快,两家公司在广州、福建两省的业务陷入了胶着状态,仁通公司的投资方——宏达投资集团的决策层很快就发现,仁通快递虽然有雄厚的资本支持,但在基础和经验方面却存在着先天的劣势。如果不能迅速拿下广东、福建两省,仁通就会面临被更大的资本吞噬的危险,于是董事会做出一个决定,启动并购计划,计划代号——鹰行动。于是仁通公司派代表和天通公司开启了谈判。
谈判完全在张新阳的预料之中,天通公司凭着对市场的了解,赢得了谈判的主动权,宏达投资集团并购天通公司,仁通、天通合并成立仁天电子商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宏达投资集团持股70%,徐天明团队持股30%。公司董事会决定,原仁通公司团队退出仁天公司管理层,授权徐天明团队管理新公司所有业务。
接下来,徐天明的18人团队,凭借着宏达投资集团的雄厚财力,迅速打开了进军全国的新局面。徐天明、张新阳、于可纬依旧带领各自团队东挡西杀,仅仅半年时间,仁天公司陆续拿下了半个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六个省份的业务。
在拿下浙江业务的庆功宴上,张新阳忽然对徐天明说:“天明,我想离开仁天公司去海南二次创业。”
徐天明的表情凝固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张新阳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他诧异地问道:“新阳,你不会是?”
张新阳看着徐天明不解的表情,认真地说道:“天明,你不要误会。你有没有思考过,我们把整个团队都押在宏大旗下,是件风险极大的事儿吗?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你我而言,都不一定是啥好事。仁天公司虽说叫电子商务科技公司,但说真的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我想把发展目标转移到电商平台和物流平台的信息技术服务方面,手中有了科技才是硬实力。”
徐天明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新阳,论战略眼光,我又输给你了。作为管理团队的核心,我必须瞄准目标坚定地走下去,你和我不一样,你准备怎么办,我都支持你,但有一点,你不能撤出股份,因为咱们团队没有足够的资金收购你的股份,你如果将股权转让给宏大集团,咱们团队的股权比例和话语权就会受到影响。”
张新阳感激地看着徐天明说:“天明,你放心,我是绝不会做不利于团队的决定的。而且我保证,只要团队需要,我会随时无条件帮忙。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我想带走可纬和诗雅,希望你能支持。”
徐天明皱了皱眉头,他紧紧盯着张新阳说:“你和可纬商量好了?”
张新阳坦诚地说:“没有。”
徐天明僵硬着脸又问:“真的没有?”
张新阳迎着徐天明的目光说:“真的没有。”
两人对视了许久,徐天明缓缓说道:“可以,我支持你。”
10天后,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张新阳、刘诗雅离职了,而离职人员名单上并没有于可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