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射笔点睛1
远方出现孤零零的一座建筑。
丘弹冰说:“好像是个庙。”
走到跟前,只见匾上三个大字——“卜雁祠”。
丘弹冰问符大闰:“什么意思?”
符大闰摇摇头。
进门靠右的小室里点燃着一支线香。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子在**闭目打坐。
丘弹冰小声嘀咕:“她是尼姑吧?”
符大闰说:“她有头发的。”
“也许是带发修行呢?”
符大闰显然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
丘弹冰又猜测:“也许她是卖门票的?”
“那么,”符大闰说,“我们进门一步,她就会睁开眼睛,叫我们买票。”
于是符大闰领着丘弹冰直往里闯。
他们没被叫住。
符大闰说:“我想,等那根香燃尽她才会停止打坐吧。”
他们走到庭中,那儿有古井一口,井栏上刻着“盛衰泉”。井中有水,水面离井口约十几米。
井边没有水桶,却放着一个用长绳维系的牛皮袋。
丘弹冰惊讶道:“用这个能打水?”
符大闰说:“显然它就是打水用的。”
好奇的丘弹冰立即动手尝试。
一而再,再而三,她失败了。牛皮袋太轻,根本沉不进水里。
符大闰试了试,也未成功。
这时他们听见脚步声。
被丘弹冰说成“带发修行”的女子走了过来。
她从符大闰手中接过绳索,细细整理成一盘。
然后她左手挽绳,右手持袋,走上井台。说时迟那时快,她手腕一抖,那皮袋牵着长绳直飞井中。只听“哗啦”一声,转眼间提起满袋清泉。
将皮袋掷入水中要猛还要准,不能让袋子碰到井壁。
符大闰钦佩地问:“你们……”他环顾祠内,未见旁人,“你平时就用这袋子取水?”
女子说:“是啊。”
丘弹冰问:“为什么不用桶?”
女子将牛皮袋倒空:“因为这是——文化。八百年前的一天,徽钦二帝被从韩州押去五国城,曾路过这个小庙,据记载,他们就是用腰间皮袋到井中取水的。韩州就是现在的吉林省安图县,而这里已是黑龙江省的北边,他们要走多少路啊。”
符大闰问:“我们该怎样称呼您?”
“叫我何老师吧。”
“何老师,这井名有什么讲究?”
“古书上说这井能彰显国运,‘汉盛则泉枯,胡盛则泉溢’。”
“那么,何老师,”聪明的丘弹冰说,“徽钦二帝那时是不需要使用您的飞袋取水的绝技的。”
“为什么?”
“因为那时胡盛汉衰,泉水会从井口漫出来,直接用袋子舀水就行了。”
“有道理,”何老师说,“虽然国运的盛衰未必能跟水位挂钩,但地下水在不同时间呈现出升降变化则完全有可能的。”
丘弹冰却津津于盛衰论:“幸亏是胡盛汉衰,如果当时是汉盛胡衰,泉是枯的,他们就喝不到水了。”
“不能这么说,”符大闰道,“如果是汉盛胡衰,两位皇帝有什么必要跑这么远来用牛皮袋舀水喝呢?”
符大闰又问何老师:“您刚才说这是个庙,可它为什么叫‘卜雁祠’呢?”
何老师说:“我们进大殿看看吧。”
三人进了大殿。
只见中间的神像是位女性,铠甲护体,双手拄剑。两边的侍女也都是英姿飒爽,全身戎装。
何老师说:“二帝到此时就有这座女将军庙。没有庙名,也不知女将军的来历,只从神像的装束上看得出是汉族的打扮。古书上还有神秘的描写,说在二帝进庙前和出庙后,都曾听见庙里传出唱喏声。”
“唱喏,这样吧?”丘弹冰比划道,“双手行礼,嘴里说声:‘喏!’《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老是‘唱了个肥喏’。”
“你们到后面来看。”
何老师把符大闰和丘弹冰领到神像后面。
一般的庙里,释迦牟尼佛像背后会设观音菩萨莲座。而这位汉族女将军的背后,没想到竟立着一个皮衣皮帽、手持弓箭的胡人像。
何老师说:“据记载,二帝出了庙门,忽听空中雁叫声声。护送二帝的胡人头目叫阿计替,他对宋徽宗说:‘我们这里有射雁以卜的风俗,如果射中便能心想事成,大王要不要试试?’宋徽宗抬头看了看,觉得那些雁飞得太高了。阿计替又说:‘我代大王射一箭吧?’宋徽宗说:‘行。’他就双手执箭对天祝曰:‘我赵佶不幸,上辱祖宗,下祸万民。若国祚复兴,当使一箭中雁。’赵佶就把这枝箭交给阿计替。阿计替拈弓搭箭——”
丘弹冰道:“不用说,阿计替一箭就把大雁射下来了。”
“不是的。”何老师说,“阿计替还在让赵佶选择:‘大王想射哪只?’赵佶说:‘随便哪只吧,再不射它们就飞远了。’阿计替说:‘没关系的,你选一只吧。’赵佶说:‘那就射人字中间的那一只吧。’这时钦宗赵桓提醒道:‘人字中间的是头雁,射下头雁,群雁无主就不成队伍了。’但阿计替说:‘射下头雁,马上会有新的头雁。’他一箭射去,头雁落下,果然雁群并没散乱,头雁的位置立刻被顶补,人字飞行依然继续。”
符大闰点头道:“很有意思。赵佶和赵桓是被射下的头雁,他们立刻就变得不重要了。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他成了新的头雁。”
何老师说:“到了元朝,这里建起卜雁祠。原来的女将军仍然被供着,增加了一个阿计替。”
丘弹冰不解:“为什么没供徽钦二帝呢?”
符大闰说:“我想,建祠庙的老百姓供佛像、供神像,总是希望神佛能保护他们,给他们带来福祉。可是徽钦二帝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呢?”
“对,”何老师同意,“他们能被记住,但不被信任。我们再去后殿看看吧。”
后殿立着一大两小三尊石像。三面墙上有退色的壁画。
何老师对两位客人说:“这卜雁祠的特别之处在于,虽然没有二帝的雕像,却什么都跟二帝有关。在跋涉途中,他们曾受到一位胡僧的招待。胡僧叫两个童子为客人们倒茶。要知道,赵佶和赵桓好久好久没喝过茶了,护送他们的阿计替等也是这样。当时在燕京买一斤茶叶要用一两金子。”
丘弹冰慨叹:“现在买毒品应该也没有这么贵。”
“两个童子用石制的茶盘、茶盅为客人们端来茶水。这茶发出特别的清香,闻到这种香味便使人觉得身体轻了许多。”
“减肥茶呀?”丘弹冰又插嘴,“这些人的运动量这么大,应该够瘦够轻了吧?”
何老师说:“这种轻应该是精神上的轻,茶香减轻了他们的疲惫。赵佶细细品茶,觉得这茶苦辛中透出甘醇,回味无穷。当过皇帝的他什么名茶没喝过,可就是没见识过眼前的苦茶。一盅饮尽,童子来收茶具了,赵佶仍然捧着空茶盅细嗅余香。终于他们要告辞离去了,但再也见不到主人。他们在后面的草屋里找到三尊石像,跟刚才的主仆三人容貌相同。童子端着的石茶盘里的石茶盅,跟赵佶手里那只一模一样。”
丘弹冰惊问:“这也是古书上记载的?”
“是。他们离开时,赵佶发现草屋旁有棵树,树上的叶子发出他刚才闻到过的苦香。元朝建祠时,就把三尊石像和一棵树也迁到这里。”
“这棵树还在吗?”
“在啊,就是殿外那棵。”
丘弹冰赶紧跑出去。
她看见一棵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树。
树枝离地很高,她没法摘叶子了,只能仰着脸闻那味儿,想像着这就是宋徽宗闻过的味儿。
丘弹冰回到殿中时,何老师告诉她:“当地人从那时起就用这种树叶泡茶喝,并取名‘胡僧茶’。”
符大闰忽然问:“何老师,你不是当地人吗?”
何老师说:“不是。”
“那你怎么会……一个人在这里……?”
何老师反问道:“你们知道常书鸿吗?”
丘弹冰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