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谢珺继续每日忙于采药和看病,虽然处于战火中,但是在意的人都好好活着,对她而言已经是最大的恩赐。很快陈度便来了回信感谢她,看得出写信的他还有很多顾虑,很多想问的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自从陈瑜来了以后,军营的伙食真的比从前好了好几倍,虽然还是那些食材,但陈瑜能做出不同的花样来,鸡蛋有时候打汤,有时候做成鸡蛋羹,或者煎成金黄,运气好还能吃到她做的卤蛋,总之至少菜式不会太过于单调。没过多久,陈度承诺的那笔伙食财政款项到了以后,士兵们甚至可以吃到不少鱼肉,这对于提高士兵们的体格体魄也有很大的帮助,众人都很开心。
又一年入秋后天气转凉,亲人们纷纷从家乡寄来寒衣,这催发了士兵们思乡情绪,大家只盼战争早日结束,早日归家。
秋风飒飒,秋雨绵绵,秋云惨淡,肃杀之气让人实在情绪低落,但陈瑜总能想出些有意思的东西,她突发奇想叫来谢珺一起煮火锅,在这看似秋天实则开始下雪的地方,吃火锅最能温暖人心。
陈瑜起个大早,先是花数个时辰熬制羹汤,按照她的叫法,这种高汤叫“不乃羹”。不乃羹的制法是将羊鹿鸡猪肉和骨头一同锅煮,等到肉汤极其肥浓以后,将肉剔除,放葱姜,调以五味,锅中的高汤便成了吃火锅最重要的汤料。恰好前些日子遇雪天,士兵们外出打猎得了好几只兔子和一头大野猪,陈瑜和众人将兔子肉、野猪肉切成薄片,她再用酒、酱、椒料浸泡入味。将葱蒜放油盐爆炒,取赤铜小锅,里面各种蘸料,可以自行配合。下火锅的料不仅是腌制好的兔肉和野猪肉,还有洗干净摆放好的干笋、猪血、菠菜、大葱、黄芽白、细粉等物,每种一盘,临吃的时候,在锅里烫熟了吃。再在炉子上架一壶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笋子味道清脆,下酒吃饭都是极好的。
等到众人围炉而坐,面前是热乎乎的火锅,大家蘸酱烫肉,喝酒吃菜,草草杯盘共笑语,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阿瑜,你还真是会想主意,我现在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谢珺看着那些食材,心中一暖。
“做人就是要吃好喝好,苦中作乐也是乐!”陈瑜坐下来,她的额头细细麻麻地全是汗珠。
“薛夫人你辛苦了,我们大家敬你和谢姑娘一杯!”士兵们齐齐劝酒,她们俩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话说这么快乐的事,我们要不要把谢都尉也一同叫过来,让他也享受一下!”喜查提议道,其他人也纷纷起哄。
陈瑜见谢珺脸色变了,她连忙开口说道:“谢都尉一定忙于研究策略,我们就不要去打扰他了,阿珺,后山的梅花开了,你不是一直说很想去看吗,现在可以去看看,那里幽静清丽,无人打扰。”
谢珺点点头,她和大家告别后便像后山走去,就当是散散心。大雪纷飞,正是人间萧索时,天地间银装素裹,一望千里茫茫无际,哪里看得到其他人的半个影子,谢珺不由得抖了抖肩,呆在原地就是挪不开步子。
说来也奇,虽然才秋天,这里的梅花却已经陆续开放,军营哪有什么粉墙明窗点缀,树长的肆意,花开的随意,不过自开自落,自在洒脱。
“你来了。”谢珺回过头,在她身后的人是季翮。
谢珺想起陈瑜和她说的那番话,她这才知道,原来是陈瑜帮她穿针引线。
“我想见你了,所以拜托她帮忙。”季翮大方地承认,他就是想见谢珺了。
“可惜你不能和我们一起吃火锅的,这种天气吃火锅真的很开心。”谢珺心中还惦记着陈瑜做的火锅。
“火锅没有,那我请你喝梅花茶吧。”季翮笑着说,他此行早有准备,他想让谢珺尝尝他的梅花茶。
阳光投射在树上,枝头积雪开始慢慢消融。季翮站在树下,谢珺想起什么连忙吩咐道:“对了,你以后要注意,千万不要让腿脚沾到雪水,这里的气候不比南方,如果不小心沾染到寒湿之气又没有及时烘干,整条腿可能因此残废,更严重者会丧失生命。”
“知道了,带你换个地方。”
两人并肩而行,白雪簌簌,落在两人肩上,耳边依旧是呼啸不绝的寒风。
“看这风雪一时半会也停不了。”谢珺漫不经心的搭话,路途还如此的遥远,总要找些话题来打发时间。
原来季翮打算带她上山,说山也不算准确,实际上是一座小山坡,山坡并不高,大概四五百米,道路竟然都是石头砌成的石级,一共有四百多级。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几次谢珺快要滑到都是季翮扶住他,于是后来的路程就由季翮牵引谢珺而上。
等到已经登上坡顶两人早已气喘吁吁,只见那青山上覆盖着白雪,皑皑的雪光竟照亮了整片南面的天空,远望去,斜阳映照着沉沉欲睡中的山谷,停留在半山处的云雾仿佛一条玉带镶嵌在美人楚腰,更显群山婀娜多姿,一切犹如梦境,两人一时之间都忘记了呼吸。再看这山坡上青黑色的石头很多,泥土却少。大概是这几日风雪太大,没有鸟兽的声音或踪迹,而积雪厚得已经与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许久,季翮才问道:“这山景美吧?”谢珺点点头,由衷的赞叹道:“很美,我曾经见过西京的火树银花不夜天,也见过东京的宝马雕车香满路,但没想到,在这山中看到的雪景,才是最美的。”
“那是自然,每当我心中有所郁结不得解,我就来爬山,倒不是为了登高观景,征山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心绪开阔的事,古人说“犯其至难图其致远”我想是有道理的,等我大汗淋漓的爬到山顶,再看到这天地间广阔的景色,我就觉得心里的郁结根本不算什么,挥挥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季翮身边的谢珺其实和他有同样的感受,谢珺也爱伫立高峰,眺望远方,由此便可把一切都看的十分真切,不再畏惧浮云遮眼,不用再理会人生在世诸多不称意,心头万千烦恼也可暂时抛之脑后。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歇,此刻她只想让一刻光阴停驻,留住这片刻奢侈的静默,这样安静的看着身边的人和身后的千山寂雪,哪怕是直到生命的尽头。
“好了,我煮茶给你喝。”原来季翮是要在山上听雪煮茶,这倒也浪漫。
用鲜花做窨制花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拿腊梅来说,常见的腊梅有四种,分别是红心、素心和大小乔种。内被片布满紫色条纹的红心幽香不足,而内被片紫色条纹较少的素心和大乔种香气鲜灵,且幽香持久,小乔种香气略低于素心和大乔种,但能达到腊梅花茶的品质要求。放眼这后山之中的梅花,季翮只取其中素心品种的花瓣制茶饼。对于制作花茶,除了选择适合的品种,配花量也很有讲究。在一定数量以内,随着配花量的增加,花茶的品质会逐渐提高,但配花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茶坯吸附花香的能力开始降低,整个花茶的品质反而有所降低,花茶香气闻上去会十分浓浊,会给人一种发闷的感觉。
委国的品茶艺术由煎饮发展为点饮,谢珺所知道的就有茶水相戏、如诗如画的“汤戏”等艺术。上次在普华寺的点茶,便是事先将茶末分置于茶盏之内,待水沸提瓶一点一点往茶盏内滴注。同时,用“茶笑”搅动盏中茶末,边点边搅,令水与茶彼此交融,泡沫泛起。点茶艺术,是击沸的艺术。击沸时,汤面泛起泡沫称汤花。击沸的高手可以令汤面上的汤花幻化成各种形象,似花鸟虫鱼,似山川草木,纤巧有似绘画。
不过季翮显然不是走的文人雅客那套“点茶”功夫,他只是单纯的煮茶。但煮茶本身也是一项本领,季翮选择金山江江心之眼的水作为煮茶之水。整个煮茶的过程清澈灵动、不缓不疾,茶与水的比例也有严格规定。在煎茶之前,将花饼茶碾碎成末,过细罗筛煎之时,掌握好火候,水煮到不老不嫩加涌,泉连珠,似鱼眼、蟹目,方将茶末投入瓶水壶中,稍待片刻即分饮,令茶不失味。
“来尝尝我泡的腊梅花茶。”季翮招手叫谢珺过来。
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谢珺抿了一口,入味清甜,久立于这花雨之中,一会儿两人身上就撒满了落花,刚刚用手拂拭干净,随即又披满一身。季翮只觉扑鼻而来一股淡淡清香,抬眼看去,山中腊梅点点,雪浪翻涌,虬枝中有几朵梅花探出头来微微颤动,娇羞欲泣。在他一人眼中,她似水中清荷,风缓缓兮衣袂扬,笑晏晏兮两颊彤,只浅施粉黛,却自有一分与世不同的风流。
谢珺忽然说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台,不羡暮入省’,原是这般令人羡慕。”
季翮有所感触,回道:“‘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陆羽先生他虽是闲云野鹤,但也曾在朝为官。想来这世上实无几人能做到。”
“如果可以一直这样该多好。”谢珺不由感慨道。
“是啊,平平淡淡的日子最是可贵。”季翮附和道。
“姑父那边,你不难应对吧?”谢珺旁敲侧击问了一句。
“你都知道了?”季翮惊讶她的消息来得灵通。
“嗯,听说姑父给你介绍了一门请亲事,然后你拒绝了,说是狄国不驱,何以家为。”谢珺还有有着一种隐隐约约的担心。
“现在我还可以婉言拒绝,等到这场战争结束,我也不知如何是好。”季翮的思绪有些飘远,大概还是因为了落梅纷纷皆乱在了他的心里。
“是啊。”谢珺当初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件事,但是她又能怎么办了,不过求仁得仁,善始善终。
“算了,何必去想那些烦心事,每次就能见你,都要如此小心翼翼,我们还是珍惜彼此相处的时光吧。”
谢珺点点头,且共他看那梅花飘落风中,两人相拥,哪管明朝流水有无情。
那日后山赏花品茶之后,谢珺又有很久没有见到过季翮,听说他又升了职,只因他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中的檀州地带,皇上龙颜大悦。
谢珺的父亲谢楠那边一直催促谢珺回老家,他心中写到她所谓的后娘又生了一胎,这次是个女孩,阿福马上要念书了,家中人手不够,光是修葺旧屋就花了不少钱,他不想再多雇佣一个人来照顾家里。
谢珺自然是不肯,她当然知道季翮暗地给过谢楠不少钱,只是谢楠这人身上还有一个毛病,好赌成性,他一定是拿了一部分钱去赌,所以才会造成如今捉襟见肘的局面。谢珺才不想管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事。
这段日子陈瑜因为家里不断的催促,她也只得先回家照顾女儿去了,军营的饮食又恢复了从前只能饱腹的水平,谢珺又变成了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她有些什么心事也找不到人说,只能自己暗自苦闷。
但很快,战争在来年春天再次打响了号角,谢珺没空思考个人的事情,又投入了每日抢救伤员的工作当中。
谢珺忙到最累的时候,是一天要给数百位伤员救治,她的眼睛都快要花了,眼前全是血色,手麻木了,指甲缝里全是药草汁。这种强度就算是铁打的人也坚持不了多久,很快谢珺便倒下了。
在谢珺最忙的时候,也是季翮个人行军生涯最关键的时刻,在白露原这个地方,双方之间展开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拉锯战。
这时的形势已经扭转过来,迫于委国的军事压力,狄国不得不作出相应调整。首先狄国迁都以求加强防御,二月筑丸都城,十月移都于丸都建,狄国继续趁中原战乱之机继续收纳流民以强其力,平州大败,其太守夏瑶带着百姓一千余家投靠狄国,狄国不仅收容了他们,还为其安置栅城。
但在这样对委国大好的局面中,朝堂之上已经在热火朝天考虑一个问题,对于那些被狄过掳走的皇室贵族,究竟如何处理。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要迎回那些人,恐怕还要割让一部分收回打算赏赐的土地,这让一些将士们心生不满。
谢珺远在白鹿原,本是听不到这些消息的,但陈度和陈瑜都给她写信提及此事,所以她也就明白了朝中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