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书架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总排行
公告
繁体中文
会员登录
都市
仙侠
武侠
言情
穿越
网游
科幻
悬疑
奇幻
青春
校园
军事
历史
同人
其它
玄幻
搜索
更新
排行
记录
书架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作者:
孟宪平
推荐投票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直达底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绪论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研究理路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学术借鉴
三、研究思路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概念解说
第一节 文化的起源及其常见概说形式
二、“本质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结果
三、“交往说”:人类交往和联系的成果
四、“人化说”:自然之物的人化成果
第二节 文化的认识维度和解释向度[21]
一、实用思维下的关注方式
二、道德注目中的解读形式
三、物质与精神的思维合体
四、多元和一元的妥协结果
五、虚幻意境中的镜像映射
第三节 文化的多元表征及其存在形式[44]
一、静态表征:文化结构、文化层次和文化型构
二、动态表征:文化濡化、文化涵化和价值移接
三、能量表征: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文化霸权
四、差异表征:文化类型、文化模式和文化状态
第四节 文化的精神格调和社会文明
一、起点与基线:对阐释方法的阐释
二、历时与共时:由逻辑规定的逻辑
三、共性与个性:“五位一体”文明的思维转换和范式构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学理基础及立论方式
第一节 文化范畴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研究方法
一、文化范畴的影响因素——形态、量态和质态
二、文化范畴的基本规定——对象、原则和方法
三、文化范畴研究的困境——问题、偏离和原因
四、文化范畴研究的维度——主体、客体和媒介
五、文化范畴研究的方式——祛魅、解蔽和开新
第二节 文化符号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话语表征
一、文化符号的学理意蕴及社会功能
二、文化符号的话语选择及逻辑关联
三、文化符号的意义链接和内容承载
四、文化符号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
第三节 文化边界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力量的防御功能
一、文化边界的形成及其学理基础
二、文化边界的类型及其防御功能
三、文化边界的影响因素及其走向
第四节 文化力量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自信品质
一、文化力量的存在形态
二、文化力量的表现方式
三、文化力量的自信品质
四、文化力量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叙事场景及其当代中国的话语转换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动力思想的话语结构和叙事基础
一、唯物辩证法规定的文化动力思想叙事
二、社会实践和现实场景决定的话语格调
三、生活世界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在场
四、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文化力量及人的发展
第二节 第二国际时期文化动力思想叙事的变异及批判
一、修正主义文化叙事的出场
二、思想争论与话语批判的延伸
三、文化动力思想的别样表达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文化动力思想叙事及其实践[29]
一、文化革命的正能量及其作用
二、意识形态的叙事和话语畸变
三、负向流衍的文化力量及影响
第四节 当代中国文化动力思想的话语转换及叙事方式
一、在“四个全面”中规划文化图景
二、在以人为本中积聚文化力量
三、在价值自觉中建设文化强国
四、在综合创新中体现文化特色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力量的解析
二、能动特征:具有独立性和意向性的力量
三、边界特征:具有虚假性和排他性的力量
四、一统特征:具有引领性和规范性的力量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表达要求
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是发挥意识形态力量的基本前提
二、思想一致和辩证态度是发挥意识形态力量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总结和把握“定理”“公式”和“规律”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作用途径
一、社会变革中的指导作用
二、思想教育中的陶冶作用
三、生活实践中的规范作用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发挥及意识形态建设使命
一、阶级意志决定意识形态的内容
二、政治变革影响意识形态的方向
三、社会发展影响意识形态建设任务
第五节 主流意识形态力量贯彻中存在的偏差
一、当前思想理论宣传中的不足
二、当前思想理论宣传问题的成因
三、提高思想理论宣传效果的路径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力量的一般描述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力量及其异化
一、科技力量与社会生产要素的互动状况
二、科技力量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
三、科技力量的理性表达及辩证回归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力量及其实践
一、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三、专家是“技术和文化的唯一财产”和“科学的代表”
四、学习科学技术和培养科技人才是“现在的任务”
第四节 网络时代的技术力量与人的未来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力量及影响的预想
二、数字技术对现代社会实践以及人的行为的影响
三、技术语境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四、技术时代的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思路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精神动力的能动性
二、精神动力的目的性
三、精神动力的主观性
四、精神动力的合力性
五、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转化及其前提
第二节 精神力量的时代境遇与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时代境遇
二、文化自信的时代呼唤
三、文化自信的时代表达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力量与文化自信
二、民族精神的价值选择中的文化自信
三、民族精神创新发展中包含的文化自信
第四节 精神力量的表达与文化自信
二、实践经验中积累的文化自信
三、改革创新中体现的文化自信
第五节 精神力量的价值取向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主体层面上精神力量的价值表达
二、实践层面上精神力量的价值表达
三、发展层面上精神力量的价值表达
第六节 精神力量的实践路向——以对《共产党宣言》的学、思、行为例
一、学习《共产党宣言》,应该把握什么
二、学习《共产党宣言》,应该思考什么
三、学习《共产党宣言》,应该践行什么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文艺发展
第一节 文艺力量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度
二、社会精神传承的重要方式
三、孕育美的规律的重要载体
四、影响政治变革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文艺力量的积聚与文化遗产的价值积淀
二、不良文艺的负能量
三、文化遗产的价值积淀
第三节 文艺力量的性质及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
一、文艺力量的党性和战斗精神
二、文艺力量的人民性及唯物特征
三、文艺力量的时代性及服务方向
四、文艺力量的民族性和文艺建设要求
第四节 文艺粗鄙化的消极影响及治理思路
一、文艺粗鄙化的表现形式
二、文艺粗鄙化的社会成因
三、文艺粗鄙化的治理措施
四、文艺创作的话语选择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批判性阐释与当代中国的宗教政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虚幻性的阐释
一、异化的和神化的力量
二、虚幻的和超验的力量
三、主观的矛盾性力量
四、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力量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社会性的阐释
一、宗教文化对政治国家的影响
二、宗教文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三、宗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四、宗教改革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暂驻性的阐释
一、宗教文化与社会发展
二、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
三、宗教消亡与人类解放
第四节 宗教文化力量的畸变与民族自决权异化
一、民族自决权理论及当代形式
二、宗教文化力量与民族自决权的异化
三、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自决权的合理运用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政策及其实践
二、关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性
三、关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略
四、关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念
五、关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路径
第九章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述略[1]
第一节 意识形态力量的多样化解释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动力观
二、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动力观
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动力观
四、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动力观
五、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动力观
第二节 大众文化力量的多元化形式
一、日常文化的力量与社会生活
二、大众文化的力量和文化工业
三、亚文化的力量和消费主义文化
四、文化革命的力量与文化使命
五、文化权威的力量及文化霸权
第三节 技术力量与理性力量的多重变奏
一、理性力量的启蒙作用
二、文本的影响及意义链接
三、话语中介及其介入功能
四、技术力量及其述行功能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之比较方法
二、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语境中进行比较
三、在文化思想和文化立场的变化中进行比较
结语 文化不是乌托邦 文明托起中国梦
第一节 乌托邦的想象:虚幻的还是真实的
一、带有唯物成分而又充满唯心色彩的认识
二、带有社会印记而又充满虚幻说教的愿望
三、带有理性关怀而又充满非理性内容的想象
第二节 乌托邦的内容: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第三节 乌托邦的维度:有界的还是无界的
一、乌托邦的存在维度及其超越
二、乌托邦的思想维度及其超越
三、乌托邦的发展维度及其超越
第四节 在现实与未来之间
一、世界历史语境——传统文化语境——现实社会语境
二、发展主题——创新主体——思想主脉
三、政党文明——制度文明——治理文明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