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书架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总排行
公告
繁体中文
会员登录
都市
仙侠
武侠
言情
穿越
网游
科幻
悬疑
奇幻
青春
校园
军事
历史
同人
其它
玄幻
搜索
更新
排行
记录
书架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
作者:
杨耕
推荐投票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直达底部↓
写在前面
序言
第一章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
一 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机械唯物主义与现实人道主义
二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终结以抽象本体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于概念史的考察与审视
一 从“唯物主义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
二 从“历史科学”到“历史唯物主义”
三 从“实践人道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与理论特征
一 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二 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三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征: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
第四章 马克思: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一 反对形而上学与建立“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
二 从人的存在出发与开辟从本体论认识现实的道路
三 超越近代唯物主义的视野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
一 后现代语境中的马克思哲学
二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后现代”
三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
第六章 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
一 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语境
二 后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理论逻辑
三 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困境
第七章 实践:人的存在方式与世界二重化的基础
一 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二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三 实践过程中的实践理性与评价理性
四 实践: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五 实践: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六 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第八章 实践本体论:内涵、实质与意义
一 实践本身的矛盾特征
二 实践的本体论意义
三 实践本体论与否定性的辩证法
四 斯大林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理解
五 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理解
六 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第九章 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然历史过程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何谓“自然历史过程”
三 社会经济规律在何种意义上是自然规律
四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何种意义上与自然历史过程“相似”
五 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与超越形态
第十章 历史规律的形成与特征
一 历史规律性观念的确立:从维科到黑格尔
二、历史规律与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历史规律观念的特征
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四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规律的否定及其失误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东方社会与社会主义
一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二 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三 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历史命运
四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及其方法论意义
五 社会主义在东方国家首先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第十二章 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
一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 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
三 语言是现实的意识
四 重演:意识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本质关系
五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六 意识形态批判
第十三章 社会批判及其核心:资本批判
一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兴起
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从外在的价值批判到内在的科学批判
三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
四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资本批判
第十四章 社会有机体方法:社会的总体分析法
一 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内涵
二 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分析法
三 社会有机体的再生产分析法
四 社会有机体的总体—要素分析法
第十五章 “从后思索”:认识历史的根本途径
一 “从后思索”: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 “从后思索”:客观理解与基本要求
三 “从后思索”:历史认识与科学预见
第十六章 科学抽象:社会科学的分析工具
一 科学抽象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二、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环节:起点范畴、中介范畴与终点范畴
三 科学抽象的根本原则:历史—逻辑的统一
四 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联系与区别
第十七章 认识的反映、思维的建构与实践反思
一 思维反映存在的尺度:“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
二 思维的建构性:观念客体、“先验结构”与“客观的思维形式”
三 思维的反思性及其作用: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四 实践反思:认识活动的根本规律
第十八章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一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人类活动的本原性结构
二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三 从片面的人向全面的人的发展
四 时间:人的生命尺度与发展空间
附录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形成、确立和演变
一 从《社会哲学概论》《现代社会学》到《社会学大纲》
二 从《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四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三个问题
附录二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形成、特征和缺陷
一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初步形成及其标志
二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基本形成和确立
三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根本缺陷
附录三 胡塞尔:从先验自我转向生活世界
一 建构“严密科学的哲学”的危机:转向生活世界
二 欧洲科学的危机:转向生活世界
三 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的基础
四 简短的结语
附录四 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一 《马克思的幽灵》的主导思想
二 德里达话语转向的理论途径
三 德里达“靠近”马克思主义的双重内涵
四 《马克思的幽灵》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第四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