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眼神温柔地看着蜜宝,宁老太太先也低声呢喃了句:“的确多亏这孩子了。”又斩钉截铁地看着年轻人道:“你们四个帮忙收了这些稻谷,也是救了我们全家一命了。”
“今儿个这饭,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宁老太太说着取了两贯钱,递给了宁大头道:“最近忙着秋收,没多少人有时间出门,卖肉的生意不一定好做。你去张屠夫那儿问问,有没有好点的五花肉和猪蹄剩下来,咱们一样割上一两斤回来,让咱们恩人好好吃一顿。”
年轻人们局促地坐在正屋里,连连推辞说着太隆重了。
宁大头却已利索地拿钱出门了。
望着宁大头冲出去的背影,宁三头和宁四头等小孩们登时已乐开花了。
“吃肉了!”
“终于又有肉吃了。”
宁老太太心情好,也难得打趣了一句:“瞧把你们两个馋得,看你们蜜宝妹妹可就乖巧得很。”
一家人登时都看向蜜宝。
只见蜜宝乖巧地坐在门口小凳子上,穿着一身嫩黄色俏丽双排扣褂子,胳膊腿白得和玉似的,梳着两个俏皮的朝天辫,正咬着一根年轻人特地给她买的糖葫芦,歪着头疑惑看了眼众人,也摸了一下自己肚子,认真地小小声道:“奶,其实我肚子也饿了。”
——真真是让人萌煞了眼。
四个年轻人都忍不住感慨道:“蜜宝妹妹可真是太好看了。”
“这十里八乡,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姑娘。”
“像是书里大户人家娇养出来的一样。”
“明明是像天上小仙女下凡,瞧这周身的气度哪儿是寻常民间女子比得上的了。”
“明明是天家公主的气度……”
四个年轻人夸着夸着竟要吵了起来。
笑着摇头没理会他们,宁程氏怕蜜宝牵着蜜宝的手,将她领进了厨房里,塞了一个煮鸡蛋给她:“拿着,先垫巴一下吧。”
然后她扫了眼厨房里还有的食材,又低头笑眯眯地问蜜宝道:“这回蜜宝可是咱们家的大功臣了,想吃什么好吃的呀?”
蜜宝目光在厨房一扫,落在挂在墙上红彤彤的辣椒上:“这个。”
一看就特别鲜艳显眼。
宁程氏被这孩子逗乐了,瞧见厨房里还有些对院子里的宁叔济道:“当家的,索性今儿个闲着也是闲着,把地里薅两把蒜回来,咱们做擂辣椒猪脚吃吧。”
宁家孩子们又都发出了欢呼声。
宁家人都知道,擂辣椒猪脚是宁程氏的拿手菜。
说话间,宁大头已将猪脚买了回来。
宁程氏搬出家里珍藏已久的褚黑大酱,把嫩生生的猪脚洗干净,拔去残余的猪毛,剁成一寸见方的小块儿。在大土灶铁锅将水烧热后,在锅里飞一遍水,加入早已准备好的卤水焖蒸一刻钟,待猪脚稍微入味后捞出来,接着净锅热油加入擂辣椒香锅,再放入大酱大葱等炒匀,倒入早已准备好的猪脚块,最后加入盐葱等作料一齐翻炒,将肉黑菜香的擂辣椒猪脚盛出,装入白生生的大瓷盘里。
胖乎乎的猪脚被盛出来时,还刺啦冒着热油声响,落入白生生的大瓷盘时颜色酱黑,绵密肉香如爆炸般弥散开来。
咕咚——
还在嚼着煮鸡蛋的蜜宝眼睛一下被粘住了,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发出了响亮的一声儿响。
在厨房忙活的宁叔济和宁程氏登时都听乐了。
“瞧把孩子馋得。”宁程氏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取了一个小碗并一双筷子,夹了两块肉多的小猪蹄,塞到了蜜宝手里:“小孩子饿不得,吃吧。”
这就是开小灶了。
蜜宝一下睁大了眼睛,不太敢接这个碗:“我、我能够吃吗?”
以前许家做好吃时,许老太太也会趁大家不注意,夹上一小碗给大宝和三宝提前吃,免得他们上座后抢不到。
而她作为一个丧门星,只能在全家人都吃完后,在笨拙地收拾碗筷洗漱时,才能匆匆吃上一些残羹冷炙。
每次看着大宝和三宝吃得嘴角是油,满足地拍着肚子时,她内心不是没有过羡慕的。
她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也能够吃上小灶了。
“给你的你就能吃。”宁程氏是何等敏锐的人,一下察觉到蜜宝心思,心疼地揉了一下她额头,“咱们蜜宝是天底下最乖的宝贝,什么都值得当吃的。”
蜜宝被夸得脸蛋红扑扑的,用力点了一下头:“谢谢娘。”
她夹了一块卤猪脚,用小嘴轻轻咬住。猪脚被炖得又软又糯,肉呈现晶莹剔透的酱色,一用力咬住就迸发出纯粹的肉香,化在了唇间与舌尖。
她登时惊喜地睁大了眼:“太好吃了。”
宁程氏一下笑了。
借着这热油的锅,宁程氏又麻利地炒了一盘醋溜肥肠、一盘梅干菜回锅肉、一盘青椒猪耳朵,清水四季豆、小白菜,弄得扑鼻的诱人肉香不断从厨房屋顶门缝里传了出来。
所有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真香。
实在是太香了。
待满满当当的大菜端上桌后,四个年轻人再顾不上矜持与退让了,筷子笔直地朝着四盘硬菜下去,口中不断发出连连称赞声。
“这猪脚太好吃了。”
“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猪脚。”
“这猪肝真的香,每一片都吸满了油,还一点膻味都没有。”
“我瞧着这手艺可比那汴京城的鼎福楼要好了。”
“你吃过鼎福楼?”
“嘁,我没吃过还能没闻过啊。”
……
一顿饭吃完后,所有人都吃得撑到了。
四个年轻人连道都走不动了,望着如被风卷残云般扫过的锅碗盘碟,迟来地感到了不好意思。
“今儿个真是太不客气了,把婶子家的饭菜都吃光了。”
“婶子手艺实在太好了。”
宁家人倒是都不在意。
要不是没有这四个年轻人的帮助,宁家明年的口粮都没得着落,兴许就得卖儿卖女了。
与这一切可怕后果比起来,一顿丰盛饭菜又算得什么。
但年轻人都是知礼的人,又是感念这番款待,又是感念对父亲救命之恩,当即就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宁程氏。
“婶子,我们也不是那读书识字的人家,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这是我在汴京城当差的主家的地址,但凡你们家有事找上我,我必定半点不会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