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十六年上半年的这一次出兵,也是近两年来,帝国在东欧南部地区站稳脚跟之后再一次对外出兵并攻占地方,
而且一次性就是占据了波兰西部,维斯瓦河以西的大片土地,这也让帝国拥有了在东欧北部地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而就在帝国征西大将军府与普鲁士大公国签署了华沙条约之后,帝国这边也正式对波兰立陶宛宣布进入战斗状态;
这与之前的作战有什么区别呢,准确的说没有区别,但是这次帝国对波兰立陶宛王国出兵,也是与以前有些不同;
之前在欧洲地区这边,帝国用兵只是单独出兵,或是单独与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势力发生地方或地区冲突,
而这一次帝国在与普鲁士大公国签署了华沙条约之后再次出兵,则是与普鲁士王国联合进攻波兰,攻打华沙城;
同时帝国还需要遵守条约,帮助普鲁士大公国击败波兰立陶宛东部联军军队,这也是帝国在欧洲大陆第一次联合其他势力对另外一方势力出兵;
其实这场帝国这边命名的东欧之战的战役,既然能够从战斗上升到战役级别,那规模自然是不会小的,帝国这边投入的兵力规模自然也不会小;
更加重要的是,东欧战役之中的参战国,也不仅仅是帝国和普鲁士大公国以及波兰立陶宛王国,事实上按照华沙条约中的规定,预计参战国还会有俄罗斯帝国以及瑞典王国;
因为按照帝国与普鲁士大公国签订的华沙条约中的相关具体条例,整个波兰地区,包括目前的普鲁士大公国控制区都是未来帝国实际控制区域,
而普鲁士大公国的未来实际控制区域,则是立陶宛地区,也就是涅曼河和维尔纽斯城以北的立陶宛大公国领土,以及库尔兰地区和立窝尼亚和爱沙尼亚地区;
其中立陶宛地区和库尔兰地区自然是需要从波兰立陶宛王国手中攻占,而立窝尼亚和爱沙尼亚地区则需要从瑞典王国手中攻占下来了;
当然了,这些都会有帝国这边的军队参与,而且帝国这边也会作为主力参与到与瑞典王国的作战之中;
而再说帝国这边,关于这次东欧战役的详细战略规划中,波兰地区,也就是波德平原的东部地区,包括波列西耶地区以及维斯瓦河以北,维尔纽斯城以南的地区,
甚至再往东直到明斯克城周边地区,都是帝国中枢以及征西大将军府关于这次东欧战役的预计战略目标;
而此时的维尔诺城,也就是维尔纽斯城,曾经立陶宛大公国的首都和最主要城池,如今也是被东边的沙皇俄国几年间数次出兵袭击掠夺,
虽然维尔诺城还是属于波兰立陶宛王国的领土,但是帝国想要占领这片地区,那必然也会跟东边的沙皇俄国作战,至于再往东边的明斯克城地区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帝国这边也是第一时间组织兵力开往前线,而基辅城通过第聂伯河可以实现比较快速的水路运输,便成为了此次东欧战役的帝国军队前进基地;
在帝国本土这边,帝国中枢会议上也是针对于这次的东欧战役相关问题商议了许久,其中许许多多的战略谋划可谓是极深极广的,这也是帝国中枢关于欧洲地区的长久规划;
这里也需要先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欧亚大陆的划分,这时候已经非常清晰,北边那就是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中部是高加索山脉,西部则是土耳其海峡;
而帝国想要在欧洲大陆站稳脚跟,仅仅依靠目前在东欧南部地区这一小片的土地还是不足够的,战略纵深实在是太低;
所以帝国中枢这边也是在近几年内,对于欧洲大陆的各种情况越来越了解之后,便也统筹规划出了关于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发展方向,其中包括扩张方向和治理方向;
治理方向不需要说太多,也是帝国关于海外领和边疆地区的语言文化归化那一套政策和方法,而重要的就是扩张方向;
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扩张方向也需要详细的规划,因为这不是说帝国这边想怎么扩张就怎么扩张的,其中需要考虑地区人口情况,原住民百姓人口众多自然不适合,
另外还要考虑当地的国家民族意识等因素,就比如伊比利亚半岛上面的西班牙王国和葡萄牙王国,还有法兰西王国以及德意志地区,帝国想要扩张是非常困难的,
可以说除了残酷的军事手段几乎没有其他办法,而这种残酷的军事行动,说白了就是人口削减行为是帝国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帝国这边不会做,也不会允许其他势力去做;
所以帝国中枢在制定关于欧洲大陆上扩张方向时,便也是划定了南北两条线,以目前的帝国实际控制区,也就是东欧驻军政务署辖区为中心,
往南到东喀尔巴阡山脉以北,甚至于再往南到多瑙河流域,包括多瑙河中游平原和下游平原,也就是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领土上巴尔干半岛以北的土地,
这片土地是被奥斯曼帝国强行占领的,当地的统治本身就不稳定,特别是沿海地区大大小小的公国侯国数不胜数,帝国这边只需要能够在一次或多次大型战役中,
击败奥斯曼帝国,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接管这一大片南欧地区的大片土地,甚至于巴尔干半岛地区也不是没有机会占据;
而往北的话,那就是神圣罗马帝国以东,整个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土地全都在帝国北方向上面的扩张对象了,
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波兰立陶宛王国境内民族并不单一而且互相还有内部矛盾,而且帝国如果能够实现对于波兰地区的占据,那么欧洲大陆实际上便被帝国控制区给隔成两块,
西边是欧洲大陆传统强国,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地区和法兰西王国地区为代表的的中欧地区土地,
东北边则是实力大大削减的俄罗斯帝国,至于北欧的瑞典王国,丹麦和挪威王国以及英格兰群岛上面的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对于欧洲大陆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被完全隔绝于欧洲大陆传统核心地区的沙皇俄国必然会走向衰落,未来如何,那就看帝国这边的意愿了;
同时在西欧和中欧地区,也就是法兰西王国和德意志王国以及瑞士和亚平宁半岛地区,帝国这边也有着许多的规划;
其中就比如西班牙王国,西属尼德兰地区的棋子,以及巴伐利亚这枚棋子,甚至在亚平宁半岛地区,帝国还有从西班牙王国手中长期租赁的撒丁岛作为基地可以直接进行影响;
所以说帝国中枢对于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扩张,也是有着非常完善和详细的规划的,这也是帝国中枢制定这种关乎帝国发展的重大决策时特有的严谨态度;
回到欧洲这边来,帝国十六年八月初,中秋节前夕,征西大将军府这边派遣的两个甲级骑兵师和一个乙级陆兵师,便从基辅城北上,兵锋直指明斯克城;
而在波兰地区,征西大将军府之前派遣从利沃夫城北上的一个甲级陆兵师,此时已经依靠猛烈的炮火,彻底摧毁了华沙城的两面城墙,而华沙城的投降,
也标志着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官方力量的彻底灭亡,其他地方公国侯国等贵族或许还会抵抗,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一片倒的投降;
作为和帝国军队一同进攻华沙城的普鲁士大公国,在亲眼见识过了帝国军队这边的猛烈炮火之后,便也是更加老实,
华沙城都没有进入,而且是迅速北返,然后开始于东北边的立陶宛大公国贵族联军作战;
帝国这边虽然说是与普鲁士大公国联合作战,但是两者军队却也不会直接统合军队,而是各自为战的模式;
事实上普鲁士大公国的实力并不弱,甚至相比较立陶宛大公国要强太多,这也是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主动与帝国这边结盟的底气,虽然最后没有结盟而只是签了一个协战条约;
当然对于帝国来说,也绝对没有坑普鲁士大公国以及霍亨索伦家族的意思,还是那句话,帝国这边是守规矩的,签订了条约,那肯定去做;
整个东欧战场上,主要的战斗却也只是在白俄罗斯地区和立陶宛地区打响,北边的立陶宛战场是普鲁士大公国和立陶宛大公国之间的战斗,
南边的白俄罗斯战场上,则是帝国这边单方面驱赶围剿沙皇俄国西进袭扰的士兵,战线一度推进到了维亚兹马城,这儿距离沙皇俄国的国度莫斯科城也不过百多里远了,
要知道这里可是坦途的平原地带,如果帝国这边想的话完全可以**攻占莫斯科城,但是帝国这边的战略规划中并没有这项计划,因为攻占莫斯科城容易,
但是规划沙皇俄国的百姓和贵族可不容易,还是那个根本原因,人口太多了,近两千万人口,帝国这边没办法大规模往欧洲控制区内进行本土人口迁移之前,
是没有办法占据这一大片土地的,就算是通过强硬的武力占领了,那也没办法维持稳定的地方秩序,更别说治理地方;
而关于普鲁士大公国这边,帝国既然给出大片土地的领土规划,自然也是有目的的,首先是立陶宛地区,库尔兰地区以及立窝尼亚地区和爱沙尼亚地区,
刚好位于瑞典王国与沙皇俄国争端中心的地区,普鲁士大公国能够升格为王国,并且在帝国这边的支持下加强军事武装提高军事实力,
只需要在这片区域内站稳脚跟,那边可以挟制瑞典王国和沙皇俄国,如此整个东欧大平原上便会在三方对峙下或是维持一定的稳定,或是争端不断互相攻伐;
不管将来什么局面,帝国这边都是愿意看到的;时间来到了帝国十六年十月底,东欧战役基本上便是结束了,
主要还是因为整个东欧战役的发起方,也就是普鲁士大公国和帝国这边,主要还是帝国这边,战斗力实在太强,
瑞典王国的重甲步兵在威力更强的燧发火枪和覆盖式的火炮轰击下,几乎丧失了战斗力,甚至连正面作战都很难维持超过一刻钟,
普鲁士公爵自封为普鲁士国王,普鲁士王国正式对外宣布成立,国都为里加城,治下人口超过百万,这也是因为帝国这边把立陶宛大公国的百姓全都分给了普鲁士王国;
波兰立陶宛王国的覆灭,尤其是波兰王室和立陶宛公爵的败亡,在欧洲大陆其余诸国中也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尤其是法兰西王国,波旁家族高层针对于东欧地区近几年的几次战役,尤其是帝国参与的好几次战役,进行了极其详细的研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对于帝国这边的警惕,
以及法兰西王国对于帝国的态度也更加不友好;要知道现如今整个欧洲大陆诸国,哪怕是北欧和大不列颠岛上面的几个王国都在帝国本土那边派遣有留学生,
而在中欧西欧地区那可就更多了,而且还多是王室和公候等贵族子弟,但是法兰西王国,却是除了几年前派遣国一次留学生之后便再也没有过;
但是法兰西王国这边自身内部问题还没有解决,外部也还有西班牙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这两个麻烦没有解决,至于帝国这边,波旁家族也就只能表达不友好的态度了;
再看神圣罗马帝国这边,以及德意志地区诸多王国公国和选侯国,对于这次东欧地区战役的看法,则是抱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其中接受了帝国的扶持的巴伐利亚大公国,自然是欣喜于帝国这边军队表现出来的强大实力;而奥地利王国这边的哈布斯堡家族则是开始商议是否停止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领土土地争端,重心转移到帝国控制区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