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回光返照
光绪十二年夏,醇亲王奕譞奉旨前往天津检阅北洋海防。离开京城的奕譞一行官员,在通州登上了直隶总督李鸿章派人迎接他们的座船。奕譞坐在高悬“帅”字大旗的亲王座船,沿狭窄的通州运河前往天津,沿途的民船都已被李鸿章派人提前命令靠泊到西侧河岸,让出航道,保证奕譞顺利前进,同时防止有人暗杀奕譞。两天后,奕譞抵达天津,李鸿章又早早派人迎接,引领奕譞等人校阅当地的海防机构及驻军。
奕譞乘坐“快马”轮船到达塘沽,一路上,奕譞好奇地询问轮船的特点,他不停地感叹道:“哎,咱这儿之前一直深居宫中,倒真是不知道外边儿换了天了!以后有时间,还希望李大人多多安排这样的活动。”
随后,换乘早已准备停当的“海晏”号商船。不知不觉中,太阳初升,天色放明,奕譞望向窗外已经航行在渤海海面上,奕譞生平第一次见到了一望无垠的大海,激动地与身边官员道:“这船行得平稳,甚好!这里是哪里啊?”
身边的官员解释道:“回禀王爷,此处乃是渤海!”
奕譞不禁感叹道:“想不到咱大清山河,竟有如此壮美之景!”
奕譞正在感叹之时,南、北洋水师的全部主力军舰,不知何时已出现在“海晏”号的左右,进行伴随护航,犹如贴身护卫一样,铁甲舰“定远”和“镇远”航行在最前面,整个队伍浩浩****地前进在日光之下。渤海海面此刻毫无波澜,宛如一面明镜,一支黑黄白三色相间,桅杆樯头飘扬着龙旗的浩大舰队在振奋前行,此时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奕譞站在甲板上,身边站立着海军衙门的重要官员。
李鸿章问道:“王爷,咱这都准备好了,请您下令吧!”
奕譞此刻心情极佳,兴奋道:“诸位水师的将士们,本王宣布,检阅仪式,现在开始!”
随后甲板上的指挥旗帜不断摇晃,海面上的众多舰船,开始分散,按照次序,迎接奕譞的检阅。李鸿章见奕譞此时一脸喜悦,乘机问道:“王爷,您看咱这儿舰船如何?”
奕譞喜悦道:“李总督为咱大清建设如此雄壮的水师,居功至伟,有何要求,不妨直言!”
李鸿章直言道:“王爷,北洋水师有如此成就,全仗王爷扶持,只可惜如今水师虽好,可朝中有人多有非议,甚至现在还不是咱大清的正规军呢!王爷,您看是不是该让皇上,给咱这水师一个名分?”
奕譞笑道:“此事不难,本该如此,咱大清若有这些水师,何惧英法!本王回去之后,定会启禀太后和皇上,帮李总督解决此事!”
这次渤海校阅舰队之后,奕譞又视察了大沽口、旅顺口、威海卫、烟台等周边其他的海防重地,见到防御工事建设得很有层次,驻防的官兵伙食也很丰富,甚至亲自和水师官兵一起工作了一会儿,奕譞大为满意,喜形于色。
奕譞对李鸿章夸奖道:“李总督辛苦了,听闻你多次提出海防之重要,如今百闻不如一见,本王此次检阅,收货甚多。来人,赏银百两!”
奕譞对海军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命随行的画师将一些舰船画了下来,待回去之后,命人制作成模型,供自己欣赏。奕譞校阅结束凯旋之际,途经山东蓬莱附近的庙岛,竟见到了极为神奇的海市蜃楼奇观。奕譞从未见过此景,对身边随行的造办处如意馆御用画师道:“来人,给本王将此景画下来!”
奕譞身边有一个大臣见到此景,不禁感叹道:“王爷,此景应是海市蜃楼!我们本是检阅北洋水师凯旋之际,遇到此景,未必是什么好兆头!”
奕譞闻言不喜,但是见大臣亦是为国事禁言,倘若大肆指责,只怕日后无人谏言。奕譞笑道:“此景甚好,不也是正营了我大清繁荣昌盛嘛!诸位大臣,何必如此挂怀!再说此景既然是海市蜃楼,那不更该画下来,留作纪念。”
画师将海市蜃楼从产生到消散的每一次重要变化都画了下来,奕譞回京后上呈给皇帝、太后御览,皇帝和太后大加赞赏。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支诞生于黄渤海上的大清新锐海军,后来果真恰如那一场来去匆匆的幻景,如回光返照一般,预示着这腐朽的封建王朝即将走到尽头。
光绪十四年,大清准奏李鸿章成立“北洋水师”的建议,建立中国近代史第一支海军部队。按照现代海军建制,李鸿章将铁甲舰、巡洋舰等战船,编为战船中军、左翼、右翼三个支队体系。在日常管理上,左、右翼由作为翼长的左、右翼总兵分别领导,中军则由左、右翼总兵共同辖制。全军的练习舰,单独编为精练营系统以便实施管理。运船,编为督运营系统。作为守船的蚊子船,则编为后军。鱼雷艇则编入鱼雷营体系。
随后李鸿章命人重新修建了海军基地,筹建北洋水师之时,对于海军基地进行了慎重选择。实际上,他为北洋舰队建了三个基地。主要的两个,一南一北,南边是建在威海刘公岛,北边建在旅顺。这两个基地,都是非常适合作为海军停驻的港口。一个在辽东半岛,一个在胶东半岛,正好扼守渤海,拱卫京师,让北海军衙门的奕譞和老佛爷看着放心,对其大加赞赏。当然,也有人建议将海军基地建在胶州湾,但李鸿章反复考察,却执意看上了刘公岛。不仅把刘公岛作为北洋水师的司令部所在地,而且还拥有维修和补给功能。
而北洋大臣所在地的天津,则成为事实上北洋水师的另一个基地,在这里还建了大沽炮台、船坞和天津机器局,主要用来生产北洋水师所需的炮弹。在天津,李鸿章为了培养水师人才,还建了北洋水师学堂。这样,以他自己所在的天津为中心,与旅顺和刘公岛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水师管理与指挥系统。另外,为了管理这支年轻的水师,李鸿章特聘英国皇家海军上校琅威理为北洋水师的总督。但大清的军队官职中只有提督衔,所以琅威理跟提督丁汝昌平级。此外,还有一个人数众多的英国海军教练团,进驻北洋水师。由于北洋水师主要舰船的管带都是当年留洋学习海军战术的留学生,所以,双方语言上没有太多障碍,彼此沟通良好,水师的管理越来越成熟。
琅威理职业态度很好,在工作中非常认真负责,并不是来大清捞钱。他在北洋水师工作多年,由于丁汝昌并非是职业海军出身,不懂海军的管理,所以,日常的事务基本实际上都是琅威理在打理。在琅威理的管理下,北洋水师有模有样,那些原本懒散的水军将士像个现代海军官兵了,军官也像近代化海军军官了,每日射击、管轮、打靶、编队训练,都按照时间表进行,非常规律。即使英国教练不在,各舰的管带也可以带舰出洋,巡行国内各个港口,甚至远至东南亚。随后,李鸿章和海军衙门大臣主持了两次海军大阅兵,北洋舰队都表现不错,战术素养高超,军容相较以前可谓是焕然一新,给朝中大臣无不赞赏李鸿章治军有方。
但是,随着北洋水师的日益壮大,一些官员开始担心英国人管理会出现问题,有人提议道:“咱大清水师不能老是让洋人管理啊,万一将来跟英国人打仗,这帮人叛变了呢?”
初时水师的官员倒是不以为意,久而久之,他们因为自己开始熟悉水师管理,就与英国来的教练团产生了种种矛盾。
光绪十六年,北洋舰队在香港巡航,丁汝昌恰好不在,定远号管带刘步蟾降下提督旗,升起他的旗,他随后告诉船上官兵:“丁提督不在,我现在是舰队的最高长官。”
但琅威理反驳道:“刘管带,按照国际海军的惯例,我的军衔比刘步蟾高,丁提督不在船上,可我仍在,这面提督旗不能降!”
刘步蟾大怒,与琅威理争吵起来,后来其余管带上来劝说,二人才停止争吵,但刘步蟾执意让李鸿章处理此事,李鸿章不懂国际海军的惯例,就问道:“你们到底所为何事啊?”
琅威理答道:“丁提督不在,我应当是舰队最高长官,并且我多次单独带舰队行动,都是升的提督旗。刘管带认为丁提督不在,就应该降旗,我认为这是对我的不尊重。”
李鸿章沉默片刻,解释道:“琅上校,按照你们英国的海军编制,你确实是高,但是我们大清的水师有我们自己的官职系统,所以还请你支持刘步蟾。”
琅威理见李鸿章如此偏袒,气愤不已,当即转身离去,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和教练团离开了北洋舰队,而且英国也拒绝再派人来接替琅威理。
此时,日本海军听闻此事,立即张开双臂,派出使者与英国海军合作,帮助日本建立新式海军。此外,这一年,支持北洋水师的奕譞去世,李鸿章在朝廷内部损失了一位重要的支持者,导致水师军费缺少,一直没有补充新式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