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抗拒你的安排,你该怎么做?
处理他人的抗拒行为或限制性信念时,要用到一个很重要的、也很有效的原则—“正面动机”原则。
简单来说,“正面动机”原则就是: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正面动机”原则认为,抗拒行为或限制性信念实际上也是源自某种隐藏的正面动机。比如,说“激励我的被领导者并非我的责任”这样话的正面动机可能是为了自己好—“保护”自己不超负荷工作。“不可能让组织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一致”这种说法的正面动机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或他人不陷入虚假的幻望或者做出徒劳的努力。
要想彻底扭转限制性信念,我们就必须认识到这些隐藏的想法,或者说正面动机,并且加以解决。对存在限制性信念的人,我们可以直接对限制性信念背后的正面动机进行处理,也可以帮助他们拓宽心智地图,使他们看到存在满足自己正面动机的其他选择,而不是只有抗拒或者干扰这一种方法。
事实上,由正面动机引起的抗拒行为往往都来源于限制性(而且是没有意识到的)假设。比如,一个人反对承担“激励其他被领导者的责任”,可能是他觉得自己没有相应的技能去成功履行这一职责,或者自己得不到支持。为他们提供和这一新职责有关的技能培训和教练课程,就可以化解这种担忧。也可以想办法让他相信自己已经具备相应的能力,而且他是会得到足够的支持的。
正面动机的原则之下还有个更深层的假设,即“地图不是真实的疆域”。大概意思是,我们对世界的感受和世界本身是有区别的。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接收信息,将这些信息和个人记忆及经验相结合之后,我们绘制了自己理解中的周围现实的地图。因此,我们的所思所想是基于内在的地图,而非现实的世界。
没有“正确的”或者“错误的”世界地图—尤其是当这幅地图描绘了未知的或尚未发生的现实,比如未来时。我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它们是基于我们自己的心智地图形成的。正是这些内在的地图,决定了我们如何解读周围的世界,并对其做出回应。相比“客观”事实,感知世界给我们的行为和经验赋予的意义更多。因此,限制我们、约束我们、给我们授权的并非外界的事实,而是我们对于事实的认知。
所以,人们做出的最优选择,其实是他自己在内在地图中找出的最大可能性和最强能力。信念评估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拓宽内在地图,看到其他的选择和方案。
在处理抗拒行为或者限制信念时,既要分析或者询问背后的正面动机,也要理解到这是这个人在他的内在地图中找出的最优选择。具体做法是,我们先认可反对者的正面动机,然后才试着引导其进入更广阔的认知空间或思考空间。尤其重要的是,要把个人的身份及正面动机和他们的行为区分开,你可以将这件事或这个问题作为单一的事件来处理。
人们可以理解另外一个人的观点,而并不一定要同意。也就是说,“我理解你的这种看法”和“我同意你”之间是不同的。你可以说“我明白你的担忧”或者“这个问题很重要”,表明你认可这个人或他们的动机,但这不意味着他们的世界地图是对的。
本书最后的附录详细介绍了怎么使用这些原则。
领导者在处理人们的抗拒时,下列做法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有效的:
1.假设所有的行为(包括抗拒行为和限制性信念)都具有正面动机。
2.将行为的消极方面和其背后的正面动机区分开。
3.确认抗拒者或者有问题的人们具有什么正面动机,并对其进行回应。
4.向这些人提供其他的行为选择,以满足同样的正面动机。
信念评估过程可以帮到领导者:
·采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重构该问题或者目标。
·转变关注点的“层次”。
·确认限制性的(或者没有意识到的)假设。
·“将目标分解成不同的分目标,解决认知空间中的部分区域。
·鼓励“假设”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