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
大多数人都乐意听表扬、奉承、恭维、抬举的话。不管是真是假,听到这些话,总觉得特别耳顺,心中舒服,脸上有光。
与此相对,大多数人总是讨厌听批评指责自己的话。听到这些话总觉得逆耳,心中不愉快,脸上挂不住。
殊不知这正是常人常犯的一种错误,一种由心理脆弱或无自知之明或追求虚荣所导致的一种错误。
面对批评和赞扬,人们近乎本能地拒绝前者而喜欢后者。这除了可能是批评者缺乏批评艺术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批评和赞扬的本身会使人产生两种相反的心理反应。当一个人受到批评时,往往会觉得丢脸、难堪,因悲伤、恼火而生气,而在得到赞扬时,会有振作、兴奋、自豪、惬意、快乐的感受。因此,人们一般不会认为挨批评是件舒服的事。
《菜根谭》中说:“忍得住耐得过,则得自在之境。”
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自尊,或担心缺点和错误被人看穿会影响自己的成功和发展,常常就会有意无意地以种种方式来拒绝、逃避批评,也很少有人会真正地把批评看作是针对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人格。即使是“忠言”,听起来也“逆耳”。
从理智上说,没有多少人不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也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对待批评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平时,我们不难听到或看到人家使用“欢迎批评”一类的词语,甚至自己也不止一次地用过。但实际上,一旦有人果真提出批评时,受批评者往往就会像遇到电击一样立即缩回,采取拒绝、逃避的形式为自己辩护。
这种经历和体验,你、我、他大概都不陌生吧!面对批评,人们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多半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大家跟我差不多,你为什么单和我过不去”;“你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有什么权利批评我”;“我哪里得罪了你,你何必这样”;“你无情,别怪我无义”等一类的反应。因此,如果批评者是你的上司,你即使不便顶撞几句,也可能耿耿于怀,在工作中消极抵抗;如果批评者是你的同事,你即使不大发雷霆,也可能会报以讽刺挖苦,或伺机找茬;如果批评者是你的同学或朋友,你即使不和他争吵一番,也可能会责怪对方背叛了你,并把你们之间的情谊打上问号。
然而,不幸的是,拒绝批评并非意味着可以免受批评,而且还会失去许多忠言善意的劝告,以及可能断送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友谊。一个人如果老是拒绝批评,那就无异于说自己以“完人”自居。这显然害多益少。
在一般情况下,人如果挨骂,或受到警告、指责时,大家都会感觉面子上挂不住,心里不痛快。此时,你不妨把上述道理回想一遍,你的内心就会平静许多,脸上也就坦然许多。
如果上司批评斥责下属,情况又另当别论,绝没有窝囊、丢脸之类可言,因为“老子克儿子”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
老刘在公司算是老资格的科长了,大家一般都谦让他,即使是公司领导,也都让他三分。这次,公司统一布置的工作他没有完成,经理找到头上,他竟说“忘了”,经理耐着性子说:“老刘啊,你这一忘不要紧,整个工作可就让你给拖住了!”
按说,经理的话毫不过分,态度诚恳,也够客气的,但刘科长可不这么想,多少年来没有挨过批评,就这一句就受不了了,凭着资格老和经理较起劲来。大家过来劝解不下,把经理气得脸都白了。事后,领导集体研究,决定让刘科长写出书面检查。
其实,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
要知道,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下属被上司斥责是理所当然的事。当你被上司训斥时,别人怎么看?只不过像是在观看父亲“克”儿子罢了。老子“克”儿子,天经地义,人之常情;上司训下属,同样是理所当然,谁也不会见笑。所以当你处于下属位置时,千万不要因遭到呵责而感觉面子难堪,同事也随时可能受批评,因而不会轻视你;上司们也还有他的上司,在他的上司那里,情况就像你遇到的一样,他们更觉得训人与被训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问题的另一面,上司被下属反驳可就不是理所当然的了,这同样如同老子“克”儿子一样,如果儿子顶撞老子,那可是大逆不道,“翻了天了”。从古至今,谁要违背上级旨意,那就是“犯上作乱”,是“反了!”
所以,既然上司已经斥责了,还是干干脆脆地道歉吧!这在上级眼里,才是下属应有的可爱态度。你同时还可以想,别人指责你的缺点和错误时能够自我反省的人,才能提高自己的人格,同时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所以挨骂反而能促使你进步。
如果你感情上实在接受不了,怒气冲天,脸红脖子粗,而冲动行事,事后你一定会后悔。所以当你想要发怒时,最好心中默念:“等一等!”这句“等一等”,就是要你忍耐的意思。有人建议,这时最好把火柴棒放在手上或裤袋里,一支一支地把它折断;或者心中默默数数,一直数到一百,相信不到一百,你就能冷静下来,从而抑制怒火,这是一种气氛转化法。当你挨骂而又不能控制自己时,请试试这两个办法。
制怒好像还容易些,但消极的人一旦被斥责而感到屈辱,不但不会发脾气,反而会灰心丧气,产生“唉,我真不行”的想法。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在心里想,正在训你的上司,恰好也在被他的上司训骂的情形。你完全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他挨骂时的狼狈样儿做各种生动的联想。这样,你不但会忘记了正在被斥责,同时会不觉得上司可怕反而可笑,这样也就不会产生诸多的悲观想法。请你记住,人在挨骂时都是一副模样。
想通挨骂的“必然性”,培养心理的“弹性”,你就不会把别人的批评当作是一难堪的事。
2.名利之心不能过盛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知足常乐”。佛教的理想是“不计众苦,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是说希望心能够正,欲望欲少欲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
自古仕途多变动,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华中,要有时刻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得准,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了一切。
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趋淡呢?“仕途虽纷华,要常思泉下的况景,则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说则可贯通得失。比如,看到深山中参天的古木不遭斧斫,葱茏蓬勃,究其原因是它们不为世人所知所赏,自是悠闲岁月,福泽年长,“方信人是福人”;看到天际的彩云绚丽万状,可是一旦阳光淡去,满天的绯红嫣紫,瞬时成了几抹淡云,古人就会得出结论道:“常疑好事皆虚事。”中国的古代,自汉魏以降,高官名宦,无不以通佛味解佛心为风雅,可以在失势时自我平衡,自我解脱。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古往今来,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菜根谭》中主张:“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意即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就会转为衰颓;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招来诽谤或攻击。
同理,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则会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即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含苞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时的感觉最佳。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畛域之中。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莫不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浇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是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么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更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白搭。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乐趣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面对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能够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并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
3.放下是一种快乐
从古到今,芸芸众生都是忙碌不已,为衣食、为名利、为自己、为子孙……哪里有人肯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忙来忙去为什么?多少人是直到生命的终点才明白,自己的生命浪费太多在无用的方面,而如今却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会生命的真谛了。唐代的寒山禅师针对这一现象作过一首《人生不满百》的诗——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
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
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
此诗可以这样解释:“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尽管人生非常短暂,但是人们却都抱着长远规划,全然忘记生命的脆弱;“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不仅应付自己的烦恼,还要为子孙后代的生活操劳;“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生命中劳劳碌碌都是为衣食生计奔波,哪里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人生的轨迹就如同掉进水里的秤砣一样,直到碰到生命的尽头才会停止。
寒山禅师以此诗提醒世人:“即刻放下便放下,欲觅了时无了时”,能放下的事情不妨放下,若是等待完全清闲再来修行,恐怕是永远找不到这样的机会。
从前有个国王,放弃了王位出家修道。他在山中盖了一座茅草棚,天天在里面打坐冥想。有一天感到非常得意,哈哈大笑起来,感慨道:“如今我真是快乐呀。”
旁边的修道人问他:“你快乐吗?如今孤单地坐在山中修道,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国王说:“从前我做国王的时候,整天处在忧患之中。担心邻国夺取我的王位,恐怕有人劫取我的财宝,担心群臣觊觎我的财富,还担心有人会谋反……现在我当了和尚,一无所有,也就没有算计我的人了,所以我的快乐不可言喻呀。”
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凡人却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于是烦恼无穷无尽。倒不如尽量放下,烦恼自然会渐渐减少。话虽如此,又有谁能放下呢?
许多人都有贪得无厌的毛病,正因为贪多,反而不容易得到。结果患得患失,徒增压力、痛苦、沮丧、不安,最后一无所获。
有个孩子把手伸进瓶子里掏糖果。他想多拿一些,于是抓了一大把,结果手被瓶口卡住,怎么也拿不出来,急得直哭。
佛陀对他说:“看,你既不愿放下糖果,又不能把手拿出来,还是知足一点吧!少拿一些,这样拳头就小了,手就可以轻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要学会“得到”需要聪明的头脑,但要学会“放下”却需要勇气与智慧。普通的人只知道不断占有,却很少有人学会如何放下。于是占有金钱的为钱所累,得到感情的为情所累……
佛家劝人们放下,不是要人们什么事情都不做,是说做过之后不要执著于事情的得失成败:钱是要赚的,但是赚了之后要用合适的途径把它花掉,而不是试图永远积攒;感情是应该付出的,不过不必要强求付出的感情一定得到回报。如果我们学会了“放下”的智慧,那么不仅会利益周围的人,更是从根本上解脱了我们自己。
当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婆罗门的贵族来看望他。婆罗门双手各拿一个花瓶,准备献给佛陀作礼物。
佛陀对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就放下左手的花瓶。
佛陀又说:“放下。”
于是婆罗门又放下右手的花瓶。
然而,佛陀仍旧对他说:“放下。”
婆罗门茫然不解:“尊敬的佛陀,我已经两手空空,你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你虽然放下了花瓶,但是你内心并没有彻底的放下执著。只有当你放下对自我感观思虑的执著、放下对外在享受的执著,你才能够从生死的轮回之中解脱出来。”
在我们寻常人的眼里,世间的万法往往是被认为是实有的,加之我们以固有的观念去看待世间的万物,因而在我们的主观的视角中便产生畸形的人生观,当作衡量世间一切事物的尺度,因而使我们深深地被是非、烦恼困扰住了。于是人生就平生起了许多的痛苦,而我们自身又无法摆脱这种痛苦的缠绕。
显然,我们要摆脱世间各种烦恼的缠缚,单纯地依靠世间的智慧,无疑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时我们还需要一种勇气、一种敢于“放下”的勇气。比方说我们对某些事“求不得”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去争取,实现其目的,而当这一目的被实现之后,新的欲求又将会接着产生,又转而产生新的烦恼,如此便永无了期。此时此刻,如果我们心中能够产生一种“放下”的勇气,这个烦恼也就有了期限。
懂得“放下”,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我们能够适时的“放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4.淡泊胸怀,独善自身
光荣和耻辱在人心中总是很重要。人们爱惜它就像爱惜生命一样。什么叫光荣和耻辱呢?得到时惊喜万分;失去时心灰意冷。这就是心理的大障碍。为何不刻意的收藏起自己的欲望。用看别人的眼光看自己呢?这样以来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以此论治国,像爱惜自己身体一样爱护国家的人,可以将国家托付给他,不愿身先士卒的人,又有何道理将国家托付给他呢?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由于荣宠和耻辱的降临往往象征着个人身份地位的变化,所以,人们得宠之时也就是春风得意之时,他们当然唯恐一朝失去,就不免时时处于自我惊恐之中。
得宠的人怕失宠的心理是正常的。一般说来,一个飞黄腾达的人是较少受辱的。所以,一个人在受辱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他个人地位的降低或低下。与宠的荣耀相比,受辱当然是一件很丢脸面的事情,所以得失之间都不免惊慌失措。另外,当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容易欣喜若狂,甚至得意忘形,这就为受辱埋下了祸根,因为他对成就太在意了。所以有些人就吸取了这方面的经验:淡泊名利。这种保全自己的办法,更是一种修养。
唐朝某年间的一个清晨,在润州西北的芙蓉楼上,来了两位士人。他们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昌龄,另一位则是他的朋友辛渐。
昨夜的漫江寒雨现在渐渐停了,寒雨增添了几分萧瑟的秋意。两位朋友在这个清冷的地方,面对着滚滚流去的长江水,互相交谈着。王昌龄说:“辛兄,这次一别,不知何日再能见面啊。”原来,辛渐要从这里渡江北上,取道扬州到洛阳去,现在船已经停泊在岸边了。
辛渐说:“昌龄兄情深义长,你从江宁送我到润州,昨晚在这里为我饯行,今天又来送我,叫我如何报答呢!这回我们谈得畅快,使我明白了这些年来你受到的委屈和折磨。希望你放开胸怀,好好保重自己!”
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受到当时某些人的批评指责,甚至进行无中生有的诽谤。为此,几年前他就被贬官岭南,然后又被任为江宁丞,终是屈居在下级官吏的行列中,对此王昌龄淡然处之。此刻,他感到惆怅的倒是辛渐走后,自己又少了一个知己。辛渐知道,王昌龄在洛阳有不少亲友,他们也一定听到了外界不利于王昌龄的非议。他便关心地问:“昌龄兄,我去洛阳,你有什么话要我带给那边的亲友吗?”
王昌龄昂起头,目光炯炯地说:“有!因为要给你饯行,我做了一首诗。”于是,他对着浩浩江水,朗声吟了题为《芙蓉楼送辛渐》的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辛渐被感人的佳句打动了,连连赞道:“好诗!好诗!‘一片冰心在玉壶’,这表明你始终坚持自己清白自守的节操,多么高尚,令我钦佩!这句诗,足可告慰你在洛阳的亲友了。我也很高兴,因为你的大作对我无疑是一件难得的珍宝!”两位朋友再次珍重道别,辛渐登上了江边的船,扬帆而去。岸边的王昌龄,遥望远处矗立的楚山,觉得自己也像楚山那样孤零零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追求自身的高洁,用淡泊的心怀看待世事,这是高超的做人和处世的哲学。自己内心纯洁,就不怕别人的恶意诋毁和诽谤;抱着淡泊的胸怀,名利如浮云一般,入不得耳目,扰不了心志。只有这样,人生才踏实、充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看不破“名利”二字,就会受到终身的羁绊。名利就像是一副枷锁,束缚了人的本真,抑制了对于理想的追求。现代人生活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成就感的**始终存在,有太多的**,太多的欲望,也有太多的痛苦,因此我们身心疲惫不堪。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在他的精神中就不能缺少气魄,一种视功名利禄如浮云的气魄。
不拘于物,是古往今来许多人一生的所求。视功名利禄如浮云,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后悔,不必为现在的失意而烦恼,也不必为未来的不幸而忧愁。抛开名利的束缚和羁绊,做一个本色的自我,不为外物所拘,不以进退或喜或悲,待人接物豁然达观,不为俗世所滋扰。
烦恼和羁绊都是由于自己的不能舍弃或是看得太重而引起的。人生于世,无论君子、圣贤雅士也好,还是小人、俗人、凡人也好,谁也不可能无所谓的舍弃。俗人爱财,难道君子就不需要了吗?圣贤如果没了一日三餐,他也要去赚钱的。但不要执著,要懂得放下。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俗世的淡泊。
德国哲学家康德就非常厌恶“沽名钓誉”,他曾经幽默地说:“伟人只有在远处才发光,即使是王子或国王,也会在自己的仆人面前大失颜面。”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份淡泊的心境,世界才又多了几丝温暖,几分快乐;也许正是少了几分对名利的追逐,世界才又多了几分自在,几般快慰。
淡泊胸怀,独善自身,人生便不受困扰,心神才会一片安泰!
5.苦对追求笑对失落
人生,色彩斑斓;生活,五味俱全。人,难得到这个世上,谁不愿人生如画的灿烂美丽?谁不想生活如风似云般洒脱自如?
然而,有所追求,就有所失落,正如要结果而花必然落去,并且追求的目标越高,追求得越执著,失落得也就往往越多,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愉悦如意,使人身心舒畅,意气风发,增添乐趣,犹如踏上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
遇有失落,折磨着意志,冷却了热情,动摇了目标,恰似陷入孤寂痛苦的泥沼。
追求与失落相随,谁也躲避不了。
其实,在通向追求目标的途中有所失落,并非不速之客,它经常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和生活而光临。生活负担过于繁重,事业紧迫无法脱身,身心受到摧残打击,美好的理想难以实现,苦苦追求的东西无法得到,几番饮下生活的苦酒,遭受人生的挫折……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也只有在同各种失落较量的过程中,才能更充分更有力地显示出来。正如大江大河在奔涌中一旦碰到礁石,它便会把自己的全部活力释放出来。而对失落,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人世的复杂,勇敢地正视追求中的艰辛,深谙人生的辉煌本就触及着许多曲折、坎坷、失败、忧愁,那么,你必定能够笑傲失落,泰然处之。追求似坚固的手杖,目标是力量的源泉。一个人只要有了这两点,定会融化冰冷的心,提高兴奋机能,越过千山万水,一步步走向成功和喜悦。
综观古今,事业的成功者,谁不曾失落?如果你在失落的苦闷中不能自拔,一蹶不振,失魂落魄,那只会把人生导向可悲的境地。
众所周知,三毛有着一股常人所没有的勇气四处流浪,她的书透着几多豪情、几多执著、几多坚韧,可她却终于抵御不住疾病和人为的失落而放弃生命。
失落的滋味,苦涩得难以言喻。然而,“失落”这味至苦的药却能治人百病。沉住气,抱十分的智来笑对“失落”吧!你的意志必将坚强,你的性情必将豁达,再苦再难的日子,你不会落泪。这种笑对“失落”的情绪,足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化艰险为坦途。
有道是:
征途常曲折,人生多坎坷;
失落时时有,每每重振作。
6.知足者常乐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论语》
面对难填的欲壑,我们应尽量享受已有的。这样,生活就会是真实的,富有质感的,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太阳都是常新的。
欲望的满足不是满足,而是一种自我放逐,欲望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欲望。如果我们为欲望所左右,为欲望的不能满足而受煎熬,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滋味?
一个人应当知足,应当安分,不要妄求多取。能够像古圣贤那样对待生活豁然大度,就能身心处于一种快乐的境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常保持心态平衡的意思。
“知足者常乐”。这是人们通常说服别人或说服自己,求得心理平衡的道理,也是糊涂修身的原则之一。《老子》也说:“知足之足,常足矣”。大则忧国忧民,感时忧愤;小则忧家忧己,往往都是忧多于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生活、工作条件好些,精神安逸些?想归想,未必都能一一满足,在各种理想、愿望,甚至连小小的打算都未能成为现实的时候,你就要学会承认和接受现实,并且不消极、不失望,自己寻找心理平衡。在这里比较法很管用,即和过去比、和自己比,而不要和高于自己、强于自己的他人比。比方你总觉得你的收获不如付出的多,那你就应该和付出比你更多,获得比你还少的人比,这样你心里就舒服了。当自己的学业经历多年长进不大时,你应该想想从前的你还没有现在这么有知识,进步不大但毕竟有了进步。
“知足者常乐”多数情况不是指物质条件的获得,物欲的满足,不要无限制地追求那些不现实的、得不到的东西。正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一切理想都植根于现实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人不可物欲太强烈,有了星星,还想要月亮,有了月亮还想要太阳,乃至于恨不得把整个宇宙都抱在怀里。不知足就必然贪心,人一贪心就容易生出许多恶行,不顾廉耻,甚至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最终不但挖了社会墙角,损害他人,也害了自己。
“知足者常乐”这个原则在你忧愁烦恼之时,会让你找到心理平衡,克服种种不切实际的欲望,特别是物欲。安于现状,知足常乐,但切莫对美好的生活失去信心。
坎坷人生,忧喜参半,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也许正因为这样,生活才有滋味,活得才带劲。工农商学兵,五界十三行,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各有各的忧喜。学生为学校是否理想而担忧;工人为产品积压而忧愁;农民为今年粮食收购不给“白条”而欣喜;文艺家为艺术的低俗而忧虑;教育者为桃李满天下而欣慰;炒金者为股票行情不定而揪心;家庭主妇因蔬菜涨价而叫苦不迭;平民为生计而奔波;总理为国事而操心。忧喜无时无刻不在搅扰着人们,“上帝”最公平,他把忧喜分给了每一个人,只是忧喜的内容和大小不同而已。
“痛点”转移,自得其乐。不知哪位哲人说过,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是任何付出都会有回报的。确实如此,有时生活存在明显的不公平,不光你自己觉得不公,连周围的民意也认为不公。这时候,千万不可激动,更不能一时冲动,干出无法收拾的傻事来。比如评级长薪,凭你的贡献、你的民意测验,这次的美事理应属于你,但因为只有一个名额,有关方面出于平衡关系或其他考虑,就把美事给了另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千万要想得开,不能耿耿于怀,忧心忡忡,更不能失去理智。即使从养生之道出发也不必肝火太盛,潇洒地想,一次长薪不就几块钱吗?不能为几块钱闹气叫人看低了自己的人格,看小了自己的风度。应自己宽自己的心,自己找乐。
某电视台播过一个小笑话,说有一个老太太,晴天也哭,雨天也忧。因为她有两女儿,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冰棍。晴天怕大女儿赚到不钱,而雨天又怕二女儿赚不到钱。有位智者开导她说:“你老人家大可不必天天忧心,晴天的时候你就为你二女儿高兴,今天冰棍一定好卖;雨天的时候你就为大女儿高兴,今天雨伞一定卖得好。这样一来,你就变天天哭为天天乐了。”老太太一想果真有道理,怎么我从前就没想到这个理儿呢?
忧和喜是事物带给你的两种心情,只要你不钻牛角尖,懂得将“痛点”转移,同一题善于从两面或多个角度去思考,哲理就在你身边,大可不必忧心忡忡,更不用像老太太先前那样哭天抹泪儿。
人活于世,不可为虚名所累。孟子说:“有意料不到的赞扬、有过于苛求的诋毁。”人生在世,确实有许多偶得的虚名,而这偶得的虚名,自然当真不得。
人活着是为自己活着,不重虚名、不重钱财,如此岂不快活哉!
但人往往是知多知少难知足,就像“渔父和金鱼”的故事里的老太婆,要了木梳要木盆,要了木盆要木屋,要了木屋要皇宫,要来要去一场空。
与老太婆相似的还有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成却很少。一位官员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他。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来耕作、来赚钱啊!所以,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最后真的累了,农夫上气不接下气,实在跑不动了!
可是,农夫又想到将来年纪大,可能乏人照顾,需要钱,就再打起精神,不顾气喘不已的身子,再奋力向前跑!
最后,他体力不支,“咚”地倒躺在地上,死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可以说是能让人丰衣足食。生活中有这么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有了贪念,就永远不能满足;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因此,拥有一颗知足的心,才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
其实,我们赚钱,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如果只是埋头苦干,没有享受的乐趣,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生活质量的高低,并不完全体现在你拥有金钱的多少和物质利益的多寡上,还有你脸上的微笑,心中的情感。而人生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有起点的不公平:有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的人则生来就是残疾;有的生在穷乡僻壤,而有的人则生在“天子脚下”。有结局的不公平:同样的辛勤付出,有的人抢得先机,而有的人只能向隅而泣;同样的冒险一搏,鹤起兔落之间有的人倒霉,有的人走运。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乐,是一种人性的本真,在孩童时代,我们会为拥有自己梦想得到的东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颜开,烙下一串串深刻的记忆。今日重温,也许会忍俊不禁。无论行至何方,所处何位,知足常乐永远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续。
7.宁为真学士,不为假道学
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鄙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活在虚假的礼法上,心里却是肮脏阴险的不义之人。借着高尚、严肃的名分,伪装出关心、爱护、正直、无私、严词说教,不仅严重地刺伤了人类的感情,也伤害了人们应有的尊严。古人提倡风流人生,“宁为真学士,不为假道学”,是指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真风流”,一个人是不能活得太虚伪,太不真实的。真实一点,自然一点,也许这会使你感觉更好呢!
今天,我们倡导追寻一种幽默浪漫(幽漫)的生活方式,幽默浪漫的品性是性格健全的外在显示,心理保健的内在培育;是立身处世的灵丹妙药,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加油站;是生存的一种立身谋略,是一把处世利刃,也是心灵修炼的一份涵养,暗含着中国传统儒、释、道的生存智慧;是一个民族新鲜活力的保育室,也是社会完美和谐、人性化的催化剂;是中外名家热情讴歌的主题,也是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是东方文明超然物外时的极致发挥,也是东方文明入世随俗时的缺憾不足;幽漫,散发青春朝气的字眼,抒发着人生内涵的智慧;幽漫是阳光明媚的清晨,幽漫是夏雨过后的宁静;幽漫是丽人的笑靥,美好、惬意、向往、又远离敌意;幽漫是温香的玉,高洁、名贵、没有丝毫杂质;幽漫是一种别样的生活,坦**、磊落、欢乐钟情;幽漫是一份上帝的礼物,慷慨地馈赠每一位无法拒绝的人。
我们倡言追寻幽漫的生活方式,把握幽漫,创造一个新我,让轻松舒缓、清新高雅的社会空气流动起来;让健康洒脱、充满阳光的心灵树立起来;让你赢得周围的每一位朋友,赢得生活中的每一份欢乐。
陶渊明一生不愿出仕,几次做官都不如意,最终辞官回家。他最终辞官回家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引起的:有一天,郡里派遣督邮到澎泽县来检查工作。县里的小官吏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去向陶渊明报告。这时,陶渊明正在他的书斋里读书写诗。他一听督邮来检查,十分扫兴,便放下纸笔,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见他穿着一身便服,吃惊地说:“上级来视察了,你作为一县之长,应该穿上官服,束上带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起那些依仗权势、盛气凌人的官僚们,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去向督邮行拜见礼,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叹息一声对小吏说道:“我可不愿意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躬着腰向那些乡里小人作揖打拱,做出曲意逢迎的样子来。”
说完,陶渊明不仅不去会见上面来的督邮,而且拿出县里的大印和官服交给小吏,说:“督邮来了,请你把这些东西交给他。”
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的面容严肃正经,神态庄严,摆出一副不屑与人为伍的样子,假作高傲的贵人的身份,其做派令人可笑。这往往是一群身份卑微的人,他们打心里认为高贵是一种特权,所以竭力向这个团体靠拢。只要遇到了可以称贵的人,即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贵族血统等等的社会名流,他们便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百般奉承讨好。遇到了与自己同等身份或不及自己的人,他们马上换上另一副面孔,正襟危坐,不苟言谈,凌然一副不可冒犯的姿态,对尊和卑的严格的划分,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品格卑劣的小人物。
故意忸怩作态,是一种很强的表现欲望在作祟,其表演往往又流于肤浅。弯的变成直的,直的变成弯的,做作不自然,令人作呕。真挚的感情、美丽的情操,与过分的掩饰、矫情的表演格格不入,矫揉造作不仅不利于感情、友好、希望等等内含的表达,也败坏了真的形象、美的形象、善的形象,没有丝毫是可以值得欣赏的。成功的人际交往,都是建立在自信而又谦虚、热情而又端庄的基础上的。美好的塑造,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教养、出类拔萃的聪明才智和高雅不俗的仪表。唯有如此,才会有上好的率真的表现。
有道是:“满灌子不摇半灌子晃**”。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智者是不会装腔作势的。话剧“钦差大臣”更是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俄国上层社会的虚假丑恶的众生相。那些贪图近利的官吏们为了能抓到一个机会,极尽装腔作势之能事。陈胜在贫困时对天盟誓,要求同享富贵。可一旦富贵了反而容不得那些才摆脱不久的“贫穷”,连“装腔作势”的面纱也不要了。有两句歌词写得好,“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人不能凭伪装去面对生活,如果你连最起码的真实都做不到,那么你最终将变成一场虚空,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留不下。可见,一个人还是要平淡、从容一些好,不必拿腔拿调地累自己,如若因此而做错事,那就更不值了呀!
8.虚荣的背后是虚假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读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虚心,不能不懂装懂,必须有耐心,才能学到本领。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竽,并且要300人合奏,他对每位乐师都有重赏。一天,一位南郭先生也申请入队,齐宣王答应了。其实南郭先生并不会吹竽,每次吹奏时,他便装腔作势,蒙混过关。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泯王继位。他也喜欢听竽,但却喜欢独奏。于是南郭先生知道后,便连夜逃跑了。
滥竽充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做人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学而无术,经不起考验,这种人始终会被时代淘汰。
在文艺复兴的年代,人们把大科学家和大艺术家当作最值得尊敬的人;在当今社会,人们把最有钱的人当作最值得尊敬的人。所以现在的人都追求物质的利益了,虽然说穿名牌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是合理的,但毕竟这是人们物质崇拜的一种表现。不过说白了这也只是一种几乎无可非议的事情,既然大家都觉得用名牌能让自己显得尊贵,那就这么认为吧。怎么说用得起那昂贵的名牌都在说明自己有能力,但是那种没钱也硬着头皮用名牌的人则是太过于虚荣了。虚荣本来就是把荣誉建立在不真实的基础上的,那些人就是把这种虚荣心建立在自己不真实的能力之上的。虽然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但是所欲又能实现的人是不多的。当整个社会对这种名牌的风气越演越烈时,那就不好了,因为大家都更追求外在的荣誉而不是自己真才实学的荣誉,那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会起到不良的影响。
一个女孩因为嫌弃家里条件差,父母不能满足她买一架钢琴的要求就离家出走了。作为我们来说,很多家庭都不是那么富裕的,如果孩子一味追求这种虚荣,不但加重了父母的负担,又很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他们一味地追求物质的比较,当然就会减少精神的比较了,仿佛爱心、智慧、勤奋这些都不重要了,谁最有钱谁就是最好的了,这是错的!一般正常人都是基本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过多的钱带来的更多的只是幻觉的东西。
正所谓眼望高山,脚踏实地。明日的栋梁,一定要有真才实学,决不能有半点虚假。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努力付出,何愁登不上知识高峰?
9.时间是名气的最好老师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里所列举的“苦”、“劳”、“饿”等,体现在世俗生活中,都是很“没面子”的事,这会使自己的名气受到损害。可是你若能抱着“将来我会把丢的面子找回来”的信念待之,你就一定能够忍受它。而忍受的结果是,不仅增长了自己的才干,还学会了从前所不会的东西,这表现在心理方面便是“动心忍性”,即可以承受很强的外界压力和刺激。这样,你就达到了可以担当大任、成就大事的地步了。
生活中,许多人丢一次面子便觉得永远抬不起头来,这是很不正确的,丢一次面子,并不等于脸面丧尽。便不等于说永远失去了“找回面子”的机会。只要你能先承受住丢面子,然后再努力去“挣面子”,那么,你的面子最终还是归于你自己。所以,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不灰心。只要信心还在,你就有希望崛起,你就不会在像“丢一次面子”这样的小挫折面前沉沦。
韩安国是汉代人。汉景帝时,为梁孝王中大夫,吴、楚造反时,受命阻止吴兵,得以出名。后来,韩安国因犯法入狱,受到蒙县狱吏田甲的欺辱,气愤地说:“你别太得意了,你怎知死灭的草木灰还会不会重新燃烧起来呢?”田甲自负地嘲笑着说:“死灰要敢重新燃起,我就用自己的尿浇灭它。”可过了不久,韩安国又重新被任命为梁国内史,由囚徒一下子成为相当于太守级别的大官。田甲只好逃到外地,韩安国扬言:“田甲不肯来官府认罪。难道我就不能整治他的家属吗?”田甲无奈,只得含愧领罪。韩安国虽没严惩他,还是讥讽了他一下,“你倒撒尿呀!”于是,积蓄已久的恶气终于得消。“死灰复燃”的成语,即从这一典故中得出。
“死灰复燃”的典故告诉我们,死灰尚可以复燃,更何况人的面子呢?面子可失而复得,韩安国作了囚犯,在旁人眼里已是毫无希望了,他本人却不丧失信心,反而语出惊人,最终还是实现他的心愿,与曾羞辱过他的人“面对面”地了结了这段恩怨,重又夺回了面子。
名气可丢,志不可丧。丧失了志气,就像一个人被抽去骨架,折断了脊梁,永远无法挺直胸膛,站立做人,一旦没了志气,名气就再也挂不起来了。所以,在我们丢了名气时,一定要长志气,志气可以疗伤,志气可以给你以勇气去承担耻辱,志气可以增加你的脸皮,志气还会帮你赢回名气。
春秋战国时,孙膑与庞涓同师于异人鬼谷子。庞涓先期毕业,成为魏国权臣。孙膑学满业成之时,魏惠王派使者前来求见,欲用孙膑。孙膑到了魏国,才华显露,引起了庞涓的嫉恨。他一方面设计陷害孙膑,欲除去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他又冒充好人,骗取孙膑的信任,欲夺其《孙武兵法》之秘传。结果,孙膑被剔去双膝盖骨,又以墨刺面,成了一个废人。孙膑因不知内情,为感激庞涓救命供养之恩,决定为庞涓默写鬼谷子注解的孙武兵书,直到有一天,孙膑的一个侍者听出真想,密告给孙膑,孙膑才恍然大悟继而大惊。这时,他便依鬼谷子锦囊所授,突装疯。痰涎满面,胡言乱语,或哭或笑,或怒或骂,长发披散,故意卧于猪圈之粪秽中。有好酒好肉故意不吃,却专吃别人扔过来的狗骨头及泥块。
至此,庞涓才相信孙膑确实疯了,于是便放纵孙膑,任其出入。孙膑则整日混迹于市井之中,或狂言诞语,或悲号不已,没有人知道他是假装疯癫。以此为伪装,孙膑在暗中等待时机,伺机逃走。一日,墨子的徒弟禽骨随齐臣淳于髡来到了魏国,趁机救走了孙膑。孙膑到了齐国,成了大将田忌的军师,立志复仇,励精图治数载,终于设计在马陵道将庞涓万箭穿身,一雪前仇。
从知道真相到报仇雪恨,孙膑一共花去了近十年的时间,正是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孙膑靠着自己的智谋与耐心,丢名气于魏而又终于长名气于齐。装疯卖傻,过着非人的生活,坐等时机,被心中仇恨所煎熬,这些只有拥有极强的自我克制能力的人才能够办得到。这说明,“找回名气”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也正是因为如此,它才磨炼人的性情,锻炼人的心志。当你因丢了名气而感到屈辱时,当你决心有朝一日争回本属于你的名气时,你一定不要忘了“耐心”一词。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教你从等待的痛苦中吸取力量,重获新生。
10.学会宽恕而不怨愤
作为一个人,一定要保持一颗慈爱的心,除去那些怨恨别人的想法。因为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一个人有多坏,有多恶。一但你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培养爱心的对象。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林肯曾说:不要对任何人产生怨恨之心,要将慈善之心广布于天下。
社会是人与人组成的,因此,谁都不可以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生活中,我们很难避免与他人之间发生摩擦,或者是不愉快的时候,尤其是当你感受到自己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你是否会对他人产生敌意呢?你是否会因此而在心里对他人怀有怨恨之心呢?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当你受到了真正的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你完全有理由怨恨他人,因为你是真的受了委屈。可是,请你冷静地想一想,当你在怨恨他人的时候,你自己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呢?事实上,你所得到的只能是比对方更深的伤害。
你的怨恨对他人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是你自己内心里的怨恨影响了你自身的健康,因为你的怨愤态度使你产生了消极情绪,这消极情绪对你的健康和性情都会产生很大的负效应,从而对你造成伤害。更为严重的是,你总是想着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总是因此而极不愉快,从而也就会因此招致更多的不愉快。
想想看,你是否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呢?你要知道,我们所受到的不公,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心理有所欲求。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心理上的这份欲求,或者把这份欲求看得很淡,那么不公又从何而起呢?
当然,除非有特殊的原因,你不必与那些与你之间存在着嫌隙的人表现友好,但是,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和遗忘,那么你也就否认了你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受害者。这样一来,你对他人的怨愤也就会因此而升级,你自己所受到的伤害也同样会由此而升级。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上,这就是宽恕。
我们常在自己的脑海里预设了一些规定,认为别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对方违反规定,就会引起我们的怨恨。其实,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规定置之不理,就感到怨恨,不是很可笑吗?
大多数人都一直以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其实,倒霉的人是我们自己:一肚子窝囊气,甚至连觉也睡不好。
如果当你觉得怨恨一个人时,请先闭上眼睛,体会一下自己的感觉,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反应,你就会发现:让别人自觉有罪,你也不会快乐。
一个人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能明白什么道理就明白什么道理。你要不要让他感到愧疚,对他差别不大,但是却会破坏你的生活。假如鸟儿在你的头上排泄,你会痛恨鸟儿吗?万事不由人,台风带来暴雨,你家地下室变成一片沼国,你能说“我永远也不原谅天气”吗?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怨恨别人呢?我们没有权利去控制鸟儿和风雨,也同样无权控制他人。老天爷不是靠怪罪人类来运作世界的,所有对别人的埋怨、责备都是人类自己造出来的。
即使遭逢剧变所引起的怨恨,在人性中也依然可以释怀。因为如果你希望自己好好活下去,就得抛开愤怒,原谅对方。
悲痛和愤怒中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人始终生活在愤怒及痛苦的阴影下;第二种人却能得到超乎常人的同情心和深度。
令人心碎的事,例如大病、孤独和绝望,在人的一生中都难以幸免。失去珍贵的东西之后,总有一段时间会伤心、绝望。问题是,你最后到底变得更坚强呢,还是更软弱?
宽恕、忘记对他人的怨愤之心,这是一个智者的做法。
事实上,忘记你所受到的不公,忘记对他人的怨愤,最终最大的受益者只能是你自己。当你忘记了怨愤,学会了遗忘和原谅,你就会发现,原来你所认为的那些所谓的不公,其实根本不值一提,因为它们在你的一生之中,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你也同时会认识到,抛开对他人的怨愤之心,你所获得的快乐是你这一生都享受不尽的。
学会宽恕而不怨愤,这是我们具备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忘记对他人的怨愤之心,这是一个智者的做法。如果你还没有学会遗忘和原谅,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要求自己,甚至可以强迫自己,不要怨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