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直到2008年3月14日,嵩山历史建筑群的规划方案才得以正式出炉。对于规划设计方来说,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高速度。
而此时,嵩山历史建筑群各景区的绿化施工队伍已经进场。在登封市申遗工程指挥部的时间表上,各景区所有绿化工作必须在4月底之前完成。这个一年只有一次的绿化季节,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其实,一过了春节,规划组就展开绿化施工的招标了。没有图纸,没有预案,这招标怎么进行啊?登封市申遗工程指挥部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用费率法招标。打个比方,这个标价值100万,谁给我们的优惠多,我们就选谁中标。当然,能够进场投标的单位都经过了严格的初选,都是有资质有实力的施工单位。
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事,只能采取非常之策来应对。
虽然是非常之策非常之举,却又必须严守程序,不能造成漏洞留下隐患,不能让下面的同志承担责任。招投标的所有文件和方案都由各级指挥部的领导率先审阅、签字,然后再由市长签署。在进行招投标时,纪委、检察院、审计局、财政局,各个部门都要在场,都要参与。时间再紧,一个程序也不能忽略。
施工队进入申遗的8处11项景点之后,孙玉生和他们的规划组的中心工作就是技术指导了。
由于时间紧迫,在大规划的框架下有些小地方的施工图简略得几乎就是一张纸。怎么样才能既赶了工期,又保证了质量呢?规划组采取了几项有效措施。
其一,聘请规划设计专家。规划组从省市规划设计部门聘请了多名资深专家,在施工现场坐镇。由他们根据实地情况,在规划现场把关。该扒的扒,该拆的拆,该整的整,现场设计,现场指导。
其二,聘请文物、古建专家。文物方面聘请了河南文物局前局长、老专家杨焕成。古建方面聘请了河南古建研究所的前所长、老专家张家泰和他的几个徒弟。这些专家都亲临施工现场,既搞现场设计,又做现场指导。
其三,在全省范围内招聘监理人员。规划组在全省招聘了11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富有工作经验的专业监理人才,代表甲方在施工现场实施工程监督。
其四,在登封当地又聘请了4个有名望的“土专家”。比如嵩管委的刘国炎先生,他对古建和环境绿化都很有研究,在少林景区前期的环境整治工作中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其五,从登封市园林、建设、文物等各有关部门抽了一批监督员。由这批监督员督促工期,监督质量,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对于施工方在现场提出的各种问题,甲方的专家和代表能够答复的当场答复解决,不能当时答复的就回来集体研究。
工程组每天从工地回来,当晚都要将各种情况作全面汇总。晚上加班到12点钟,已经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比如这条道路明天要施工,它到底有多宽,用哪些材料,材料从哪里来,这些都得在电脑上做好图,把数据和要求给乙方画上去标上去。遇到什么问题了,专家们就坐在那儿一起讨论研究。等到拿出结果和意见,作出了决定,规划组那三个房间里的几台电脑就一起打印出来,然后交给领导审阅签字,第二天,乙方就按照图表施工了。
申遗的所有工程都要靠工程组去安排、监督、指导、验收。工程组人员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8人。两部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这部还没放下,那部就响了起来,办公室里充满了紧张而忙碌的气氛。
工程组的下面又划分了几个小组,小组里配备了几个刚毕业的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生,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电脑作图。专家们在电脑旁边口述着设计和意见,由他们即刻落实到图纸上。这些图纸和设计难免粗糙,必须再回到现场实地检验和修正。这种办公室里的设计和专家现场的设计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时期所采取的非常之策。
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推行了这种工作程序,所以申遗地8处11项环境整治工程得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