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4年中,两位美国总统、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以及各种各样的美国议员代表团及国务院人员花在毛主席身上的时间多于任何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曾当过教师的基辛格自己承认,在毛泽东面前他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基辛格9次访华,6次见到了毛主席。1976年9月的一期《时代》周刊华盛顿分部主任休·希德对基辛格及其高级助手进行了采访,他客观地把美国人对毛泽东的描述记录下来,基辛格把毛泽东称为他所认识的“最伟大的人”。
从1972年2月至1975年12月,美国人注意到曾经健壮的毛主席因岁月流逝而苍老消瘦。这段时间,他体重可能减少了40磅。他的面部肤色变得灰暗,下嘴唇开始松垂。他的言语减少了,而且都是由咽喉发出的声音。当基辛格最后一次见到毛泽东的时候,他担心这位老人将不会有力气说10分钟的话。但是,会谈持续了两个小时。基辛格说,这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意志宣示”。毛泽东用尽力气,尽管每一个字都需要用力吐出,他还是对世界形势做出了评价。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分析,基辛格认为“非常高明”。
“毛泽东关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平衡的分析是我所听过的最为理性的。”基辛格说。尽管毛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倾向性,但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是现实的,不论他的谈话对象是资本主义者还是共产主义者。美国人发现,毛泽东对其他民族的评价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和无助”。基辛格说,“毛泽东很少钦佩别人”。然而,他的美国访问者发现,毛泽东欣赏戴高乐,对英国前保守党首相爱德华·希斯“有些钦佩”。毛泽东对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怀有仇恨”。杜勒斯是美国对中国采取“不承认”政策的代表人物,直到最后仇恨也无法化解。但是他对尼克松比较尊重。在与基辛格的几次谈话中,他坦率地讲,他希望尼克松在大选中击败乔治·麦戈文,再次当选总统。他瞧不起麦戈文,说他是没有能力的人。
毛泽东关注的焦点总是苏联。他关于苏联的谈话是不妥协的。说苏联已经使共产主义受到玷污和破坏。毛泽东对他那需要利用美国反对苏联的战略毫不隐瞒,自利的思想促使其实行对美开放的政策。他对自己使这一进程得到启动感到骄傲,并决心保持下去。
毛泽东懂得实力,没有谈及坦克、飞机的作用,也确实没有对中国未来具体的远景做出评论。他正在创造“一个新人”,一个精神方面的“新人”。毛泽东关心他自己和全人类,而没有时间考虑具体的人。“毛泽东被视为神,”基辛格说,“我认为他没有一个私人朋友。”在同国务卿谈话的几个小时里,毛泽东一次也没有提到他的妻子。但是他却提到过一次基辛格的夫人南希,说“看起来她比你高大”。
在最后几次会见中,毛泽东常常讲“去见上帝”。他关心继承人的问题,关心政府的未来。基辛格开玩笑地说,上帝的传唤毛泽东不必理会。“如果二者若想取得一致意见,令双方都满意那将太困难了。”尽管是玩笑,但美国人还是对这个老无神论者反复提到上帝而感到好奇。是他更加老成了吗?或者是“上帝”已超出了西方宗教信仰的范畴?基辛格对此不置可否,感到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