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现在的孩子太矫情,经历的挫折太少:挫折教育,一个被曲解的伪命题

  

  每当网络上出现一些关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新闻时,新闻的评论区中总是会有人觉得这是现在的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太差了。“什么爱与自由,给孩子太多的自由是在害他”“孩子现在在家里多受点挫折,长大在社会上才能有抗挫折能力”“孩子根本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矫情,越锻炼他们,他们的耐受力越强”……类似这样的观点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关于家长到底应该给予孩子爱和自由,还是给予管理和教育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挫折教育是一个被误会很深的话题。

  第一,人不需要刻意经历挫折,因为人一直都在体验挫折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讲过一个故事。她说:“我孩子这一代,我父亲对他也是说话特别重,有一次我在家,我父亲突然大吼,我说孩子那么小,你别把他吓着。我父亲当时就说,‘他经过这样的事情,今后走上社会,就没有人能吓着他。’”她还说:“我们有一个概念叫‘脱敏’,对某一类不好的东西慢慢去适应,而不是一下就接触。现在关键是什么呢?前边没急过,现在急,这时间点不对,而且没脱敏。”

  从李玫瑾教授讲的故事中,她的父亲对她的孩子大吼,就是想帮助孩子“脱敏”,而这样做的好处是:“今后走上社会,就没有人能吓着他。”这个说法,和提倡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观点异曲同工,它们的共同原理都是:孩子要多经历家里的“挫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挫折”。

  然而,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经历挫折的过程,所以挫折根本就不需要人为刻意地制造。

  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体验挫折了,离开温暖的子宫,来到冰冷而陌生的环境,新生儿感受到极大的恐惧,这就是挫折;再怎样精心照顾孩子的母亲,也不可能毫厘不差的满足婴儿的所有需要,对于弱小的婴儿来说,这也是挫折;孩子的年龄越大,就越不能随心所欲,所以,我们一直都在体验着挫折的感觉。

  正因为如此,我们祝福别人的时候才会用“心想事成”这样的词,这个美好的愿望本身就是体验挫折感的反面,试想:如果想做的事都能顺利的做到,哪里来的挫折感呢?

  所以,在孩子不断地体验挫折感的人生中,家长真的不需要再去刻意为孩子制造挫折体验了。

  第二,人们在谈论挫折教育时,经常采用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偷换概念。

  比如,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主题是家长的语言暴力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但是有一位读者,却将这个主题进行概念的偷换,把语言暴力引申到了“它可以变相地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上,把“用正确的教养方式抚养孩子”偷换为“用溺爱的方式抚养孩子”。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想培养一个人的抗挫折能力,只能用强硬手段,否则就是“宠、惯、溺爱”,除了这两极,就没有中间的、恰当的手段了。

  这是一种完全经不起推敲的逻辑思维。

  宠、惯、百依百顺……这些教育方式和语言暴力一样,都不是恰当的教育方式,溺爱当然无法培养抗挫折能力,但同样,语言暴力也不能。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正确的抚养方式。

  第三,施与孩子纯粹的、足够多的爱,才能真正带来“抗挫折能力”。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经举过一个武汉和哈尔滨冬天的例子:“武汉的冬天非常寒冷,气温约在零度左右,在过去取暖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处处寒冷,家里比外面还冷,真有寒彻骨髓的感觉;而哈尔滨,虽然外面的气温更低,但是因为室内烧了暖气,却使得过冬并不痛苦。冷了,就在屋里待一会儿,然后再出门,就不再会觉得外面的寒冷是一件很难忍受的事情了。”

  这个例子说明:面对外面的寒冬(挫折),真正能抵御它的,并不是持续施加寒冷(挫折),恰恰相反,室内(家庭)的暖气(家长的爱和呵护)才是“中和”寒冷(挫折)的武器。换句话说,只有储备了足够的温暖,我们才经得起严寒的侵袭;如果总是处于无边无际、从无间断的寒冷,我们一定会感觉无法承受。

  对孩子的心灵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心灵得到了很多的满足、温暖、幸福的滋养,它才能够经得起挫折、严寒和伤害。

  第四,挫折教育的真谛:不是为孩子制造挫折,而是培养孩子处理困难的能力。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挫折教育,磨炼孩子的意志,让孩子的内心更强大,而挫折教育的真谛,则是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独立处理困难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力量?如何让孩子排除干扰、实现目标?如何让孩子能够不断地调试心情、状态,面对挫折时百折不挠?这才是挫折教育的真正意义。如果家长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做以下工作。

  1.给予孩子心理的支撑与抱持。

  抱持性态度,或者中立性态度,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长应该中立地对待孩子的所有表现,不给他赋予任何好的或者不好的意义。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抱持性环境的概念,就是让孩子在家庭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不被评论,因为被评论就意味着被限定。

  温尼科特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男孩和他的爸爸在飞机场,男孩对爸爸说:“爸爸,我是世界之王。”话音刚落,就有一架飞机起飞了,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男孩听到这一声巨响,吓得发抖。这时候,非抱持性的爸爸会说:“算了吧,就你这样还世界之王呢!”而抱持性的爸爸,则会将孩子抱在怀里,说:“别怕,爸爸在这。”

  家长给予孩子接纳和支持,孩子就不会害怕自己有时候显得弱小,因为他知道有一个更加强大的人会保护他,自然就会对恐惧没有羞耻感。因为他感受到的是,没有人羞辱他,只有被帮助。

  而家长如果不断贬低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的心理更加脆弱。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孤苦无依的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怎么可能做到顽强不屈,淡定从容呢?

  爱和自由的滋养,才是一个人面对挫折,勇敢前行的底气。

  2.丰富孩子的方法和经验,增加孩子正向体验的机会。

  孩子感受到的挫折,很多时候是源于经验的匮乏和应对方法的缺少。比如说,一个孩子刚开始进入幼儿园时,他会对这个新环境很陌生,缺少应对的方法,这个新环境,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挫折体验。

  这个时候家长除了给孩子抱持性环境和心理支撑之外,还可以启发孩子开动脑筋想办法,去尽快地适应这个陌生的新环境。比如,家长可以问孩子有什么感受?想要怎么应对这种局面?怎么打开和周围小朋友的关系?怎么融入新环境?等等。

  当孩子缺少方法的时候,家长应该积极引领,认真示范,并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那么结果就是即使第一种方法失败了,孩子也不会有太多的挫败感,因为还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

  归根到底,孩子面对挫折体验时的态度,决定了挫折教育是否成功。如果孩子面对困难时,不把它当成是一种挫折,而当成是一种探索,那么他所体验到的挫折感就会很少,面对困难的畏难情绪也会比较少,他可以使用更多的精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对抗无助。

  随着实践的增多、处理问题经验的丰富以及正向体验的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一个独立、完整的精神内核也就逐渐发育完成。

  所以,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家长尊重孩子有自身发展的秩序,能够给孩子充分的爱、恰当的规则和正确的引领,那么孩子就能很好地发展出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挫折教育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对于教育来说,家长恰恰要保护孩子少体验挫折感,帮助他们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